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703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冷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鱼粉烘干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鱼粉加工行业生产全脱鱼粉多采用二次蒸汽烘干,生产半脱或全脂鱼粉时一般采用了3次蒸汽烘干,最后再对高温鱼粉进行冷却。

而这种传统生产工艺和装备,通常蒸汽消耗高,腥臭废热蒸汽排放量大、处理困难大且效果差。并且传统方式因采用长时、高温式烘干,造成生产出来的鱼粉质量低下,鱼粉中的氨基酸被大量破坏,有效蛋白含量低,产品性价比无法提高。同时员工操作控制困难大,且设备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鱼粉烘干除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是提供一种鱼粉烘干除湿的装置,通过闭式循环的方式,实现智能传送和节约占地面积,及环保无废气的排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粉烘干除湿装置,包括第一独立空间,所述第一独立空间,包括,传送部件,包括传送件,将需烘干除湿的物料放置在所述传送带上,进行物料输送;以及,排风体,包括第一排风件,所述第一排风件与所述第一独立空间的下端相连接,其包括防护件和第一排风管,所述防护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排风管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一排风管将热风通入到所述第一独立空间内,并对所述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烘干除湿。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件,包括,固定架,与所述第一排风管的内径相配合,包括第一凸起;支撑架,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顶端设有挡板;遮挡块,包括弧形片,其与所述挡板相连接;和,连接轴,连接所述弧形片和所述挡板。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排风管上设有槽,所述第一凸起通过所述槽配合卡住,对防护件的上下运动限位。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件,还包括,弯曲件,所述弯曲件与所述弧形片相连接,限制所述防护件的左右运动。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风体还包括第二排风件,其与所述第一独立空间的上方相连接,所述第二排风件包括吸风件和第二排风管,所述吸风件与所述第一独立空间相连接,通过所述第二排风管将湿热的风排出去。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烘干除湿件,一端与所述第一排风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风件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烘干除湿件,包括,蒸发件,与第二排风件相连接,将吸收空气的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空气因降温而排出其中的大部分凝结水;冷凝件,通过压缩件与所述蒸发件相连接;压缩件,一端与所述蒸发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冷凝件相连接,接收来自所述蒸发件低压制冷蒸汽,将其升压后,与所述冷凝件相连接;以及,膨胀件,一端与所述冷凝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蒸发件相连接,将所述冷凝件流出的高压制冷液经所述膨胀件降压后流入所述蒸发件。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独立空间还包括,物料输送口,包括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一口将物料送入到所述第一独立空间内,经过烘干除湿后,从所述第二口将物料输出。

作为本发明所述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传送件,包括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设置在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需要烘干除湿的物料从所述第一口进入到所述第一独立空间内,物料经过烘干除湿后,从所述第二口将物料输送出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闭式除湿,除湿过程无废气、臭气排放,并且无需外来热力供给(无蒸汽消耗),安装简单,调试周期短,平均1度电脱水3.2—3.4l。整条干燥除湿生产流水线每日处理高水份鱼粉压榨湿料在25-150吨,该生产线可根据用户需求加大或缩小产量,不受外界环境温度(冬季低温)、湿度(夏季潮湿)影响,适合各地区鱼粉烘干除湿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气体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中所述排气体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中所述烘干除湿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的主体包括第一独立空间m,其包括传送部件400和排风体200,将需要烘干除湿的物料放置到传送部件400上,并通过排风体200将热风输送到传送部件400上,并对物料进行烘干除湿。

传送部件400包括传送件401,将需要烘干除湿的物料放置到传送件401上,在传送物料的过程中,同时将物料进行干燥,较佳的,传送部件400还包括驱动件402,这里说的驱动件402,可以是电机驱动、电磁驱动或者电气驱动,通过驱动件402提供的动力,使得传送件401向前传送。

排风体200包括第一排风件201,其设置在第一独立空间m的下端,包括防护件201a和第一排风管201c,防护件201a可以防止在传送的过程中需要烘干除湿的物料或者物料上未被干燥的水珠,掉落到第一排风管201c内,第一排风管201c可将干燥的热风通入到第一独立空间m中,并对传送件401上的物料进行干燥烘干。

参照图2~4,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防护件201a可以上下摆动,实现不阻挡第一排风管201c中通入热风的速度和效率,也不影响其防止物料或者水珠滴入到第一排风管201c中的作用。具体实施方案为:参照图2,防护件201a包括固定架201a-1、支撑架201a-2和遮挡块201a-3、连接轴201a-4。固定架201a-1扣入第一排风管201c的内径中,也就是说,固定架201a-1为圆形时,其直径小于第一排风管201c的直径,参照图3,固定架201a-1上包括第一凸起201a-1’,第一凸起201a-1’设置在固定架201a-1的边缘轮廓的下端。支撑架201a-2一端与固定架201a-1相连接,另一端(即顶端)设有挡板201a-2’,挡板201a-2’呈三角锥体,其底面设有第二凸起a,在本实施例的图示中,第二凸起a设为4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凸起a的数量与遮挡块201a-3的数量是相同的。参照图2,遮挡块201a-3包括弧形片201a-3’,弧形片201a-3’与第二凸起a个数相同,以图示中所给的为例,弧形片201a-3’也为4个,但其余数量且能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表达的功能的,也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弧形片201a-3’上设有两个孔,当弧形片201a-3’与遮挡块201a-3连接时,连接轴201a-4穿过弧形片201a-3’上的两个孔和第二凸起a,将弧形片201a-3’与挡板201a-2’铰接在一起,使得弧形片201a-3’可以实现张合的运动状态。弧形片201a-3’为“带有曲度的扇形”,这里所说的“带有曲度的扇形”是指,参照图4,弧形片201a-3’是一端为四分之一的圆弧,另一端为一个点,所构成的片状相当于将一个圆锥的侧面切割成四分之一的形状(若弧形片是6个的话,就是将一个圆锥的侧面切割成六分之一的形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得每片弧形片201a-3’两两相互搭载在一起时,不会出现凸起或凹陷的情况,也就是要保证所有的弧形片201a-3’均在一个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采取优选方式为:每个弧形片201a-3’的侧面均为倾斜面,以图示为例,弧形片201a-3’包括第一侧面b和第二侧面c,第一侧面b和第二侧面c均为倾斜面,倾斜角度互余,较佳的,倾斜角度均为45°。

每片弧形片201a-3’通过连接轴201a-4穿过弧形片201a-3’上的两个孔和第二凸起a,将弧形片201a-3’与挡板201a-2’铰接在一起,使得弧形片201a-3’可以实现张合的运动状态。当第一排风管201c有风进来时,风给的推力使得所有的弧形片201a-3’向上运动,此时,所有的弧形片201a-3’张开,且让风从通道口进入了第一独立空间m中,对加工的物料进行烘干除湿。当没有风时,所有的弧形片201a-3’均搭载在一起,起到防护作用,不让待加工的物料或者水珠滴入到第一排风管201c内。

在热风吹进第一排风管201c内,给予弧形片201a-3’向上运动推力的同时,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力,使得防护件201a在第一排风管201c内上下移动,甚至可能因为力过大,而使得防护件201a离开第一排风管201c。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对防护件201a的移动进行限位。

参照图5,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个实施例的是:第一排风管201c上设有槽201b,槽201b与第一凸起201a-1’相配合,防护件201a还包括弯曲件201a-4,其与弧形片201a-3’相连接。具体实施方案为:第一排风管201c的两侧设有槽201b,槽201b的个数与第一凸起201a-1’的个数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为例来具体说明。槽201b的形状类似于中文中倾斜的“破折号”一样,槽201b上从第一排风管201c的待插入防护件201a端处往下延伸,延伸的长度小于整个防护件201a的高度,而后,横向延伸一段距离后,再往下垂直延伸一端距离,最后做延伸后,也必须保证整个槽的深度小于防护件201a整体的高度。弯曲件201a-4的个数和槽201b相同,这里也以2个为例说明,弯曲件201a-4设置在对立的的两个弧形片201a-3’,且两个弯曲件201a-4与两个弧形片201a-3’分别连接的连接点,两个连接点和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排风管201c的直径。较佳的,参照图6,当弧形片201a-3’均张开时,两个弯曲件201a-4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排风管201c的直径。

第一凸起201a-1’通过槽201b与第一排风管201c相连接的前,先将所有的弧形片201a-3’张开,避免与弧形片201a-3’相连接的弯曲件201a-4会碰到第一排风管201c的侧壁,而使得防护件201a无法沿着槽201b向下运动,实现第一凸起201a-1’通过槽201b之间的配合。当第一凸起201a-1’沿着槽201b横向运动时,当第一凸起201a-1’到达第二个向下延伸处(即第二拐角处)时,弯曲件201a-4“正好”通过槽201b伸出第一排风管201c,再向下运动至槽201b的末端时,第一凸起201a-1’和槽201b实现完整卡合,实现对防护件201a上下位置的限位。与此同时,因为两个弯曲件201a-4与两个弧形片201a-3’分别连接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排风管201c的直径,两个弯曲件201a-4的尾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排风管201c的直径,且在第一凸起201a-1’和槽201b配合的过程红,弯曲件201a-4“正好”通过槽201b伸出第一排风管201c,换言之,弯曲件201a-4的上段在第一排风管201c外面,其下段在第一排风管201c的里面,所以,通过弯曲件201a-4对防护件201a的左右位置进行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弯曲件201a-4“正好”通过槽201b的“正好”是指,槽201b的横向延伸距离等于第一凸起201a-1’和弯曲件201a-4之间的距离。

参照图7和图8,为本发明鱼粉烘干除湿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三个实施例的是:还包括烘干除湿件300,其与排风体200相连接,组成一个闭式循环。

具体的,实施例的主体包括第一独立空间m,其包括传送部件400和排风体200,还包括烘干除湿件300。传送部件400包括传送件401,将需要烘干除湿的物料放置到传送件401上,在传送物料的过程中,同时将物料进行干燥,较佳的,传送件401包括第一传送带401a和第二传送带401b,第一传送带401a设置在第二传送带401b的上方,通过第一传送带401a和第二传送带401b增大了热风烘干的面积,需要烘干除湿的物料从第一传送带401a烘干一轮后,传送到第二传送带401b进行第二轮烘干除湿,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较佳的,传送部件400还包括驱动件402,这里说的驱动件402,可以是电机驱动、电磁驱动或者电气驱动,通过驱动件402提供的动力,使得传送件401向前传送,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02驱动第一传送带401a正转,同时驱动第二传送带401b反转,也就是说,第一传送带401a和第二传送带401b的传输运动方向相反。

排风体200包括第一排风件201和第二排风件202,第一排风件201设置在第一独立空间m的下端,包括防护件201a和第一排风管201c,防护件201a可以防止在传送的过程中需要烘干除湿的物料或者物料上未被干燥的水珠,掉落到第一排风管201c内,第一排风管201c可将干燥的热风通入到第一独立空间m中,并对传送件401上的物料进行干燥烘干。第二排风件202设置在第一独立空间m的上方,其包括吸风件202a和第二排风管202b,吸风件202a一端与第二排风管202b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独立空间m相连接,并通过第二排风管202b将湿热的风排出去。

防护件201a可以上下摆动,实现不阻挡第一排风管201c中通入热风的速度和效率,也不影响其防止物料或者水珠滴入到第一排风管201c中的作用。具体实施方案为:防护件201a包括固定架201a-1、支撑架201a-2和遮挡块201a-3、连接轴201a-4。固定架201a-1扣入第一排风管201c的内径中,也就是说,固定架201a-1为圆形时,其直径小于第一排风管201c的直径,固定架201a-1上包括第一凸起201a-1’,第一凸起201a-1’设置在固定架201a-1的边缘轮廓的下端。支撑架201a-2一端与固定架201a-1相连接,另一端(即顶端)设有挡板201a-2’,挡板201a-2’呈三角锥形,其底面设有第二凸起a,在本实施例的图示中,第二凸起a设为4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凸起a的数量与遮挡块201a-3的数量是相同的。遮挡块201a-3包括弧形片201a-3’,弧形片201a-3’与第二凸起a个数相同,以图示中所给的为例,弧形片201a-3’也为4个,但其余数量且能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表达的功能的,也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弧形片201a-3’上设有两个孔,当弧形片201a-3’与遮挡块201a-3连接时,连接轴201a-4穿过弧形片201a-3’上的两个孔和第二凸起a,将弧形片201a-3’与挡板201a-2’铰接在一起,使得弧形片201a-3’可以实现张合的运动状态。弧形片201a-3’为“带有曲度的扇形”,这里所说的“带有曲度的扇形”是指,弧形片201a-3’是一端为四分之一的圆弧,另一端为一个点,所构成的片状相当于将一个圆锥的侧面切割成四分之一的形状(若弧形片是6个的话,就是将一个圆锥的侧面切割成六分之一的形状),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使得每片弧形片201a-3’两两相互搭载在一起时,不会出现凸起或凹陷的情况,也就是要保证所有的弧形片201a-3’均在一个平面上,在本实施例中,采取优选方式为:每个弧形片201a-3’的侧面均为倾斜面,以图示为例,弧形片201a-3’包括第一侧面b和第二侧面c,第一侧面b和第二侧面c均为倾斜面,倾斜角度互余,较佳的,倾斜角度均为45°。

参照图8,烘干除湿件300一端与第一排风件201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排风件202相连接,包括蒸发件301、冷凝件302、压缩件303和膨胀件304。蒸发件301与第二排风件202相连接,将吸收空气的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空气因降温而排出其中的大部分凝结水,冷凝件302通过压缩件303与蒸发件301相连接。压缩件303一端与蒸发件301相连接,另一端与冷凝件302相连接,接收来自蒸发件301低压制冷蒸汽,将其升压后,,与冷凝件302相连接。膨胀件304一端与冷凝件302连接,另一端与蒸发件301相连接,将冷凝件302流出的高压制冷液经膨胀件304降压后流入蒸发件301。

除湿干燥与传统热风干燥的区别在于空气循环方式不同,第一独立空间m空气降湿的方式也不同。干燥时空气在第一独立空间m与烘干除湿件300间进行闭式循环,它利用烘干除湿件300的制冷系统使来自第一独立空间m的湿空气降温脱湿,当湿空气流经蒸发件301时,内部的低压制冷剂吸收空气的热量由液态变为气态,空气因降温而排出其中的大部分凝结水。来自蒸发件301的低压制冷蒸汽由压缩件303升压后送至冷凝件302。当脱湿后的干冷空气流经冷凝件302时,内部的高压制冷剂因冷凝而放出热量,外部的空气则被加热为热风又回到第一独立空间m继续干燥所需要干燥的物料,从冷凝件302流出的高压制冷液经膨胀件304降压后流入蒸发件301继续下一个循环。

干燥回热循环是在烘干除湿件300内增加回热器,使进入蒸发件301的空气温度下降而进去冷凝件302的空气温度上升,回热循环使蒸发件301冷量用于空气降温减少(无效耗冷过程),而用于降温除湿过程冷量增加,使除湿干燥的最佳蒸发温度及最佳除湿量上升。

较佳的,第一独立空间m,还包括物料输送口100,物料输送口100包括第一口101和第二口102,其中,第一口101设置在第一独立空间m的上方,第二口102设置在第一独立空间m的下方,且第一口101的下方对应着第一传送带401a,使得物料造粒后从第一口101输送进来后,直接落在第一传送带401a上。第二口102设置在第二传送带401b末端的下方,使得处理加工好的物料可以直接经第二传送带401b到第二口102。通过第一口101将物料送入到第一独立空间m内的第一传送带401a上进行第一轮烘干除湿,然后通过第一传送带401a传送到第二传送带401b上进行第二轮烘干除湿,物料经过烘干除湿件300和第一独立空间m闭式循环干燥除湿后,通过第二传送带401b将加工好的物料通过第二口102输送出来。

本装置在全封闭状态下干燥脱水,无腥臭味气体排放,排出的只有≤20℃的冷凝水(清水)去水处理方便,且成本低。从原料含水45-48%进入干燥装置开始,到成品含水≤10%的颗粒料出干燥装置的总时间在2.0-3.0小时,干燥时间短。干燥脱水过程中空气温度不超过75℃,物料的温度不超过50℃,可以保证低温干燥和不对鱼蛋白性质形成改变。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