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66766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本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包括主管道以及旁接管道,主管道包括依次串通连接的输气管、气体电磁阀、第一隔膜阀以及放气阀,输气管与气体电磁阀通过四通接管联通,气体电磁阀与第一隔膜阀通过三通接管联通,在第一隔膜阀与放气阀之间连接有用于与甩带炉联通的充气接管,输气管、四通接管、气体电磁阀、三通接管、第一隔膜阀、充气接管以及放气阀均同轴设置,旁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四通接管、三通接管联通,在旁接管道中部安装有能控制旁接管道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隔膜阀。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的优点。
【专利说明】—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金属或合金熔炼过程中为了不使其氧化,甩带炉的熔炼室采用真空的状态,但是在真空中金属或合金熔化成液态会因外界压力太小而发生飞溅,此时的液态金属或合金温度很高,飞溅之后会对熔炼室内部其他结构造成影响,所以在熔炼过程中需要对金属或合金采用一定的压力。考虑到空气中的氧气会使金属或合金氧化,因此采用由外向内输送惰性气体的方式来增加压力,避免金属或合金因真空而发生飞溅现象。
[0003]现有技术中的充放气装置一部分通过手动控制来进行,时间消耗多,效率不高;还有一部分采用驱动机构自动进行充放气,但是一旦发生故障,甩带炉就无法正常工作。
[0004]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包括主管道以及旁接管道,所述主管道包括依次串通连接的输气管、气体电磁阀、第一隔膜阀以及放气阀,所述输气管与气体电磁阀通过四通接管联通,所述气体电磁阀与第一隔膜阀通过三通接管联通,在第一隔膜阀与放气阀之间连接有用于与甩带炉联通的充气接管,所述输气管、四通接管、气体电磁阀、三通接管、第一隔膜阀、充气接管以及放气阀均同轴设置,所述旁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四通接管、三通接管联通,在旁接管道中部安装有能控制旁接管道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隔膜阀。
[0007]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中,在四通接管上安装有压力表。
[0008]在上述的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中,在放气阀上安装有消音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旁接管道的设置便于在装置发生故障时进行人工操作,能够保证充气过程顺利进行。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10、主管道;11、输气管;12、气体电磁阀;13、第一隔膜阀;14、放气阀;141、消音器;15、四通接管;151、压力表;16、三通接管;17、充气接管;20、旁接管道;21、第二隔膜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4]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包括主管道10以及旁接管道20,主管道10包括依次串通连接的输气管11、气体电磁阀12、第一隔膜阀13以及放气阀14,输气管11与气体电磁阀12通过四通接管15联通,气体电磁阀12与第一隔膜阀13通过三通接管16联通,在第一隔膜阀13与放气阀14之间连接有用于与甩带炉联通的充气接管17,输气管11、四通接管15、气体电磁阀12、三通接管16、第一隔膜阀13、充气接管17以及放气阀14均同轴设置,旁接管道20的两端分别与四通接管15、三通接管16联通,在旁接管道20中部安装有能控制旁接管道20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隔膜阀21。
[0015]甩带炉在进行熔炼金属或合金时,需要抽成真空,防止金属或合金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同时又要避免熔融状态的金属或合金在真空中发生飞溅,因此需要向甩带炉内充入惰性气体,一方面保证熔融状态的金属或合金不被氧化,另一方面则是使甩带炉内具有一定的气压,避免熔融状态的金属或合金发生飞溅。在本实施例中惰性气体采用的是氩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采用其他惰性气体。
[0016]在正常工作时,主管道10开启,旁接管道20关闭,氩气从输气管11输入,经过四通接管15进入气体电磁阀12,然后通过三通接管16进入第一隔膜阀13,接着从充气接管17进入甩带炉内,其中充气接管17具有三个端口,同时与第一隔膜阀13、放气阀14以及甩带炉联通。
[0017]值得一提的是,气体电磁阀12根据输入的氩气的压力自动开启,第一隔膜阀13在充氩气时保持开启状态,放气阀14在充氩气时保持关闭状态。
[0018]由于气体电磁阀12是自动开、关的,一旦气体电磁阀12发生故障,気气就无法输入甩带炉内。因此设置了旁接管道20,当手动开启第二隔膜阀21时,氩气就可以通过四通接管15进入旁接管道20,然后经过三通接管16进入第一隔膜阀13,从充气接管17进入甩带炉内。旁接管道20的设置便于在紧急情况下手动开启,保证充气过程顺利进行。
[0019]第一隔膜阀13的设置是为了在气体电磁阀12和第二隔膜阀21均发生故障时,可以手动关闭第一隔膜阀13,即同时关闭主管道10和旁接管道20,不进行充气过程。此外,在充气过程完成之后,关闭第一隔膜阀13,甩带炉进行熔炼过程。
[0020]放气阀14的设置是为了向甩带炉内通空气,在甩带炉完成熔炼金属或合金后,由于内部气压小于大气压,甩带炉的炉门难以打开,因此需要从外部通入气体,增大内部气压,使炉门能够顺利开启,此时不需要充入氩气,只需充入空气即可。开启放气阀14,空气从放气阀14输入,也通过充气接管17进入甩带炉内,此时,第一隔膜阀13仍是关闭的,空气只会经由放气阀14以及充气接管17进入甩带炉内,不会向其他管道输送。
[0021]优选地,在四通接管15上安装有压力表151。压力表15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观察所通氩气的压力,在充气之前会设定一个压力值,当压力表151上的压力值大于或小于设定的值,可以通过手动操作第二隔膜阀21来调节压力。
[0022]进一步优选地,在放气阀14上安装有消音器141。消音器141的设置则是为了消除充入空气时空气的动力性噪声,避免对周围工作环境的影响。
[0023]本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在初始状态下,氩气从输气管11输入,依次通过四通接管15、气体电磁阀12、三通接管16、第一隔膜阀13以及充气接管17,进入甩带炉内。在气体电磁阀12出现故障或者压力表151上的压力值偏大、偏小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旁接管道20进行输气,氩气依次通过四通接管15、第二隔膜阀21以及第一隔膜阀13进入充气接管17,再进入甩带炉内。在甩带炉完成熔炼之后,从放气阀14输送空气进入甩带炉内进行调压,以便于顺利开启炉门。整个充放气装置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充气效果好。
[002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包括主管道以及旁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包括依次串通连接的输气管、气体电磁阀、第一隔膜阀以及放气阀,所述输气管与气体电磁阀通过四通接管联通,所述气体电磁阀与第一隔膜阀通过三通接管联通,在第一隔膜阀与放气阀之间连接有用于与甩带炉联通的充气接管,所述输气管、四通接管、气体电磁阀、三通接管、第一隔膜阀、充气接管以及放气阀均同轴设置,所述旁接管道的两端分别与四通接管、三通接管联通,在旁接管道中部安装有能控制旁接管道打开或关闭的第二隔膜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四通接管上安装有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甩带炉的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放气阀上安装有消音器。
【文档编号】F27D7/02GK204142013SQ201420556095
【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王海涛 申请人:宁波尼兰德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