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PTC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3882发布日期:2018-12-05 19:51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功率PTC液体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功率PTC 液体加热器,非常适合应用于安装空间或环境温度受限汽车用液体加热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PTC本身工作时低温无明火,安全、寿命长的优点,已广泛运用于即热式液体加热器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606296Y U 名称为:大功率PTC 即热式液体加热器的实用新型专利,现有技术存在发热源导热面不能充分与液体接触,从而发热效率降低,也使整个加热器外部温度高等问题。外部温度高,特别是新能源车液体加热器要与电控板进行集成安装,为了能缩小产品体积,这使得电控制板的耐温要求大幅提高,成本增加,安全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效率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降低加热器周边温度的技术解决方案。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功率PTC液体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隔板,内腔,盖板,PTC加热块,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外壳通过内设置的多道隔板与所述的内腔连接,形成多个液体流道腔,所述外壳两端均设置与外壳相对的盖板,所述的隔板开设有可将相邻液体流道腔依次连通的导流槽,所述内腔为中空结构,所述PTC加热块设置于内腔的中空结构内。

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液体流通孔。

所述的盖板上对应内腔的位置开设有可通过PTC加热块的PTC孔。

作为改进,所述的内腔可以为多个,目的是为了少量增加体积时大功率做得更大。

作为改进,所述的内腔外表面设置凸起,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水流扰动。

所述的外壳隔板内腔为一体挤出成型,方便加工与批量生产。

所述的外壳与盖板通过钎焊进行焊接密封,焊接后液体流道腔与盖板形成各个封闭腔室,通过开设的导流槽将各个腔室之间液体依次串连接起来。

外壳与内腔都设计成矩形结构,这样可让接触面变得更大,利于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要点是,通过盖板与隔板上开设导流槽,可使液体依次流经内腔外表面的上、左、下、右各面,使PTC加热器与液体进行更充分的换热。本发明的优点是,部件少,结构简单,换热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分解视图

图2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图

图3 液体内部流经示意图

序号说明:

外壳(1)

导流槽(12)

隔板(13)

内腔(14)

凸起(15、16)

液体流道腔(17)

盖板(2)

液体流通孔(21)

PTC孔(22)

PTC加热块(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说明:

一种大功率PTC液体加热器,包括外壳(1),隔板(13),内腔(14),盖板(2),PTC加热块(3),所述外壳(1)为中空结构,外壳(1)通过内设置的多道隔板(13)与所述的内腔(14)连接,形成多个液体流道腔(17),所述外壳(1)两端均设置与外壳(1)相对的盖板(2),两端设置的盖板(2)将隔板分隔出来液体流道腔(17)形成一个个独立的封闭空腔,所述的隔板(13)开设有可将相邻液体流道腔(17)连通的导流槽(12)可使各个独立的封闭空腔依次串联起来,形成多道流道折弯,液体可依次流经内腔(14)的上、左、下右各面,所述的盖板(2)上设置有液体流通孔(21),液体通过一个液体流通孔(21)流到液体流道腔(17)中,并经过各个折弯,会从另一个液体流通孔(21)流出,所述内腔(14)为中空结构,所述PTC加热块(3)设置于内腔(14)的中空结构内。内腔(14)中设置的PTC加热块(3)通电后发热,热量传导流经内腔外表面的液体,起到加热液体目的。

所述的盖板(2)上对应内腔(14)的位置开设有可通过PTC加热块(3)的PTC孔(22)。

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产品功率所述的内腔(14)可以为多个,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使液体流过各内腔(14)的外表面。

所述的内腔(14)外表面设置凸起(15、16)。凸起(15、16)主要起的作用是增加接加液体扰动,提高热交换效率。

所述的外壳(1),隔板(13),内腔(14)为一体挤出成型,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更容易实现规模化。为了解决两端密封的问题,所述的外壳(1)与盖板(2)通过钎焊进行焊接密封。所述的外壳(1)与内腔(14)都设计成近矩形结构这样可以提高PTC水流的接触面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