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用自然通风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8290发布日期:2018-07-05 03:18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用自然通风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缓冲器,特别是一种高层建筑用自然通风缓冲器,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解决温和地区高层建筑夏季自然通风时会出现风速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在高层建筑外墙构造中独立设置或与窗户组合应用的“自然通风缓冲器”,其作用为将室外的自然风经“缓冲”后引入室内,使室内气流控制在舒适范围内,以改善夏季高层建筑难以开窗进行自然通风的状况,提高热环境的舒适品质,减少建筑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高层建筑用自然通风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于建筑外墙上的其内设空腔的箱体,位于外侧的箱体壁上设有进气口,位于内侧的箱体壁上设有出气口,且进气口与出气口的位置相错,在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箱体空腔内设有阻尼过滤隔板,以便通过位置相错的进、出气口减缓进入室内的气流速度,并通过阻尼过滤隔板进一步减缓风速,同时对进入室内的空气进行过滤。

所述箱体设为多边形箱体。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设为长方形箱体。

所述进气口设于外侧箱体壁的左下方或右下方,出气口设于内侧箱体壁的右上方或者左上方,使进气口与出气口形成对角设置,以便通过对角设置的错位进气口和出气口,使进入的空气在箱体内转向、迂回后再排出,从而降低进入室内的风速。

所述阻尼过滤隔板水平置于箱体内的空腔中部,将空腔分隔成上、下腔,阻尼过滤隔板设为与箱体横截面相适应的多边形板,板上设有通孔,以便进入下腔的空气转向后经阻尼过滤隔板上的通孔迂回进入上腔再进入室内。

所述阻尼过滤隔板上活动设有过滤层,以便通过该过滤层对空气进行过滤,从而提高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并可对过滤层进行清洗或更换。

所述阻尼过滤隔板一长边设有水平转动轴,该水平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箱体短边对应位置,以便阻尼过滤隔板绕水平转动轴呈一定角度摆动,从而改变进入箱体的气流速度。

所述箱体设置在建筑外墙的窗口下方,且外侧、内侧箱体壁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上均设有可以启闭的百叶窗,以便根据需要调整百叶窗帘控制进风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过位置相错的进、出气窗减缓进入室内的气流速度,并通过过滤阻尼隔板进一步减缓风速,再通过阻尼阻尼过滤隔板对进入的空气进行过滤、降尘,提高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使室内气流控制在舒适范围内,以改善夏季高层建筑难以开窗进行自然通风的状况,提高热环境的舒适品质,减少建筑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层建筑用自然通风缓冲器包括:设于建筑外墙1上的其内设空腔的箱体3,位于外侧的箱体壁上设有进气口2,位于内侧的箱体壁上设有出气口5,且进气口2与出气口5的横向和纵向位置相错,并在进气口2与出气口5之间的箱体3空腔内设有阻尼过滤隔板4;

所述箱体3设为长方形箱体;所述进气口2设于外侧箱体壁的左下方,出气口5设于内侧箱体壁的右上方,使进气口2与出气口5形成对角设置,以便通过对角设置的错位进气口2和出气口5,使进入的空气在箱体3内转向、迂回后再排出,从而降低进入室内的风速;

所述阻尼过滤隔板4水平置于箱体3内的空腔中部,将空腔分隔成上、下腔,阻尼过滤隔板4设为与箱体3横截面相适应的长方形板,长方形板上设有通孔7,以便进入下腔的空气转向后经阻尼过滤隔板4上的通孔7迂回进入上腔再进入室内;

所述阻尼过滤隔板4上设有过滤层8,以便通过该过滤层8对空气进行过滤,从而提高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同时可对过滤层8进行清洗或更换;

所述阻尼过滤隔板4的右侧长边设有水平转动轴9,该水平转动轴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箱体3短边对应位置,以便阻尼过滤隔板4绕水平转动轴9呈一定角度摆动,从而改变进入箱体的气流速度;

所述箱体3设置在建筑外墙1的窗口6下方。

所述外侧、内侧箱体壁上的进气口2和出气口5上均设有可以启闭的百叶窗(图中没有标出),以便根据需要调整百叶窗控制进风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