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40478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包括矩形的碳纤维承载板和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碳纤维承载板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碳纤维承载板的四角分别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距所述碳纤维承载板边沿的距离为13-15mm;在每两个相邻的通孔中间的碳纤维承载板上还设有用于加强支撑稳固强度的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和所述通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碳纤维承载板中心处还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通孔、所述通孔Ⅰ和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径相同;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主体和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主体上下表面的、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支撑凸起。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质量轻、承载板累加层数高,叠加稳定性强,增加装炉量等优点。
【专利说明】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硬质合金烧结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硬质合金烧结用承载板采用石墨材质制成,每两个承载板之间采用圆柱形支撑柱支撑,将叠放后的承载板放入炉内进行烧结。现有技术中的承载板一般厚度为
6.8_,无孔结构。在支撑柱叠加放置时,容易产生滑盘,导致产品与承载板破损,产生废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碳纤维材料替代原始的石墨材料,并改进承载板和支撑柱的结构,从而达到减轻承载板组件重量,提高其强度,增加累加层数,增加装炉量等效果。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0005]一种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包括矩形的碳纤维承载板和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碳纤维承载板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
[0006]在所述碳纤维承载板的四角分别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距所述碳纤维承载板边沿的距离为13-15mm ;在每两个相邻的通孔中间的碳纤维承载板上还设有用于加强支撑稳固强度的通孔I,所述通孔I和所述通孔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碳纤维承载板中心处还设有中心通孔;所述通孔、所述通孔I和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径相同;
[0007]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主体和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主体上下表面的、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支撑凸起。
[0008]作为优选,所述碳纤维承载板的尺寸为460mmX 310mm的矩形板,所述碳纤维承载板的厚度为3mm。
[0009]作为优选,所述通孔、所述通孔I和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径为5.0-5.5mm。
[0010]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凸起的高度为1.2mm。
[0011]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承载板采用碳纤维材质,替代现有技术中的石墨板材质。碳纤维材质具有密度小,质量轻,强度大等优点,本实用新型大大减薄了承载板的厚度,由现有的6.8_减薄到3_。同时在碳纤维承载板上增设四角的通孔,边沿中部通孔及中心通孔,三处通孔共9个,增强承载板与承载板之间的定位固定。同时,改进了支撑柱的形式,支撑主体两端的支撑凸起主要起到板连接固定的作用,这样承载板累加放置时,各板与支撑柱利用圆孔与凸起连接在一起,不至于出现滑盘现象,使承载板累加更加稳固。又由于碳纤维材料质量轻、强度大,在叠层高度不变的情况下,承载板层数大幅提高,大约可以增加30%的装炉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2]本实用新型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高温,通过改变支撑柱结构,使承载板累加叠层更加稳固、提高装炉量等优点。【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承载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一种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包括矩形的碳纤维承载板1(如图1所示)和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碳纤维承载板的支撑柱2 (如图2所示),在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的四角分别设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距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边沿的距离为13-15mm ;在每两个相邻的通孔11中间的碳纤维承载板I上还设有用于加强支撑稳固强度的通孔I 12,所述通孔I 12和所述通孔11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中心处还设有中心通孔13 ;所述通孔11、所述通孔I 12和所述中心通孔13的孔径相同,孔径为5.0-5.5mm。
[0017]所述支撑柱2包括支撑主体21和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主体21上下表面的、与所述通孔11相匹配的支撑凸起22,所述支撑凸起22的高度为1.2mm。
[0018]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的尺寸为460mmX 310mm的矩形板,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的厚度为3mm。
[0019]实施例1
[0020]在460mmX 310mm矩形的、厚度为3mm的碳纤维承载板I上分别在四角设有4个孔径为5.2mm的通孔11,在每两个相邻的通孔11中间的碳纤维承载板I上还设有4个孔径为
5.2mm的通孔I 12,在碳纤维承载板I中心处同样设有孔径为5.2mm的中心通孔13。通孔11和通孔I 12距离碳纤维承载板I的边沿处为14mm,在不影响装盘有效空间的同时保证了承载板的机械强度。同时配有9个支撑柱2,支撑柱2的支撑凸起22高度为1.2_,可以确保牢固的支撑上下两个碳纤维承载板。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包括矩形的碳纤维承载板(I)和多个用于支撑所述碳纤维承载板的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的四角分别设有通孔(11 ),所述通孔(11)距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边沿的距离为13-15mm;在每两个相邻的通孔(11)中间的碳纤维承载板(I)上还设有用于加强支撑稳固强度的通孔I (12),所述通孔I (12)和所述通孔(11)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中心处还设有中心通孔(13);所述通孔(11)、所述通孔I (12)和所述中心通孔(13)的孔径相同; 所述支撑柱(2 )包括支撑主体(21)和分别固定在所述支撑主体(21)上下表面的、与所述通孔(11)相匹配的支撑凸起(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的尺寸为460_X310_的矩形板,所述碳纤维承载板(I)的厚度为3_。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所述通孔I (12)和所述中心通孔(13)的孔径为5.0-5.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合金烧结用碳纤维承载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22)的高度为1.2mm。
【文档编号】F27D5/00GK203501797SQ20132066061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3日
【发明者】孙健 申请人:东海耀碳素(大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