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1179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电磁炉以其多用途、无明火、效率高、无污染、易清洗的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家用电器市场为了满足人们追求美观和节省空间的要求,不断在往小型化、超薄化的方面发展。电磁炉也有相同的趋势。而电磁炉无论是走小型化还是超薄化,都会因为内部空间小而极易导致散热不足,降低使用寿命,因此电磁炉散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公开了 一种超薄电磁炉。它的散热部分由一个风扇、一个散热器和风道隔板组成。隔板将风扇、散热器、加热线圈盘和电路板分在一个很小的空间集中散热。现有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超薄电磁炉。它的散热部门由一个风扇、散热器、风道隔板和风道阻风板组成。上述两个薄电磁炉都使用一个散热风扇,这样就要求需风扇达到一定的风量,因此很难再进一步缩小电磁炉厚度。同时,电磁炉各元件的发热不同,需要的散热风量也不同,上述方案没法对各元件的散热精确控制,散热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炉,以解决散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包括面板和底盘,扣合为一整体;加热线圈盘;设置在底盘上;电路控制板,设置在底盘上;第一导流板,将电路控制板和加热线圈盘分隔在不同空间内;第二导流板,围成加热线圈盘的冷却风道;第一风扇,设置在第一导流板围成的空间中,冷却电路控制板;第二风扇,设置在第二导流板围成的空间中,冷却加热线圈盘;进风口,设置在底盘的侧面或底面上;出风口,设置在底盘的侧面或进一步地,第一导流板为S型,包括开口相反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第一风扇设置在第一开口区域。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区域内设置有分流板,分流第一风扇吹出的冷却风。进一步地,电路控制板包括高压元器件区和低压元器件区,分流板将第一风扇吹出的冷却风分别朝向高压元器件区和散热元件区分流。进一步地,第二开口区域上设置有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第二导流板围成的空间通过第一豁口与第一导流板围成的空间相连通。进一步地,第二豁口使第一导流板围成的空间和第二导流板围成的空间相连通。进一步地,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为轴流风扇。进一步地,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出风口。进一步地,第二导流板的一部分向底盘中部延伸到第二开口区域内。进一步地,第二开口区域围绕加热线圈盘形成半圆型开口区域。[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两个风扇和多个导流板互相作用对电磁炉内部进行分区域散热,单个区域需要的冷量比一个风扇时小,风量可精确分配,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效率。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的底盘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参见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包括面板和底盘,扣合为一整体;加热线圈盘;设置在底盘上,加热线圈盘放置在电磁炉底盘的中央;电路控制板10,设置在底盘上;第一导流板40,将电路控制板10和加热线圈盘分隔在不同空间内;第二导流板50,围成加热线圈盘的冷却风道;第一风扇20,设置在第一导流板40围成的空间中,冷却电路控制板10 ;第二风扇30,设置在第二导流板50围成的空间中,冷却加热线圈盘;进风口 60,设置在底盘的侧面或底面上;出风口 70,设置在底盘的侧面或底面上。通过使用两个风扇和多个导流板互相作用对电磁炉内部进行分区域散热,单个区域需要的冷量比一个风扇时小,风量可精确分配,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效率。参见图1,第一导流板40为S型,包括开口相反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将加热线圈盘和电路控制板10隔开成各自独立的散热系统互不干扰,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出风口 70。第一风扇20设置在第一开口区域。第一开口区域内设置有分流板90,分流第一风扇20吹出的冷却风。电路控制板10包括高压元器件区11和低压元器件区12,分流板90将第一风扇20吹出的冷却风分别朝向高压元器件区11和散热元件区80分流,这样的设置能更精确的将风量分配给各元器件,提高散热效率。散热元件区80和第一风扇20之间设置有分流板90,它精确分配散热元件和高电压元件区11的风量。加热线圈盘和控制板之间有第二导流板50隔开,引导第二风扇30往线圈盘吹风散热。第二开口区域围绕加热线圈盘形成半圆型开口区域。参见图1,第二开口区域上设置有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第二导流板50围成的空间通过第一豁口与第一导流板40围成的空间相连通。第二导流板50的一部分向底盘中部延伸到第二开口区域内,将第二导流板50内的风导入第二开口区域中。第二豁口使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相连通。第一导流板40并没有将加热线圈盘和低压元器件区12完全封闭,因此第二风扇30将有少部分风吹向低压元器件区12,接着再吹往高压元器件区11,最终从出出风口 70吹出,这样将加热线圈盘过剩的散热风分配一部分给电路控制板10,协助电路控制板10的散热。[0025]第一风扇20和第二风扇30优选地为轴流风扇。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通过使用两个风扇和多个导流板互相作用对电磁炉内部进行分区域散热,单个区域需要的冷量比一个风扇时小,风量可精确分配,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效率;同时,因为单个散热区域的所需的冷量减少,这样电磁炉的厚度还可以继续再做薄。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和底盘,扣合为一整体; 加热线圈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电路控制板(10),设置在所述底盘上; 第一导流板(40),将所述电路控制板(10)和所述加热线圈盘分隔在不同空间内; 第二导流板(50),围成所述加热线圈盘的冷却风道; 第一风扇(20),设置在第一导流板(40)围成的空间中,冷却所述电路控制板(10); 第二风扇(30),设置在第二导流板(50)围成的空间中,冷却所述加热线圈盘; 进风口(60),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侧面或底面上; 出风口(70),设置在所述底盘的侧面或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板(40)为S型,包括开口相反的第一开口区域和第二开口区域,所述第一风扇(20)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内设置有分流板(90),分流所述第一风扇(20)吹出的冷却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控制板(10)包括高压元器件区(11)和低压元器件区(12),所述分流板(90)将所述第一风扇(20)吹出的冷却风分别朝向所述高压元器件区(11)和散热元件区(80)分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区域上设置有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所述第二导流板(50 )围成的空间通过所述第一豁口与所述第一导流板(40)围成的空间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豁口使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和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扇(20)和所述第二风扇(30)为轴流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区域和所述第二开口区域的开口方向均朝向所述出风口(7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流板(50)的一部分向底盘中部延伸到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内。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开口区域围绕所述加热线圈盘形成半圆型开口区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炉。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包括面板和底盘,扣合为一整体;加热线圈盘;设置在底盘上;电路控制板,设置在底盘上;第一导流板,将电路控制板和加热线圈盘分隔在不同空间内;第二导流板,围成加热线圈盘的冷却风道;第一风扇,设置在第一导流板围成的空间中,冷却电路控制板;第二风扇,设置在第二导流板围成的空间中,冷却加热线圈盘;进风口,设置在底盘的侧面或底面上;出风口,设置在底盘的侧面或底面上。通过使用两个风扇和多个导流板互相作用对电磁炉内部进行分区域散热,单个区域需要的冷量比一个风扇时小,风量可精确分配,提高了电磁炉的散热效率。
文档编号F24C7/00GK202868776SQ20122052695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张安振, 赵亮, 刘伟龙, 林建文, 贾铌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