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加固纺织织物幅面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47102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用于热加固纺织织物幅面的装置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热加固纺织织物幅面的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其中,所述纺织织物幅面通过偏转锡林被引导到加固设备中、围绕穿流锡林被引导并且又通过冷却锡林被引导出来。

背景技术:
在热加固设备中,无纺织物由或者利用热塑性纤维借助于热空气、饱和蒸汽或者热水固定或者加固,以便减低在无纺布中的张紧力并且固定纤维。在此,将经加热的新鲜空气输送给处理室,其中,新鲜空气通过织物幅面被引导到穿流锡林中并且接着通过排风扇吸走。新鲜空气吸收来自织物幅面的湿气并且将该湿气加热。在加固设备内部施加有负压,由此,与空气流动相结合地形成不同的压力情况和流动情况。通过负压、高的温度和湿度损失可能使织物幅面倾向于粘附在锡林上,由此,结果必须降低运行速度并且可能损坏织物幅面。在锡林上的粘附对于特定的产品、例如含有热塑性双组分纤维的产品来说可以是特别强烈地显示出来的。在文献WO2012/055732A1中描述了一种循环空气干燥机,在该循环空气干燥机中能调节布置在壳体中的筛网罩的透气性。文献WO2012/127013的循环空气干燥机公开了一种布置在锡林中的抽气装置,利用该抽气装置将热空气由处理室以更强烈的低压通过材料幅面吸出。在文献DE102009016019A1中,循环空气干燥机与热交换器耦接,其中,热交换器加热冷的新鲜空气并且将已加热的新鲜空气输送到干燥机的处理室中。文献DE102007053030A1描述了一种循环空气干燥机,在该循环空气干燥机中有待干燥的织物幅面在壳体中围绕透气的锡林被引导并且借助于冷却锡林偏转并且被抽出。在此,冷却锡林的空气可以达到锡林中并且在此与热空气混合,这不是高效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用于热加固纺织织物幅面的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利用该装置和方法将在加固设备的排出区域中的纺织织物幅面与穿流锡林分离。该任务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9通过如下方式解决,即纺织织物幅面通过偏转锡林被引导到加固设备中、围绕穿流锡林被引导并且又通过冷却锡林被引导出来,其中,被加热的新鲜空气流过织物幅面和穿流锡林并且废气从所述加固设备中被抽出。按照本发明规定,冷却空气在织物幅面从穿流锡林上分离的分离点之前不远处对准织物幅面。本发明由如下认知出发,即利用在分离点之前不远处对织物幅面的冷却进行织物幅面的加固和轻微的收缩,由此使得织物幅面与穿流锡林稍微松开。在此,冷却空气借助于管道和/或喷嘴对准织物幅面。因此,可以局部限定织物幅面的冷却的区域,由此,不妨碍加固设备的效率,因为为了加固而使用穿流锡林的尽可能较大的圆周区域。通过管道或者喷嘴在整个工作宽度上冷却织物幅面。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冷却空气流过织物幅面和穿流锡林。由此,织物幅面在两侧上的温度曲线下降并且不再通过穿流锡林加热。织物幅面因此在工作宽度的整个横截面上冷却,由此,纤维或者花丝加固并且轻微收缩。对进一步改进有贡献的是,借助于空气系统将冷却空气与在穿流锡林的内部的新鲜空气和热空气分开。局部达到在工作宽度上的圆周区域的冷却作用因此对加固设备的能量平衡不产生显著影响,因为冷却空气不与经加热的新鲜空气和以湿气饱和的热空气或者废气混合。有利的是,空气系统构造为布置在冷却锡林内部的、并且至少部分地封闭的偏转部,利用该偏转部将冷空气重新由加固设备导出。因此,空气系统使冷却作用限定在穿流锡林的小的区域上,从而该冷却作用仅局部冷却。空气系统构造为封闭的管道具有如下优点,即冷却空气仅在两个限定的区域上经过穿流锡林,这对于穿流锡林的温度水平是有利的并且对加固设备的能量平衡不产生显著影响。用于使冷却空气偏转的屏蔽板的使用具有带来了加固设备的可改装性(Nachrüstbarkeit)的优点,因为所有必需的安装和补充可以在加固设备之外进行。如果屏蔽板保持壳状的凸起的或者凹陷的形状,则可以以较少的费用调换现存的屏蔽板,而无需改造加固设备。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通过从属权利要求得到保护。附图说明以下借助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加固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加固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以Ω的结构方式示出了利用热空气来运行的加固设备。有待加固的织物幅面1在送入区域4中通过偏转锡林2进入到加固设备中,所述偏转锡林可以构造为进气锡林,沿顺时针方向缠绕透气地构造的穿流锡林5并且经过在排出区域6中的冷却锡林3重新由加固设备流出。穿流锡林5、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可以布置在一个共同的壳体7中,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流入开口将热的新鲜空气8导入到该壳体中。热的新鲜空气8流过织物幅面1,在此加热该织物幅面并且通过在穿流锡林5中布置在端侧的、未示出的排风扇吸走。在此,穿流锡林5处于负压下,从而在加固设备中发生不同的流动情况。为了防止织物幅面1粘附在穿流锡林5上,本发明规定,织物幅面1能够在从穿流锡林5上分离之前不远处被冷却。为此,在流出区域6上布置有管道10,冷却空气9通过该管道借助于未示出的排风扇被引导到织物幅面1上。冷却空气9在工作宽度上沿着穿流锡林的纵向轴线流过织物幅面1并且冷却该织物幅面。在此,冷却空气也在局部限定的区域中流过穿流锡林5并且通过另一个布置在穿流锡林5的内部的管道10a偏转。接着冷却空气9第二次流过穿流锡林5并且通过布置在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之间的管道10b重新被导出。此外,在冷却锡林3的区域中布置有用于新鲜空气8的输送装置。将单独的空气系统用于织物冷却,该空气系统与加固设备的新鲜空气和热空气完全分开,不影响加固设备的空气的正常使用。在所述实施例中,空气系统至少包括管道10a,该管道将在穿流锡林5内部的不同的空气流动彼此分开并且由排出区域6达到在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之间的区域中。管道10a构造为周边封闭的管道,该管道同样在加工设备的工作宽度上平行于穿流锡林的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具有两个开口,其中,一个开口与管道10配合作用并且另一个开口与管道10a配合作用。屏蔽板13齐平地连接到管道10a上并且达到偏转锡林2的上方的区域中的送入区域4中。屏蔽板13平行于穿流锡林的内侧地构造和布置并且将在加固设备的内部的热空气和新鲜空气与环境空气分开。带有未示出的排风扇的抽吸装置11将冷却空气9由管道10b抽走,该抽吸装置可以在加固设备的下方布置在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的区域中。布置在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之间的管道10b可以构造成可枢转的,以此便利于在设备开动时织物幅面1的输入。此外,加固设备可利用标准纤维在织物幅面上非常快速地改换,该织物幅面不具有或者具有小的粘附倾向。将冷却功率匹配于有待加工的织物幅面1可以借助于一种装置通过如下方式进行,即,管道10的横截面被改变和/或输送冷却空气9的排风扇具有可变的功率,该功率例如可通过变频器来控制。备选地,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冷却空气9也可以通过管道10b来输送、在穿流锡林5的内部的管道10a中偏转并且通过管道10抽出。所述流动方向促进织物幅面1与穿流锡林分离。在按照图2的第二实施例中,加固设备基本上具有相同的结构和相同的功能,使用本身已知的屏蔽板13,以便将冷却空气9由加固设备引出。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空气系统包括至少所述屏蔽板13,该屏蔽板13将在穿流锡林的内部的不同的空气流动彼此分开并且并且由排出区域6达到在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之间的区域中。屏蔽板13具有如下任务,即,将在送入区域4和排出区域6中的加固设备的外部的环境流动技术地与穿流锡林5分开,因为该穿流锡林处于负压下并且在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之间的区域中流入的空气不加热织物幅面1。屏蔽板13可以构造成凸形地或者凸形地成形的外壳,该屏蔽板平行于穿流锡林的内直径布置。该屏蔽板具有如下任务,即,一方面将冷却空气9与在穿流锡林5中的空气流动屏蔽,但是另一方面也引起冷却空气9的偏转。在此,冷却空气9通过喷嘴12流动到织物幅面1上并且穿过织物幅面1到穿流锡林5的边缘区域中并且冷却织物幅面1。借助于喷嘴12可以冷却相当狭窄的条或者区域,其中,冷却空气被准确地引导到屏蔽板13的边缘区域上。通过可以凸形地或者凹形地成形的外壳的屏蔽板13进行冷却空气9由加固设备偏转出来,其方式为,所述在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之间的冷却空气通过抽吸装置11抽出。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偏转锡林2和冷却锡林3之间可以布置有管道10b,该管道构造成可枢转的。因此,加固设备可利用标准纤维在织物幅面上非常快速地改换,该织物幅面不具有或者具有小的粘附倾向。此外,可枢转的管道10b便利于在设备开动时织物幅面1的输入。在两种实施例中,管道10或者喷嘴12被局部地限定到较小的圆周区域上,但是,在织物幅面1切向地被引导到冷却锡林3上之前不远处,管道10或者喷嘴12平行于穿流锡林5的纵向轴线地在整个工作宽度上对准织物幅面1。织物幅面1从穿流锡林5上的分离点由经过穿流锡林5的中心点的垂直线与在穿流锡林5和冷却锡林3之间的切线的交点形成。因为织物幅面1与穿流锡林的分离点特别是与直径和穿流锡林5与偏转锡林2或者冷却锡林3的布置结构有关,因此,管道10或者喷嘴12的布置结构可以变化。在穿流锡林直径为例如为2650mm时,冷却空气9可以在分离点之前在穿流锡林的圆周的50mm至1200mm之间的区域上对准织物幅面1。冷却空气9在穿流锡林5速度较高时必须以比在速度低时与分离点更大的间距对准织物幅面1。在此,当然也考虑到织物幅面1的粘附倾向。附图标记列表:1织物幅面2偏转锡林3冷却锡林4送入区域5穿流锡林6排出区域7壳体8新鲜空气9冷却空气10管道10a管道10b管道11抽吸装置12喷嘴13屏蔽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