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框空气过滤换气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223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窗框空气过滤换气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窗框空气过滤换气器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已为大众所悉知;改善空气质量是大众的迫切需要。通常情况人们在室内的时间比在室外的时间长,为了避免室外污染空气进入,要关闭门窗,这样室内会聚集越来越多的废气,有人体排出的,电器及各种物品散发的,烹饪产生的有害气体等;氧的浓度也会越来越低,人会感觉不适,头闷头晕乏力;而大多数空调机是不具备换气功能的;中央空调只有大型机具有换气功能,而且不是时时换气;空气净化器内活性炭滤板开封使用后容易饱和失去吸附力,如不及时更换受热即会释放所吸附的气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窗框空气过滤换气器装置,它能在无动力作用的条件下实现室内空外空气的交换,并且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窗框空气过滤换气器装置,包括窗框,在窗框上开设有通孔,在每个通孔中均设有过滤网格;所述的过滤网格的组成包括筒体,筒体的形状及尺寸与通孔的对应,在筒体内设有2层以上的网格板,在每层网格板的两侧都设有吸附滤锥,吸附滤锥的末端固定在网格板上,并且与网格板的网孔交错排布,相邻的两个网格板之间的吸附滤锥与对应的网格板上的网孔位置对应,且该吸附滤锥的前端插入对应的网格板的网孔中。

所述的通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椭圆形、矩形或三角形。

所述的通孔为倾斜结构,处于窗框内侧的一端高于处于窗框外侧的一端。放置窗框上的表面积水滴入。

在所述的通孔外侧设有挡水板。防止雨水进入。

在所述的通孔外侧设有防回风板。

在通孔的外端设有挡圈。

相邻的两个网格板之间的吸附滤锥与对应的网格板上的网孔位置对应,且该吸附滤锥的前端插入对应的网格板的网孔中。这样的结构能增加截留面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窗框在开设通孔,在通孔内设置过滤网格,该过滤网格采用了特殊的多层吸附滤锥结构,该结构既能良好的实现空气流通,又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而且便于清理,可以反复清洗,而不需要频繁的更换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无需更换窗户,节能环保,无噪声,只需适时取下清洗即可反复使用,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网格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A-A剖视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网格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窗框空气过滤换气器装置,包括窗框1,在窗框1上开设有通孔2,在每个通孔2中均设有过滤网格;所述的过滤网格的组成包括筒体3,筒体3的形状及尺寸与通孔2的对应,在筒体3内设有2层以上的网格板4,在每层网格板4的两侧都设有吸附滤锥5,吸附滤锥5的末端固定在网格板4上,并且与网格板4的网孔交错排布,相邻的两个网格板4之间的吸附滤锥5与对应的网格板4上的网孔位置对应,且该吸附滤锥5的前端插入对应的网格板4的网孔中;所述的通孔2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所述的通孔2为倾斜结构,处于窗框1内侧的一端高于处于窗框1外侧的一端;在所述的通孔2外侧设有挡水板6;在通孔2的外端设有挡圈8。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窗框空气过滤换气器装置,包括窗框1,在窗框1上开设有通孔2,在每个通孔2中均设有过滤网格;所述的过滤网格的组成包括筒体3,筒体3的形状及尺寸与通孔2的对应,在筒体3内设有2层以上的网格板4,在每层网格板4的两侧都设有吸附滤锥5,吸附滤锥5的末端固定在网格板4上,并且与网格板4的网孔交错排布,相邻的两个网格板4之间的吸附滤锥5与对应的网格板4上的网孔位置对应,且该吸附滤锥5的前端插入对应的网格板4的网孔中;所述的通孔2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通孔2为倾斜结构,处于窗框1内侧的一端高于处于窗框1外侧的一端;在所述的通孔2外侧设有防回风板7;在通孔2的外端设有挡圈8。

在使用过程中,先将吸附滤锥5表面涂抹吸附油,由于附滤锥5之间为相互交错的结构,空气在流通过程中,会与吸附滤锥5充分接触,进而实现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截留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