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668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可用于对大流量烟气进行冷却、热量回收的设备,多用于烘干设备中。通常用到的换热器一般采用换热管进行换热,在换热过程中,换热效率低,而且固定不动,只能针对一种换热需求进行换热,不能满足多种换热需求,且无法对换热量进行调节。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其可以高效快速换热的同时,能够对换热管组间隙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的换热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管组和调节装置,所述换热管组分为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和若干个第三换热管组,所述第三换热管组位于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之间,且垂直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限位杆、限位块和动力装置,所述调节杆前端固定连接第三换热管组,后端轴接限位杆,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固定杆前端,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固定杆后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换热管组由若干个平行的换热管组成,所述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的换热管之间无缝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组的换热管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且通过连接板串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第三换热管组间隔通过滑轨连接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所述第三换热管组一侧连接动力装置,另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固定杆上端有可容纳调节杆伸缩的间隙,所述限位块上设有台阶,所述限位杆通过旋转轴连接调节杆,且旋转轴与限位杆之间设有扭力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把手、旋转盘和复位块,所述旋转盘上设有凸台,且所述凸台一面呈斜面,所述复位块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旋转盘,另一端设有复位柱,所述旋转盘上有供复位块移动的通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限位杆呈Z形,且一端弯折90°形成挂钩,另一端呈直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调节杆长度等于第三换热管组换热管间的间隙宽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管组和调节装置,所述换热管组分为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和若干个第三换热管组,所述第三换热管组位于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之间,且垂直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限位杆、限位块和动力装置,所述调节杆前端固定连接第三换热管组,保证调节杆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三换热管组移动,后端轴接限位杆,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固定杆前端,通过限位块对限位杆进行限位,从而使调节杆实现伸缩。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固定杆后端,动力装置为调节杆的伸缩提供动力,使其能正常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块对调节杆的限位,使调节杆能够沿固定杆移动,从而带动换热管组的移动,改变换热管组之间的间隙,使流体速度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的换热效果,适用于不同的换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缩回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换热管组,11-第一换热管组,12-第二换热管组,13-第三换热管组,2-调节装置,21-调节杆,22-限位杆,23-限位块,24-动力装置,241-把手,242-旋转盘,243-复位块,244-凸台,245-复位柱,24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该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管组1和调节装置2,所述换热管组1分为第一换热管组11、第二换热管组12和若干个第三换热管组13,所述第三换热管组13位于第一换热管组11和第二换热管组12之间,且垂直第一换热管组11和第二换热管组1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调节杆21、限位杆22、限位块23和动力装置24,所述调节杆21前端固定连接第三换热管组13,保证调节杆21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三换热管组13移动,后端轴接限位杆22,所述限位块23固定连接固定杆前端,通过限位块23对限位杆22进行限位,从而使调节杆21实现伸缩。所述动力装置24连接固定杆后端,动力装置24为调节杆21的伸缩提供动力,使其能正常移动。

优选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换热管组13间隔通过滑轨连接第一换热管组11和第二换热管组12,所述第三换热管组13一侧连接动力装置24,另一侧安装有复位弹簧,保证第三换热管组13在没有调节杆21顶动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复位。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上端有可容纳调节杆21伸缩的间隙,所述限位块23上设有台阶,所述限位杆22通过旋转轴连接调节杆21,且旋转轴与限位杆22之间设有扭力弹簧,限位块23上的台阶与限位杆22一端吻合,使限位杆22能够固定在限位块23上,通过扭力弹簧实现限位杆22的复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24包括把手241、旋转盘242和复位块243,所述旋转盘242上设有凸台244,且所述凸台244一面呈斜面,所述复位块243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旋转盘242,另一端设有复位柱245,所述旋转盘242上有供复位块243移动的通孔246,旋转把手241,可以使旋转盘242旋转,带动凸台244旋转,从而使凸台244能够顶动限位杆22,使限位杆22实现运动。

更好的,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杆21长度等于第三换热管组13换热管间的间隙宽度,可以带动第三换热管组13移动,使第三换热管组13能够错开排列,从而实现扰流效果,调节换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第三换热管组13平行排列,且间隔的第三换热管组13安装有调节装置2。需要改变换热效果时,通过调节装置2对第三换热管组13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错开排列,达到扰流效果,从而改变换热效果。动力装置24包括把手241、旋转盘242和复位块243,所述旋转盘242上设有凸台244,且所述凸台244一面呈斜面,所述复位块243一端通过螺栓连接旋转盘242,另一端设有复位柱245,所述旋转盘242上有供复位块243移动的通孔246,顺时针旋转把手241,把手241带动旋转盘242旋转,旋转盘242上设有凸台244,在旋转到一定程度时,凸台244顶动调节杆21上升。固定杆上端有可容纳调节杆21伸缩的间隙,所述限位块23上设有台阶,所述限位杆22通过旋转轴连接调节杆21,且旋转轴与限位杆22之间设有扭力弹簧,调节杆21移动带动与调节杆21轴接的限位杆22移动。如图2所示,限位杆22呈Z形,且一端弯折90°形成挂钩,另一端呈直边,当限位杆22移动到预设位置时,呈挂钩的一端会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挂在限位块23的台阶处,如图3所示,从而使调节杆21伸出后形成固定状态。调节杆21长度等于第三换热管组13换热管间的间隙宽度。换热管组1由若干个平行的换热管组成,所述第一换热管组11和第二换热管组12的换热管之间无缝连接,所述第三换热管组13的换热管之间具有一定间隙,且通过连接板串联。调节杆21的伸出顶动第三换热管组13实现移动,移动距离为第三换热管组13换热管间的间隙宽度,从而使第三换热管组13错开排列,达到扰流的效果,实现快速换热。继续转动把手241,达到一定位置时,复位柱245会带动限位杆22的直角边移动,如图4所示,使限位杆22沿与调节杆21的轴接处旋转,从而使限位杆22弯折的一端脱离限位块23的台阶面,第三换热管组13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调节杆21回位,从而使第三换热管组13排列整齐,降低扰流效果,减弱换热程度。旋转盘242上有供复位块23移动的通孔246,通过对复位块23位置的调节,可以减少或增加旋转盘242上凸台244对调节杆21的控制时间。间隔的第三换热管组13上安装有调节装置2,客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个或多个调节装置2进行调节,从而达到不同的扰流效果和换热效果。对换热效果改善程度低时,可以只安装一个调节装置2对第三换热管组13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所述溴代烷烃生产中烘干设备的换热器包括若干个换热管组和调节装置,所述换热管组分为第一换热管组、第二换热管组和若干个第三换热管组,所述第三换热管组位于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之间,且垂直第一换热管组和第二换热管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限位杆、限位块和动力装置,所述调节杆前端固定连接第三换热管组,保证调节杆的移动可以带动第三换热管组移动,后端轴接限位杆,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固定杆前端,通过限位块对限位杆进行限位,从而使调节杆实现伸缩。所述动力装置连接固定杆后端,动力装置为调节杆的伸缩提供动力,使其能正常移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限位杆和限位块对调节杆的限位,使调节杆能够沿固定杆移动,从而带动换热管组的移动,改变换热管组之间的间隙,使流体速度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的换热效果,适用于不同的换热需求。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