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3358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所述烘干系统包括至少一发热装置、一气体输送部及一烘干部,所述至少一发热装置并联于所述气体输送部的一端,所述烘干部连接于所述气体输送部的另一端,所述气体输送部用于将所述至少一发热装置产生的高温气体输送至所述烘干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段连接密封的隔热管道,使得较长距离的余热输送成为可能;通过并联的连接发热装置,使得本系统可以适用于多台发热装置的场合。
【专利说明】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烘干装置通常采用电热、化学能(例如燃烧煤炭等)等方式提供烘干作业所需的热能,这样能量的损耗会比较大,尤其是在使用化学能进行供热的时候,往往在对环境的影响很大的同时,效率还不高。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往存在有通过对空压机以及压铸机等小型机械上连接烘干机对余热进行利用的技术。这种系统的缺陷在于:仅限于利用小型机械的余热,这些小型机械所产生的热能较小,能提供用于烘干作业的热量有限,且并不适用于在如大型厂房内等较长距离的输送热能的情况;另外,用于提供余热的设备通常内置,或者单一的与烘干机相连接,不能适用于存在多台余热提供设备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多台余热提供设备时不能适用长距离输送热能以及只能利用较小热能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适用于长距离输送较高余热量且可以连接多台余热提供设备。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烘干系统包括至少一发热装置、一气体输送部及一烘干部,所述至少一发热装置并联于所述气体输送部的一端,所述烘干部连接于所述气体输送部的另一端,所述气体输送部用于将所述至少一发热装置产生的高温气体输送至所述烘干部。也就是说,气体输送部的一端可以只与一个发热装置连接,也可以与多个发热装置并联。
[0007]较佳的,所述气体输送部包括有一气体动力提供机构和隔热管道,所述气体动力提供机构设置于所述隔热管道上,用于为所述高温气体的输送提供动力。
[0008]较佳的,所述气体动力提供机构为至少一鼓风机。
[0009]较佳的,所述隔热管道包括若干个隔热管道段,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热管道段之间通过一结合部连接,每一所述结合部的外部由一石棉绳对所述隔热管道段进行密封。即,通过隔热管道段相拼接的方式,可以组合成任意管道路径,达到在一定的距离内对所述高温气体进行输送。
[001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分段连接密封的隔热管道,使得较长距离的余热输送成为可能;通过并联的连接发热装置,使得本系统可以适用于具有多台发热装置的场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3]图1为本实施例涉及的烘干系统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包括有:作为发热装置的熔炉11、熔炉12 ;鼓风机21 ;隔热管道段31、隔热管道段32、隔热管道段33、隔热管道段34 ;结合部41、结合部42、结合部43 ;烘干机51。
[0014]其中,熔炉11、熔炉12并联的与隔热管道段31相连接,烘干机51则与隔热管道段34相连接,且隔热管道段31、隔热管道段32、隔热管道段33、隔热管道段34分别通过结合部41、结合部42、结合部43两两相连成一用于输送热能的隔热管道通道。且,隔热管道段31内还设置有鼓风机21。
[0015]其中,结合部41、结合部42、结合部43使用石棉绳密封。
[0016]另外,熔炉11和熔炉12将熔炼金属时产生的废气作为高温气体排放至隔热管道通道内,高温气体通过鼓风机21流动,经上述隔热管道通道进入烘干机51,烘干机51利用高温气体进行烘干作业。
[0017]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制备金属材料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烘干系统包括至少一发热装置、一气体输送部及一烘干部,所述至少一发热装置并联于所述气体输送部的一端,所述烘干部连接于所述气体输送部的另一端,所述气体输送部用于将所述至少一发热装置产生的高温气体输送至所述烘干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部包括有一气体动力提供机构和一隔热管道,所述气体动力提供机构设置于所述隔热管道上,用于为所述高温气体的输送提供动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动力提供机构为至少一鼓风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管道包括若干个隔热管道段,每两个相邻的所述隔热管道段之间通过一结合部连接,每一所述结合部的外部由一石棉绳对所述隔热管道段进行密封。
【文档编号】F26B21/00GK203413936SQ201320323441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程帅, 何湘朝 申请人:上海帅翼驰铝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