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19471发布日期:2019-10-09 00:3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淋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胡椒醛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胡椒醛又称洋茉莉醛,其成品是白色或黄白色的闪光结晶,在空气中露光后呈红棕色。其熔点37℃,沸点264℃。极易溶于乙醇和乙醚,溶于丙二醇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微溶于矿物油,不溶于甘油和水。胡椒醛是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暂时允许使用的食品香料,主要用于配制香草、桃、梅、草莓、樱桃等食用香精,用于可乐、酒和烟草等。在口香糖中使用量为36mg/kg;烘烤食品中18mg/kg;糖果中7.4mg/kg;冷饮中7.0mg/kg;软饮料中6.0mg/kg;布丁类中5.8mg/kg。其中,GB 2760—96规定胡椒醛为暂时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以配制香草、樱桃、桃、梅、草莓、可乐、酒和烟草等型香精。由于该品具有类似香水草花(俗称葵花,洋茉莉)的香气,主要用于葵花、百合、紫罗兰等多种花香型和幻想型化妆品香精中,在食品、烟草中变有应用。另外也用作农药增效剂和电镀添加剂。

胡椒醛天然品少量存在于笃斯越橘、甜瓜、香胡椒、鸡、雪莉酒、刺槐属等花油和香荚兰豆等中。胡椒醛有几种主要制法:1、由异黄樟素氧化而得。2、由胡椒环经氯甲基化、胺化、水解而得。3、以邻苯二酚为原料合成。4、由异黄樟油素用重铬酸钾和硫酸氧化而得。

胡椒醛在生产中,其提取液具有一定温度,需要及时冷却后进入下一道工序继续进行处理。现有技术的冷却中,冷却效果较差,并且耗时较长冷却效率较低,使得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有所增高,另外低效率造成每天的生产量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市场竞争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喷淋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效率低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淋冷却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筒体,其底部具有出水口;所述筒体内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在筒体内成形有密集换热部,并从筒体的上端伸出;所述输送管与筒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环绕在输送管的四周朝输送管喷淋降温,且喷淋组件上连接有引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密集换热部为输送管弯折成的螺旋体、盘状体、蛇形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密集换热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持组件,支持组件将密集换热部固定在筒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喷淋组件包括竖向设于输送管两侧的多根喷淋管,喷淋管上连接有多个喷头;多根所述喷淋管的顶端伸出筒体并连接引水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喷头沿喷淋管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并朝向于输送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喷淋管上连接有多根水平布置的喷淋环管,喷淋环管环绕在多根喷淋管与输送管之间,且连通多根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连接有多个喷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喷头沿喷淋环管的环状体均匀间隔排布,并朝向于输送管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环管沿筒体的高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圈;多根所述喷淋管的上段部分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环,支撑环支撑在支撑圈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所述支撑环环设在多根喷淋管的外围,喷淋管的外壁与支撑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喷淋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其为立式设备,方便布置安装,且不占用过多的安装地面。该冷却装置采用流水喷淋冷却,冷却降温的效果好,冷却到预定温度耗时短冷却效率高,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装置的喷淋水,经冷却后,具有一定温度(热量),可收集起来供给生产生活的热水,二次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另外,该喷淋冷却装置还方便进行串联设置,多组喷淋冷却装置组合起来使用,冷却降温的效果及效率大大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展示清楚其结构,其中喷淋组件未表示出);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喷淋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展示清楚其结构,其中密集换热部及输送管未表示出);

图中:

1、筒体,2、支持组件,3、喷淋环管,4、喷头,5、喷淋管,6、支撑圈,7、支撑环,8、引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当然的,还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另外的,还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淋冷却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筒体1,其底部具有出水口;所述筒体1内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在筒体1内成形有密集换热部,并从筒体1的上端伸出;所述输送管与筒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环绕在输送管的四周朝输送管喷淋降温,且喷淋组件上连接有引水管8。

筒体1的底部为开放的通孔,其即为出水口,喷淋用的冷却水即可从此处向外排出。

密集换热部为输送管弯折成的螺旋体、盘状体、蛇形体。

密集换热部的体表面积大,此处输送管盘绕、环绕、弯折后,增大其与喷淋水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果,输送管内的介质可以快速降温冷却。

密集换热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持组件2,支持组件2将密集换热部固定在筒体1内。

支持组件2可以设置成多根立杆,立杆杆体固定连接支撑着输送管及密集换热部,其上端或下端固定连接在筒体1的顶部或者底部。

支持组件2可以设置成多根环形杆,环形杆的内圈固定连接支撑着输送管及密集换热部,其外圈固定在筒体1的内壁上。

喷淋组件包括竖向设于输送管两侧的多根喷淋管5,喷淋管5上连接有多个喷头4;多根所述喷淋管5的顶端伸出筒体1并连接引水管8。

喷头4沿喷淋管5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并朝向于输送管设置。

喷淋管5上连接有多根水平布置的喷淋环管3,喷淋环管3环绕在多根喷淋管5与输送管之间,且连通多根喷淋管5;所述喷淋管5上连接有多个喷头4。

喷头4沿喷淋环管3的环状体均匀间隔排布,并朝向于输送管设置。

环管沿筒体1的高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多根环管加上喷淋管5的共同作用,密集的环绕在密集换热部及输送管周围,尽可能多次重复喷淋密集换热部及输送管,冷却其内的胡椒醛或者其它待冷却的介质。

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圈6;多根所述喷淋管5的上段部分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环7,支撑环7支撑在支撑圈6上。

支撑环7环设在多根喷淋管5的外围,喷淋管5的外壁与支撑环7的内壁固定连接。

支撑圈6与支撑环7配合作用,喷淋管5支承在筒体1上,喷淋管5的下端伸入筒体1内悬空。由于喷淋管5通常为钢管,其自重往往较大,当在通水状态,其重量更大。当采用单一的立杆等支持时,其稳定性不高。

本喷淋冷却装置工作中,输送管的进口端通入胡椒醛或者其它待冷却的介质,其进入到筒体1内由喷头4对其喷淋冷却,之后向外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喷淋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其为立式设备,方便布置安装,且不占用过多的安装地面。该冷却装置采用流水喷淋冷却,冷却降温的效果好,冷却到预定温度耗时短冷却效率高,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装置的喷淋水,经冷却后,具有一定温度(热量),可收集起来供给生产生活的热水,二次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另外,该喷淋冷却装置还方便进行串联设置,多组喷淋冷却装置组合起来使用,冷却降温的效果及效率大大增加。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淋冷却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筒体1,其底部具有出水口;所述筒体1内固定连接有输送管,输送管在筒体1内成形有密集换热部,并从筒体1的上端伸出;所述输送管与筒体1内壁之间设置有喷淋组件,喷淋组件环绕在输送管的四周朝输送管喷淋降温,且喷淋组件上连接有引水管8。

筒体1的底部也可以为封闭状态,即具有封闭的底板。在筒体1或者底板上专门开设一个供喷淋用冷却水向外排出的出水口。

密集换热部为输送管弯折成的螺旋体、盘状体、蛇形体。

密集换热部上固定连接有支持组件2,支持组件2将密集换热部固定在筒体1内。

喷淋组件包括竖向设于输送管两侧的多根喷淋管5,喷淋管5上连接有多个喷头4;多根所述喷淋管5的顶端伸出筒体1并连接引水管8。

喷头4沿喷淋管5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并朝向于输送管设置。

喷淋管5上连接有多根水平布置的喷淋环管3,喷淋环管3环绕在多根喷淋管5与输送管之间,且连通多根喷淋管5;所述喷淋管5上连接有多个喷头4。

喷头4沿喷淋环管3的环状体均匀间隔排布,并朝向于输送管设置。

环管沿筒体1的高度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筒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圈6;多根所述喷淋管5的上段部分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支撑环7,支撑环7支撑在支撑圈6上。

支撑环7环设在多根喷淋管5的外围,喷淋管5的外壁与支撑环7的内壁固定连接。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更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