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3800发布日期:2019-06-11 21:30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用户对空调室内机舒适性要求愈来愈高,希望在制热模式时,热风吹向地面,实现地毯式送风,而不是直接将热风吹向房间上部,这样热气聚集在上部难以下沉,会出现头暖脚冷的不舒适感;希望在制冷模式时,冷风吹向房间上部,实现沐浴式送风,而不是直接将冷风吹向地面,这样冷气汇集在房间下部难以上升,会造成脚冷头热的现象,且直接吹人会造成感冒或其他不舒适感。

现有的一种空调室内机,参照图1,出风口02仅有一个,出风口02位于机壳的下方,一个出风口导致出风方式单一,无法同时兼顾制冷的沐浴式送风和制热的地毯式送分,制冷时冷风会直接吹向人体,制热时热风又不能直达人体脚部,导致用户体验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朝上方和下方导出气流的空调室内机,以更好的实现制热的地毯式送风和制冷的沐浴式送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开设在所述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和风机,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用于将所述室内机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气流引流至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扇用于将所述室内机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气流引流至所述第二出风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相连通的空调室外机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由于出风口包括呈上下布设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且风机也包括将气流引流至第一出风口的第一风扇,以及将气流引流至第二出风口的第二风扇;即当空调室内机运行制冷模式时,第一风扇就可将冷风引流至位于上方的第一出风口,以使第一出风口排出的冷风朝上流动,更好的实现制冷的沐浴式送风,进而避免冷风吹向地面造成脚冷头热的现象;当空调室内机运行制热模式时,第二风扇可将热风引流至位于下方的第二出风口,以使第二出风口排出的热风朝下流动,更好的实现制热的地毯式送风,从而防止热风吹向上方,造成头暖脚冷的不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空调室内机在运行制冷模式时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空调室内机在运行制冷模式时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2的空调室内机在运行制热模式时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2的空调室内机在运行制热模式时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

“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2至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开设在壳体1上的进风口11和出风口、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室内机热交换器5和风机,其中,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第一出风口12位于第二出风口13的上方;风机包括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第一风扇2用于将室内机热交换器5热交换后的气流引流至第一出风口12,第二风扇3用于将室内机热交换器5热交换后的气流引流至第二出风口13。

由于第一出风口12位于第二出风口13的上方,也就是说,相比从第二出风口13排出的气流流向,从第一出风口12排出的气流朝上,在运行制冷模式时,就可从第一出风口12朝上排出冷风,以使冷风吹向房间上部,由于冷风密度较大会不断下沉,吹向房间上部的冷风会下降以快速的将房间温度降低,更好的实现沐浴式送风,避免直接将冷风吹向人体造成感冒或者其他不舒适感;相比从第一出风口12排出的气流流向,从第二出风口13排出的气流朝下,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就可从第二出风口13朝下排出热风,以使热风吹向房间地面方向,由于热风密度较小会不断上浮,导致吹向地面的热风会不断上升以快速的将房间温度升高,更好的实现地毯式送风,避免导出的热风吹向人体头部而出现头暖脚冷的现象。

另外,流向第一出风口12的气流是通过第一风扇2引流的,流向第二出风口13的气流是通过第二风扇3引流的;相比通过单个风扇朝处于不同位置的两个出风口引导气流,所到的技术效果为:一般风机对气流的导向是固定、唯一的,且仅会朝一个方向导流,且两个出风口处于不同的位置,将单个风扇设置在两个出风口之间,这样会相应的减弱其中一个出风口的出风量,进而导致制冷或制热效果的其中一个变差,甚至制热和制冷效果均变差,影响用户体验,但是采用两个风扇,就可保证两个出风口中的任何一个出风口的出风量,以保障制冷效果和制热效果均理想,满足用户体验要求。

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布设位置具有多种情况,例如,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均位于壳体1的前面板上,且第一出风口12位于第二出风口13的上方;再例如,参照图2至图6,第一出风口12位于壳体1的顶部,第二出风口13位于壳体1的底部,这样从第一出风口12排出的气流直接朝壳体1的正上方,以使从第一出风口12导出的冷气流正对房间顶部,且从第二出风口13排出的气流直接朝壳体1的正下方,从第二出风口13导出的热气流正对房间地面;所以,图2至图6所示的第一出风口12和第二出风口13的位置,可使热气流的流向和冷气流的流向更加符合用户的体验需求,进一步提高制冷的沐浴式送风效果和制热的地毯式送风效果。

进风口11的布设位置也具有多种情况,示例的,进风口11开设在壳体1的顶部;再示例的,进风口11位于壳体1的前面板上,且室内机热交换器5靠近进风口11;当第一出风口12位于壳体1的顶部,第二出风口13位于壳体1的底部时,若依然将进风口11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或底部,会相对应减少进风口或出风口的有效面积,以减少进风量或出风量,所以将进风口11设置在壳体的前面板上是优选方案(通常,不会将进风口11设置在壳体1的后面板上,因为在使用时,一般壳体1的后面板朝向房间墙面)。

带动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转动的方式具有多种情况;示例的,壳体1内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一风扇2连接,且用于带动第一风扇2转动,以使气流导向第一出风口12,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第二风扇3连接,且用于带动第二风扇3转动,以使气流导向第二出风口13,例如,第一驱动机构为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机构为第二驱动电机,且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并排同轴设置,第一风扇2的叶片旋向和第二风扇3的叶片旋向相反;再示例的,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连接,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均沿第一方向转动时,第一风扇2可将气流引流至第一出风口12,驱动机构带动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均沿第二方向转动时,第二风扇3可将气流引流至第二出风口13,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也就是说,驱动结构仅包括一个,例如,一个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分别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连接,相比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两个驱动结构,减少一个驱动电机,进而降低制造成本。

当驱动结构仅包括一个时,带动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转动具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不同轴布设且由一个独立的驱动电机控制。驱动电机具有两个输出轴,其中一个输出轴通过第一传动结构与第一风扇2转动连接,另一个输出轴通过第二传动结构与第二风扇3转动连接,第一风扇2的叶片旋向和第二风扇3的叶片旋向相反,具体工作时,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绕顺时针旋转时,通过第一传动结构带动第一风扇2顺时针转动,同时,通过第二传动结构带动第二风扇2顺时针转动,由于第一风扇2的叶片旋向和第二风扇3的叶片旋向相反,这样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中仅有一个会有效的将气流导入相对应的出风口处,相反,驱动电机的两个输出轴绕逆时针旋转时,同理,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中的另一个会有效的将气流导入相对应的出风口处;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至图6,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并排呈轴向布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4,驱动电机4位于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之间,驱动电机4具有两个输出轴,两个输出轴的第一输出轴41与第一风扇2连接,第二输出轴42与第二风扇3连接,参照图3和图4,第一风扇2的叶片旋向和第二风扇3的叶片旋向相反。相比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结构,直接通过位于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之间的驱动电机4带动其进行转动,无需设置第一传动结构和第二传动结构,这样不仅简化了结构,还减少了两个传动结构所发出的噪音。

如图2至图6所示的空调室内机的工作原理为:在运行制冷模式时,参照图3和图4,驱动电机4的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均沿第一方向p1转动,进而分别带动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也沿第一方向p1转动,参照图3,第一风扇2的叶片21的叶片旋向与第一方向p1相同,所以,第一风扇2会将室内机热交换器5热交换后的冷气流沿着第一方向p1旋流至第一出风口12(此时,第二出风口13关闭,当然,用于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将第二出风口13打开,但是,从第一出风口12导出的冷气流量会减少,进而降低沐浴式制冷的效果),从第一出风口12朝上导出冷气流,但是,参照图4,由于第二风扇3的叶片31的叶片旋向与第一方向p1相反,则第二风扇3不会对气流进行导向,也就是说,此时,第二风扇3在进行空转,未进行有效的导风;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参照图5和图6,驱动电机4的第一输出轴41和第二输出轴42均沿第二方向p2转动,第二方向p2与第一方向p1方向相反,进而分别带动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也沿第二方向p2转动,参照图5,第一风扇2的叶片21的叶片旋向与第二方向p2相反,则第一风扇2不会对气流进行导向,但是,参照图6,第二风扇3的叶片31的叶片旋向与第二方向p2相同,第二风扇3会将室内机热交换器5热交换后的热气流沿着第二方向p2旋流至第二出风口13(此时,第一出风口12关闭,当然,用于可以根据个性化需求,将第一出风口12打开,但是,从第二出风口13导出的热气流量会减少,进而降低地毯式制热的效果)。

所以,采用可双向旋转且具有双输出轴的驱动电机,再加上叶片旋向不同的两个风机实现了气流的两种不同方向的导向,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简化了整个空调室内机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导风板6,第一导风板6位于第一出风口12处,且用于开合第一出风口12;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导风板7,第二导风板7位于第二出风口13处,且用于开合第二出风口13。

当进行制冷模式时,第一导风板6将第一出风口12打开,第二导风板7可以将第二出风口13关闭,以提高制冷效果。当进行制热模式时,第一导风板6将第一出风口12关闭,第二导风板7将第二出风口13打开,进而提高制热效果。

为了调节从第一出风口12流出的气流的流向,第一导风板6靠近壳体1的后面板的边缘设置第一转轴8,第一导风板6可绕第一转轴8转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转轴8设置的位置处于第一导风板6的靠近壳体1的后面板的边缘,这样从第一出风口12导出的气流流向房间内,而不是流向房间墙壁处,且第一转轴8位于第一导风板6的边缘,以避免第一导风板6旋转后占用第一出风口12的有效面积;为了调节从第二出风口13流出的气流的流向,第二导风板7靠近壳体1的后面板的边缘设置有第二转轴9,同样,第二转轴9设置的位置与第一转轴8的设置位置相同,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相同。

参照图2,当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并排同轴布设时,为了防止空转的风扇对另一个可有效导风的风扇所导出的气流的流向造成干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导流结构,其中,第一导流结构用于将第一风扇2出风侧的气流导流至第一出风口12处。例如,参照图3和图4,当第一风扇2将冷气流导向第一出风口12处时,通过第一导流结构就可避免第二风扇3对第一风扇2旁侧的冷气流流向造成干扰,以保障从第一出风口12所排出的气流的流量。具体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流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风扇2的出风侧与第二风扇3的出风侧之间的隔板,通过隔板与靠近第一风扇2的壳体1形成第一风道,以引导第一风扇2出风侧的气流通过第一风道流向第一出风口12。

另外,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导流结构,第二导流结构用于将第二风扇3出风侧的气流导流至第二出风口13处,通过隔板与靠近第二风扇3的壳体1形成第二风道,以引导第二风扇3出风侧的气流通过第二风道流向第二出风口13;第二导流结构也可以为其他结构。

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并排布设时,靠近进风口11设置的室内机热交换器5结构具有多种情况,例如,参照图3,室内机热交换器5为平板状室内机热交换器,现有技术中,参照图1,室内机热交换器01为三折式室内机热交换器,三折式室内机热交换器是通过三个平板状室内机热交换器拼接组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平板状室内机热交换器在保证热交换效果的基础上,取消了拼接工艺,提高了室内机热交换器的装配效率;再例如,室内机热交换器4为l型结构的室内机热交换器或为[型结构的室内机热交换器。另外,室内机热交换器5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在此不对室内机热交换器的具体结构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可以为贯流风扇,由于贯流风扇自身是轴向较长的风扇,这样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就可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充分利用壳体1的长度方向的空间,节省了宽度方向的空间。除此之外,第一风扇2和第二风扇3也可以为其他的风扇,例如,离心风机等。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相连通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其中,空调室内机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

由于空调器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在进行制冷时,第一风扇可将室内机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冷风从第一出风口流出,从而使流出的冷风位于房间上部,处于房间上部的冷风会不断下沉,以实现沐浴式送风,空调器在进行制热时,第二风扇可将室内机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热风从第二出风口朝下流出,进而使流出的热风吹向房间地面,吹向地面的热风会不断上升,实现地毯式送风。在运行两种不同的模式时,具有两种不同的送风形成,以满足用户对气流流向的不同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舒适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