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铸自动加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1177发布日期:2019-09-13 21:57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熔铸自动加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铸加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熔铸自动加料系统。



背景技术:

锌在湿法生产过程中会产出阴极板,出产的阴极板需加入到熔铸设备中进行熔化、铸定,再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以往的生产过程中,熔铸设备的加料方式是采用行车或叉车等运输工具,将锌的阴极板垛,从堆放场地运输到工频炉的加料口,再采用人工加料方式将阴极板依次推入工频炉内进行熔化。生产过程中,每台熔铸设备的加料口必须设置专人不间断地进行人工加料,操作人员工作环镜差且劳动强度大。此外,人工加料不仅存在加料效率低、加料数量不均衡等弊端,在阴极板投入工频炉时,阴极板的自由下落会冲击工频炉内的耐火材料、感应体,减少工频炉的使用寿命,阴极板会浮在渣层、液面上,熔化速度慢,电耗增加,氧化渣量大,熔铸效率和直收率低。

公开号为CN2030833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3年07月24日公开了一种工频炉自动加料装置,包括料斗、设在所述料斗底部的小车及使所述料斗产生振动的振动发生装置,所述料斗底部倾斜固定。虽然其解决了人工加料的劳动强度高、加料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加料数量扔不均衡,阴极板仍然会自由落入工频炉,并未能解决阴极板冲击工频炉内的耐火材料、感应体导致工频炉的使用寿命减少和阴极板浮在渣层、液面上导致电耗增加、熔铸效率和直收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熔铸自动加料系统,解决熔铸时,阴极板自由落入工频炉导致工频炉的使用寿命降低和阴极板无法深入液面下方导致熔铸效率和直收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熔铸自动加料系统,包括输送机、升降机、推送机、翻转机和投料机,所述输送机包括输送架、输送电机和两条输送链,所述输送电机固定于输送架,所述输送电机驱动所述输送链转动;所述升降机设于所述输送机的前端,所述升降机包括支座、升降台和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台的一端铰链连接于所述支座,所述升降台的另一端铰链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的活塞杆,所述升降液压缸的缸筒铰链连接于所述支座,所述升降台的中部设有用于通过所述输送链的链槽,所述升降台远离所述支座的一端设于两条所述输送链之间;所述推送机设于所述升降机的后方,所述推送机包括推送架和推送液压缸,所述推送液压缸的缸筒固定于所述推送架上,所述推送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翻转机设于所述升降机的前方,所述翻转机包括支撑架、翻转架、紧固器和翻转液压缸,所述翻转架的一端铰链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翻转液压缸的缸筒铰链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靠近所述升降机的一侧,所述翻转液压缸的活塞杆铰链连接于所述翻转架远离所述升降机的一侧,所述翻转架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设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底部设有阴极板架,所述阴极板架的上表面低于所述升降台的上表面,所述开口槽的宽度大于阴极板的宽度,所述紧固器分别设于所述开口槽的两侧用于将阴极板固定于所述翻转架,所述翻转架转到水平位置时,所述开口槽位于工频炉的加料口的上方;所述投料机设于所述翻转机的前方,所述投料机包括机架、升降架、升降液压缸和夹具,所述机架设有竖向的导轨,所述升降架滑动安装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升降液压缸通过滑轮和链条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夹具固定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夹具设于工频炉的加料口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架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垂直所述翻转架的旋转中心线,所述滑轨的中部固定设有定位块,所述紧固器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器包括两对夹持装置,两对所述夹持装置分别设于所述开口槽的两侧,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和夹持液压缸,所述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的结构相互对称,所述夹持液压缸的缸筒和活塞杆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所述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爪分别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夹持爪和第二夹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包括壳体、夹具液压缸和两个夹爪,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升降架,两个所述夹爪交叉铰链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夹具液压缸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夹爪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设有立柱,所述立柱设于所述翻转架的旋转中心线与升降机之间,所述翻转液压缸的缸筒铰链连接于所述立柱的上端,所述立柱靠近所述翻转机的一侧设有用于所述翻转架竖立时定位的第一限位块,所述机架的下端设有用于所述翻转架平放时定位的第二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翻转机还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铰链连接所述支撑架和翻转架,所述加强板与翻转架连接的铰链的旋转中心线、所述翻转架与翻转液压缸连接的铰链的旋转中心线相互重合。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系统通过输送将阴极板输送到升降机的上方,升降机上升将输送机输送来的阴极板顶起,阴极板脱离输送机,然后推料机将升降机上的阴极板推到翻转机中,翻转机紧固器上下夹紧阴极板并将阴极板翻转90°,使得阴极板竖立,投料机的夹具下降并夹紧竖立的阴极板的上端,最后投料机的夹具夹持着阴极板继续下降,将阴极板从工频炉的加料口中伸入工频炉内,使得阴极板的下端伸入到工频炉内的液体深处,使阴极板完全熔化后再松开夹具。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系统加料时不会出现阴极板冲击工频炉内的耐火材料、感应体,增加工频炉的使用寿命,阴极板深入液面以下,熔化速度加快,电耗降低,并减少与空气发生氧化产生氧化渣,提高了熔铸的效率和直收率。

2、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系统整个加料过程都是机械自动加料,减少了人为原因而导致的加料间断,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加料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系统最后使用夹具将阴极板伸到工频炉内的液体深处,加快融化效率,降低氧化渣的形成,提高了熔铸直收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系统的加料方式比阴极板自由落入工频炉的加料方式的熔铸直收率提高了百分之五。

4、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系统降低氧化渣形成的同时也减少了融化氧化渣所需的氯化铵、烧碱等辅料的消耗,降低了成本。

5、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系统避免了阴极板自由落入工频炉对炉体的撞击,提高工频炉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熔铸自动加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熔铸自动加料系统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翻转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推送机,11-推送架,12-推送液压缸,13-推板,2-升降机,21-支座,22-升降台,23-升降液压缸,24-链槽,3-翻转机,31-支撑架,311-底座,312-支撑座,313-立柱,32-翻转架,321-滑轨,322-定位块,33-翻转液压缸,34-阴极板架,35-固定器,351-第一夹持爪,352-第二夹持爪,353-夹持液压缸,36-第一限位块,37-第二限位块,4-投料机,41-机架,42-升降电机,43-升降架,44-夹具,441-壳体,442-夹爪,443-夹具液压缸,5-输送机,51-输送架,52-输送电机,53-输送链,6-工频炉,7-阴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熔铸自动加料系统包括输送机5、升降机2、推送机1、翻转机3和投料机4,升降机2设于输送机5的前端,推送机1设于升降机2的后方,翻转机3设于升降机2的前方,投料机4设于翻转机3的前方,翻转机3水平状态时位于工频炉的上方。输送机5将阴极板7输送到升降机2的上方,升降机2上升将输送机5上的阴极板7顶起,阴极板7脱离输送机5,然后推送机1将升降机2上的阴极板7推到翻转机3上,翻转机3将阴极板7翻转90°,使得阴极板7竖立,投料机4将竖立的阴极板7伸工频炉6的液体深处。

输送机5包括输送架51、输送电机52、链轮和两条输送链53,输送电机52固定于输送架51,链轮转动安装于输送架51上,两条输送链53分别安装于链轮的两端,输送电机52传动连接链轮,输送电机52通过链轮驱动两条输送链53架着阴极板7往前输送,输送链53输送阴极板7的方向与升降机2输送阴极板7的方向垂直。

升降机2包括支座21、升降台22和升降液压缸23,支座21固定于地面上,升降液压缸23的缸筒铰链连接于支座21的下部,升降台22的一端铰链连接于支座21的上部,升降台22的另一端与升降液压缸23的活塞杆铰链连接。升降台22的中部设有一个上部和两端均开口的链槽24,其中一条输送链53穿过链槽24,另一条输送链53设于升降台22与推送机之间,升降台2远离支座21的一端设于两条输送链53之间,升降机2下降到低位时,链槽24与远离支座21的一端之间的升降台22低于输送链53的上表面,升降机2上升到高位时,升降台22的上表面高于输送链53的上表面。

推送机1包括推送架11和推送液压缸12,推送架11固定于地面上,推送液压缸12的缸筒水平固定于推送架11的上部,推送液压缸1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推板13,推板13的最低处高于升降台22的上表面并高于输送链53的上表面,推板13可以在升降机2后端和前端之间来回运动。

请参照图1和图3所示,翻转机3包括支撑架31、翻转架32、紧固器35和翻转液压缸33,支撑架31用于支撑翻转架32和翻转液压缸33,翻转架32用于固定阴极板7并将阴极板7翻转,紧固器35用于固定阴极板7,避免阴极板7翻转时掉落。支撑架31包括底座311、支撑座312和立柱313,支撑座312和立柱313分别固定于底座311上,立柱313高于支撑座312,立柱313的上端与底座311之间还固定连接有斜撑杆,翻转架32铰链连接于支撑座312,立柱313设于翻转架32的旋转中心线与升降机2之间,立柱313的上端设有用于翻转架32竖立时定位的第一限位块36。翻转液压缸33的缸筒铰链连接于立柱313的上端,翻转液压缸33的活塞杆铰链连接于翻转架32远离升降机2的一侧,翻转架32和支撑座312之间设有加强板,加强板的两端分别铰链连接支撑座312和翻转架32,加强板、翻转架32和翻转液压缸33的活塞杆共用一个铰链,加强板、翻转架32和支撑座312共用一个铰链。翻转架32远离底座311的一端设有用于通过阴极板7的开口槽,开口槽的开口位于远离底座311的一端,开口槽的宽度大于阴极板7的宽度,开口槽的底部设有阴极板架34,阴极板架34为一个U型架,翻转架32竖立时,阴极板架34的上表面低于升降台22的上表面。翻转架32于开口槽的两侧各设有一条滑轨321,滑轨321垂直翻转架32的旋转中心线,滑轨321的中部固定设有定位块322,定位块322的中心线与水平进入翻转架32的阴极板7的中心线处于同一水平面,紧固器35滑动安装于滑轨321上。紧固器35包括两对夹持装置,两对夹持装置分别设于开口槽的两侧,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爪351、第二夹持爪352和夹持液压缸353,第一夹持爪351和第二夹持爪352的结构相互对称,夹持液压缸353的缸筒采用螺栓固定于第一夹持爪351,夹持液压缸353的活塞杆采用联轴器固定于第二夹持爪352,第一夹持爪351和第二夹持爪352分别滑动安装于滑轨321上,定位块322设于第一夹持爪351和第二夹持之间。翻转架32转到水平位置时,阴极板7孔位于工频炉6的加料口的上方。

请参照图2和图4所示,投料机4包括机架41、升降架43、升降电机42和夹具44,机架41设有竖向的导轨,升降架43滑动安装于导轨上,升降电机42固定于机架41上,升降架43的上端设有滑轮,升降电机42通过链条连接升降架43,链条穿过滑轮,夹具44固定于升降架43上,夹具44设于工频炉6的加料口的上方,机架41的下端设有用于翻转架32平放时定位的第二限位块37。夹具44包括壳体441、夹具液压缸443和两个夹爪442,壳体441固定于升降架43,两个夹爪442交叉铰链连接于壳体441,夹具液压缸44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夹爪442的上端。

推送液压缸12、升降液压缸23、翻转液压缸33、夹持液压缸353、夹具液压缸443各自连接有油泵,各油泵相互独立。

自动加料系统还设有控制器和液位计,液位计为浮漂式液位计,液位计设于工频炉的前室,控制器分别连接液位计、输送机5、升降机2、推送机1、翻转机3和投料机4,控制器根据液位计传送过来的信号控制输送机5、升降机2、推送机1、翻转机3和投料机4的工作,无需操作人员控制机械加料,减少人为原因导致生产间断。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加料系统通过输送机5将阴极板7输送到升降机2的上方,升降机2上升将输送机5输送来的阴极板7顶起,阴极板7脱离输送机5,然后推料机的推料液压缸将升降机2上的阴极板7推到翻转机3的开口槽中,阴极板7支撑在阴极板架34上,紧固器35的第一夹持爪351往下运动,第二夹持爪352往上运动,将阴极板7紧固在翻转架32上,翻转液压缸33推动翻转架32,翻转架32带动阴极板7翻转90°,使得阴极板7竖立,投料机4的升降架43带动夹具44下降并夹紧竖立的阴极板7的上端,紧固器35松开阴极板7,最后投料机4的夹具44夹持着阴极板7穿过翻转架32的开口槽继续下降,将阴极板7从工频炉的加料口中伸入工频炉内,使得阴极板7的下端伸入到工频炉内的液体深处,最后再松开夹具44即完成整个加料过程。在加料过程中,根据阴极板7的熔化时间和工频炉6内的液位高度控制加料的速度。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