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冷机组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462944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空调器制冷机组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制冷机组及其防冻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制冷机组包括至少三个温度传感器。所述防冻控制方法包括采集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时进入防冻模式;当所采集到的温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时则进入防冻模式;当所采集到的温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时则退出防冻模式。本发明的空调器制冷机组在壳管换热器的进水口、出水口和壳管内均设置了温度传感器,避免了因为某个温度传感器出现漂移或者故障而引起的防冻失效,能够对壳管换热器进行有效防冻,提高了空调器制冷机组的壳管换热器的可靠性。
【专利说明】空调器制冷机组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制冷机组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空调器制冷机组的换热器多采用壳管换热器,这种换热器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例如冬季运行时如果没有及时将其中的水排出,则可能被冻裂。另外,如果冷媒换热过大,使冷冻水的温度过低,也有可能导致壳管换热器破裂。
[0003]目前一般空调器制冷机组的壳管换热器只采用一个防冻感温包进行防冻检测,该防冻感温包一般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防冻控制方法是关机时当防冻温度小于某个限值时开启水泵防冻,当防冻温度大于某个限值时退出防冻,关闭水泵。但是,如果该防冻感温包出现漂移或者故障而导致检测到的防冻温度不准确,会导致防冻控制失效进而发生壳管换热器的破裂等问题,影响空调机组的使用。
[0004]因此,提供一种能准确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的防冻控制方法是本领域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为了解决空调器制冷机组的防冻控制可能失效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空调器制冷机组及其防冻控制方法,该空调器制冷机组设置三个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壳管换热器的温度,能保证准确的进入防冻模式,避免出现温度传感器温度不准确使得防冻控制失效的问题。
[000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空调器制冷机组,包括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进水口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温度;
[0008]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出水口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出水温度;
[0009]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温度;
[0010]还包括防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制冷机组是否进入防冻模式;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进入防冻模式;当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中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时则进入防冻模式;当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时则退出防冻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限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限值。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冻控制器包括采集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
[0012]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
[0013]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将所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发送至第二判断模块;
[0014]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所述采集的温度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将温度发送至第三判断模块;
[0015]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所述采集的温度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
[0016]一种空调器制冷机组的防冻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SlOO:采集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
[0018]S200:判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对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判断;
[0019]S300: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行下一步判断;
[0020]S400: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00判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对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判断,包括如下步骤:
[0022]S201: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S202,否则进入步骤S300 ;
[0023]S202: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03,否则进入步骤 S300 ;
[0024]S203:判断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0。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0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行下一步判断,包括如下步骤:
[0026]S301:判断进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2 ;
[0027]S302:判断出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3 ;
[0028]S303:判断壳管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400。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400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0030]S401:判断进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402 ;
[0031]S402:判断出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403 ;
[0032]S403:判断壳管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
[003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34]本发明的空调器制冷机组在壳管换热器的进水口、出水口和壳管内均设置了温度传感器,避免了因为某个温度传感器出现漂移或者故障而引起的防冻失效,能够对壳管换热器进行有效防冻,提高了空调器制冷机组的壳管换热器的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器制冷机组的防冻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38]一种空调器制冷机组,包括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进水口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温度;
[0039]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出水口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出水温度;
[0040]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温度;
[0041]还包括防冻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是否进入防冻模式;当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时则进入防冻模式;当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中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时则进入防冻模式;当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时则退出防冻模式,其中第二温度限值大于第一温度限值。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温度限值和第二温度限值均为事先设定。
[0042]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目至少为三个。即在壳管换热器的进水口、壳管换热器的出水口和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分别设置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的温度传感器最好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中间位置。温度传感器可以是防冻感温包。这样,三个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壳管换热器的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壳管内温度。
[0043]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防冻控制器包括采集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
[0044]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
[0045]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将所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发送至第二判断模块;
[0046]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将温度发送至第三判断模块;
[0047]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
[0048]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器制冷机组,该制冷机组在壳管换热器上设置有至少三个温度传感器,其中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管换热器的进水口,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管换热器的出水口,以及至少一个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本实施例设置了至少三个温度传感器来降低某个温度传感器可能出现漂移或者故障而失效的风险,同时将温度传感器分开设置,同时检测壳管换热器的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壳管内的温度,能够得到准确的壳管换热器的温度,为根据壳管换热器的温度来决定是否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提供了准确的依据,避免出现壳管换热器破裂的问题。
[0049]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制冷机组的防冻控制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50]如图1所示,通过步骤SlOO至步骤S400来实现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的防冻控制,具体说明如下:
[0051]SlOO:采集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的温度传感器可以是所有设置在壳管换热器上的温度传感器,尤其是设置在进水口、出水口和壳管内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最少为三个,采集到的温度至少包括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壳管内温度,其中温度传感器可以是防冻感温包。
[0052]S200: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所有的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对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判断。本实施例中,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主要是根据采集模块是否接收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或者根据采集模块接收到的温度是否超出正常范围进行判断,如果温度传感器没有检测到温度或者所检测的温度明显超出正常范围,也就是说步骤SlOO中没有采集到该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或者温度明显不正常,则判断该温度传感器出现故障。如果所有的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直接进入防冻模式,否则排除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对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判断。
[0053]S300:判断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中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行下一步判断。本实施例中是对所有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依次进行判断,只要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则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下一步判断。
[0054]S400:判断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本实施例中只有当所有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才退出防冻模式。这样设置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壳管换热器不会出现破裂的情形。其中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可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保持当前防冻模式,另一种是不进入防冻模式。当所有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均大于第一温度限值小于第二温度限值时,空调器制冷机组不进入防冻模式。而只要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除非所有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否则保持当前运行的防冻模式。
[0055]本实施例中首先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运行,如果正常运行则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进入判断步骤;如果所有的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直接进入防冻模式,这样能够保证壳管换热器即使在温度传感器不能正确指示温度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冻裂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防冻模式可以是开启水泵或者开启壳管换热器的加热器或者其他方式。
[0056]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的S200判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对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判断,包括如下步骤:
[0057]S201: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S202(即进一步判断其他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否则进入步骤S300 (即检测到的温度进入为温度判断步骤);
[0058]S202: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03(即进一步判断其他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否则进入步骤S300 (即检测到的温度进入温度判断步骤);
[0059]S203:判断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防冻模式(即在所有的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直接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0。
[0060]本实施例是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主要是根据该温度传感器是否能够检测温度以及所检测的温度是否正常,当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均为异常或者温度检测器均没有检测温度时直接进入防冻模式。
[0061]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300中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行下一步判断,包括如下步骤:
[0062]S301:判断进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2 ;
[0063]S302:判断出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3 ;
[0064]S303:判断壳管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400。
[0065]本实施例是对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依次进行判断,只要存在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而不需要对其他的温度继续进行判断;当所有的温度均大于第一温度限值时进入下一步的判断步骤S400。
[0066]所述S400判断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0067]S401:判断进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402 ;
[0068]S402:判断出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403 ;
[0069]S403:判断壳管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退出防冻模式。
[0070]本实施例是对所检测的温度均大于第一温度限值时的进一步判断。如果所检测到的温度存在小于第二温度限值的温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即如果空调器制冷机组没有进入防冻模式,则仍不进入防冻模式,如果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则保持防冻模式运行。只有当所有的温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才退出防冻模式。
[0071]其中,第一温度限值和第二温度限值均为预先设定。
[0072]本发明设置了多个温度传感器来检测壳管换热器的温度,同时增加了判断温度传感器是否故障的步骤,能够达到壳管换热器的完全防冻效果。
[0073]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文件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关系或者顺序。而且,在本专利文件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其意在涵盖而非排他性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这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而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知晓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公知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007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空调器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进水口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温度; 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出水口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出水温度; 设置在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壳管换热器的壳管内温度;还包括防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制冷机组是否进入防冻模式;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进入防冻模式;当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中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时则进入防冻模式;当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时则退出防冻模式,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限值大于所述第一温度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冻控制器包括采集模块、第一判断模块、第二判断模块和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温度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将所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发送至第二判断模块;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所述采集的温度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将温度发送至第三判断模块; 所述第三判断模块用于根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所述采集的温度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
3.—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制冷机组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采集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 S200:判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对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判断;S300: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行下一步判断; S400: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200判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均出现故障,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对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进行下一步判断,包括如下步骤: 5201:判断第一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S202,否则进入步骤S300 ; 5202:判断第二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203,否则进入步骤S300 ; 5203:判断第三温度传感器是否出现故障,如果是则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00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至少有一个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行下一步判断,包括如下步骤: 5301:判断进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2 ; 5302:判断出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303; 5303:判断壳管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进入防冻模式,否则进入步骤S40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冻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S400判断所述没有出现故障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是否均大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否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5401:判断进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进入步骤 S402 ; 5402:判断出水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进入步骤 S403 ; 5403:判断壳管内温度是否小于第二温度限值,如果是则保持当前运行模式,否则控制空调器制冷机组退出防冻模式。
【文档编号】F24F11/02GK104422076SQ201310368310
【公开日】2015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陈万兴, 唐政清, 任鹏, 杨军, 明开云, 程建军, 位静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