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节能柴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1820阅读:2252来源:国知局
环保节能柴火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节能柴火炉。



背景技术:

柴火炉子历史悠久,是一种烧柴做饭的工具,目前,市面上的现有柴火炉子都是直燃式燃烧,燃烧产生的浓烟不能在炉内循环燃烧,能源利用不充分,浪费柴火,同时,将浓烟直接排向空气中,增加PM2.5空气污染指数,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环保节能柴火炉,以使柴火燃烧产生的浓烟能实现在炉内循环燃烧,充分利用资源,节省能源,减小柴火燃烧对空气造成的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保节能柴火炉,包括炉体外壳、炉膛、连接板和炉体底盘;所述炉体外壳为环形筒体,炉体外壳上、下均为敞口,炉体外壳上部侧壁上设置有加柴口和出风孔,炉体外壳下部侧壁设置有进风孔;所述炉膛为环形筒体且位于加柴口下方,炉膛上部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筒,炉膛下周缘与所述炉体底盘固定连接,炉体底盘上均匀设置有底通风孔;所述炉膛设置在所述炉体外壳内,炉膛侧壁与炉体外壳内壁之间留有间隔,所述连接板为环形板,连接板内周缘与炉膛上周缘固定连接,连接板外周缘与炉体外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炉膛侧壁上设置有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所述上通风孔靠近炉膛上端,所述下通风孔位于上通风孔下侧。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节能柴火炉为双层内胆式柴火炉,炉体上部的加柴口用于加柴,柴火在炉膛燃烧,空气从炉体外壳下部侧壁的进风孔进入,一部分空气从炉体底盘上的底通风孔进入炉膛中,为柴火燃烧提供氧气,另一部分空气进入炉膛与炉体外壳之间的间隔进行加热,经加热后的空气从上通风孔和下通风孔喷进炉膛中,燃烧产生的浓烟和空气混合在一起,火苗包裹着浓烟和空气的混合混合物燃烧;炉膛上部内收缩的锥形筒,有聚火和聚烟的作用,同时靠近炉膛上端的上通风孔向筒内通气,使烟雾的燃烧更加充分,该环保节能柴火炉能使浓烟循环燃烧,提高了柴火燃烧的效率,大大节省了燃料,同时也减小了柴火燃烧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优选地,还包括调节风盘,所述调节风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炉体底盘相对应的孔,调节风盘与炉体底盘通过螺杆同轴线地连接,调节风盘贴在炉体底盘下。调节风盘可绕着螺杆轴心旋转,调节风盘和炉体底盘的孔是相对应的,转动调节风盘可调整底通风孔的通风面积,控制空气通入量,从而调节火力大小。

优选地,所述调节风盘上设置有调节把手,所述调节把手一端与调节风盘固定,调节把手另一端伸出所述炉体外壳,调节把手转动范围内的炉体外壳侧壁上设置有条形开口。调节风盘上连接调节把手,通过调节把手在炉体外壳外转动调节风盘,控制方便。

优选地,所述调节把手伸出所述炉体外壳的外伸段上套有隔热套。防止在操作调节把手时,因调节把手温度过高而烫到手。

优选地,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均为圆孔,进风孔和出风口在所述炉体外壳侧壁圆周上等间距布置。为了优化结构,进风孔和出风孔为圆孔,同时进风孔和出风孔均匀布置,是为了保证空气流通顺畅,均匀。

优选地,所述上通风孔为圆孔,上通风孔设置有两排,上通风孔上、下两排相互错开布置。为了优化结构,下通风孔为圆孔,上通风孔采用这样的布置方式,是为了通气均匀,促进浓烟燃烧。

优选地,所述下通风孔为圆孔,下通风孔设置有两排,下通风孔上、下两排对齐均匀排列。为了优化结构,下通风孔为圆孔,下通风孔采用这样的布置方式,是为了通气均匀,促进浓烟燃烧。

优选地,所述底通风孔为圆孔,底通风孔呈环形均匀排列。为了优化结构,底通风孔为圆孔,底通风孔采用这样的布置方式,是为了通气均匀,促进浓烟燃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实现柴火燃烧产生的浓烟在炉内循环燃烧,提高了柴火燃烧的效率,大大节省了燃料,同时也减小了柴火燃烧对空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调节风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表示炉体外壳;11表示进风孔;12表示出风孔;13表示加柴口;14表示条形开口;2表示炉膛;21表示上通风孔;22表示下通风孔;3表示连接板;4表示炉体底盘;5表示调节风盘;51表示底通风孔;52表示螺杆;53表示调节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环保节能柴火炉,包括炉体外壳1、炉膛2、连接板3、炉体底盘4和调节风盘5;炉体外壳1为环形筒体,炉体外壳1上、下均为敞口,炉体外壳1上部侧壁上设置有加柴口13和出风孔12,炉体外壳1下部侧壁设置有进风孔11,进风孔11和出风孔12均为圆孔,进风孔11和出风口12在炉体外壳1侧壁圆周上等间距布置;炉膛2为环形筒体且位于加柴口13下方,炉膛2上部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筒,炉膛2下周缘与炉体底盘4固定连接,炉体底盘4上均匀设置有底通风孔51,底通风孔51为圆孔,呈环形均匀排列;参照图1和图3,调节风盘5上设置有与炉体底盘4相对应的孔,调节风盘5与炉体底盘4通过螺杆52同轴线地连接,调节风盘5贴在炉体底盘4下,调节风盘5上设置有调节把手53,调节把手53一端与调节风盘5固定,调节把手53另一端伸出炉体外壳1,调节把手53外伸段上套有隔热套,调节把手53转动范围内的炉体外壳1侧壁上设置有条形开口14;炉膛2设置在炉体外壳1内,炉膛2侧壁与炉体外壳1内壁之间留有间隔,连接板3为环形板,连接板3内周缘与炉膛2上周缘固定连接,连接板3外周缘与炉体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参照图2,炉膛侧壁上设置有上通风孔21和下通风孔22,上通风孔21和下通风孔22均为圆孔,上通风孔21靠近炉膛上端,设置有两排,上、下两排相互错开布置,下通风孔22位于上通风孔21下侧,设置有两排,上、下两排对齐均匀排列。

本实用新型的环保节能柴火炉为双层内胆式柴火炉,炉体上部的加柴口13用于加柴,柴火在炉膛2燃烧,空气从炉体外壳1下部侧壁的进风孔11进入,一部分空气从炉体底盘4上的底通风孔51进入炉膛2中,为柴火燃烧提供氧气,另一部分空气进入炉膛2与炉体外壳1之间的间隔进行加热,经加热后的空气从上通风孔21和下通风孔22喷进炉膛2中,燃烧产生的浓烟和空气混合在一起,火苗包裹着浓烟和空气的混合混合物燃烧,炉膛2上部为内收缩的锥形筒,有聚火和聚烟的作用,同时靠近炉膛2上端的上通风孔21向筒内通气,使烟雾的燃烧更加充分;调节风盘5可绕着螺杆52轴心旋转,调节风盘5和炉体底盘4的孔是相对应的,调节风盘5上连接调节把手53,通过调节把手53在炉体外壳1外转动调节风盘5,调整底通风孔51的通风面积,控制空气通入量,从而调节火力大小。

炉体外壳1上端为炉口,使用时,将锅炉放在炉口上,从加柴口13向炉膛2内加柴火,同时向炉膛2内通风,柴火在炉膛2内燃烧,火苗通过炉膛上端的出火口窜出对锅炉加热,需要大火时,手握炉体外壳1外面的塑料调节把手53,转动调节风盘5,使调节风盘5的孔与炉体底盘4的孔对齐,需要小火时,转动调节风盘5,使调节风盘5的孔与炉体底盘4的孔错开。

采用该实施例的环保节能柴火炉能实现柴火燃烧产生的浓烟在炉内循环燃烧,提高了柴火燃烧的效率,大大节省了燃料,同时也减小了柴火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另外,可以根据使用的需求调节火力的大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