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水循环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42076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水循环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供应系统,特别是一种物联网的热水循环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学校、工厂用的热水供应系统通常没有循环预热的功能,导致使用热水的时候要放掉很多管路中的冷水,管路越长放掉的冷水就越多,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如果管路压力太低将导致热水供应系统无法使用,例如:农村的自来水管路中没有使用水塔或者水塔高度不够、城市楼层太高导致管路压力低、用水高峰导致压力低等都是常见的管路压力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水循环供应系统,可以对管路中的冷水预热,避免水资源浪费,而且可对管路中的水自动加压,保障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水循环供应系统,包括热水器,热水器分别连接有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热水器的内部设置有水泵,冷水管通过霍尔流量计和压力开关与水泵输入端连接,水泵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的输入端连接,加热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水管连接,加热装置的输出端设置有感温探头,一控制器分别控制水泵、加热装置,所述压力开关、感温探头以及霍尔流量计与控制器电连接,该控制器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模块并无线连接有远程终端和/或手机终端。

所述冷水管具有两个输出端,热水管与冷水管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均与水龙头连接,所述热水管与冷水管之间连接有单向阀。

所述无线信号模块通过路由器和互联网连接到远程终端和/或手机终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热水循环供应系统可以对管路中的冷水循环预加热,避免使用时候要排出冷水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当供水系统的压力较低时,控制器可以自动启动离心泵,提高管路中的水压,保障热水供应系统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可通过远程终端或者手机终端对热水器进行远程控制,比如启动系统进行加热循环,调节系统的温度,并将热水器的状态,比如温度、流量、火力大小等在远程终端或者手机终端上显示出来,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及通讯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循环预热或者加压过程中水流方向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过程中水流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热水循环供应系统,包括热水器1,热水器1分别连接有冷水管2和热水管3,所述热水器1的内部设置有水泵4,冷水管2通过霍尔流量计5和压力开关6与水泵4输入端连接,水泵4的输出端与加热装置7的输入端连接,加热装置7的输出端与所述热水管3连接,加热装置7的输出端设置有感温探头8,一控制器9分别控制水泵4、加热装置7,所述压力开关6、感温探头8以及霍尔流量计5与控制器9电连接,该控制器9上设置有无线信号模块10并无线连接有远程终端11和/或手机终端12。这种热水循环供应系统可以对管路中的冷水循环预加热,避免使用时候要排出冷水所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当供水系统的压力较低时,控制器可以自动启动离心泵,提高管路中的水压,保障热水供应系统的正常使用。另一方面,可通过远程终端或者手机终端对热水器进行远程控制,比如启动系统进行加热循环,调节系统的温度,并将热水器的状态,比如温度、流量、火力大小等在远程终端或者手机终端上显示出来,使用更方便。

其中,所述冷水管2具有两个输出端,热水管3与冷水管2的其中一个输出端均与水龙头13连接,所述热水管3与冷水管2之间连接有单向阀14,以保证水在加热是单向流动。所述无线信号模块10通过路由器和互联网连接到远程终端11和/或手机终端12。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面几种方式启动热水循环:

A.开启管路上的任意一个水龙头,时间1-3秒,然后关闭,就可以启动热水循环,跟控制器连接的霍尔流量计可以检测到流量的变化,从而启动水泵循环;

B. 打开手机终端上的APP,通过网络与热水器建立连接,点击循环启动按钮即可启动循环;

C. 点击热水器远程终端上的按钮即可启动热水循环;

D.通过热水器控制面板上的水泵启动按钮即可启动热水循环。

当热水循环启动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系统会运行一段时间后自动关闭。时间的长短是由控制器控制的,当控制器检测到从冷水管流入的水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热水器马上停止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温度调节有以下几种方式

A.通过热水器控制面板上的上升下降按钮调节温度;

B. 通过手机终端APP上的按钮调节温度;

C. 通过热水器远程终端上的按钮调节温度。

通过压力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对管路内的水压进行实时监测,使控制器可以控制离心泵的动作来保障管路内压力的稳定。当控制器上的压力开关检测到系统的压力低时,会启动水泵进行加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