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339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炎热的夏天,人们睡觉时将空调开着制冷模式;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则开着制热模式。在夏天开着制冷模式下,睡觉时会将空调调到较低的温度,随着深夜的到来,室内温度下降容易引起人体着凉而感冒;当设置了空调定时,在半夜可能会因为冷气不足而感到炎热;当设置了自动调温模式,空调会根据室内的温度做调节,但是如果人体盖着被子则存在着空调难以调节到一个理想的温度状态。

在秋冬时节开着制热模式时,可能会因为夜深时暖气不足而感到寒冷,特别是开启定时的情况下;当被子盖得严实而且暖气太足而容易导致闷热的感觉。

因此,传统的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可能会给人体带来风寒、燥热等不良体验,其针对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根据人体温度自动控制空调调节、具有针对性的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及装置。

一种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包括:

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

根据接收的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空调调节方式;

根据所述空调调节方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空调,由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调节。

一种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

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空调调节方式;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空调调节方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空调,由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调节。

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及装置,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空调调节方式;根据所述空调调节方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空调,由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调节,以使人体温度达到预设舒适范围内。由于空调调节的依据控制指令是根据空调调节方式发送的,而空调调节方式是根据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的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的。因此,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及装置能够根据人体温度信息发送调节空调的控制指令,最终实现根据体温调节空调的目的。相较于通过环境温度来确定空调调节方式或指令的方案,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及装置以人体温度信息为依据,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创建更加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1或图2的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的一个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4为图1或图2的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的另一个步骤的具体流程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7为图5或图6的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的一个模块的具体结构图;

图8为图5或图6的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的另一个模块的具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和”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该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运行于能够与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进行通信连接的智能终端上;该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用户在睡眠时的空调调节。该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包括:

S110: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

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可以为电子体温计、温度传感器或者其它可穿戴式的体温采集装置。使用者在睡觉前,将可穿戴设备固定在相应位置,如可以为腹部,或贴近身体的被窝处,使得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可以实时采集人体温度信息,并将该人体温度信息发送至智能终端。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通过红外测量睡区温度的方案,通过可穿戴式温度采集装置能采集到更加精准的人体温度信息。

智能终端可以为个人电脑、掌上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具有处理能力的智能设备。智能终端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

S140:根据接收的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空调调节方式。

预设舒适范围为人体睡眠时的舒适体温范围,还可以为人体睡眠时的舒适体温范围对应的环境温度范围。具体地,预设舒适范围可以是出厂时设置的;也可以是用户选择设置的;也可以是通过网络方式获取的;还可以是通过预设规则确定的。

如此,可以以人体睡眠时的舒适体温范围或人体睡眠时的舒适体温范围对应的环境温度范围为准则(或者称为调节依据),以人体温度信息为输入,来确定空调调节方式。

空调调节方式包括模式调节和温度调节。具体地,模式调节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温度调节包括升温调节和降温调节。无论是升温调节还是降温调节均包括温度调节的目标温度。目标温度为空调调节要达到的环境温度。

S150:根据所述空调调节方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空调,由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调节。

智能终端根据空调调节方式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通过红外发射器将控制指令发送至空调,由空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调节。其中,根据空调调节方式确定对应的控制指令的方式,可以是通过译码器实现;也可以是通过将空调调节方式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表进行对比实现。该数据表中记录有各种空调调节方式及其对应的控制指令。控制指令可以为红外指令、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指令、蓝牙指令,通过控制指令对向空调发送控制命令。优选地,控制指令为红外指令。

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空调调节方式;根据所述空调调节方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空调,由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调节,以使人体温度达到预设舒适范围内。由于空调调节的依据控制指令是根据空调调节方式发送的,而空调调节方式是根据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的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的。因此,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能够根据人体温度信息发送调节空调的控制指令,最终实现根据体温调节空调的目的。相较于通过环境温度来确定空调调节方式或指令的方案,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以人体温度信息为依据,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创建更加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同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的人体温度信息准确度高,而通过红外测量睡区温度的方式,由于隔着被子等覆盖物,其采集的温度信息准确性较低。因此,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相较于通过红外测量的方式更符合人体实际需求。

可以理解地,相对于通过空调设备本身来完成空调调节的方案,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运行于智能终端上。在不改变现有空调结构的情况下,便可以实现根据体温调节空调的目的,因此,其成本低。

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S270:在发送关机指令至空调之后,或侦测到空调关机的状态之后,接收服务评分。

一种情况是,可以通过智能终端侦测用户输入或自动生成的关机命令,根据关机命令生成关机指令并发送至空调,由空调进行关机操作;在发送关机指令至空调之后,智能终端还可以接收用户针对上次空调工作的情况进行的服务评分。另一种情况是,可以通过空调本身自带的遥控发送关机指令至空调,此时,智能终端需要实时侦测空调的状态,当侦测到空调关机的状态之后,接收服务评分。

服务评分的形式可以为10分制、100分制、5分制、等级制、满意与否等形式。

S290:根据所述服务评分确定所述预设舒适范围。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舒适范围是通过预设规则确定的。预设规则为服务评分越高,权重越大;服务评分越低,权重越小。具体地,可以根据每一次的服务评分情况,通过人工智能的方式对预设舒适范围进行自学习,从而确定最优的预设舒适范围。具体地,可以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对预设舒适范围进行自学习。

如此,创建更加舒适的睡眠环境,进一步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请继续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的步骤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220:根据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判断人体温度的降低幅度是否大于预设值。

智能终端根据接收的人体温度信息,可以确定在预设时间内的人体温度变化情况,将变化情况为人体温度降低时,根据人体温度信息确定降低幅度并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可以判断人体温度的降低幅度是否大于预设值,如此,可以反映人体温度是否有明显降低,进而反映用户是否有蹬开被子。

若是,即人体温度的降低幅度大于预设值,则表明人体温度有明显下降,用户有蹬开被子;若否,即人体温度的降低幅度不大于预设值,则表明人体温度没有明显下降,用户没有蹬开被子。

S230:发送报警提示。

当人体温度的降低幅度大于预设值,即人体温度有明显下降,也即用户有蹬开被子时,可以在进行空调调节的同时对用户发出报警提示,如此,双管齐下,达到双重保护,避免用户着凉感冒。

智能终端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的方式,可以为通过蓝牙通信的方式,也可以为通过wifi通信的方式,还可以通过蓝牙与wifi结合的方式。

在通过蓝牙通信的方式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时,通过蓝牙广播或建立蓝牙连接的方式实现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

在通过wifi通信的方式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需要开启wifi热点,智能终端搜索并连接到该wifi热点,然后建立Socket(套接字)连接,通过Socket的方式进行通信,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

在通过蓝牙与wifi结合的方式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时,默认使用蓝牙通信的方式,当智能终端检测到蓝牙的信号强度减弱而影响数据传输时,则自动切换到wifi通信,使得人体温度信息的传输更加可靠,从而,使空调调节更准确,可以进一步创建更加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具体地,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的步骤,包括:

S311:获取蓝牙信号强度。

智能终端可以通过获自身的配置信息,从而获取到蓝牙信号强度。优选地,蓝牙信号强度为低耗能蓝牙的信号强度。即智能终端上的蓝牙为低耗能蓝牙。如此,可以降低功耗,节约资源。

S313:判断所述蓝牙信号强度是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与预设强度阈值比较的方式可以确定蓝牙信号强度是否影响通信。当蓝牙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时,不影响通信;当蓝牙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时,影响通信。具体地,预设强度阈值可以为预先设置的能够进行保证正常通信的蓝牙信号强度的最低值、平均值;优选为最低值,如此可进一步降低功耗。

S315:根据判断结果确定通信方式。

当判断结果为蓝牙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时,确定通信方式为通过wifi通信的方式接收。此时,通过wifi建立智能终端与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具体地,在通过wifi建立智能终端与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时,需要先获取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wifi状态,若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wifi状态为关闭状态,需要先发送打开wifi的指令至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直至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wifi状态为开启状态,再通过wifi建立智能终端与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

当判断结果为蓝牙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强度阈值时,确定通信方式为通过蓝牙通信的方式接收。此时,通过蓝牙建立智能终端与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通信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判断结果为不影响通信时,还可以发送关闭wifi的指令至可穿戴式智能设备,并关闭自身的wifi功能,以降低功能消耗,节约资源。

S317:按照所述通信方式实时接收温度装置采集的人体温度信息。

在确定通信方式之后,通过对应的通信方式的通信连接实时接收温度装置采集的人体温度信息。

如此,在使得人体温度信息的传输更加可靠、使空调调节更准确、进一步创建更加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的同时,节约资源。

当判断所述人体温度信息与所述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大于预设差距时,若采用小幅调节方式,需要较长时间进行调节,而在这个调节的过程中,可能导致用户感冒或不适。为解决该问题,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接收的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空调调节方式的步骤,包括:

S441:判断所述人体温度信息与所述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是否大于预设差距。

人体温度信息与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为当前接收到的人体温度信息与舒适范围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距离。具体地,当接收到的人体温度信息中的人体温度低于预设舒适范围的所有值时,人体温度信息与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为当前接收到的人体温度信息与舒适范围的最小值的距离;当接收到的人体温度信息中的人体温度高于预设舒适范围的所有值时,人体温度信息与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为当前接收到的人体温度信息与舒适范围的最大值的距离;当接收到的人体温度信息中的人体温度在预设舒适范围内时,人体温度信息与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为零。预设差距为预先设置的一个温度差距值。

若是,则执行步骤S443;若否,则执行步骤S445。

S443:确定空调调节方式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为大幅度调节。

当判断所述人体温度信息与所述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大于预设差距时,确定空调调节方式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为大幅度调节。大幅调节可以为通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高于或低于预设舒适范围对应的环境温度范围的温度值,以使人体温度可以尽快降低到预设舒适范围内。

具体地,若需要进行升温调节,大幅调节将目标温度设置为高于预设舒适范围对应的环境温度范围的温度值;若需要进行降温调节,大幅调节将目标温度设置为低于预设舒适范围对应的环境温度范围的温度值。

S445:确定空调调节方式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为小幅度调节。

当判断所述人体温度信息与所述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小于预设差距时,确定空调调节方式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为小幅度调节。小幅调节区别于大幅调节,可以为通过将目标温度设定为预设舒适范围对应的环境温度范围内的温度值,以平缓地将人体温度降低到预设舒适范围。

请参阅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与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对应的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510,用于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

方式确定模块540,用于根据接收的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空调调节方式;

指令发送模块550,用于根据所述空调调节方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空调,由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调节。

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实时接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根据接收的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空调调节方式;根据所述空调调节方式发送对应的控制指令至空调,由所述空调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完成空调调节,以使人体温度达到预设舒适范围内。由于空调调节的依据控制指令是根据空调调节方式发送的,而空调调节方式是根据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并发送的人体温度信息及预设的预设舒适范围确定的。因此,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能够根据人体温度信息发送调节空调的控制指令,最终实现根据体温调节空调的目的。相较于通过环境温度来确定空调调节方式或指令的方案,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以人体温度信息为依据,更具有针对性,可以创建更加舒适的睡眠环境,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

同时,可穿戴式体温采集装置采集的人体温度信息准确度高,而通过红外测量睡区温度的方式,由于隔着被子等覆盖物,其采集的温度信息准确性较低。因此,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相较于通过红外测量的方式更符合人体实际需求。

可以理解地,相对于通过空调设备本身来完成空调调节的方案,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运行于智能终端上。在不改变现有空调结构的情况下,便可以实现根据体温调节空调的目的,因此,其成本低。

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评分接收模块670,用于在发送关机指令至空调之后,或侦测到空调关机的状态之后,接收服务评分;

范围确定模块690,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评分确定所述预设舒适范围。

请继续参阅图6,还包括:

降幅判断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人体温度信息判断人体温度的降低幅度是否大于预设值;

报警发送模块630,用于当所述降幅判断模块判断人体温度的降低幅度大于预设值时,发送报警提示。

请参阅图7,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

蓝牙强度获取单元711,用于获取蓝牙信号强度;

通信影响判断单元713,用于根据所述蓝牙信号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判断是否影响通信;

通信方式确定单元715,用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通信方式;

温度信息接收单元717,用于按照所述通信方式实时接收温度装置采集的人体温度信息。

请参阅图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式确定模块,包括:

温度差距判断单元841,用于判断所述人体温度信息与所述预设舒适范围的差距是否大于预设差距;

温度大幅调节单元843,用于所述温度差距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空调调节方式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为大幅度调节;

温度小幅调节单元845,用于所述温度差距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空调调节方式的升温调节或降温调节为小幅度调节。

由于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装置与上述控制空调调节的方法一一对应,其具体细节特征也一一对应,故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