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912发布日期:2019-09-17 21: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包括上安装座(1)、下安装座(2)和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板状换热单元,两相邻的板状换热单元之间形成有供污水通过的过流流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状换热单元包括竖直设于上安装座(1)内的布膜器、其上端卡接在布膜器内的由两层薄膜叠合而成的片体(4)和设于下安装座(2)内的冷凝水收集器(5),所述片体(4)的下端卡接在冷凝水收集器(5)内,所述的布膜器内具有沿片体(4)的宽度方向横向延伸的蒸汽进口(6),所述的冷凝水收集器(5)内设有冷凝水出口(7),两层薄膜之间具有若干条波浪形的流体通道(8),所述流体通道(8)的上端与蒸汽进口(6)连通,其下端与冷凝水出口(7)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膜器包括阳板(9)和与阳板(9)相对设置的阴板(10),所述阴板(10)的上部具有沿片体(4)的宽度方向横向延伸的定位槽(11),所述阳板(9)的上部具有与定位槽(11)配合设置且伸入定位槽(11)内的条状凸条(12),所述的蒸汽进口(6)位于阳板(9)与阴板(10)之间且位于条状凸条(12)的下方,所述片体(4)的上端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在蒸汽进口(6)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结构包括设于蒸汽进口(6)内的其宽度大于蒸汽进口(6)宽度的限位槽(13)和设于片体(4)上端的且位于两层薄膜之间的安装条一(14),所述的安装条一(14)内具有与流体通道(8)连通的进气口(15),所述安装条一(14)的厚度大于蒸汽进口(6)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板(9)的一侧上具有若干垂直于阳板(9)设置的连接柱(16),所述的阴板(10)上具有若干与连接柱(16)配合设置的限位孔(17),所述的连接柱(16)伸入至与之对应的限位孔(17)内,所述的连接柱(16)位于条状凸条(12)的下方,且所述的连接柱(16)位于限位槽(13)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板(9)远离条状凸条(12)的一侧具有若干竖直延伸的导流槽一(18),所述的阴板(10)远离定位槽(11)的一侧具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导流槽二(19),所述的导流槽二(19)与导流槽一(18)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安装座(1)内具有贯通设置的纵向通孔(20)和与纵向通孔(20)导通的横向通孔(21),若干所述的布膜器依次贴靠到一起后设于纵向通孔(20)内,若干所述布膜器的蒸汽进口(6)与横向通孔(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安装座(2)内具有凹槽和位于下安装座(2)侧部的与凹槽连通的出水口(22),若干所述的冷凝水收集器(5)依次贴靠到一起后设于凹槽的上部,所述冷凝水收集器(5)的上端与下安装座(2)的上端平齐,所述出水口(22)的内端位于冷凝水收集器(5)的下方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体(4)的下端位于两层薄膜之间设有安装条二(23),所述的安装条二(23)内具有与流体通道(8)连通出液口(24),所述出液口(24)的下端与凹槽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由高分子聚合物制成,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02-0.04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度为0.02mm。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