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废蒸汽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2730发布日期:2018-07-07 01:48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简易废蒸汽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生物制药等行业生产中经常使用蒸汽对发酵罐、物料等进行消毒,实际使用过程是先用饱和蒸汽对发酵空罐进行空消,即将饱和蒸汽通入已清洁的发酵罐内一段时间,然后使配制好的物料(培养基)通过管道进入发酵罐内,再通入大量蒸汽将物料加热至120℃左右、保压消毒,之后将废蒸气排向大气中。这种操作有诸多弊端,例如1)由于废蒸汽中可能掺杂有害气体或粉尘,排出后会造成大气污染;2)废蒸汽的热量通常比较高(一般都在100℃以上),排出后会使周围温度上升,改变大气压;3)废蒸汽会造成空气湿度的增加,滋生有害细菌。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简易废蒸汽冷凝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简易废蒸汽冷凝装置,其包括冷凝管、温控箱、进水管和废蒸汽接口;其中所述冷凝管中部设有喷水口和温度感应器,所述喷水口与所述进水管连接并相通,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一电磁阀,所述温控箱通过管线分别连接设在冷凝管中部的温度感应器和设在进水管上的电磁阀,形成闭合回路;并且所述冷凝管通过设在其底部侧面的废蒸汽接口连接发酵设备尾管。

此外,所述冷凝管的顶部设有散热口。

优选所述冷凝管为直形、球形或蛇形的冷凝管。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的底部与地下排水管相接,所述地下排水管连接地下污水处理站。

所述地下排水管的直径等于或大于所述冷凝管直径。

所述喷水口优选为扇形喷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蒸汽冷凝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设计使温控箱、温度感应器和电磁阀形成闭合回路,达到实时监测冷凝管管内温度、进行冷凝的目的。进而可非常快捷有效地消除发酵设备因消毒、升温等产生的废蒸汽,使发酵室内的湿度和环境污染得到很好的控制,对发酵室内的设备、电器、电路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此外,扇形喷水口的设计,使得自来水通过进水管呈扇形方式被喷入冷凝管内,从而尽可能最大化的使管内废蒸汽发生冷凝。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仅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废蒸汽冷凝装置示意图,其中各标号分别表示:1-自来水进水管,2-电磁阀,3-温控箱,4-散热口,5-喷水口,6-冷凝管,7-温度感应器,8-地下排水管,9-地面,10-发酵设备尾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且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废蒸汽冷凝装置,其主要包括:冷凝管6、喷水口5、温度感应器7、电磁阀2、温控箱3、散热口4,进水管1和地下排水管8,以及废蒸汽接口(图中未标记);其中所述冷凝管6通过设在其底部侧面的废蒸汽接口连接发酵设备尾管10,以使发酵设备产生的废蒸汽进入。

此外,所述冷凝管6上还设有喷水口5和温度感应器7,喷水口5连接进水管1并与其相通,温控箱3通过管线分别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7和设在进水管1上的电磁阀2,形成闭合回路,从而实现实时监测冷凝管管内温度、进行冷凝的目的。

此外,所述冷凝管6的底部连接地下排水管8,地下排水管8连接地下污水处理站(图中未示出)。

发酵设备在消毒、升温等程序所产生的蒸汽通过密封管道进入发酵管道系统,之后经发酵设备尾管10进入冷凝管6,当冷凝管6上设置的温度感应器7感应到管内温达到90-95℃时,温控箱3自动开启电磁阀2,使常温自来水通过喷水口5被喷入冷凝管6内,从而使管内废蒸汽发生冷凝,之后经地下排水管8排出至地下污水处理站作进一步处理;当温度感应器7感应到冷凝管6的管内温降至60-65℃时,温控箱3自动关闭电磁阀2,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此外,所述冷凝管6的顶部还设有散热口4。

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整或变型,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