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2810发布日期:2020-02-07 22:1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新风空调一体机因为其能够在外界气温高时使用机械制冷模式降温,外界气温低时则使用新风制冷模式,直接引进室外低温空气做为冷源来冷却房间内的发热设备,这一模式避免了压缩机运行,因而节能效果显著,使得新风空调一体机在通信基站、机房及配电房等工业空调使用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新风空调一体机为整体式结构,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受到限制,使得机械制冷模式下制冷能效比通常较普通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有比较大的降低,从而削弱了新风空调一体机整体节能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

一种一体式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空调一体机制冷能效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其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蒸发器、上接水盘、喷淋管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接水盘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器。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蒸发器倾斜设置。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上接水盘包括盘体和边板,所述边板设置在所述盘体的顶面边缘并倾斜向上延伸,所述边板与所述蒸发器连接,并平行于所述蒸发器。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盘体上设置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喷淋管连接,所述盘体内设置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出水孔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喷淋管内,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出水孔外。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过滤器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出水孔连接;

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的顶部;

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向上设置并延伸至所述安装部内;

所述安装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与所述过水孔连通,所述镂空部内设置有滤网。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出水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部的外径。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孔的内径,并且所述安装块的底部与所述盘体接触。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喷淋管朝向所述冷凝器一端弯折成水平状态,所述喷淋管弯折成水平状态处设置有多个喷水孔。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冷凝器包括第一冷凝器本体和第二冷凝器本体,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和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相连接并形成倒v字形。

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相对,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位于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背离所述室外进风口一侧,所述喷淋管弯折成水平状态处与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相对应。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接水盘内承接的冷凝水通过所述喷淋管向下流,滴落至所述冷凝器上,通过冷凝水对所述冷凝器进行降温冷却,从而在不改变所述壳体外观的前提下,提升所述冷凝器的换热效果,使所述一体式空调器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体式空调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二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器与所述上接水盘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喷淋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排水管与下接水盘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式空调器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壳体,2:蒸发器,3:上接水盘,4:喷淋管,5:冷凝器,6:下接水盘,7:排水管,8:过滤器,9:第一隔板,31:盘体,32:边板,33:第二盘体,34:出水孔,41:喷水孔,42:喷淋管固定件;51:第一冷凝器本体,52:第二冷凝器本体,81:安装部,82:连接部,83:安装块,84:滤网,85:过水孔,86:镂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现有技术中蒸发器布置在整机上方,冷凝器布置在整机下方,因为受整体外形结构尺寸限制,其冷凝器不可能做的很大,冷凝器换热面积受到较大限制,其机械制冷模式下制冷能效比通常较普通家用空调制冷能效比有比较大的降低,从而削弱了空调器的整体节能效果。因此在不改变新风空调一体机整体外形结构的情况下,急需通过提高冷凝器换热效果来提高机械制冷能效比进而提升整机节能效果,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如图1所示,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蒸发器2、上接水盘3、喷淋管4、冷凝器5、所述蒸发器2、所述上接水盘3、所述喷淋管4和所述冷凝器5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所述蒸发器2和所述冷凝器5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蒸发器2和所述冷凝器5均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连接,以在所述壳体1内进行固定。所述上接水盘3位于所述蒸发器2的正下方,并对所述一体式空调器制冷时所述蒸发器2产生的冷凝水进行承接;所述喷淋管4的一端与所述上接水盘3连通,另一端朝向所述冷凝器5延伸,所述喷淋管4上设置有喷水孔,所述上接水盘3内承接的冷凝水通过所述喷淋管4向下流,并从所述喷水孔流出,滴落至所述冷凝器5上,通过冷凝水对所述冷凝器5进行降温冷却,从而在不改变所述壳体1外观的前提下,提升所述冷凝器5的换热效果,使所述一体式空调器更加高效。

进一步的,如图2、3和8所示,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下接水盘6和排水管7,所述下接水盘6位于所述冷凝器5正下方,通过所述喷水孔落至所述冷凝器5上的冷凝水,一部分受所述冷凝器5的热度蒸发,未蒸发的冷凝水沿所述冷凝器5向下落入所述下接水盘6内。所述排水管7的一端与所述下接水盘6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1外,所述下接水盘6内积存的冷凝水通过所述排水管7排放到所述壳体1外,避免所述下接水盘6内积存的冷凝水过多而溢出至所述壳体1内,对其他零件产生不良影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蒸发器2倾斜设置,从而在不改变所述壳体1体积的情况下可以扩大所述蒸发器2的体积,提升所述一体式空调器的换热效率。所述蒸发器2位于所述上接水盘3的上方,较佳的实施例一,所述蒸发器2与所述上接水盘3之间间隔设置,即所述蒸发器2与所述上接水盘3之间互不接触,只需要满足所述上接水盘3能够承接所述蒸发器2上流下的冷凝水即可。较佳的实施例二,所述蒸发器2的下端与所述上接水盘3连接,减小所述蒸发器2与所述上接水盘3之间的距离,防止冷凝水从所述蒸发器2上流向所述上接水盘3时发生喷溅,溅湿其他零件而影响其他零件的工作性能。

如图3所示,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第一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9位于所述蒸发器2与所述冷凝器5之间,所述上接水盘3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9的上表面,所述蒸发器2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蒸发器2的下端与所述上接水盘3连接,从而将所述蒸发器2定位在倾斜状态。

如图4所示,所述上接水盘3包括盘体31和边板32,所述边板32的一端与所述盘体31的顶面边缘连接,另一端向上延伸设置;所述蒸发器2未连接所述壳体1一端延伸至所述盘体31内,并与所述边板32连接。由于所述蒸发器2成倾斜状态,所述边板32可以对所述蒸发器2进行遮挡,从而避免所述蒸发器2上的冷凝水朝向所述上接水盘3流动时发生侧漏,尽量使所述蒸发器2上的冷凝水能够全部落入所述上接水盘3内。

所述盘体31的长度和宽度略大于所述蒸发器2下端的长度和宽度,使得所述盘体31既能完全承接沿所述蒸发器2下流的冷凝水,又不会过多占用所述壳体1内空间。进一步的,所述上接水盘3还包括第二盘体33,所述第二盘体33垂直于所述盘体31,所述第二盘体33与所述盘体31连接,并安装在所述第一隔板9上,以扩大所述上接水盘3的承接容量。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盘体31上设置有出水孔34,所述盘体31内设置有过滤器8,所述第一隔板9上设置有漏水孔,所述漏水孔与所述出水孔34相对应,所述喷淋管4的上端穿过所述漏水孔后插入所述出水孔34内;所述过滤器8的下端与所述出水孔34连接,并延伸至所述喷淋管4内,所述过滤器8的上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出水孔外;从所述上接水盘3流向所述喷淋管4的冷凝水,可以经过所述过滤器8进行过滤。

如图5所示,所述过滤器8包括连接部82、安装部81和过水孔85,所述连接部82设置在所述安装部81的下端,所述连接部82用于与所述出水孔34连接。所述过水孔85从所述连接部82的底部向上设置并延伸至所述安装部81内,所述连接部82与所述出水孔34连接;所述安装部8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镂空部86,所述镂空部86与所述过水孔85连通,以使得所述盘体31内冷凝水可以通过所述镂空部86进入所述过水孔85,进而通过所述过水孔85流入所述喷淋管4。所述镂空部86内设置有滤网84,使得冷凝水可以经过所述滤网84过滤后进入所述过水孔85,从而起到对流向所述冷凝器5的冷凝水的过滤作用。

所述连接部8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出水孔34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部82的外径小于所述出水孔34的内径,以使所述连接部82能够安装入所述出水孔34内;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出水孔34的内径小于所述安装部81的外径,即所述连接部82的外径、所述出水孔34的内径和所述安装部81的外径依次增大,使得所述连接部82插入所述出水孔34内后,所述安装部81可以置于所述出水孔34外,避免被所述滤网84过阻挡的杂质流入所述出水孔34内堵塞所述出水孔34。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所述安装部81与所述连接部82之间设置有安装块83,所述安装块83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孔34的内径,并且所述安装块83的底部与所述盘体31接触。所述安装块83的中心处沿上下方向贯穿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过水孔85连通,使得冷凝水经过所述滤网84进入所述安装部81内过水孔85后,可以通过所述穿孔和所述连接部82内过水孔85进入所述喷淋管4。所述安装块83与所述盘体31接触,使得所述盘体31内冷凝水只有积存到超过所述安装块83的高度后,才能通过所述滤网84进入所述过水孔85内。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接水盘3承接冷凝水后,对冷凝水进行积存,使得冷凝水内杂质可以进行沉淀,当冷凝水积存超过所述安装块83的高度后,从所述滤网84进入所述过水孔85,进而流入所述喷淋管4内,提升流向所述冷凝器5的冷凝水的干净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83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部81的外径,所述安装块83的底部与所述盘体31接触,避免所述冷凝水经过所述安装块83与所述盘体31之间流入所述出水孔34而导致杂质进入所述出水孔34。

如图3所示,所述喷淋管4朝向所述冷凝器5一端弯折成水平状态,使得所述喷淋管4的水平部分能够与所述冷凝器5水平方向的长度相配合,扩大冷凝水从所述喷淋管4漏出时覆盖所述冷凝器5的面积,提升冷凝水对所述冷凝器5的冷却作用,从而提升所述冷凝器5的换热效率。进一步的,如图7所述,所述喷水孔41为多个,并且所述喷水孔41位于所述喷淋管4弯折成水平状态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喷水孔41的数量、设置方式、形状均不受特别限制,只需满足使上接水盘3内承接的冷凝水通过喷水孔流出,滴落至冷凝器5上并对冷凝器5进行降温冷却即可。例如,多个喷水孔41可以设置在喷淋管4朝向冷凝器5的一侧,由此,喷淋管4内的冷凝水可以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顺利从所述喷水孔流出。又例如,多个喷水孔41可以呈线性等间距排布,由此,喷淋管4内的冷凝水在对冷凝器5进行降温冷却时,降温更加均匀,冷却效果好。又例如,喷水孔可以为圆形喷水孔,也可以为椭圆形喷水孔。

如图9所示,一体式空调器进一步包括喷淋管固定件42,所述喷淋管固定件42设置在第一隔板9背离蒸发器2的一侧。所述喷淋管固定件42包括两个u型固定件,所述两个u型固定件间隔布置于所述第一隔板9背离蒸发器2的一侧,并且所述喷淋管4的弯折部依次穿过两个u型固定件,并通过所述u型固定件支撑,这样可以提高喷淋管的稳固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冷凝器5包括第一冷凝器51本体和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和所述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相连接并形成倒v字形。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所述冷凝器5采用倒v字形的结构,而非单一的板块式的设计,不仅增加了所述冷凝器5的体积,改善了所述冷凝器5的换热效果,而且可以在保证换热面积的同时,大大地减少所述冷凝器5占用的空间,从而不会增加所述壳体1的成体尺寸,不会影响所述一体式空调器的厚度。

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室外进风口,所述室外进风口与所述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相对,可以保证所述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的换热效果。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与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中至少一个对应于所述喷淋管4弯折成水平状态位置处,使得所述喷水孔流出的冷凝水可以直接滴落至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上,或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上,或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和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上均有冷凝水滑过。

由于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位于所述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背离所述室外进风口一侧,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的换热效果会比所述所述第二冷凝器本体52的换热效果差,因此,本实用新型中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喷淋管4弯折成水平状态处与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相对应,即所述喷水孔与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相对应,使得从所述喷淋管4流出的冷凝水可以落至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的表面,从而提升所述第一冷凝器本体51的换热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式空调器,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蒸发器、上接水盘、喷淋管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连接,所述喷淋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接水盘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接水盘内承接的冷凝水通过所述喷淋管向下流,滴落至所述冷凝器上,通过冷凝水对所述冷凝器进行降温冷却,从而在不改变所述壳体外观的前提下,提升所述冷凝器的换热效果,使所述一体式空调器更加高效。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