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碱泥的盛装晾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3756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过滤残渣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碱泥的盛装晾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轧制生产过程中,清洗机组通过碱液对轧制后的钢板表面进行化学清洗,清洗后将产生大量的铁粉、污水、油泥、碱泥等混合残留物,统称“碱泥”,呈泥水混合状态,固态物密度小,较轻,漂浮在混合物上方,液态物密度大,沉在混合物下方。“碱泥”经过磁过滤装置从工作槽中滤出,并经过磁过滤排污口排出。目前,“碱泥”从磁过滤排污口排出后,一般用20L的塑料桶盛装,装满后,用人力将桶内“碱泥”倒入废钢箱,待废钢箱满后,再用吨袋分装晾干,最终运送到综合站回收处理。存在着如下问题:

1)“碱泥”在自然条件下风干,晾干的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晾晒时间过长;

2)处理过程需要用人将塑料桶抬到排污口,待装满后再用人力抬到入废钢箱,再分装、晾干等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且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

3)“碱泥”长时间自然风干,废水、废气横溢,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卫生,环保难以达标,环保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碱泥的盛装晾干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用小车代替人工搬运、蒸汽加热取代自然风干晾晒,污水、废气按规定排放,节能环保,省工省时,工人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碱泥的盛装晾干装置,包括小车、蒸汽加热管、小车轮、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轮安装在小车下部,蒸汽加热管设置在小车底板的下方,把手设置在小车右侧箱板的上部。

所述小车由箱体和箱盖组成,其中箱盖通过折页与箱体连接。

所述箱体由白钢板焊接而成,箱体底板左侧设有排水孔且比右侧低1.0~1.5mm,下部设有污水收集及排出口。

所述箱盖上设有废气排出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蒸汽加热烘干取代自然风干,晾干周期大大缩短,可达到随时出泥随时加热快干;

2)污水、废气按规定排放,节能环保;

3)用小车代替人工搬运,省工省时,工人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中:1-小车 11-污水收集及排出口 12-废气排出口 2-蒸汽加热管 3-小车轮 4-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碱泥的盛装晾干装置,包括小车1、蒸汽加热管2、小车轮3、把手4,所述小车轮3安装在小车1的下部,蒸汽加热管2设置在小车1底板的下方,把手4设置在小车1右侧箱板的上部,方便推拉。

所述小车1由箱体和箱盖组成,其中箱盖通过折页与箱体连接,便于箱盖开启以便盛放和排出碱液残渣。

所述箱体由白钢板焊接而成,箱体底板左侧设有排水孔且比右侧低1.0~1.5mm,下部设有污水收集及排出口12,便于污水排出,通过废液排出口排放到地下管网,保护周围环境。

所述箱盖上设有废气排出口12,便于蒸汽加热使碱液中废气通过废气排出口12排放到废气收集总管,保护周围环境。

待该实用新型小车装满后,用吨袋分装可直接运送到综合站回收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