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成品控湿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7878发布日期:2019-06-21 23:54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成品控湿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成品控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成品控湿室。



背景技术:

空气的湿度和温度都是空气调节的重要因素,任何物质都应该保持足够的水分,而过于干燥的环境会导致物质内部的水分进入到空气环境中去,而在印刷行业中,印刷品的湿度控制一直是一个被严格关注的点,在印刷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尤其要保证足够的湿度。

由于印刷纸张是亲水性很强的材料,并且纸张含水量的变化往往会导致纸张变形,变脆,进而引发印刷过程中的印刷质量问题,例如实际印刷图案会因为在印刷过程中的湿度变化而发生变形,或者一些已经被印刷完成的印刷成品上的印刷图案也会因为湿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以使得印刷质量变得不如预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成品控湿室,通过控制室内湿度来保持印刷成品的湿度,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印刷成品控湿室,包括室体和容置在室体所围的容置空腔内的加湿器、连通所述加湿器为其供水的水泵、连接在水泵和加湿器之间的水体过滤器,所述加湿器连接的湿气传输管道通过管道支架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加湿器产生的湿气在湿气传输管道由湿雾喷头进入到所述容置空腔中。

优选的,还包括多个设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湿度检测器。

优选的,所述湿雾喷头与湿气传输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电控阀门。

优选的,还包括用以控制所述电控阀门开关的控制电脑。

优选的,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排气扇。

优选的,所述管道支架包括用以容纳湿气传输管道的内腔和多个均匀分布在管道支架上的内腔开口。

优选的,所述湿气传输管道包括多个第一输气管和多个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之间平行排布,每二相邻的第一输气管的同向一端连通有所述第二输气管,每三相邻的第一输气管中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输气管的两端均连通一所述第二输气管。

优选的,所述容置空腔内还设有多个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室内湿度由加湿器和排气扇共同控制,以稳定调节湿度,通过电脑来控制电控阀门以控制湿雾喷头的开合,可以更加高效的调节室内湿度,降低成本,输气管的设置则是为了使室内湿气分布更加均匀,不会出现某些地方湿气过重,某些地方湿气不达标的现象设置于室体容置内腔的多个风扇也是为了促进室内空气流通,使湿气分布的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印刷成品控湿室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印刷成品控湿室电控阀门结构示意图。

1-室体,2-管道支架,3-湿雾喷头,4-湿度检测器,5-电控阀门,6-控制电脑,7-排气扇,8-小型风扇,11-加湿器,12-水泵,13-水体过滤器,14-第一输气管,15-第二输气管,21-内腔,22-内腔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该实施例。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印刷成品控湿室,包括室体1和容置在室体1所围的容置空腔内的加湿器11、连通所述加湿器11为其供水的水泵12、连接在水泵12和加湿器11之间的水体过滤器13,所述加湿器11连接的湿气传输管道通过管道支架2设置在所述容置空腔内,所述加湿器11产生的湿气在湿气传输管道由湿雾喷头3进入到所述容置空腔中。

此外,还包括多个设在所述容置空腔内的湿度检测器4,所述湿度检测器4用于检测室内的湿度,控湿设备提供依据。

所述湿雾喷头3与湿气传输管道连接处设置有电控阀门5。所述电控阀门5用以控制所述电控阀门5开关的控制电脑6,该电控阀门采用电磁式电控阀门,通过控制电脑6来控制该阀门接电,产生的磁力使阀门组件吸附在一起,进而阻断湿气通过,控制电脑6控制该阀门断电时,该阀门不产生磁力,所述阀门组件内设置有高压流体,阀门被冲开,允许湿气通过。

所述容置空腔内设有用于降低湿度的排气扇7。

所述管道支架2包括用以容纳湿气传输管道的内腔21和多个均匀分布在管道支架2上的内腔开口22。

所述湿气传输管道包括多个第一输气管14和多个第二输气管15,所述第一输气管14之间平行排布,每二相邻的第一输气管14的同向一端连通有所述第二输气管15,每三相邻的第一输气管14中处于中间位置的第一输气管14的两端均连通一所述第二输气管15。

所述容置空腔内还设有多个用以改善室内气体流速的风扇8。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以本实用新型构思在现有技术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都应在本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