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解炉临时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3659发布日期:2018-06-19 23:1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裂解炉临时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体的临时基础,尤其是裂解炉的临时基础。



背景技术:

裂解炉目前普遍使用混凝土式临时基础,通过现场浇筑钢筋和混凝土并通过地脚螺栓将临时基础和裂解炉柱腿连接固定住。但本项目是模块化建造完毕后再运输安装到现场,使用原先的混凝土临时基础拆装困难,而且会破坏原先结构及油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采用混凝土基座来作为裂解炉的临时基础,同时,使基础能够易于拆装,不对裂解炉造成损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裂解炉临时基础,包括一号临时基础单元和二号临时基础单元,将二号临时基础单元组成4行5列的矩阵,在矩阵的两侧按顺序分别增加1列二号临时基础单元和1列一号临时基础单元或增加1列一号临时基础单元和1列二号临时基础单元组成4行9列的矩阵,所述一号临时基础单元和二号临时基础单元之间采用临时基础连接桁架进行连接。临时基础因裂解炉自身受风载会产生超过500吨的向上的拔力,临时基础自身无法通过与地面的连接承受,采用抗拔桁架的连接形成矩阵来共同承受这份拔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号临时基础单元和二号临时基础单元均包含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有底座、立柱的顶端设置有垫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柱为H型钢。临时基础单元立柱与裂解炉自身柱腿采用等规格的H型钢,并在立柱上增加肘板来弥补自身屈曲强度的不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二号临时基础单元的H型钢与垫板及底座连接处设置有肘板和连接板;所述肘板设置在翼缘板两端及中间,肘板与翼缘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翼缘板侧边及腹板中间,连接板与翼缘板水平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号临时基础单元的H型钢与垫板及底座连接处设置有肘板;所述肘板设置在翼缘板侧边及腹板1/4高度处,肘板与翼缘板水平设置;所述H型钢中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翼缘板两端,所述连接板与翼缘板垂直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横向侧边上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由膨胀螺栓和L型引板组成,膨胀螺栓设置在L型引板的水平面上,L型引板的垂直面设置在底座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垫板上方设置有卡马。临时基础单元上垫板与裂解炉柱腿底板连接不需要焊接,只需使用卡马固定住,拆装方便而且拆的过程不会对结构产生破坏。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下方设置有高强度浆料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号临时基础单元的底座为箱体结构,箱体内部采用横隔板和纵筋组成框架,箱体上下侧分别覆盖有上封板和下封板,所述上封板和下封板的中部设置有H型钢及连接板的卡槽。临时基础单元所受支腿反力超过1000吨,超过地面荷载,会对地面造成破坏,临时基础底座做成箱体利于力的分散从而满足地面的荷载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封板上设置有罐浆口,所述罐浆口设置在上封板的两端及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裂解炉临时基础对比现有的混凝土基础具有如下优势:减少临时基础拆装时材料费用和人工焊接切割量,可重复利用在其他项目之中,同时能够保证建造过程中所遇极端工况的稳性及整体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裂解炉临时基础一种布局方式;

图2为裂解炉临时基础另一种布局方式;

图3为一号临时基础主视结构图;

图4为一号临时基础的侧视结构图;

图5为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图6为图3中B-B方向剖视图;

图7为二号临时基础主视结构图;

图8为二号临时基础主视结构图;

图9为图7中A-A方向剖视图;

图10为卡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2,裂解炉临时基础的两种布局模式,其中正方形代表的是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矩形代表的是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一种布局方式如图1,在两侧各设置一列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中间设置七列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组成4行9列的矩阵;另一种布局方式如图2,在两侧先各设置一列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再设置一列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中间设置五列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组成4行9列的矩阵。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和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之间采用桁架进行连接,桁架通过模块单元组合而成。

参见图3和4,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包含H型钢的立柱1,立柱1的顶端焊接垫板3,立柱1的底端焊接底座2。底座2和垫板3均垂直设置在立柱1上。立柱1的翼缘、腹板与垫板、底座的连接采用全熔透焊缝。

立柱1与垫板3之间设置有肘板4,肘板4设置在翼缘板侧边及腹板1/4高度处,肘板4与翼缘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及平行水平面上;立柱1与底座2之间也设置有肘板4,肘板4设置在翼缘板侧边及腹板1/4高度处,肘板4与翼缘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及平行水平面上。

所述H型钢中间设置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设置在翼缘板两端,所述连接板与翼缘板垂直设置。

结合图5和6,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的底座2采用箱体结构,箱体内部采用横隔板和纵筋组成框架,箱体上下侧分别覆盖有上封板7和下封板8,所述上封板7和下封板8的中部设置有H型钢及连接板的卡槽,用于立柱1插接。所述上封板7上设置有罐浆口9,所述罐浆口设置在上封板的两端及中部。两端分别设置两个,中间至少设置两个,用于将箱体内部填满。

参见图7、8和9,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包含H型钢的立柱1,立柱1的顶端焊接垫板3,立柱1的底端焊接底座2。底座2和垫板3均垂直设置在立柱1上。立柱1的翼缘、腹板与垫板、底座的连接采用全熔透焊缝。

立柱1与垫板3之间设置有肘板4和连接板5,肘板4设置在在翼缘板两端及中间,肘板4与翼缘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5设置在翼缘板侧边及腹板中间,连接板5与翼缘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及平行水平面上。

立柱1与底座2之间也设置有肘板4和连接板5,肘板4设置在在翼缘板两端及中间,肘板4与翼缘板垂直设置;所述连接板5设置在翼缘板侧边及腹板中间,连接板5与翼缘板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及平行水平面上。

底座2上设置有透气孔,透气孔设置在底座2的中间。

参见图4、5、6和10,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的下封板8的横向边上设置有卡座6,所述卡座6由膨胀螺栓13和L型引板12组成,膨胀螺栓设置在L型引板12的水平面上,L型引板12的垂直面设置在下封板8上,每个侧边均匀设置6个。

参见图8、9和10,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的底座2的横向边上也设置有卡座6,所述卡座6由膨胀螺栓13和L型引板12组成,膨胀螺栓设置在L型引板12的水平面上,L型引板12的垂直面设置在底座2上,每个侧边设置2个,分布底座2的四个角处。

参见图3、4、7和8,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和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的垫板3上方设置有卡马10,用于卡住裂解炉柱腿底板。一号临时基础单元TF1的下封板8的下方和二号临时基础单元TF2的底座2的下方均设置有高强度浆料层。浆料层用于临时基础单元找平后固定。

裂解炉临时基础满足如下参数:

可承受力:单个临时基础可承受1400吨垂向压力及200吨水平力。

抗拔能力:能提供500吨抗拔力。

焊接要求:除主要承力件部位的焊缝需要全焊透,其余角焊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