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带炉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0101发布日期:2019-04-29 12:11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带炉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带炉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系统的迅猛发展,片式元件得到广泛的应用,片式元件的其中一道工序是用网带炉进行升温固化,需将装载物料的匣钵整齐摆放到网带上。目前片式元件生产企业中,普遍采用的是人工手动摆放的方式,网带传送速度慢,许多人员工时浪费,车间温度高,长时间高温环境作业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网带炉上料装置,能够自动排列入料,符合实际生产需求,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带炉上料装置,用于将片式元器件上料至所述网带炉上,包括机架和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控制机构、匣钵入料机构、匣钵升降机构、匣钵抓料机构和匣钵传送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匣钵入料机构、所述匣钵升降机构、所述匣钵抓料机构和所述匣钵传送机构,其中所述匣钵入料机构、所述匣钵升降机构、所述匣钵抓料机构和所述匣钵传送机构依次连接设置,所述匣钵入料机构用于将至少一叠装有片式元器件的匣钵推送至所述匣钵升降机构处,所述匣钵升降机构用于将该至少一叠所述匣钵推送至所述匣钵抓料机构处,所述匣钵抓料机构用于将至少一叠所述匣钵中的至少一层抓取至所述匣钵传送机构处,所述匣钵传送机构用于将该至少一层所述匣钵传送至所述网带炉上。

优选地,所述匣钵入料机构包括入料支座、多根辊轴和入料挡板,所述入料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多根所述辊轴相互平行地依次连接在所述入料支座上且各根所述辊轴之间设有间隙,所述入料挡板平行于所述辊轴设置并连接在所述入料支座上且设置于最端部的一根所述辊轴的侧边处。

优选地,所述匣钵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支座、第一驱动单元和升降台,所述升降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支座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台上下运动。

优选地,所述匣钵升降机构还包括第一监测单元,所述第一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在所述升降台上的至少一叠所述匣钵中的最上层的所述匣钵的高度位置。

优选地,所述匣钵抓料机构包括抓料支座、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和至少一个夹爪,所述抓料支座可移动地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抓料支座以用于驱动所述抓料支座在所述机架上移动,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抓料支座上,所述第三驱动单元连接所述夹爪并用于驱动所述夹爪上下移动以夹取至少一个所述匣钵。

优选地,所述匣钵抓料机构还包括第二监测单元,所述第二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夹爪上是否夹取所述匣钵。

优选地,所述匣钵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支座、第四驱动单元、主动传动轴、从动传动轴和皮带单元,所述传送支座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主动传动轴和所述从动传动轴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传送支座上,所述皮带单元套合连接在所述主动传动轴和所述从动传动轴之间,所述第四驱动单元固定连接在所述传送支座上,所述第四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主动传动轴以驱动所述主动传动轴转动以进一步驱动所述皮带单元转动。

优选地,所述皮带单元包括至少一根相互分离的皮带,所述皮带的数量与推送至所述匣钵传送机构处的至少一层所述匣钵的叠数相对应以使得每根皮带上传送一叠至少一层所述匣钵至所述网带炉上,其中每根所述皮带上设有至少一个凸棱,所述主动传动轴和所述从动传动轴上设有相对应的凹槽,其中所述凸棱相应卡合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匣钵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单元和传送挡板,所述传送挡板设置在所述皮带单元上靠近所述网带炉的端部位置处,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连接所述传送挡板以用于驱动所述传送挡板上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匣钵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三监测单元,所述第三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皮带单元上的所述匣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网带炉上料装置,替代现有的人工手动摆放方式,能够自动排列入料,符合实际生产需求,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员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网带炉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匣钵入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匣钵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匣钵抓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匣钵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除非另外特别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及其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附图中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形状、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形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网带炉上料装置,用于将片式元器件上料至网带炉上,包括机架10和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0上的控制机构20、匣钵入料机构30、匣钵升降机构40、匣钵抓料机构50和匣钵传送机构60,控制机构20分别连接并用于控制匣钵入料机构30、匣钵升降机构40、匣钵抓料机构50和匣钵传送机构60,其中匣钵入料机构30、匣钵升降机构40、匣钵抓料机构50和匣钵传送机构60依次连接设置,匣钵入料机构30用于将5叠装有片式元器件的匣钵(其中每叠匣钵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堆叠的层数,例如50层或60层,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每叠匣钵的层数一样)推送至匣钵升降机构40,匣钵升降机构40用于将5叠匣钵推送至匣钵抓料机构50处,匣钵抓料机构50用于将5叠匣钵中的最上面的一层或两层抓取至匣钵传送机构60,匣钵传送机构60将该一层或两层匣钵传送至网带炉上。其中在机架10的底部设有万向脚轮11,角度高度上均可调,方便使得该网带炉上料装置与网带炉在高度和位置上的匹配。

结合图2,匣钵入料机构30包括入料支座31、6根辊轴32和入料挡板33,其中入料支座31固定连接在机架10上,6根辊轴32相互平行地连接在入料支座31上且各根辊轴32之间设有间隙,入料挡板33平行于辊轴32设置并连接在入料支座31上且设置于6根辊轴32中的最端部的一根辊轴32的侧边以挡住在匣钵入料机构30上的5叠装有片式元器件的匣钵不会滚落出去。

结合图3,匣钵升降机构40包括升降支座41、第一驱动单元42、升降台43和第一监测单元(图中未示),升降支座41固定连接在机架10上,第一驱动单元42固定连接在升降支座41上,第一驱动单元42连接并用于驱动升降台43上下运动,其中升降台43能够向下运动至匣钵入料机构30的一端并能向上运动至所述匣钵抓料机构50的工作位处,其中,第一驱动单元42采用电机;第一监测单元用于检测堆叠在升降台43上的5叠匣钵中的最上层的匣钵的高度位置。

结合图4,匣钵抓料机构50包括抓料支座51、第二驱动单元52、第三驱动单元53、5个夹爪54(夹爪的数量与匣钵入料机构30上的匣钵的叠数相对应)和第二监测单元(图中未示),抓料支座51可移动地连接在机架10上,第二驱动单元52连接抓料支座51以用于驱动抓料支座51在机架10上移动以将夹爪54抓取的匣钵移动至匣钵传送机构60上,第三驱动单元53固定连接在抓料支座51上,第三驱动单元53连接夹爪54并用于驱动夹爪54上下移动以夹取一个或两个匣钵;其中,第二驱动单元采用无杆气缸,第三驱动单元53包括两个升降气缸,这两个升降气缸中的其中一个在需要夹取一个匣钵时启动,另一个在需要夹取两个匣钵时启动;第二监测单元用于检测夹爪54上是否夹取匣钵。

结合图5,匣钵传送机构60包括传送支座61、第四驱动单元62、主动传动轴63、从动传动轴64、皮带单元65、第五驱动单元66、传送挡板67和第三监测单元(图中未示),传送支座61固定连接在机架10上,主动传动轴63和从动传动轴64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传送支座61上,皮带单元65套合连接在主动传动轴63和从动传动轴64之间,第四驱动单元62连接主动传动轴63以驱动主动传动轴63转动以进一步驱动皮带单元65转动;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皮带单元65包括5根相互分离的皮带651(皮带的数量与夹爪的数量相对应,也即与匣钵入料机构30上的匣钵的叠数相对应),以使得每根皮带651上传送一叠一层或两层的匣钵至网带炉上,其中每根皮带651上设有至少一个凸棱,主动传动轴63和从动传动轴64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凹槽,凸棱相应卡合在凹槽内以使得每根皮带在主动传动轴63、从动传动轴64之间转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横向移动。传送挡板67设置在皮带单元65上靠近网带炉的端部位置处,第五驱动单元66连接传送挡板67以用于驱动传送挡板67上下移动以使得传送挡板67能够挡住皮带单元65上的匣钵或者让皮带单元65上的匣钵传送至网带炉上。第三监测单元用于监测皮带单元65上的匣钵。其中,第四驱动单元62采用步进电机,第五驱动单元66可采用气缸结构。其中的传送挡板67的作用是使得一排匣钵的前侧全部对齐,匣钵左右两侧也可以设置左右导向板导向对齐,在前面的匣钵脱离皮带接驳到网带炉后上料后面的匣钵,其中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皮带的速度比网带炉的速度快,后一排匣钵会及时追上前一排匣钵,确保前后匣钵紧挨成一排一排地在网带炉上传送。

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网带炉上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S1:启动控制机构20,将控制机构20与匣钵入料机构30、匣钵升降机构40、匣钵抓料机构50和匣钵传送机构60分别关联连接以实现对各个机构的控制;

S2:将5叠堆叠好的装有片式元器件的匣钵排列在匣钵入料机构30中的辊轴32上,并通过辊轴32将5叠堆叠好的匣钵推送至匣钵升降机构40的升降台43上,启动第一驱动单元42将升降台43上升至匣钵抓料机构50的工作位处,其中具体的升降台43的上升的位置由第一监测单元和控制机构20联合控制;

S3:启动第二驱动单元52将抓料支座51上的夹爪54移动至升降台43的上方,启动第三驱动单元53驱动夹爪54夹取一层或两层匣钵(具体夹取的匣钵的层数根据网带炉的需求),再启动第二驱动单元52将抓料支座51上的夹爪54移动至匣钵传送机构60的皮带651的上方,再启动第三驱动单元53驱动夹爪54将夹取的一层或两层匣钵放置在相应的皮带651上,其中夹爪54是否夹取匣钵是由第二监测单元和控制机构20联合控制;

S4:启动第四驱动单元62带动皮带651上的一层或两层匣钵向网带炉方向移动;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启动第五驱动单元66使得传送挡板67能够挡住皮带651上的匣钵或者让皮带651上的匣钵传送至网带炉上,其中皮带上是否还需要再继续上料匣钵是由第三监测单元和控制机构20联合控制;

S5:启动第一驱动单元42将升降台43再上升至预定位置处后循环步骤S3和S4,直至匣钵入料机构30上入料的5叠堆叠好的装有片式元器件的匣钵全部上料至网带炉上,再返回步骤S2。

通过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出的网带炉上料装置,替代现有的人工手动摆放方式,能够自动排列入料,符合实际生产需求,自动化生产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员工作强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