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空调外机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4020阅读:945来源:国知局
新型空调外机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外机的悬挂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空调外机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空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尤其在家用空调领域,空调制造技术越来越成熟,空调品牌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空调的市场价格也具有不断的下降趋势,相对的空调的利润不断降低,为保证利润,空调生产厂家只能尽可能的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又必须保证空调质量。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空调外机的悬挂支撑件来说,各个空调生产厂家都在尽可能的减少悬挂支撑件的制造成本,因此,悬挂支撑件越来越简单,目前市场上的空调外机的悬挂支撑件已经简化到了只剩两个竖撑角钢及两个底撑角钢,两根竖撑角钢固定在墙面上,两个底撑角钢与两根竖撑角钢垂直固定,空调外机放置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撑角钢上。此种支撑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长时间的悬挂支撑空调外机,角钢、连接螺栓及膨胀螺栓等长时间暴露在室外环境,经受风吹日晒雨淋,各个支撑部件容易老化生锈,使支撑结构的牢固性及稳定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空调外机支撑结构,它是在空调外机两侧的建筑外墙上各固定一个新的加固支架,两个新的加固支架之间通过两根拉筋连接,两根拉筋贴紧空调外机的前后端面,从而实现从空调外机的前后左右夹紧空调外机,再与现有的空调外机支撑结构相互配合,实现空调外机稳固支撑,保证空调外机的使用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空调外机支撑结构,其中:包括竖撑、下支架、左加固架、右加固架及拉筋,所述的竖撑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外墙上,下支架通过连接螺栓紧固连接在竖撑上,空调外机设置在下支架上,所述的空调外机的左右两侧建筑外墙上分别设置左加固架及右加固架,左加固架与右加固架通过两根拉筋连接,两根拉筋分别位于空调外机的前后两端,且拉筋贴紧空调外机端面。

进一步,所述的竖撑为两根角钢,所述的下支架为两个三角型板,两个三角型板分别与竖撑的两根角钢紧固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左加固架与右加固架结构相同,均包括侧支撑及侧板,侧支撑通过膨胀螺栓紧固连接在建筑外墙上,侧板一端与侧支撑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透孔,左加固架与右加固架通过穿过透孔的拉筋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拉筋两端设置有螺纹,拉筋两端与通过螺母与侧板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侧板的截面形状为L型,L型侧板的水平段下托空调外机的底面。

进一步,所述的透孔为长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是在空调外机两侧的建筑外墙上各固定一个新的加固支架,两个新的加固支架之间通过两根拉筋连接,两根拉筋贴紧空调外机的前后端面,从而实现从空调外机的前后左右夹紧空调外机,再与现有的空调外机支撑结构相互配合,实现空调外机稳固支撑,保证空调外机的使用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成本低廉,不仅适用新的空调外机的安装,同时也适用现有的空调外机的支撑加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空调外机支撑结构,包括竖撑1、下支架2、左加固架3、右加固架4及拉筋5,所述的竖撑1为两根角钢,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外墙上,下支架2为两个三角型板,两个三角型板分别与作为竖撑1的两根角钢紧固连接。空调外机6设置在下支架2上,所述的空调外机6的左右两侧建筑外墙上分别设置左加固架3及右加固架4,左加固架3与右加固架4结构相同,均包括侧支撑7及侧板8,侧支撑7通过膨胀螺栓紧固连接在建筑外墙上,侧板8一端与侧支撑7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的侧板8上设置有透孔9,透孔9为长孔,左加固架3与右加固架4通过穿过透孔9的拉筋5连接。拉筋5两端设置有螺纹,拉筋5两端与通过螺母与侧板8连接。左加固架3与右加固架4通过两根拉筋5连接,两根拉筋5分别位于空调外机6的前后两端,且拉筋5贴紧空调外机6端面。所述的侧板8的截面形状为L型,L型侧板8的水平段下托空调外机6的底面。

安装新空调外机6时,通过膨胀螺栓将两根角钢竖直固定在建筑外墙上,两根角钢组成竖撑1,然后通过螺栓将两个三角型板两根角钢紧固连接,两个三角型板组成下支架2,然后将空调外机6下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下支架2上,然后,在空调外机6两侧的建筑外墙上固定两根角钢,作为侧支撑7,将两块侧板8与侧支撑7紧固连接,然后将拉筋5穿过侧板8上的透孔9,调节拉筋5在透孔9内的位置,使拉筋5贴紧空调外机6的前后两个端面,最后,通过螺母将拉筋5与侧板8锁紧即可。

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新的空调外机6的安装,对于旧的空调外机6的加固支撑同样适用。

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