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5730发布日期:2019-08-16 22:2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



背景技术:

烘干机广泛应用现代食品工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电子行业等。对现代工业有较大的影响作用。现有的烘干机在生产过程中往往是从上而下送风,或是从下而上的送风。这两种送风方式都有相同的弊端,即在送风的过程中风的穿透力有限,受到物料和网带的影响,整机无论是从上而下还是从下而上送热方式,效果都有很大的折扣,既浪费能源,又影响产量和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包括底座、顶板、安装面板、送风风机、散热器、回风风道、回风风机、自动上料机、排湿管道、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湿风机、电控箱,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安装面板包括第一安装面板和第二安装面板,所述第一安装面板和第二安装面板分别位于底座的前后两端,所述安装面板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支腿,所述第一安装面板和第二安装面板的左侧安装有自动上料机,所述自动上料机左下端的上方设有加料斗,所述自动上料机包括由转轴固定的上料输送带和上料电机,所述自动上料机的右上端的下方设有上料斗,所述安装面板的右侧设有通过转轴固定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上而下包括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第二输送带、第三输送带、第四输送带和第五输送带分别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带动,所述相邻输送带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相邻输送带通过下料斗衔接,所述加料斗、上料斗和下料斗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面板上,所述输送带的左侧设有第一散热器,右侧设有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的左侧设有送风风机,所述第五输送带的下方设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安装面板上设有回风风道,所述回风风道上设有回风风机,所述顶板的中间与排湿管道相连通,所述排湿管道的右侧设有排湿风机,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分别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与外部热源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所述第一安装面板的前端设有电控箱。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所述底座上设有冷凝水出口,所述冷凝水出口上配套设有箱门。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所述外部热源为蒸汽热源或导热油热源。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支腿。

上述的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所述送风风机、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排湿风机、上料电机、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第四电机、第五电机、回风风机均与电控箱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突出性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烘干机设有送风风机和两个散热器,一端通过送风风机与散热器的配合,可以对烘干机内部进行送热风加热烘干,另一端的散热器作为补充热源,可以避免烘干机内部温差大的问题,保证整体送热的均匀性;设有回风风道和回风风机,有利于余热的充分利用;顶部设有排湿管道和排湿风机,有利于保持烘干机内部干爽的环境,烘干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腿,3.第一安装面板,4.第二安装面板,5.顶板,6.加料斗,7.上料输送带,8.排湿管道,9.排湿风机,10.电控箱,11.第五输送带,12.第四输送带,13.第三输送带,14.第二输送带,15.第一输送带,16.第一散热器,17.第二散热器,18.下料斗,19.上料斗,20.送风风机,21.回风风道,22.冷凝水出口,23.回风风机,24.箱门,25.第一电机,26.第二电机,27.第三电机,28.第二管道,29.第四电机,30.第五电机,31.第一管道,32.上料电机,33.温度传感器,34.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多层烘干机,包括底座1、顶板5、安装面板、送风风机20、散热器、回风风道21、回风风机23、自动上料机、排湿管道8、温度传感器33、湿度传感器34、排湿风机9、电控箱10,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器16和第二散热器17,所述安装面板包括第一安装面板3和第二安装面板4,所述第一安装面板3和第二安装面板4分别位于底座1的前后两端,所述安装面板的上端设有顶板5,所述底座1的下端设有支腿2,所述第一安装面板3和第二安装面板4的左侧安装有自动上料机,所述自动上料机左下端的上方设有加料斗6,所述自动上料机包括由转轴固定的上料输送带7和上料电机32,所述自动上料机的右上端的下方设有上料斗19,所述安装面板的右侧设有通过转轴固定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由上而下包括第一输送带15、第二输送带14、第三输送带13、第四输送带12和第五输送带11,所述第一输送带15、第二输送带14、第三输送带13、第四输送带12和第五输送带11分别由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26、第三电机27、第四电机29、第五电机30带动,所述相邻输送带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相邻输送带通过下料斗18衔接,所述加料斗6、上料斗19和下料斗1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安装面板上,所述输送带的左侧设有第一散热器16,右侧设有第二散热器17,所述第一散热器16的左侧设有送风风机20,所述第五输送带11的下方设有温度传感器33、湿度传感器34,所述安装面板上设有回风风道21,所述回风风道21上设有回风风机23,所述顶板5的中间与排湿管道8相连通,所述排湿管道8的右侧设有排湿风机9,所述第一散热器16和第二散热器17分别通过第一管道31和第二管道28与外部热源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面板3的前端设有电控箱10。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上设有冷凝水出口22,所述冷凝水出口22上配套设有箱门24。

进一步的,所述外部热源为蒸汽热源。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支腿2。

进一步的,所述送风风机20、温度传感器33、湿度传感器34、排湿风机9、上料电机32、第一电机25、第二电机26、第三电机27、第四电机29、第五电机30、回风风机23均与电控箱10相连接。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