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冷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5725发布日期:2019-08-16 22:23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新型冷凝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水雾冷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冷凝系统。



背景技术:

泡沫箱是以泡沫塑料为材料支撑的箱式包装容器,泡沫塑料是内部具有很多微小气孔的塑料。泡沫塑料的材质松软、密度低、质量轻、价格低廉。由泡沫塑料制成的泡沫箱易成型、造型美观、色泽鲜艳、高效节能、具有缓冲减压、保温隔热的特质。并且,泡沫箱耐水、耐老化、易回收,是一种良好的绿色包装材料。其被广泛应用于物品的封装及运输,尤其是贵重物品、易碎已破物品、对温度有较高要求的水果、食物等。

传统的泡沫箱生产工艺流程中,在泡沫箱成型和烘干的生产环节中,都需要用到高温水蒸气,对于高温水蒸气的回收有各种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将高温水蒸气通过冷凝塔冷凝,再对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但是传统的冷凝塔结构复杂、耗能高、成本高导致泡沫箱的生产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热传送系统。

一种新型冷凝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管、冷凝室、回流管、冷水池、冷水泵、冷凝管以及高空喷淋装置。所述蒸汽管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凝室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室的输出端和所述回流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水池的输出端与所述冷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水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管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管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冷凝室中,所述冷凝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空喷淋装置连接,所述高空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冷水池的上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管收容于所述冷凝室中的部分曲折回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冷凝系统还包括气泵,所述蒸汽管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室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冷凝系统还包括回流泵,所述冷凝室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流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流泵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流管的输入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空喷淋装置包括大型花洒,所述冷凝管的输出端与所述大型花洒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大型花洒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冷水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空喷淋装置包括若干花洒,所述若干花洒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冷凝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花洒均匀分布于所述冷水池的上方。所述若干花洒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冷水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冷凝系统还包括真空机,所述真空机与所述冷凝室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和所述冷凝管的材质为铝合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汽管和所述冷凝管的内外表面设置有油漆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管的外部设置有隔热层。

上述新型冷凝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述冷水泵将所述冷水池中的冷水抽送至所述冷凝管。所述冷凝管部分收容于所述冷凝室中,用于将从所述蒸汽管输入进所述冷凝室中的高温水蒸气冷凝成为冷凝水,冷凝水通过所述回流管从所述冷凝室中流出。所述冷凝管中用于冷却的冷水温度会上升,温度上升的冷水通过高空喷淋装置从高空落到所述冷水池中进行降温处理。该新型冷凝系统结构简单、耗能低、成本低,实现了对高温水蒸气冷凝回收的同时,使得冷水池中的冷水得以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泡沫箱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泡沫箱生产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泡沫箱生产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热传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传送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箱的横截面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烘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烘干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新型冷凝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高空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其为一个实施例中的泡沫箱生产系统10,一种泡沫箱生产系统包括:泡沫预发机100、若干第一料仓200、若干第二料仓300、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分拣模块500以及烘干模块600。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的输入端分别和所述泡沫预发机100的输出端连接,EPS经过所述泡沫预发机100发泡形成塑料泡沫颗粒,并被存贮在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中。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的输入端分别和各所述第一料仓2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所述第二料仓300为一个所述泡沫成型机400提供塑料泡沫颗粒,当该所述第二料仓3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不充足时,与该所述第二料仓300对应连接的所述第一料仓200对其进行加料。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第一料仓200均可以完成对每一个所述第二料仓300加料。

所述分拣模块500包括传送电机510、传送带520以及传送支架。所述传送电机510与所述传送带520驱动连接,所述传送电机510为所述传送带520提供动力。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加工成型后的泡沫箱被传送至所述传送带520。所述传送带520与所述传送支架连接。所述烘干模块600包括锅炉610、第一热气管620、空气压缩机630、第二热气管640以及烘干室650。所述锅炉610产生的高温气雾在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抽吸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热气管620到达所述第二热气管640。所述锅炉610开设有加热腔611、储水腔612以及储气腔613。所述储水腔612与所述储气腔613连通。所述加热腔611用于提升储水腔612中水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611燃烧天然气产生热量以加热所述储水腔612中的水。加热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水雾进入到所述储气腔613。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气腔613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热气管640的输入端连接,在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抽吸作用下,所述储气腔613中的高温水雾通过所述第一热气管620到达所述第二热气管640。所述第二热气管640、所述传送支架、所述传送带520分别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烘干室650中。高温水雾通过所述第二热气管640将热量散发到所述烘干室650以提高所述烘干室650内的温度。为了增大所述第二热气管640的散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气管640紧贴于所述烘干室650的四壁设置,所述第二热气管640绕着所述烘干室650的四壁盘旋层叠设置。

上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中所述泡沫预发机100将EPS发泡形成塑料泡沫颗粒,发泡形成的塑料泡沫颗粒被存储在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和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中,各所述第二料仓200分别与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将塑料泡沫颗粒加工为塑料泡沫箱,成型的塑料泡沫箱在所述分拣模块500的传送带520上被传送至所述烘干室650中。加热所述锅炉610以提高所述储水腔612中水的温度,所述储气腔613内产生的高温水雾在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抽送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热气管620被传送至所述第二热气管640。所述第二热气管640将高温水雾的热量传送至所述烘干室中650,对成型的塑料泡沫箱进行烘干处理。成型的塑料泡沫箱在传送模块500和烘干模块600中得到循环加热,用户可以根据传送模块上各个成型的塑料泡沫箱的烘干情况取掉烘干完成的塑料泡沫箱换上新成型的塑料泡沫箱。实现了泡沫箱生产在填料、加工、运送、烘干等环节的自动化和一体化,提高了泡沫箱生产系统的智能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保证了泡沫箱生产系统高效率地持续工作,提高了泡沫箱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

为了扩展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空间,增加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提高泡沫箱的产量,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还包括第一料管110、若干第二料管210、若干第三料管310、若干第四料管410以及若干第五料管510;所述第一料管110的输入端与所述泡沫预发机10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第二料管21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料管1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第二料管2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也就是说,所述泡沫预发机100将EPS发泡形成塑料泡沫颗粒并通过所述第一料管110和各所述第二料管210输送至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中。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若干第三料管31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第三料管3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若干第四料管4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若干第四料管4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也就是说,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通过所述若干第三料管310和所述若干第四料管410将塑料泡沫颗粒传送至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各所述第二料仓300与每个所述第一料仓200均连通。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若干第五料管510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第五料管51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通过所述若干第五料管510将塑料泡沫颗粒传送至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内进行加工处理。如此,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空间得到扩展,使得泡沫箱生产系统10可以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提升了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适用性。

为了实现对所述泡沫预发机100发泡形成塑料泡沫颗粒的输出量的控制,以及提高所述第一料管110的密闭性,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料管110上设置有第一开关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111为电动开关阀。当所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正常工作时,所述第一开关111处于打开状态以使得塑料泡沫颗粒顺利通过。当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装满时,关闭所述泡沫预发机100并关闭所述第一开关111,保持所述第一料管110的密闭性,避免杂质物体、水雾以及其他气体通过所述泡沫预发机100进入到所述第一料管110,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料管110的抗腐蚀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料管110的抗腐蚀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料管110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一料管110的内外表面经过钝化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料管110的内外表面设置有油漆层。如此,通过开闭所述第一开关111控制所述泡沫预发机100发泡形成塑料泡沫颗粒的输出量,并且避免杂质物体、水雾以及其他气体进入到所述第一料管110,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一料管110的抗腐蚀性。

为了加快塑料泡沫颗粒从所述第一料管110进入所述若干第二料管210的速度,提高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料管110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有第一风量调节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机为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输出的风量小、气压大适合于塑料泡沫颗粒的传送。一方面,所述第一风机产生的气压能保证所述泡沫预发机100产生的塑料泡沫颗粒通过所述第一料管110和所述若干第二料管210吹入到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中。另一方面,所述第一风机产生的风量较小降低了塑料泡沫颗粒在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中的动能,便于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对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如此,塑料泡沫颗粒能快速地通过所述第一料管110和所述若干第二料管210进入所述若干第一料仓200中,提高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对各第一料仓2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存储量进行控制,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二料管210上设置有第二开关2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211为电动开关阀。在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过程中,各第一料仓2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的使用情况会出现差异,为了避免各所述第一料仓200中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量出现过大差异。通过调控所述若干第二料管210上设置的第二开关211的开闭就可以调节所述泡沫预发机100产生的塑料泡沫颗粒进入到各所述第一料仓200中的数量,从而调节各所述第一料仓200中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量。另外,所述第二开关211保持所述第二料管210的密闭性,避免杂质物体、水雾以及其他气体进入到所述第二料管210,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二料管210的抗腐蚀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二料管210的抗腐蚀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料管210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二料管210的内外表面经过钝化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料管210的内外表面设置有油漆层。如此,各所述第一料仓2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存储量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各所述第一料仓200中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量出现过大差异。

为了加快塑料泡沫颗粒从所述第三料管310进入所述若干第四料管410的速度,提高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料管310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设置有第二风量调节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机为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输出的风量小、气压大适合于塑料泡沫颗粒的传送。一方面,所述第二风机产生的气压能保证所述第一料仓200中塑料泡沫颗粒通过所述若干第三料管310和所述若干第四料管410到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中,另一方面,所述第二风机产生的风量较小降低了塑料泡沫颗粒在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中的动能,便于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对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如此,塑料泡沫颗粒能快速地通过所述第三料管310和所述若干第四料管410进入所述若干第二料仓300中,提高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对各第二料仓3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存储量进行控制,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三料管310上设置有第三开关311。所述若干第四料管410上设置有第四开关4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311和所述第四开关411为电动开关阀。在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过程中,各所述第二料仓3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的使用情况会出现差异,为了避免各所述第二料仓300中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量出现过大差异。通过调控所述若干第三料管310上设置的第二开关311以及所述若干第四料管410上设置的第四开关411的开闭就可以调节所述第二料仓3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进入到各所述第二料仓300中的数量,从而调节各所述第二料仓300中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量。另外,所述第三开关311以及所述第四开关411保持所述第三料管310和所述第四料管410的密闭性,避免杂质物体、水雾以及其他气体进入到所述第三料管310和所述第四料管410,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三料管310和所述第四料管410的抗腐蚀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三料管310和所述第四料管410的抗腐蚀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料管310和所述第四料管410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三料管310和所述第四料管410的内外表面经过钝化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料管310和所述第四料管410的内外表面设置有油漆层。如此,各所述第二料仓3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存储量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各所述第二料仓300中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量出现过大差异。

为了实现对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存储量进行控制,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五料管510上设置有第五开关5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开关511为电动开关阀。在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过程中,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所需的塑料泡沫颗粒的数量和时间不同,为了在合适的时间向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添加其所需的塑料泡沫颗粒的数量。通过调控所述若干第五料管510上设置的第五开关511的开闭就可以在合适的时间根据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的需求向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添加其所需的塑料泡沫颗粒的数量。另外,所述第五开关511保持所述第五料管510的密闭性,避免杂质物体、水雾以及其他气体进入到所述第五料管510,从而提高了所述第五料管510的抗腐蚀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五料管510的抗腐蚀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料管510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五料管510的内外表面经过钝化处理,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料管510的内外表面设置有油漆层。如此,各所述第一料仓200中的塑料泡沫颗粒存储量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各所述第一料仓200中塑料泡沫颗粒的存储量出现过大差异。

为了加快塑料泡沫颗粒从所述第二料仓300通过所述若干第五料管510进入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的速度,提高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料管510的输入端设置有第三风机,所述第三风机设置有第三风量调节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风机为离心式风机。离心式风机输出的风量小、气压大适合于塑料泡沫颗粒的传送。一方面,所述第三风机产生的气压能保证所述第二料仓300中塑料泡沫颗粒通过所述若干第五料管510到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中,另一方面,所述第三风机产生的风量较小降低了塑料泡沫颗粒在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中的动能,便于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对塑料泡沫颗粒进行加工成型。如此,塑料泡沫颗粒能快速地通过所述第五料管510进入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中,提高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

为了对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加工成型后的泡沫箱进行集中烘干处理,请参阅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还包括若干第六料管610,所述若干第六料管61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的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将塑料泡沫颗粒进行加工成型为泡沫箱,泡沫箱的形状结构由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中模具决定。加工成型后的泡沫箱通过若干第六料管610传送至所述分拣模块500。为了实现对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加工成型后的泡沫箱进行顺序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六料管610设置有第六开关611。在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所述若干第六开关611的开闭来控制各所述第六料管610中加工成型后的泡沫箱的输出,以配合所述分拣模块500进行有序输出。如此,便于对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加工成型后的泡沫箱进行集中烘干处理,提高了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

为了协调所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中各部份的配合工作以提高所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开关111、所述若干第二开关211、所述若干第三开关311、所述若干第四开关411、所述若干第五开关511以及所述若干第六开关611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量调节阀、所述第二风量调节阀以及所述第三风量调节阀分别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这样,在所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生产过程中,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开关111、所述若干第二开关211、所述若干第三开关311、所述若干第四开关411、所述若干第五开关511、所述若干第六开关611、所述第一风量调节阀、所述第二风量调节阀以及所述第三风量调节阀的开闭保证所述泡沫箱生产系统10中各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的高效率工作,并配合所述分拣模块500对各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加工成型的泡沫箱进行高效运输,提高了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泡沫成型机400对塑料泡沫颗粒进行成型加工时,需要对塑料泡沫颗粒进行加热处理。在加热处理的过程中,需要用到高温高压的蒸汽,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泡沫成型机400中的有独立的蒸汽产生模块。但是这样的加热处理成本过高。

为了降低所述泡沫成型机400对塑料泡沫颗粒进行加热处理的成本,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模块600还包括第三热气管660、若干第四热气管670,所述第三热气管660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一个输出端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热气管660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气腔连通。所述若干第四热气管67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热气管660的若干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第四热气管67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的蒸汽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如此,锅炉610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通过所述第三热气管660以及各所述第四热气管670进入到各所述泡沫成型机400中完成对塑料泡沫颗粒进行加热处理,降低了所述泡沫成型机400对塑料泡沫颗粒进行加热处理的成本。

为了回收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模块600还包括若干第五热气管680,所述若干第五热气管680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的蒸汽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所述若干第五热气管68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热气管660的各输入端一一对应连接。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五热气管680的输出端分别与另外的管道连接,以完成对高温高压蒸汽的回收利用。所述若干第五热气管680用于将进入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中的高温蒸汽引流回所述第三热气管660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第五热气管与所述第一热气管连通。用于将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中的高温蒸汽的热量用于烘干成型后的泡沫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热气管660部分收容于所述烘干室650中。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热气管660紧贴于所述烘干室650的四壁设置,所述第三热气管630绕着所述烘干室650的四壁盘旋层叠设置。如此,所述若干泡沫成型机400中的高温蒸汽的热量用于烘干成型后的泡沫箱,实现了资源回收利用降低了泡沫箱生产系统10的生产成本。

为了降低泡沫箱在所述烘干室的烘干时间,提高泡沫箱生产系统对泡沫箱的烘干效率,请参阅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模块600还包括导轨气管690。所述导轨气管69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烘干室650中,所述导轨气管690的输入端和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630将锅炉610产生的高温水雾的热量通过所述导轨气管690输送到所述分拣模块500,在所述分拣模块500中对泡沫箱进行烘干处理。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所述传送带520间隔设置有若干牵引绳521和若干加热箱522,所述若干牵引绳521与各所述加热箱522一一对应连接,所述加热箱522用于承装待烘干泡沫箱。所述加热箱522包括顶盖525和箱体526,所述顶盖525盖设于所述箱体526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绳521与所述箱体526连接。所述导轨气管690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加热箱522开设有若干蒸汽孔523,所述加热箱522平行于所述导轨气管690的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导轨气管690相适配的“U”型槽524,所述“U”型槽524贯穿所述加热箱522的箱体526,所述导轨气管690插设于各所述“U”型槽524中与各所述加热箱522连接,为了提高所述加热箱522的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522的内侧设置有油漆层。避免高温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与所述加热箱522内侧接触。

上述热传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加热锅炉610以提高储水腔612中水的温度,所述储气腔613内产生的高温水雾在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抽送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热气管620被传送至所述第二热气管640和所述导轨气管690。“U”型导轨气管690插设在各所述加热箱522开设的“U”型槽524中,所述第二热气管640将高温水雾的热量传送至所述烘干室650中。所述“U”型导轨气管690将高温水雾的热量传送至各所述加热箱522中对加热箱522中的待烘干泡沫箱进行烘干处理。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加热箱522上开设的蒸汽孔523排出。在所述传送带520将加热箱522传入烘干室650中时,用户可以打开加热箱522的顶盖523使得带烘干的泡沫箱在烘干室650内充分烘干,当该加热箱522离开烘干室650时再将顶盖525盖设在箱体526上。这样,泡沫箱在传送过程中就开始了烘干作业,减少了泡沫箱在烘干室650的烘干时间,提高了泡沫生产系统对泡沫箱的烘干效率。

为了降低所述“U”型导轨气管690的热量散失,保证热传送系统的烘干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加热箱522在所述传送带520上规则排列。需要说明的是,在热传送系统中,所述“U”型导轨气管690插设于各所述加热箱522开设的“U”型槽524中,将高温高压水蒸气的热量带入所述加热箱522中,对所述加热箱522中的泡沫箱进行烘干处理。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加热箱522紧密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加热箱522之间的间隔为一个加热箱522的宽度,以便于放置所述加热箱522的顶盖525。如此,所以各加热箱522在所述传送带520上紧密排列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所述“U”型导轨气管690与外界空气的接触面积,降低所述“U”型导轨气管690的热量散失,保证热传送系统的烘干效率。

为了保证为各所述加热箱522提供较高的烘干温度,保证加热送系统的加热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气管690设置有风管开关691,所述风管开关691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热传送系统在启动过程中,烘干室650中的温度较低达不到泡沫箱烘干所需要的温度,关闭所述风管开关691使得高温高压水蒸气全部通往第二热气管640实现烘干室650的迅速提温。当烘干室650中的温度符合烘干要求时,控制机构控制风管开关691打开,高温高压气流在所述导轨气管690中迅速流通,使得所述导轨气管690保持较高温度,对各所述加热箱522进行持续高效加热。需要说明的是,烘干室650空间大、热量集中更加有利于对泡沫箱进行烘干处理,泡沫箱的主要烘干工作是在烘干室650中完成的。如此,热传送系统在启动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所述风管开关691的开闭先加热所述烘干室650中的温度,再加热所述导轨气管690的温度,保证热传送系统的烘干效率。

为了有利于待烘干泡沫箱上的水分被排出,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若干蒸汽孔526规则开设于所述加热箱522的顶部。一方面,待烘干泡沫箱在加热箱522中进行烘干的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会向上流动,在加热箱522的顶部规则开设若干蒸汽孔526有利于水蒸气的排出。另一方面,所述若干蒸汽孔526规则开设于所述加热箱522的顶部最大程度的降低了加热箱522散发的热量。使得加热箱522中用于烘干的空气保持较高温度,保证烘干效率。如此,在加热箱522的顶部规则开设若干蒸汽孔526有利于水蒸气的排出,保证热传送系统的加热效率。

为了降低热传送系统在对泡沫箱烘干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522外侧设置有保温海绵。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外侧设置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对应于所述若干蒸汽孔523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隔热孔,以便于水蒸气的排出。所述隔热套为橡塑保温材料。如此,在热传送系统在对泡沫箱烘干过程中,所述加热箱522外侧设置的保温海绵极大的降低了高温空气的热量散失,保证了热传送系统对泡沫箱的烘干效率,降低了热传送系统的生产成本。

为了实时检测待烘干泡沫箱是否完成烘干,请参阅图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522还包括压力传感器527,所述压力传感器527与所述“U”型槽524底部的内槽壁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527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待烘干泡沫箱放置于所述压力传感器527上,所述压力传感器527用于测试待烘干泡沫箱的质量,随着烘干工作的持续进行,待烘干泡沫箱上的水分被烘干,泡沫箱的质量降低,压力传感器527检测到的质量随之降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控制机构会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压力传感器527上测得的质量大小,用户通过观察控制机构显示出来的质量大小来判断待烘干泡沫箱是否完成烘干。为了提醒用户待烘干泡沫箱已经完成烘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522的箱体526设置有指示灯528,所述指示灯528包括有质量指示灯,所述质量指示灯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当压力传感器527检测到的质量低于预设质量值时,控制机构控制质量指示灯打开。如此,用户通过观察质量指示灯的亮灭就能得知对应的加热箱522中的泡沫箱是否完成烘干。

为了进一步实时检测待烘干泡沫箱是否完成烘干,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522还包括湿度测试仪,所述湿度测试仪设置于所述加热箱522内,所述湿度测试仪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湿度测试仪用于测试所述加热箱522内空气的湿度,随着烘干工作的持续进行,待烘干泡沫箱上的水分被逐渐烘干,所述加热箱522内空气的湿度会慢慢降低。所述控制机构通过显示屏会显示出来湿度测试以上测得加热箱522内空气的湿度值大小,用户通过观察控制机构显示出来的湿度值大小来判断待烘干泡沫箱是否完成烘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528还包括有湿度指示灯,当湿度测试仪检测到的湿度低于预设湿度值时,控制机构控制湿度指示灯打开。如此,用户通过观察湿度指示灯的亮灭就能得知对应的加热机构521中的泡沫箱是否完成烘干。

为了检测加热箱522中高温空气的温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箱522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箱522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用户通过观察控制机构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的温度值大小来判断加热箱522中的高温空气是否达到烘干要求。进而得到所述导轨气管690中的水蒸气的温度是否达到烘干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示灯528还包括有温度指示灯,如果通入将加热箱522中的高温空气的温度没有达到预设温度,控制机构控制温度指示灯打开。如此,用户通过观察温度指示灯的亮灭来判断加热箱522中的高温空气是否达到烘干要求。当温度指示灯打开时,则需要对烘干模块600进行调控,使得所述导轨气管690中的水蒸气的温度达到烘干要求。

为了节省所述锅炉610的燃料,降低所述烘干系统的成本,请一并参阅图7和图8,其为一个实施例中的烘干系统,包括:锅炉610、第一热气管620、空气压缩机630、第二热气管640、烘干室650、尾气管道621、水池622、水管623、水泵624以及控制机构。所述锅炉610开设有加热腔611、储水腔612以及储气腔613。所述储水腔612与所述储气腔613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输入端与所述储气腔613连通,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输出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气管640的输入端与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热气管64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烘干室650中。所述尾气管道621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腔611连通,所述尾气管道621部分盘旋铺设于所述水池622底部,所述水泵624收容于所述水池622中。所述尾气管道621用于将所述锅炉612产生的尾气排出室外,高温尾气的热量通过所述尾气管道621散发到水池622中,用于提高水池622中水的温度。所述水管623的输入端与所述水泵6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水管623的输入端和所述储水腔612连通。所述水泵624将所述水池622中的温水抽送至所述储水腔612中,所述水泵624和所述空气压缩机630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上述烘干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加热所述锅炉610以提高所述储水腔612中水的温度,所述储气腔613内产生的高温水雾在所述空气压缩机630的抽送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热气管620被传送至所述第二热气管640,所述第二热气管640将高温水蒸气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烘干室650中。在加热所述锅炉610的过程中,所述加热腔611中产生的高温尾气经过所述尾气管道621排到室外,所述尾气管道621部分盘旋铺设于所述水池622底部,将高温尾气的热量散发至所述水池622中,对所述水池622中的水进行加热。所述水泵624将所述水池622中的温水抽送至所述储水腔612中,将所述锅炉610产生的尾气的热量充分的利用起来,节省燃料、降低了烘干系统的成本。

为了防止锅炉610中的水被蒸干导致锅炉610受到损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炉610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储水腔612中,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有第一水位预设值和第二水位预设值,当所述水位传感器监测到所述储水腔612的水位低于第一水位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水泵624工作将所述水池622中的水抽入所述储水腔612中,当所述水位传感器监测到所述储水腔612的水位高于第二水位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水泵624停止工作。另外的,所述水位传感器能检测到所述储水腔612中水的温度,用户可以通过观察所述控制机构上的显示屏得到所述储水腔612中水的实时温度。以便于控制对所述锅炉610的填料量。如此,通过水位传感器可以得到所述储水腔612中的水位,所述控制机构根据所述水位传感器感应到的所述储水腔612中的水位信息来控制所述水泵624的工作,从而防止所述锅炉610中的水被蒸干避免所述锅炉610受到损坏。

为了对所述锅炉610排出的尾气进行除尘处理,去除尾气中的粉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包括除尘器625,所述除尘器625设置于所述尾气管道621的末端。由于锅炉燃烧煤炭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大量的粉尘,为了对尾气中大量粉尘进行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625为湿式除尘器,该湿式除尘器利用水力亲润来分离、补集尾气中的粉尘颗粒。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尘器为干式除尘器,所述干式除尘器利用粉尘的惯性作用和重力作用来实现对粉尘的沉降。当锅炉燃烧的是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时,产生的粉尘颗粒较少,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除尘器为电除尘器,该电除尘器将含尘气流导入静电场,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气体发生电离产生正负离子,粉尘颗粒遇到带电离子时会负有电荷,并以一定的速度向与它们所负电荷符号相反的沉降极板移去并完成沉降。如此,所述锅炉610排出尾气中的粉尘得到去除,提高了烘干系统的环保性能。

为了对所述锅炉610排出的尾气进行脱硫处理。锅炉燃料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硫以及含硫化合物,燃烧产生的尾气中也会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脱硫器,所述脱硫器设置于所述尾气管道621的末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脱硫器为干法脱硫器。进一步的,所述脱硫器为箱式脱硫器。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脱硫器为塔式脱硫器。如此,所述锅炉610排出尾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得到去除,提高了烘干系统的环保性能。

为了提高所述锅炉内燃料的燃烧效率,降低燃烧成本。请参阅图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干系统还包括空气预热器626和回流管627,所述空气预热器626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尾气管道621中,所述空气预热器626与所述回流管62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流管627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腔611连通。一方面,所述空气预热器626利用所述锅炉610排出的尾气的余热加速了所述加热腔611中燃料的干燥、着火和燃烧的过程,保证所述锅炉610内燃料的稳定燃烧,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所述空气预热器626利用所述锅炉610排出尾气的余热加热助燃的空气,热空气改善了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情况,使得锅炉内的燃料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转化率。如此,所述空气预热器626利用所述锅炉610排出的尾气的余热增加所述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所述锅炉610的燃烧成本。

为了减少烘干系统的热量散失,降低烘干系统的成产成本,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气管620外侧设置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为橡塑保温材料。这样降低了高温高压水蒸气从所述锅炉610到所述烘干室650散失的热量。进一步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管623外侧设置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为橡塑保温材料。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池622中的水经过所述尾气管道621的加热温度升高,所述水管623外侧设置的隔热套降低了温水从水池622到锅炉610的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管627外侧设置有隔热套,所述隔热套为耐高温材料。如此,减少烘干系统中温水和水蒸气的热量散失,降低烘干系统的成产成本。

为了提高烘干系统使用寿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管621内侧设置有油漆层,避免了水与水管621的直接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水管621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水管621的内外表面经过钝化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气管620内侧设置有油漆层。避免了水蒸气与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直接接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内外表面经过钝化处理。如此,提高了所述水管621和所述第一热气管620的防锈性能,提高了烘干系统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锅炉610内燃料的燃烧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锅炉610还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的输入端和所述回流管62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回流管627中的热空气将用于助燃的空气加热在鼓风机的抽力作用下对燃料进行助燃。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为变频鼓风机,采用变频器改变交流电机的转速方式来进行风机流量的控制,大幅度减少以往机械方式调控流量造成的能量损失。如此,使得锅炉610内的燃料充分燃烧,提高了燃料的转化率。降低了烘干系统的生产成本。

为了对所述第二热气管640以及所述第三热气管660中的高温水蒸气进行回收利用,请参阅图9,其为一个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冷凝系统700,包括:蒸汽管710、冷凝室720、回流管730、冷水池740、冷水泵750、冷凝管760以及高空喷淋装置77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热气管640以及所述第三热气管660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蒸汽管710的输入端连接,也就是说,用于成型以及烘干的高温水蒸气通过所述第二热气管640和所述第三热气管660进入所述冷凝室720中进行冷凝处理。所述蒸汽管710和所述冷凝管760的材质为铝合金,所述蒸汽管710和所述冷凝管760的内外表面设置有油漆层,以提高所述蒸汽管710和所述冷凝管760的抗腐蚀性。所述蒸汽管710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凝室7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室720的输出端和所述回流管7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流管730的输出端与所述水池62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管730的外部设置有隔热层,以减少冷凝水温度的散失。如此,高温水蒸气经过新型冷凝系统700冷凝后的温水进入所述水池622中供所述锅炉610再次使用加热,降低了加热的耗能和成本。所述冷水池740的输出端与所述冷水泵75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水泵750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管76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管760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冷凝室720中,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管760收容于所述冷凝室720中的部分曲折回环,使得所述冷凝管760在所述冷凝室720中与高温水蒸气的接触面积足够大,以使得对通入所述冷凝室720中的高温水蒸气有较好的冷凝效果。所述冷凝管760的输出端与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70连接,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70设置在所述冷水池720的上方。也就是说,所述冷水池740中的冷水在所述冷水泵750的抽送作用下通过所述冷凝管760和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70再回流入所述冷水池740。

上述新型冷凝系统700在运行过程中,所述冷水泵750将所述冷水池740中的冷水抽送至所述冷凝管760。所述冷凝管760部分收容于所述冷凝室720中,用于将从所述蒸汽管710输入进所述冷凝室720中的高温水蒸气冷凝成为冷凝水,冷凝水通过所述回流管730从所述冷凝室720中流出。所述冷凝管730中用于冷却的冷水温度会上升,温度上升的冷水通过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70从高空落到所述冷水池740中进行降温处理。该新型冷凝系统10结构简单、耗能低、成本低,实现了对高温水蒸气冷凝回收的同时,使得冷水池中的冷水得以循环利用。

为了提高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对高温水蒸气的冷却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还包括气泵7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泵711为电动气泵。所述蒸汽管760的输出端与所述气泵7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泵711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凝室72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泵711将所述第二热气管640和所述第三热气管660中的高温水蒸气抽送至所述冷凝室720中,加速了高温水蒸气在所述第二热气管640、所述第三热气管660以及所述蒸汽管760中的流通速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还包括真空机,所述真空机与所述冷凝室连接,用于抽除所述冷凝室中的空气,所述冷凝室与所述蒸汽管形成压力差,所述第二热气管640、所述第三热气管660中的水蒸气会加速进入所述冷凝室进行冷凝处理。如此,提高了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对高温水蒸气的冷却效率,提高了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对高温水蒸气回收利用的效率。

为了提高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对所述冷凝室720中的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还包括回流泵7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流泵731为气动隔膜泵。所述冷凝室720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流泵73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流泵731的输出端与所述回流管73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回流泵731将所述冷凝室720中的冷凝水通过所述回流管730回收至所述水池622中,加速了冷凝水在所述回流管730中的流通速度,避免了冷凝水在所述冷凝室720以及所述回流管730中滞留时间过长,导致热量散失较快。如此,提高了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对所述冷凝室720中的冷凝水的回收利用效率。

为了将通过所述冷凝室720后升温的冷水进行降温处理,以保证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对高温水蒸气的冷凝效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00包括大型花洒,所述冷凝管760的输出端与所述大型花洒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大型花洒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冷水池740。也就是说,通过所述冷凝室720后升温的冷水由所述大型花洒从均匀的从高空落下达到降温目的。为了进一步地提高降温效果,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00包括若干花洒,所述若干花洒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冷凝管76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若干花洒均匀分布于所述冷水池740的上方。所述若干花洒的输出端朝向所述冷水池740。如此,通过所述冷凝室720后升温的冷水由均匀地从高空落下,空气中的气流将通过所述冷凝室720后升温的冷水的热量带走,使得冷水的温度得到降低。

为了降低将通过所述冷凝室720后升温的冷水进行降温处理的成本,并保证所述新型冷凝系统700对高温水蒸气的冷凝效果,请参阅图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70包括支撑架771、冷水槽772、过滤网773和海绵垫774。所述支撑架771用于支撑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70。所述支撑架771与所述冷水槽772连接,所述冷凝管760的输出端和所述冷水槽77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水槽772用于承接所述冷凝管760输入的升温冷水。所述冷水槽772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喷射孔775,所述海绵垫774铺设在所述冷水槽772底部,所述过滤网773铺设在所述海绵垫77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773为塑料材质。需要理解的是,一方面,所述过滤网773用于降低水流对所述海绵垫774的直接冲击,起到保护所述海绵垫774的作用。另一方面,所述过滤网773用于对水流起到承接的作用,使得温水能够蔓延到整个所述冷水槽772底部,以使得所述海绵垫774的一面穿透到另一面,从而实现比较大的降水面积,提高温水的降温效果。所述冷凝管760输入的升温冷水依次通过所述过滤网773、所述海绵垫774以及若干喷射孔775从高空落下实现降温。如此,所述高空喷淋装置770有效地降低了将通过所述冷凝室720后升温的冷水进行降温处理的成本。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