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及应用该全热交换芯体的全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3376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及应用该全热交换芯体的全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及应用该全热交换芯体的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当前城市建筑物气密性逐渐变高、空调的日益普及和建筑装修材料的多样化,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内的空气质量日益恶化,导致长期位于较封闭空间内的人群易出现头闷、恶心、呼吸不畅及眼睛喉咙疼痛的症状,因此保持建筑物内空气与外界空气之间的对流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虽然目前很多建筑物,如大型公共场所、生产车间等,均安装有室内外空气对流装置,或在家居建筑物内以空调实现换气,但上述方式在进行室内外换气时,如要保持室内原有的温度则需要消耗额外的能源,如夏季换气时需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制冷,而冬季换气时需同时对室内空气进行制热,这样极大的增加了能源的浪费,不符合当前环保节能的要求。因此同时具有换气功能与抑制能源消耗的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较封闭场所的通风系统中。

现有技术中,对于热交换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认的是热交换效率与冷热空气的相互流向有直接关系,其中两者逆流热交换效率最高,90度交叉错流次之,顺流最差。在热交换器结构设计中,技术人员直接放弃顺流的结构,而逆流结构较难设计,所以世面上的产品普遍折中选择90度交叉错流方式。

目前的热交换器还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虽然可以实现通风换气,但热交换芯体对热量/冷量的回收率低,夏天导致室内温度上升,而冬季导致室内温度下降;有些热交换器为了提高热量/冷量的回收率,采用两个热交换芯体,结构繁琐,体积大,安装不便;自动化程度较低,室外温度、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的时时变化,需要时时调节风机转速,使用不方便;没有空气净化功能,导致室外污浊空气进入室内,且其中夹杂的粉尘等降低了热交换芯体的使用寿命;与其它设备的兼容性差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热交换芯体,通过全热交换芯体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室内风与室外风的逆流换热,增加换热效率;使室内风与室外风接触时间明显加长、接触面积明显增大,因而显著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热/冷交换率,节能环保;结构巧妙,体积小,安装方便。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全热交换芯体的全热交换器,热/冷交换效率高,与其它设备的兼容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包括至少两个室内风腔室、至少两个室外风腔室、至少两组室内风流道、至少两组室外风流道、室内风聚集腔室、室外风聚集腔室,其中:室内风腔室与室外风腔室的数量相同,且相互间隔设置;室内风聚集腔室与室外风聚集腔室设置在任意相邻设置的室外风腔室与室内风腔室之间,室内风聚集腔室靠近室外风腔室,室外风聚集腔室靠近室内风腔室;室内风流道设置在室外风腔室内,并连通至设置在室外风腔室两侧的室内风腔室或室内风聚集腔室;室外风流道设置在室内风腔室内,并连通至设置在室内风腔室两侧的室外风腔室或室外风聚集腔室;室外风进入室外风聚集腔室,并依次流经室外风流道、室外风腔室,并最终经与室内风聚集腔室相邻的室外风腔室排入;室内风进入室内风聚集腔室,并依次流经室内风流道、室内风腔室,并最终经与室外风聚集腔室相邻的室内风腔室排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以及室外出风口,其中:室内进风口设置在室内风聚集腔室上;室外进风口设置在室外风聚集腔室上;室内出风口设置在与室内风聚集腔室相邻的室外风腔室上;室外出风口设置在与室外风聚集腔室相邻的室内风腔室上。

进一步的,全热交换芯体还包括外壳,外壳为圆筒结构,其中:圆筒结构内部设置有隔板,两端设置有端盖;隔板将圆筒结构与端盖构成的内部腔室分割为室内风腔室、室外风腔室、室内风聚集腔室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

进一步的,隔板在圆筒结构内部沿径向设置,进而室内风腔室、室外风腔室、室内风聚集腔室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之间环向首尾连接设置。

进一步的,室内风流道平行于端盖设置在室外风腔室内,室外风流道平行于端盖设置在室内风腔室内,其中:室内风流道由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扇形方管组成,第一扇形方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室外风腔室两侧的隔板,并与隔板另一侧的室内风腔室连通;室外风流道由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扇形方管组成,第二扇形方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室内风腔室两侧的隔板,并与隔板另一侧的室外风腔室连通;穿过同一块隔板的第一扇形方管与第二扇形方管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扇形方管与第二扇形方管的外形尺寸相同,且其径向长度均小于圆筒结构的直径;相邻两块第一扇形方管或第二扇形方管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扇形方管或第二扇形方管的厚度相同;穿过同一块隔板且相邻的第一扇形方管与第二扇形方管之间做密封处理。

进一步的,室内风流道以及室外风流道均由整排设置的圆管组成,其中:组成室内风流道的圆管两端分别穿过室外风腔室两侧的隔板;组成室外风流道的圆管两端分别穿过室内风腔室两侧的所述隔板;穿过同一块隔板的组成室内风流道的圆管与组成室外风流道的圆管相互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设置在室内风聚集腔室与室外风腔室之间的隔板上单独穿过第一扇形方管或圆管;设置在室外风聚集腔室与室内风腔室之间的隔板上单独穿过第二扇形方管或圆管。

进一步的,室内进风口与室内出风口设置在圆筒结构一端端盖上;室外进风口与室外出风口设置在圆筒结构的另一端端盖上。

一种全热交换器,包括箱体以及上述的任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其中:箱体包括室内进风装置、室内出风装置、室外进风装置、室外出风装置以及芯体安装位;全热交换芯体安装在所述芯体安装位上;室内进风装置安装连通至室内风聚集腔室,室外进风装置连通至外风聚集腔室;室内出风装置连通至与室内风聚集腔室相邻的室外风腔室,室外出风装置连通至与室外风聚集腔室相邻的室内风腔室。

本发明的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及应用该全热交换芯体的全热交换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全热交换芯体包括至少两个室内风腔室、至少两个室外风腔室、至少两组室内风流道、至少两组室外风流道、室内风聚集腔室、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室内风腔室与室外风腔室、室内风腔室与室外风聚集腔室、室外风腔室与室内风聚集腔室、室内风聚集腔室与室外风聚集腔室之间通过隔板实现环向首尾连接设置,实现了室内风与室外风的逆流换热;并且各室外风腔室之间以及室外风腔室与室外风聚集腔室之间通过室外风流道连通,各室内风腔室之间以及室内风腔室与室内风聚集腔室之间通过室内风流道连通,室外风流道穿过室内风腔室,室内风流道穿过室外风腔室,从而明显加长了室内风与室外风的接触时间,加大了室内风与室外风的接触面积,进而显著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热/冷交换率,节能环保。

2、通过中央控制器以及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空气质量传感器的设置,实现了全热交换器根据温度以及空气质量对第一风机以及第二风机工作模式的智能控制。

3、第一粉尘过滤器以及第二粉尘过滤器的设置,在保证通入室内的室外风质量的同时避免杂质进入全热交换芯体,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使用寿命。

4、室内风流道与室外风流道背向间隔布置在隔板上,并且同一隔板上相邻两块第一扇形方管或第二扇形方管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扇形方管或第二扇形方管的厚度相同,在保证室内风流道以及室外风流道截面大小一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布置室内风流道以及室外风流道可以显著增加全热交换芯体内室内风与室外风的接触面积,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热/冷交换率。

5、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室内风流道以及室外风流道可以为扇形方管或者圆管等,形式多样。

6、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适用于各种季节气候,夏季进行冷交换,避免室外风引起的室内温度的升高,冬季进行热交换,避免室外风引起的室内温度的下降,实用性较强。

7、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结构简单,体积小,与其它设备如空调、空气净化器等的兼容性强,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室内风与室外风气流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i-i截面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隔板上第一扇形方管以及第二扇形方管布置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j-j截面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k-k截面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室内风流道与室外风流道的管式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f-f截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第一室内风腔室、3-第二室内风腔室、4-室内风聚集腔室、5-第一室外风腔室、6-第二室外风腔室、7-室外风聚集腔室、8-第一组室内风流道、9-第二组室内风流道、10-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1-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2-室内进风口、13-室外进风口、14-室内出风口、15-室外出风口、16-隔板、17-第一扇形方管、18-第二扇形方管、19-箱体、20-室外出风装置、21-室外进风装置、22-室内出风装置、23-室内进风装置、24-第一风机、25-第二风机、26-第一粉尘过滤器、27-除菌设备、28-第二粉尘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包括两个室内风腔室,分别为第一室内风腔室2以及第二室内风腔室3,两个室外风腔室,分别为第一室外风腔室5以及第二室外风腔室6,两组室内风流道,分别为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以及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两组室外风流道,分别为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以及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室内风聚集腔室4,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7,其中:室内风腔室与室外风腔室相互间隔设置;室内风聚集腔室4与室外风聚集腔室7设置在第一室外风腔室5与第二室内风腔室3之间,室内风聚集腔室4靠近第一室外风腔室5,室外风聚集腔室7靠近第二室内风腔室3;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设置在第一室外风腔室5内,并连通至设置在第一室外风腔室5两侧的第一室内风腔室2与室内风聚集腔室4;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设置在第二室外风腔室6内,并连通至设置在第二室外风腔室6两侧的第一室内风腔室2与第二室内风腔室3;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设置在第一室内风腔室2内,并连通至设置在第一室内风腔室2两侧的第一室外风腔室5与第二室外风腔室6;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设置在第二室内风腔室3内,并连通至设置在第二室内风腔室3两侧的第二室外风腔室6与室外风聚集腔室7;如图3所示,实线表示室内风,虚线表示室外风,室内风依次流经室内风聚集腔室4、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第二室内风腔室3排至室外;室外风依次流经室外风聚集腔室7、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第二室外风腔室6、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第一室外风腔室5排入室内。

具体的,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以及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实现了室内风聚集腔室4、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室内风腔室3的依次连通,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以及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实现了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二室外风腔室6、室外风聚集腔室7的依次连通;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二室外风腔室6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7与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室内风腔室3以及室内风聚集腔室4均不连通,从而实现了全热交换芯体的换气功能。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穿过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穿过第二室外风腔室6,室内风流道中的室内风与该室内风流道穿过的室外风腔室内的室外风之间进行热/冷交换;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穿过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穿过第二室内风腔室3,室外风流道中的室外风与该室外风流道穿过的室内风腔室内的室内风之间进行热/冷交换,从而实现了全热交换芯体的热交换功能。室内风腔室、室外风腔室、室内风流道、以及室外风流道的多个布置,明显加长了室内风与室外风的接触时间,加大了室内风与室外风的接触面积,进而显著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热/冷交换率,节能环保。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还包括室内进风口12、室内出风口14、室外进风口13以及室外出风口15,其中:室内进风口12设置在室内风聚集腔室4上,室内风经室内进风口12进入室内风聚集腔室4;室外进风口13设置在室外风聚集腔室7上,室外风经室外进风口13进入室外风聚集腔室7;室内出风口14设置在与室内风聚集腔室4相邻的第一室外风腔室5上,室外风经室内风出口14排入室内;室外出风口15设置在与室外风聚集腔室7相邻的第二室内风腔室3上,室内风经室外出风口15排至室外。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4所示,全热交换芯体还包括外壳1,外壳1为圆筒结构,其中:圆筒结构内部设置有隔板16,两端设置有端盖;隔板16将圆筒结构与端盖构成的内部腔室分割为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室内风腔室3、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二室外风腔室6、室内风聚集腔室4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7,从而实现了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室内风腔室3、室内风聚集腔室4与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二室外风腔室6、室外风聚集腔室7的不连通。圆筒结构、隔板16、以及端盖的尺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室内风与室外风的风量大小、气压等参数具体设计,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隔板16与外壳1接触的部位应进行密封处理,保证各个腔室的独立密闭性,优选的,隔板16采用金属铝、金属铜、非金属材料等导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实现室内风与室外风之间可以通过隔板16进行热/冷交换,进一步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热/冷交换率。

具体的,隔板16在圆筒结构内部沿径向设置,即隔板16所在平面的延伸穿过圆筒结构的中心轴线,进而实现了室内风聚集腔室4、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室外风腔室6、第二室内风腔室3、室外风聚集腔室7的依次环向首尾连接设置。隔板16为平板状并设置有多块,多块隔板16在圆筒结构的中心轴线处相交密封连接,隔板16的两端分别与圆筒结构两端的端盖密封连接,从而实现了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室内风腔室3、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二室外风腔室6、室内风聚集腔室4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7的相对独立密闭性,即室内风腔室与室外风腔室之间、室内风腔室与室外风聚集腔室7之间、室内风聚集腔室4与室外风腔室之间、以及室内风聚集腔室4与室外风聚集腔室7之间的绝对不相通;隔板16的设置方式也实现了室内风聚集腔室4、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一室内风腔室2、第二室外风腔室6、第二室内风腔室3、室外风聚集腔室7之间通过隔板16进行热/冷交换,从而增加了热/冷交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热/冷交换率;隔板16的上述布置方式明显优于隔板的平行布置方式,当隔板16采用平行方式布置时不能实现腔室的首尾相接,也就不存在首尾腔室之间的热传递。当隔板16采用径向布置方式时,除了可以通过多块隔板16在圆筒结构中心轴线处密封连接外,也可以采用多块隔板16一体成型后布置于圆筒结构内,免除圆筒结构中心轴线处的密封连接工序,从而避免了密封不当所引起的室内风与室外风在全热交换芯体内出现混合的现象。

本发明对全热交换芯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的结构及布置方式进行了单独设计,如图4所示,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以及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平行于端盖设置在第一室外风腔室5以及第二室外风腔室6内,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以及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平行于端盖设置在第一室内风腔室2以及第二室内风腔室3内,平行方式的设置便于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以及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的安装定位以及密封处理;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以及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均由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扇形方管17组成,第一扇形方管17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室外风腔室5或者第二室外风腔室6两侧的隔板16,依次连通室内风聚集腔室4、第一室内风腔室2、以及第二室内风腔室3;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以及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均由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扇形方管18组成,第二扇形方管18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室内风腔室2或者第二室内风腔室3两侧的隔板16,依次连通第一室外风腔室5、第二室外风腔室6、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7;如图5所示,穿过同一块隔板16的第一扇形方管17与第二扇形方管18相互交错设置,即第一扇形方管17的下方布置第二扇形方管18,第二扇形方管18的下方布置第一扇形方管17,依次平行交错设置,第一扇形方管17由隔板16向隔板16的一侧延伸,第二扇形方管18由隔板16向隔板16的另一侧延伸,即第一扇形方管17与第二扇形方管18交错并背向设置于隔板16上,从而实现了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之间的独立无干涉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一扇形方管17与第二扇形方管18的外形尺寸相同,且其径向长度均小于圆筒结构的直径,避免第一扇形方管17或者第二扇形方管18设置后将第一室外风腔室5、或者第二室外风腔室6、或者第一室内风腔室2、或者第二室内风腔室3隔断成独立腔室;同一块隔板16上相邻平行布置的两个第一扇形方管17或第二扇形方管18之间的距离与第一扇形方管17或第二扇形方管18的厚度相同,即第一扇形方管17与其相邻的第二扇形方管18之间接触叠放,在保证第一扇形方管17以及第二扇形方管18结构尺寸一定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设置多个第一扇形方管17以及多个第二扇形方管18,最大限度的加大了热/冷交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使用寿命;穿过同一块隔板16且相邻的第一扇形方管17与第二扇形方管18之间做密封处理,保证第一扇形方管17或者第二扇形方管18布置后,室内风腔室、室外风腔室、室内风聚集腔室4以及室外风聚集腔室7仍具有相对的独立密闭性,即室内风腔室与室外风腔室之间、室内风腔室与室外风聚集腔室7之间、室内风聚集腔室4与室外风腔室之间的绝对不相通。

具体的,第一扇形方管17与第二扇形方管18可以为如图4所示一体成型,或者如图6、图7所示通过一定形状的平板或者弧形板拼接而成。另外,如图5所示,为了更多的布置第一扇形方管17以及第二扇形方管18,可以在隔板16上竖向依次开设与第一扇形方管17和第二扇形方管18流道截面一致的通孔,各通孔之间的隔板厚度等于第一扇形方管17以及第二扇形方管18的壁厚,然后再将第一扇形方管17以及第二扇形方管18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隔板16上,当第一扇形方管17与第二扇形方管18叠放共用一个截面时,与该种布置方式一致。第一扇形方管17以及第二扇形方管18具体的结构尺寸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均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风速、风量等具体设计,第一扇形方管17以及第二扇形方管18优选采用导热性能优良的材质,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上述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9所示,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以及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也可以由整排设置的圆管组成,其中:组成第一组室内风流道8以及第二组室内风流道9的圆管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室外风腔室5以及第二室外风腔室6两侧的隔板16;组成第一组室外风流道10以及第二组室外风流道11的圆管两端分别穿过第一室内风腔室2以及第二室内风腔室3两侧的隔板16;穿过同一块隔板16的组成室内风流道的圆管与组成室外风流道的圆管相互交错设置。工作原理以及布置方式与第一扇形方管17以及第二扇形方管18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设置在室内风聚集腔室4与第一室外风腔室5之间的隔板16上单独穿过第一扇形方管17或圆管;设置在室外风聚集腔室7与第二室内风腔室3之间的隔板16上单独穿过第二扇形方管18或圆管;设置在室外风聚集腔室7与室内风聚集腔室4之间的隔板16上不设置第一扇形方管17、第二扇形方管18、以及圆管,从而实现了室内风由室内进风口12进入全热交换芯体后顺时针流动后经室外出风口15排至室外,以及室外风由室外进风口13进入全热交换芯体后逆时针流动后经室内出风口14流入室内,室内风与室外风在全热交换芯体内进行热/冷交换。

在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室内进风口12与室内出风口14设置在圆筒结构一端端盖上;室外进风口13与室外出风口15设置在圆筒结构的另一端端盖上,从而便于全热交换芯体在热交换器或者空调器中的安装与使用。

本发明的一种全热交换器,如图10所示,包括箱体19以及本发明的全热交换芯体的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种全热交换芯体,其中:箱体19包括室内进风装置23、室内出风装置22、室外进风装置21、室外出风装置20以及芯体安装位;室内进风装置23安装连通至室内风聚集腔室4,室外进风装置21连通至外风聚集腔室7;室内出风装置22连通至与室内风聚集腔室4相邻的第一室外风腔室5,室外出风装置20连通至与室外风聚集腔室7相邻的第二室内风腔室3。

具体的,如图10所示,实线表示室内风,虚线表示室外风,室外出风装置20内设置有第一风机24,用于将室内的室内风抽出排至室外,室内出风装置22内设置有第二风机25,用于将室外的室外风抽进室内。室外进风装置21内设置有第一粉尘过滤器26,室内进风装置23内设置有第二粉尘过滤器28,分别对室外风以及室内风进行粉尘过滤,避免粉尘随室外风或者室内风进入全热交换芯体,提高了全热交换芯体的使用寿命,另外也保证了流入室内的室外风的空气质量;第一粉尘过滤器26以及第二粉尘过滤器28可以单独安装、拆卸、更换,第一粉尘过滤器26以及第二粉尘过滤器28可以采用hepa(高效空气净化器),其由非常细小的有机纤维互相交织而成,孔径微小,吸附容量大,净化效率高;另外也可以采用ifd技术,在hepa技术上进一步结合静电除尘技术,除尘效果更佳。室外进风装置21内还设置有除菌设备27,除菌设备27布置在第一粉尘过滤器26的内侧,对室外风内的细菌、病菌等进行处理,保证排入室内的室外风质量;除菌设备27可以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和纳米水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可在产生大量负离子的同时产生微量臭氧,二者结合更容易吸附杀死各种病毒、细菌,从而起到空气净化的作用。

在本发明的全热交换器的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分别与第一风机24以及第二风机25连接,用于控制第一风机24以及第二风机25的工作模式。第一风机24以及第二风机25均具有连续工作模式、间歇工作模式、以及睡眠工作模式。连续工作模式,风机持续高速或者中速运转;间歇工作模式,风机在高速与低速之间或者中速与低速之间交替运转;睡眠工作模式,风机持续低速运转。本发明的第一风机24以及第二风机25的工作模式并不局限于上述列举的几种工作模式,其它工作模式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央控制器可以为可编程控制器,预设第一风机24以及第二风机25的各种工作模式,使用时直接选择即可。

优选的,还包括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空气质量传感器,其中: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室外进风装置21的室外风进口处,用于监测室外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空气质量传感器设置在室内,用于监测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将空气质量信息传输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将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或者空气质量信息转换为相应的数据信号并与预设在中央控制器内的温度设定值以及空气质量设定值进行比对,继而向第一风机24以及第二风机25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控制第一风机24以及第二风机25的工作模式,从而实现全热交换器的智能调节。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