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分流和消音功能的风道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9351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兼具分流和消音功能的风道分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具分流和消音功能的风道分流器。



背景技术:

整体空调前置安装时,为使风束安静、平顺在风道中流动,通常会在整体空调的出风管道内一前一后设置消音装置和分流装置,风束首先经过消音装置消除噪音后从消音装置中涌出,再经分流装置引导,从而将风束根据需要整流呈多股风束流向支管。

图1-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一种安装方式,也是通过在管道一前一后地设置消音装置和分流装置,这种安装方式现场施工难度大,特别是对于中小管径的出风口,安装和维护人员难于操作,此外,采用这种布置方式的管路风压损失很大,间接造成了空调主机制备的冷风在管路中吸热,整个系统的制冷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分流和消音功能的风道分流器,该风道分流器兼具分流和消音的功能,结构紧凑,风压损失小,降噪效果好.

为实现这一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具分流和消音功能的风道分流器,包括中空的方形管体,所述管体中部开设有一个进风口,所述管体两端为出风口,所述管体内壁、正对进风口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分流峰,所述管体内、分流峰两侧等间距地层叠安装有多片消音栅板,所述消音栅板与分流峰的侧壁相互平行且所述消音栅板内侧均匀敷设有软橡胶制成的橡塑层。

优选的,所述橡塑层表面设有连续的波浪形褶皱。

进一步的,所述多片消音栅板靠近进风口一侧的边缘沿水平方向错开相同间距。

优选的,所述分流峰顶部采用圆弧过渡,圆弧的半径为管体高度的1\3。

优选的,所述分流峰两侧的侧壁间夹角为120°,所述分流峰两侧的侧壁与出风口处的管壁的夹角为150°。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栅板末端、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还连接有水平安装的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内侧均敷设有橡塑层。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和消音栅板两侧均敷设有橡塑层。

本发明所提供的风道风流器结构紧凑,采用模块化设计,占用体积小,其分流和消音效果都非常优异,相比现有技术,无需再分别安装消音装置和分流装置,大大简化了安装步骤,对于狭小空间内,其安装方便的优势更为明显,还降低了施工难度,此外,对于商用空调系统来说,清洁起来难度也大为降低,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安装方案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安装方案的整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剖视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消音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管体2-分流峰3-消音栅板

3a-边缘4-橡塑层5-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3示出了一种兼具分流和消音功能的风道分流器,该风道分流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包括中空的方形管体1,所述管体1中部开设有一个进风口,所述管体1两端为出风口,所述管体1内壁、正对进风口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分流峰2,所述管体1内、分流峰2两侧等间距地层叠安装有多片消音栅板3,所述消音栅板3与分流峰2的侧壁相互平行且所述消音栅板3内侧均匀敷设有软橡胶制成的橡塑层4。

众所周知,消音器主要分为阻性消音器、抗性消音器以及阻抗复合消音器,其原理主要就是通过吸音材料使得声音被吸收,因此一般来说,都会用到表面敷设有橡塑层4的隔板,若干倾斜设置的隔板组成消音层,一方面确保气流可以通过,另一方面实现声音被隔板反射或者吸收,然而这种设计必然带来较大风压损失,而且出风口往往只能朝向一个方向,还需要再设置导流结构才能进行再次分流。而采用上述技术手段的分流器,通过在分流器内设置分流峰2,然后在分流峰2两侧设置兼具倒流和消音功能的消音栅板3,既节省了材料、由节省了空间。

优选的,所述橡塑层表面设有连续的波浪形褶皱。

如果分流不合理,很容易造成分流噪声,因此,发明人在设计消音栅板3时,有意的将多片消音栅板3靠近进风口一侧的边缘3a沿水平方向错开相同间距,这样就既能确保任意相邻两块消音栅板3间形成的风道都能有效的进风,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橡塑层4来吸收噪音,另一方面则能够避免风量集中在某一狭小风道内产生噪音,损失风压。

优选的,所述分流峰2顶部采用圆弧过渡,圆弧的半径为管体高度的1\3,经过反复试验和测试,发明人发现将分流峰2顶部设置成圆弧状能够进一步降低风燥,同时减少风压损失,而圆弧的半径则近似的等于1\3管体1高度即可。

优选的,所述分流峰2两侧的侧壁间夹角为120°,所述分流峰2两侧的侧壁与出风口处的管壁的夹角为150°。

进一步的,所述消音栅板3末端、靠近出风口的一侧还连接有水平安装的导流板5,所述导流板5内侧均敷设有橡塑层4。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5和消音栅板3两侧均敷设有橡塑层4。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更方便地理解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本发明的一些附图和描述已经被简化,并且为了清楚起见,

本技术:
文件还省略了一些其它元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意识到这些省略的元素也可构成本发明的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地铁站台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兼具分流和消音功能的风道分流器,包括中空的方形管体,所述管体中部开设有一个进风口,所述管体两端为出风口,所述管体内壁、正对进风口的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分流峰,所述管体内、分流峰两侧等间距地层叠安装有多片消音栅板,所述消音栅板与分流峰的侧壁相互平行且所述消音栅板内侧均匀敷设有软橡胶制成的橡塑层。

技术研发人员:李牵;蒋家慧;崔化刚;罗端华;王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衡阳泰豪通信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8
技术公布日:2018.0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