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玻璃纤维短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短切纱烘干炉。
背景技术:
目前的玻璃纤维短切生产工艺中,原丝饼的丝束先经短切刀组切成3mm或4.5mm的纱粒,所得纱粒经过振动筛流入烘干炉中,烘干炉内部设有孔板,孔板下部通有热风,热风通过孔板上的孔眼吹出,对流入炉内的纱粒进行烘干和成膜,最终得到短切纱成品。
然而,由于纱粒在进入烘干炉时,其上所涂覆的浸润剂还未干燥,一方面会造成部分纱粒黏附在孔板上面,另一方面在烘干过程中洒落的浸润剂也会黏附在孔板上面,形成浸润剂垢,从而产生以下问题:黏附在烘干炉孔板上的纱粒会由于长时间受热变黄成为黄纤,黄纤进入到成品中会对客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引起客户投诉;黏附在孔板上的浸润剂会形成垢层,堵塞孔眼,造成热风输出通道减少,从而降低了烘干的效率,同时也容易造成产品的质量问题。
为上述问题需清理浸润剂垢,但由于浸润剂垢粘性强,同时受到烘干炉设备的限制,只能进行人工打磨,劳动强度大,清理周期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短切烘干工艺中由于浸润剂黏附烘干炉孔板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切纱烘干炉,该短切纱烘干炉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短切烘干工艺中由于浸润剂黏附烘干炉孔板造成的产品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短切纱烘干炉,包括炉体和设置于所述炉体内的孔板,所述孔板包括主体支撑部和位于所述主体支撑部两侧的法兰连接部;还包括覆盖于所述孔板上的防粘玻纤布,所述防粘玻纤布与所述孔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短切纱烘干炉中,所述防粘玻纤布包括玻纤织物主体层和涂覆于所述玻纤织物主体层上表面与下表面的聚四氟乙烯涂层。
优选地,上述短切纱烘干炉中,所述防粘玻纤布完全贴合覆盖于所述孔板表面,且所述防粘玻纤布对应于所述孔板的法兰连接部的位置开设安装通孔,所述孔板与所述防粘玻纤布螺栓连接。
优选地,上述短切纱烘干炉中,所述安装通孔边缘设置有防磨圈。
优选地,上述短切纱烘干炉中,所述防磨圈为聚苯硫醚树脂圈。
优选地,上述短切纱烘干炉中,所述防粘玻纤布对应于所述法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支撑部之间的侧壁位置开设有固定通孔,并通过螺栓与所述孔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上述短切纱烘干炉中,所述防粘玻纤布上与所述孔板的孔眼相对应的开设有透气通孔。
优选地,上述短切纱烘干炉中,所述防粘玻纤布具有允许气体通过的孔隙。
本发明提供的短切纱烘干炉包括炉体、孔板和防粘玻纤布。其中,孔板设置于炉体内,且包括主体支撑部和法兰连接部,法兰连接部位于主体支撑部的两侧,用于与炉体固定连接。防粘玻纤布覆盖于孔板上,并与孔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短切纱烘干炉时,通过在孔板上覆盖防粘玻纤布,由防粘玻纤布代替孔板与短切纱粒直接接触。由于防粘玻纤布具有防粘特性,可以显著减少未烘干的纱粒和洒出的浸润剂黏附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黄纤等质量问题的出现,使得产品质量更为稳定。且防粘玻纤布为柔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覆模特性。由于防粘玻纤布与孔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因而可以整体从烘干炉中取出,进行更换或者清洁,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防粘玻纤布上与孔板的孔眼相对应的开设有透气通孔,形成热风通道,进而孔板下部通入的热风能够经过孔眼吹入,对流入炉内的纱粒进行烘干和成膜,最终得到短切纱成品。通过上述设置,热风通道的流通性好,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短切纱烘干炉的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短切纱烘干炉的防粘玻纤布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孔板1,主体支撑部11,法兰连接部12,防粘玻纤布2,安装通孔21,固定通孔22,透气通孔23,防磨圈24,聚四氟乙烯涂层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短切纱烘干炉,以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生产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短切纱烘干炉的孔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短切纱烘干炉的防粘玻纤布结构示意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短切纱烘干炉包括炉体、孔板1和防粘玻纤布2。
其中,炉体的具体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孔板1设置于炉体内,且包括主体支撑部11和法兰连接部12,法兰连接部12位于主体支撑部11的两侧,指类似于法兰盘的凸起部。也就是主体支撑部11两侧边缘呈凸缘。孔板1的主体支撑部11上开设有孔眼,进而孔板1下部通入的热风能够经过孔眼吹入,对流入炉内的纱粒进行烘干和成膜,最终得到短切纱成品。
防粘玻纤布2覆盖于孔板1上,并与孔板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防粘玻纤布2指具有防粘功能并以玻纤布为主体材料的结构,如以玻纤织物为主体,并在玻纤织物表面涂覆防粘涂层。其与孔板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既可以为直接与孔板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也应包括通过其他结构与孔板1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情况。防粘玻纤布2覆盖于孔板1上,指其覆盖于至少部分孔板1上,也就是至少在孔板1局部上设置防粘玻纤布2。如根据孔板1不同位置的浸润剂粘附情况,在粘附情况严重的位置铺设防粘玻纤布2等。优选的,在孔板1的支撑主体部上完全覆盖防粘玻纤布2,以极大程度的防止浸润剂粘附。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短切纱烘干炉时,通过在孔板1上覆盖防粘玻纤布2,由防粘玻纤布2代替孔板1与短切纱粒直接接触。由于防粘玻纤布2具有防粘特性,可以显著减少未烘干的纱粒和洒出的浸润剂黏附情况的发生,从而减少黄纤等质量问题的出现,使得产品质量更为稳定。且防粘玻纤布2为柔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覆模特性。由于防粘玻纤布2与孔板1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因而可以整体从烘干炉中取出,进行更换或者清洁,可以大大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的,防粘玻纤布2包括玻纤织物主体层和涂覆于玻纤织物主体层上表面与下表面的聚四氟乙烯涂层3。玻纤织物主体层具有良好的覆盖功能,抗拉性强,可重复性好。在玻纤织物主体层的上下表面均涂覆防粘涂层,利用防粘涂层优异的防粘特性,以有效避免浸润剂及纱粒的黏附。聚四氟乙烯涂层3同玻纤织物主体曾之间有良好的化学结合,涂层有极高的剥离强度,不会在使用过程中脱落。且该结构的防粘玻纤布2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可在200℃下长期使用。同时,防粘玻纤布2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以防止布料本身脱落,混入到短切纱成品中。防粘玻纤布2本身为柔性材料,可以在振动工况下使用。
进一步地,防粘玻纤布2完全贴合覆盖于孔板1表面。通过将防粘玻纤布2完全覆盖孔板1,最大限度的防止了浸润剂及纱粒的黏附。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局部铺设防粘玻纤布2。
优选的,防粘玻纤布2对应于孔板1的法兰连接部12的位置开设安装通孔21,孔板1与防粘玻纤布2螺栓连接。也就是通过螺栓将防粘玻纤布2与孔板1连接,从而便于防粘玻纤布2的清洗。利用孔板1现有的法兰连接部12同孔板1通过螺栓连接,能够有效覆盖孔板1的同时,对孔板1主体结构影响小,便于防粘玻纤布2的安装。
更进一步地,安装通孔21边缘设置有防磨圈24。防磨圈24采用耐磨材料制成,安装通孔21用防磨圈24进行保护,可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导致的防粘玻纤布2同孔板1间连接的失效,进而提高了短切纱烘干炉的结构可靠性。具体防磨圈24的形状接尺寸可根据安装通孔21的形状及尺寸进行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具体的,防磨圈24为聚苯硫醚树脂圈。聚苯硫醚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具有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化学药品性、难燃、热稳定性好、电性能优良等优点。采用聚苯硫醚树脂圈,能够有效防止防粘玻纤布2与孔板1间连接螺栓的磨损。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防粘玻纤布2对应于法兰连接部12与主体支撑部11之间的侧壁位置开设有固定通孔22,并通过螺栓与孔板1固定连接。由于法兰连接部12为凸出于支撑主体部的凸缘,故法兰连接部12与支撑主体间优选的通过倾斜的侧壁过渡。当然,也可以通过垂直的侧壁过渡。通过在防粘玻纤布2对应于侧壁位置开设固定通孔22,将二者连接,能够有效保证在侧壁过渡面上防粘玻纤布2良好贴合于孔板1表面。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仅通过法兰连接部12固定或者其他位置固定。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防粘玻纤布2上与孔板1的孔眼相对应的开设有透气通孔23。需要说明的是,孔眼与透气通孔23对应设置,指二者能够至少部分重合,优选的透气通孔23完全落入孔眼范围内,或者透气通孔23与孔眼重合,亦或者孔眼完全落入透气通孔23范围内。防粘玻纤布2开设有同烘干炉孔板1孔眼相对应的透气通孔23,形成热风通道,进而孔板1下部通入的热风能够经过孔眼吹入,对流入炉内的纱粒进行烘干和成膜,最终得到短切纱成品。通过上述设置,热风通道的流通性好,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根据需要,在防粘玻纤布2本身即具有透气性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透气通孔23。或者,在防粘玻纤布2与孔板1之间能够运行气流通过的情况下,孔眼与透气通孔23也可以不对应设置。
优选的,防粘玻纤布2具有允许气体通过的孔隙。也就是防粘玻纤布2本身具有孔隙,能够允许气体通过,即防粘玻纤布2具有透气性,以便于形成热风通道,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气流通过效率。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