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194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加热烹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文的公开涉及通过加热器的辐射热对加热室内的食品进行加热的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这种烹调器中,采用如下加热器控制:通过在预热结束前的时刻从预热模式切换为烹调模式,使食品烹调的开始时刻的加热室内的热分布稳定,其结果,抑制了加热不均(unevenbrowning)的产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8示出上述以往的加热烹调器中的加热器的输出功率和加热室的仓内温度的变动。如图8所示,在以往的加热器控制中,在预热结束前的时刻,加热器输出从预热模式时的1900w切换为烹调模式时的1150w。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平05-03290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以往的加热器控制中,在预热结束前以及在预热结束后并且在烹调模式开始前的期间(以下,称为预热后待机中),加热器重复开与关。因此,如果在烹调开始的时刻加热器是打开的,则加热器的表面温度较高,如果在烹调开始的时刻加热器是关闭的,则加热器的表面温度较低。

因此,由于烹调开始的时刻的加热器的表面温度差异而导致产生加热不均。因此,在要降低加热器的输出而在预热结束前使加热室内的热分布稳定时,到预热结束为止需要更长的时间。

本文的公开解决上述问题点,其目的在于使得不会为了使加热室内的热分布稳定而导致到预热结束为止需要较长的时间,即使在预热结束后立即开始烹调,也不容易产生加热不均。

本文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加热室,其载置被加热物;辐射加热部,其设置于加热室内,在预热模式和烹调模式下工作;以及控制部,其对辐射加热部进行控制。控制部构成为: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烹调模式开始前的待机模式下,使辐射加热部工作。

根据本方式,通过在预热结束后并且烹调开始前的待机中,使辐射加热部的表面温度保持在较高的状态,能够抑制由烹调开始时的辐射加热部的表面温度偏差引起的加热不足、加热不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门打开的状态下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3是门打开的状态下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设置于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对流装置的主视图。

图6a是示出在加热室的仓内温度为常温时开始预热后的、烘烤加热器的输出电压与仓内温度的变动的图。

图6b是示出在加热室的仓内温度为中等温度时开始预热后的、烘烤加热器的输出电压与仓内温度的变动的图。

图6c是示出在加热室的仓内温度为高温时开始预热后的、烘烤加热器的输出电压与仓内温度的变动的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烹调结果的图。

图8是示出以往的加热烹调器中的烘烤加热器的输出电压与加热室的仓内温度的变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的第1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加热室,其载置被加热物;辐射加热部,其设置于加热室内,在预热模式和烹调模式下工作;以及控制部,其对辐射加热部进行控制。控制部构成为:在预热模式结束后,烹调模式开始前的待机模式下,使辐射加热部工作。

根据本方式,通过在预热结束后并且烹调开始前的待机中,使辐射加热部的表面温度保持在较高的状态,能够抑制由烹调开始时的辐射加热部的表面温度偏差引起的加热不足、加热不均。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2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第1方式中,控制部构成为:根据预热模式开始时的加热室的仓内温度,设定预热模式下的辐射加热部的输出电压。根据本方式,无论预热开始时的仓内温度如何,都能够抑制加热不足、加热不均。

根据本文公开的第3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在第2方式中,控制部构成为以如下方式控制辐射加热部:使辐射加热部在待机模式下保持预热模式下的输出电压,在烹调模式开始时变更输出电压。根据本方式,使预热刚结束后的仓内温度稳定,从而能够抑制加热不足、加热不均。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文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加热烹调器10是能够执行微波加热模式、烘烤模式以及对流模式的在便利店、快餐店等店铺中使用的商用的微波炉。加热烹调器10具有2000w的最大输出,能够实现多级的输出切换。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的外观的立体图,示出了设置于其前表面的门3为关闭的状态。图2、图3分别是示出门3为打开的状态的加热烹调器10的立体图和主视图。图4是加热烹调器10的前后方向的剖视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加热烹调器10具有主体1、设备室2以及门3。设备室2设置为在主体1的下方支承主体1。门3设置为在主体1的前表面关闭加热室4。在设备室2的前表面设置有可装卸的前烘烤面板12。

如图2所示,在主体1的内侧形成有加热室4。加热室4具备前表面具有开口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空间,以便在其内部载置被加热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热室4的形成有开口的一侧定义为加热烹调器10的前方侧,将其相反侧定义为加热烹调器10的后方侧。将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的加热烹调器10的右侧简单地定义为右侧,将从前方观察的情况下的加热烹调器10的左侧简单地定义为左侧。

门3是借助设置于加热室4的开口下方的铰链而安装的。使用设置于门3的把手5来使门3沿纵向开闭。当将门3关闭时,加热室4成为用于通过微波等对所载置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密闭空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1的前表面右侧部分安装有控制面板。在控制面板设置有操作部6。在操作部6设置有用于设定加热烹调的条件的操作键以及显示部。在控制面板的后方设置有控制部(未图示),该控制部接收来自操作部6的信号而对显示部进行控制。

如图2所示,在加热室4内以能够收纳的方式配置有陶瓷制的托盘7和不锈钢制的金属网架(wirerack)8。具体而言,托盘7由堇青石(由2mgo·2al2o3·5sio2组分构成的陶瓷)构成。

金属网架8是由网状的部件构成的载置部,以载置被加热物。通过金属网架8,能够使热风也高效地在被加热物的下表面循环。托盘7配置于金属网架8的下方,以接受从被加热物滴落的脂类等。

如图4所示,在设置于加热室4的下方的设备室2设置有磁控管35、逆变器36以及冷却风扇37。磁控管35是生成微波的微波生成部。逆变器36被控制部控制,对磁控管35进行驱动。冷却风扇37被控制部控制,对设备室2内进行冷却。

磁控管35所生成的微波在波导管内传播,并通过形成于波导管的微波放射孔以及形成于加热室4的底面的开口放射到加热室4内。搅拌器(stirrer)32被控制部控制,对放射到加热室4内的微波进行搅拌。这样,加热烹调器10对收纳于加热室4内的被加热物进行微波加热。

加热烹调器10具有设置于加热室4的顶壁附近的作为辐射加热部的烘烤加热器38。在本实施方式中,烘烤加热器38是护套式加热器。控制部使烘烤加热器38工作来控制烘烤模式。在烘烤模式下,通过烘烤加热器38的辐射热对载置于加热室4的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

如图3、图4所示,加热烹调器10具有对流装置30,该对流装置30设置于加热室4的背面壁31的后方,向加热室4内供给热风,从而对被加热物进行对流加热。对流装置30从背面壁31的中央部吸入加热室4内部的空气,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加热,并将其作为热风而从背面壁31的下部吹出到加热室4内。供给到加热室4内的热风在加热室4内成为循环流。

在对流装置30内设置有作为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对流装置30内的空间温度的热敏电阻(未图示)。该热敏电阻检测与对流装置30内的空间温度对应的信号。控制部使对流装置30对应于该信号而工作。

加热烹调器10能够单独进行微波加热、辐射加热以及基于热风的循环流的加热,或者,同时进行这三种加热中的至少两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磁控管35(未图示),合计输出为1200w~1300w。从两个磁控管35输出的微波分别在两个波导管内传播,经由分别形成于波导管和加热室4的底面的开口而被搅拌器32搅拌并放射到加热室4内。

为了对两个磁控管35进行驱动,而将两个逆变器36设置于设备室2内。在设备室2内设置有冷却风扇37,以对磁控管35以及逆变器36进行冷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两个冷却风扇37对一组磁控管35以及逆变器36进行冷却,因此合计设置有四个冷却风扇37。

冷却风扇37通过从设置于设备室2的前表面的前烘烤面板12吸入外部气体并送向后方,来对逆变器36以及磁控管35等进行冷却。在设备室2中配设有电源电路基板,而且还设置有用于对电源电路基板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

在本实施方式中,逆变器36、磁控管35用的四个冷却风扇37以及电源电路基板用的冷却风扇由多叶片风扇构成,合计五个冷却风扇的旋转轴配置为呈直线状排列。

在设备室2内行进到后方的空气通过配置于主体1的背面的排气管道,并通过加热室4的顶壁与主体1的上表面壁之间,然后从主体1的前表面侧排出。这样,防止主体1变得过热。

以下,使用图4对加热烹调器10的内部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所示,托盘承受台22由能够供微波通过的陶瓷制的板材构成,设置于加热室4的底面上。托盘7载置于托盘承受台22上。

搅拌器32设置于托盘承受台22与加热室4的底面之间。搅拌器32是为了搅拌微波而以搅拌器轴33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旋转叶片。电机34设置于设备室2内,对搅拌器32进行旋转驱动。

加热室4的背面壁31具有通过冲压加工形成的多个开口。在背面壁31的后方设置有对流装置30,该对流装置30吸入加热室4内的空气并进行加热,然后向加热室4内送出热风。配置有对流装置30的空间借助于背面壁31而与加热室4隔开,并通过形成于背面壁31的开口而与加热室4连通。

如图4所示,对流装置30具有用于生成热风的热风生成机构39。热风生成机构39吸入加热室4内的空气并进行加热而生成热风,并将该热风向加热室4内送出。由此,在加热室4内产生了热风的循环流。

图5是对流装置30的主视图。如图5所示,热风生成机构39具有对流加热器40、循环风扇41、对循环风扇41进行旋转驱动的风扇驱动部(未图示)以及引导热风生成机构39中的热风的第1热风引导件和第2热风引导件43、44。

对流加热器40由护套式加热器构成,加热对流装置30的内部空气。对流加热器40为了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而在对流装置30的中心部分(对应于加热室的中央部分)形成为漩涡状。

循环风扇41是在中央部分吸入空气,并将其向离心方向送出的离心风扇。循环风扇41配置于对流加热器40的后方,被设置于循环风扇41后方的风扇驱动部驱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循环风扇41向箭头r(参照图5)的方向旋转。控制部控制对流加热器40和风扇驱动部。

以下,使用图6a~图6c对加热烹调器的动作、作用进行说明。

图6a示出在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为25℃左右(以下,称为常温)时开始预热后的、烘烤加热器38的输出功率hp与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的变动。

如图6a所示,在开始预热模式ph的同时使烘烤加热器38以1000w的输出功率hp打开,常温下的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上升。虽未图示,但在烘烤加热器38打开的同时,对流装置30开始工作。

在从预热开始起经过5分钟以上后,对流装置30停止,预热模式ph结束。然后,烘烤加热器38仍维持预热时的输出功率hp。将预热模式ph结束并且开始烹调模式ck之前的期间称为待机模式wt。在图6a中,在大约2分钟的待机模式wt后,烘烤加热器38的输出功率hp下降为470w,开始烹调模式ck。

图6b示出在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为70℃左右(以下,称为中等温度)时开始预热后的、烘烤加热器38的输出功率hp与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的变动。

如图6b所示,在开始预热模式ph的同时使烘烤加热器38以850w的输出功率hp打开,中等温度下的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上升。即,在仓内温度ct为中等温度的情况下,烘烤加热器38以比仓内温度ct为常温的情况下低的输出功率hp工作。虽未图示,但在烘烤加热器38打开的同时,对流装置30开始工作。

在从预热开始起经过5分钟后,对流装置30停止,预热模式ph结束。然后,烘烤加热器38仍维持预热时的输出功率hp。在图6b中,在大约2分钟的待机模式wt后,烘烤加热器38的输出功率hp下降为470w,开始烹调模式ck。

图6c示出在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为150℃左右(以下,称为高温)时开始预热后的、烘烤加热器38的输出功率hp与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的变动。

如图6c所示,在开始预热模式ph的同时使烘烤加热器38以470w的输出功率hp打开,高温下的加热室4的仓内温度ct进一步上升。即,在仓内温度ct为高温的情况下,烘烤加热器38以比仓内温度ct为中等温度的情况下更低的输出功率hp工作。虽未图示,但在烘烤加热器38打开的同时,对流装置30开始工作。

在从预热开始起经过3分半钟后,对流装置30停止,预热模式ph结束。然后,烘烤加热器38仍维持预热时的输出功率hp。在该情况下,也在大约2分钟后的待机模式wt后,开始烹调模式ck,但烘烤加热器38的输出功率hp维持为470w。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预热后并且烹调开始前的待机中,烘烤加热器38也不关闭,而是以预热中的输出功率hp工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在预热结束后也使烘烤加热器38继续通电,能够将烘烤加热器38的表面温度保持在较高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抑制加热不足以及加热不均的产生。

相比预热开始时的仓内温度ct比较高的情况下的、预热刚结束后的仓内温度ct,预热开始时的仓内温度ct比较低的情况下的、预热刚结束后的仓内温度ct比较不稳定。因此,在预热结束后立即开始烹调时,可能产生加热不足、加热不均。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预热开始时的仓内温度ct较低的情况下,将烘烤加热器38的输出功率设定为较高,由此,能够抑制加热不足、加热不均的产生。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以面包为对象的烹调结果的照片。根据本结果,在“以常温开始预热”、“以中等温度开始预热”、“以高温开始预热”的任意情况下,都未发现加热不足以及加热不均的产生,良好地完成了加热烹调。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文的公开例如能够应用于带烤箱功能的微波炉。

标号说明

1:主体;2:设备室;3:门;4:加热室;5:把手;6:操作部;7:托盘;8:金属网架;10:加热烹调器;12:前烘烤面板;22:托盘承受台;30:对流装置;31:背面壁;32:搅拌器;33:搅拌器轴;34:电机;35:磁控管;36:逆变器;37:冷却风扇;38:烘烤加热器;39:热风生成机构;40:对流加热器;41:循环风扇;43:热风引导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