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装置及空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9513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表冷器是列间空调的核心装置,在开发大冷量机组时,表冷器的面积亦要增大,由于加工表冷器翅片能力的限制,很难加工出满足冷量要求所需尺寸的表冷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采用两套表冷器组件拼接的形式,上、下两个表冷器组件通过两个连接板拼接在一起。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上下两个表冷器组件的交界处难免会沉积冷凝水,而表冷器靠近离心风机,风容易将冷凝水带出,造成机房内电子设备短路。由于上下两个表冷器组件之间的空间非常小,也难以采用现有的接水盘承接冷凝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用以解决上下叠设的冷凝器中位于上方的冷凝器产生的冷凝水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多个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器,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器的交界处设有吸水部件,所述吸水部件用于吸收所述交界处的水。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水部件包括以下其中一种:海绵、脱脂棉、硅胶、吸水树脂。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换热器的交界处形成阶梯状,所述吸水部件与所述阶梯状贴合。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吸水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撑部件。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件安装于所述换热器的支撑板。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表冷器。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换热装置。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包括列间空调。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吸水部件设于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空调的离心风机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位于重力方向最下方的所述换热器的下方设有接水盘。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换热装置,在纵向相邻的两个换热器的交界处设置了吸水部件,吸水部件能够吸附交界处的冷凝水,以避免位于上方的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沉积在两者的交界处,如此设置使得冷凝水难以被风带出,保证了机房内电子设备不会因为冷凝水短路,提高了机房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安装状态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的吸水部件和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吸水部件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7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和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包括多个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器1,纵向相邻的两个换热器1的交界处设有吸水部件2,吸水部件2用于吸收交界处的水。

本实施例中,换热装置可用于列间空调或是其他类似结构的空调,其换热器1具体可以为表冷器。

吸水部件2可以与换热器1产生冷凝水的表面贴合,这样吸水效果更好,且水不会沿着纵向相邻的两个换热器1的交界处向两者缝隙处渗透,不会沉积,也不会被风带走,保证了换热装置所在工作空间内电子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参见图1和图5,多个换热器2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换热器2。本实施例中,以上下叠设两个换热器1为例,其中位于下方的换热器1为第一换热器11,位于上方的换热器1为第二换热器12。

处于安装状态下,多个纵向并排设置的换热器1是上下叠设的,位于最下方的换热器1的下方可以设置接水盘4,当然,亦可也设置吸水部件2。其余的换热器1,在上下两个换热器1之间交界处设置吸水部件2,吸水部件2主要用于吸附位于上方的换热器1产生的冷凝水。以本实施例为例,吸水部件2用于吸附位于上方的第二换热器12产生的冷凝水。

可选地,吸水部件2包括以下其中一种:海绵、脱脂棉、硅胶、吸水树脂。

进一步地,纵向相邻的两个换热器1的交界处形成阶梯状,吸水部件2与阶梯状贴合。在安装时,因安装误差,各换热器1安装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错位,具体表现为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安装后,在两者的交界处会形成一个台阶。参见图7,吸水部件2可以采用与台阶匹配的结构,以补偿安装误差,使得冷凝水能更好地被吸附在吸水部件2中。

本实施例中,换热装置还包括支撑部件7,吸水部件2安装于支撑部件7。吸水部件2可粘贴在支撑部件7上。采用支撑部件7能更方便地安装吸水部件2。

参见图1和图5,支撑部件7安装于换热器1的支撑板3,具体可采用螺栓连接或其他可拆卸连接。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施例提供的换热装置。

如图2所示,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吸水部件2和支撑板3。采用自攻螺钉将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和两个支撑板3固定在一起,接水盘4位于第一换热器11下方,第一换热器11、第二换热器12都可为表冷器。离心风机5位于表冷器右侧,采用自攻螺钉将吸水部件2固定在两段表冷器的交界处。参见图1,离心风机5通过支架6与换热装置连接。

如图1、图3所示,第一换热器11和第二换热器12通过两个支撑板3拼接在一起,离心风机5位于换热器1右侧,吸水部件2固定在两段换热器1的交界处。如图3所示,吸水部件2具体采用海绵,海绵的背面粘贴在支撑部件7上,海绵的正面紧贴换热器1交界处。当机组运行时,交界处产生的冷凝水会吸附到海绵上,保证了冷凝水不随风带出,此处理方式简单有效,既不会增加成本,也不会提高加工难度。

可见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在两个表冷器交界处额外设计接水盘,只需在交界处设计一个内置海绵的支撑部件7即可,将支撑部件7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表冷器左、右支撑板3上,减小了装配难度且简单可靠,方便售后维护。

海绵有无数细小孔隙,对于海绵来说,冷凝水是浸润液体。当海绵碰到冷凝水时,由于水浸润海绵,小孔隙里的液面呈凹状,液体表面类似张紧的橡皮膜,如果液面是弯曲的,它就有变平的趋势,因此凹液面对下面的液体施加以拉力,使液体沿孔壁上升,当向上的拉力同孔内液柱所受拉力相等时,孔内液体才停止上升,形成毛细现象,于是冷凝水就充满了海绵的空隙,防止了冷凝水随风带出。

两个表冷器在安装过程中,无法保证两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既两者会出现高度差,如图1所示,若第一换热器11在y方向高度低于第二换热器12,可将吸水部件2设计成阶梯状,以弥补这一高度差,避免了冷凝水随风带出的隐患。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包括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所提供的换热装置。

具体地,空调包括列间空调。

参见图3,吸水部件2设于换热器1朝向空调的离心风机5的一侧。图3中弯折的箭头示意了风沿着表冷器的表面流入离心风机5。

参见图1和图3,位于重力方向最下方的换热器1的下方设有接水盘4。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11的下方设置接水盘4,能有效盛接第一换热器11产生的冷凝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