一种改进的废钢料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0953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废钢料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改进的废钢料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向炼钢炉内投入废钢料的装置,属于炼钢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炼钢设备中,废钢料篮是一种装载废钢的装置,用于向炼钢炉内投入废钢料。废 钢料篮主要有底开加料式与口部倾倒加料式两种,这两种料篮各有不足之处。口部倾倒加 料式料篮的缺点是由于难于定位且难于将废钢全部准确地倾入炉内,因此大吨位的料篮 一般不采用口部倾倒加料式废钢料篮。底开加料式料篮的缺点是大吨位的底开加料式料 篮有的在口径上与铁合金熔化炉不匹配,造成垂直于打开方向的料多、布料不均匀。布料不 均匀有时会使废钢粘在炉衬上、影响炉衬的寿命;有时又会使废钢掉落在炉下道轨上,影响 炉下车辆的正常运行,增加了操作工的工作量;还有可能将废钢落在出钢口、出渣口部位, 远离电极,影响废钢的加热速度,炉口堵塞也影响操作工的吹氧操作及观察炉内钢水情况。 鉴于大吨位的底开加料式料篮有以上的缺点,有必要对其加以改进,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 行。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料准确性好、不会影响现场其它工 作的改进的废钢料篮。[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改进的废钢料篮,它包括大吊梁、小吊梁、外壳、开合底,其改进之处是,在料 篮腔体内增加了收缩套筒,收缩套筒为圆台形状,收缩套筒上部圆形开口的直径与料篮内 径相匹配,收缩套筒下部圆形开口的直径与开合底合并状态的底平面的直径相匹配,收缩 套筒的上端安装在料篮内壁上,收缩套筒的下端面于开合底的底面上方。[0006]上述改进的废钢料篮,所述收缩套筒的上端面位于开合底上端面的下方,收缩套 筒的下端面与开合底合并状态时的底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废钢料篮内增加收缩套筒,实现了废钢料篮底部的合理收缩, 在向铁合金熔化炉内加料时布料均匀,因此解决了废钢粘在炉衬上的问题,提高了炉衬的 寿命;同时解决了废钢掉落在炉下道轨上、影响炉下车辆运行的问题,减轻了操作工的工作 量;也解决了加料不均匀影响加热速度的问题;还解决了炉口堵塞引起的不利于操作工吹 氧操作与观察钢水的难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简单的装置达到了工艺合理、节约能源与 降低耐材消耗的效果,值得相关行业推广应用。


[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图1的俯视图;[001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布料工作状态图。[0011]图中标记如下大吊梁1、小吊梁2、外壳3、开合底4、收缩套筒5。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包括大吊梁1、小吊梁2、外壳3、开合底5和收缩套筒5。[0013]收缩套筒5安装在料篮腔体内。收缩套筒5的套筒为圆台形状,收缩套筒5上部 圆形开口的直径与料篮内径相匹配,收缩套筒5下部圆形开口的直径与开合底4合并状态 时的底平面的直径相匹配,收缩套筒5的上端安装在料篮内壁上,收缩套筒5的下端与开合 底4合并状态时的底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0014]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起重机主钩吊起大吊梁1,副钩吊起小吊梁2,打开开合底 4,收缩套筒5起到收缩作用,使废钢均匀布入铁合金熔化炉内,通过收缩套筒5的收缩作 用,实现了废钢料篮的均匀布料。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废钢料篮,它包括大吊梁(I)、小吊梁(2)、外壳(3)、开合底(4),其特征在于在料篮腔体内增加了收缩套筒(5),收缩套筒(5)为圆台形状,收缩套筒(5)上部圆形开口的直径与料篮内径相匹配,收缩套筒(5)下部圆形开口的直径与开合底(4)合并状态的底平面的直径相匹配,收缩套筒(5)的上端安装在料篮内壁上,收缩套筒(5)的下端面位于开合底(4)的底面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废钢料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套筒(5)的上端面位于开合底(4)上端面的下方,收缩套筒(5)的下端面与开合底(4)合并状态的底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废钢料篮,属于炼钢设备技术领域,用于准确地向炼钢炉内投入废钢料,其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大吊梁、小吊梁、外壳、开合底、收缩套筒,收缩套筒的套筒为圆台形状,收缩套筒上部圆形开口直径与料篮内径相匹配,收缩套筒下部圆形开口直径与开合底合并状态的底平面的直径相匹配,收缩套筒的上端安装在料篮内壁上,收缩套筒的下端与开合底合并状态的底平面的上表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废钢料篮内增加收缩套筒,实现了废钢料篮底部的合理收缩,在向铁合金熔化炉内加料时布料均匀,避免了因布料不均匀引起的各种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简单的装置达到了工艺合理、节约能源与降低耐材消耗的效果,值得相关行业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F27D3/00GK202853385SQ2012204468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郭丽红, 施建强, 郭键, 李新杰, 刘嵘, 武国峰 申请人: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