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移动的耐高温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6666发布日期:2020-05-20 03:1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移动的耐高温换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可移动的耐高温换热装置。



背景技术:

响应国家发改委节能减排的号召,面对日益紧张的能源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节能工艺设备的完善,人们对铝工业竖式熔铝炉燃烧排放的高温烟气的回收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追求高效的回收成果的同时更应保证其使用寿命。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534643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装置下体、换热装置中体、换热装置上体、通风管道和传动部件。但是现有的换热装置还存在着不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移动,不便于清理容易发生堵塞和滤杂能力较差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新型可移动的耐高温换热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移动的耐高温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换热装置存在着不可根据使用需求进行移动,不便于清理容易发生堵塞和滤杂能力较差的问题。一种新型可移动的耐高温换热装置,包括悬挂环,悬挂架,连接架,换热壳,透明片,固定框,提手,拆卸螺栓,内换热壳,耐高温蓄热体,清理底板,清理螺栓,可观察式滤杂处理吸附芯结构,可防堵塞清理排放管结构和可伸缩调节移动固定轮结构,所述的悬挂环分别螺栓连接在悬挂架的上部后侧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架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换热壳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悬挂架的下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透明片横向镶嵌在固定框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框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螺栓连接有提手;所述的固定框横向通过拆卸螺栓安装在换热壳的上部中间位置出口端;所述的内换热壳螺栓安装在换热壳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内换热壳的内部螺栓连接有耐高温蓄热体;所述的清理底板横向通过清理螺栓安装在换热壳的底部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可观察式滤杂处理吸附芯结构和换热壳相连接;所述的可防堵塞清理排放管结构和换热壳相连接;所述的可伸缩调节移动固定轮结构和换热壳相连接;所述的可观察式滤杂处理吸附芯结构包括观察窗,进气管,滤杂吸附芯,镂空盘,拆卸螺钉和连接管头,所述的观察窗横向螺钉连接在进气管的上部中间位置出口端;所述的滤杂吸附芯横向螺钉连接在镂空盘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镂空盘分别通过拆卸螺钉安装在进气管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管头横向左端螺纹连接在进气管的内部右端。

优选的,所述的可防堵塞清理排放管结构包括双排管,清理盖,排管,清理盘,连接杆,热气出网和清理刷毛,所述的双排管分别横向右端螺纹连接在清理盖的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出口端;所述的清理盖螺纹连接在排管的左端;所述的排管的内部右侧设置有清理盘;所述的连接杆横向一端螺栓连接清理盖的右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清理盘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气出网分别镶嵌在清理盘的内部上下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清理刷毛螺钉连接在清理盘的外表面四周。

优选的,所述的可伸缩调节移动固定轮结构包括开口环,调节杆,固定套管,轮座,移动轮和翼形螺钉,所述的开口环套接在调节杆的上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所述的调节杆纵向插接在固定套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轮座横向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调节杆的下端;所述的轮座的下表面螺栓连接有移动轮;所述的翼形螺钉螺纹连接在调节杆和固定套管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的进气管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换热壳的右上侧中间位置进口端,并与内换热壳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窗具体采用透明玻璃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的滤杂吸附芯具体采用圆柱状活性炭滤芯。

优选的,所述的观察窗和进气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条。

优选的,所述的热气出网具体采用扇形不锈钢滤网。

优选的,所述的清理刷毛具体采用钢丝刷毛。

优选的,所述的排管横向右端螺栓连接在换热壳的左上侧中间位置出口端,并与内换热壳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轮采用多个带刹车片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套管分别纵向螺栓连接在换热壳的下部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耐高温蓄热体具体采用陶瓷蜂窝蓄热体。

优选的,所述的透明片具体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气管,滤杂吸附芯,镂空盘,拆卸螺钉和连接管头的设置,有利于对进入热气进行杂质吸附处理,以便于保证换热工作顺利进行,并可进行清理滤杂吸附芯,方便拆卸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观察窗的设置,有利于观察热气进入清理情况,方便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双排管,清理盖,排管,清理盘,连接杆,热气出网和清理刷毛的设置,有利于解决不便于清理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以保证清理操作便捷性,同时保证换气操作顺利进行。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开口环,调节杆,固定套管,轮座和翼形螺钉的设置,有利于根据换气使用操作需求进行高度调节装置的位置,方便操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轮的设置,有利于移动该装置,便于多位置操作使用。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悬挂环,悬挂架,连接架和换热壳的设置,有利于增加悬挂功能,可保证使用操作功能性。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透明片,固定框,提手,拆卸螺栓和内换热壳的设置,有利于辅助进行维护操作,保证换热工作顺利进行。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清理底板和清理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根据使用时间进行清理耐高温蓄热体或者更换耐高温蓄热体,方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观察式滤杂处理吸附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防堵塞清理排放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调节移动固定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悬挂环;2、悬挂架;3、连接架;4、换热壳;5、透明片;6、固定框;7、提手;8、拆卸螺栓;9、内换热壳;10、耐高温蓄热体;11、清理底板;12、清理螺栓;13、可观察式滤杂处理吸附芯结构;131、观察窗;132、进气管;133、滤杂吸附芯;134、镂空盘;135、拆卸螺钉;136、连接管头;14、可防堵塞清理排放管结构;141、双排管;142、清理盖;143、排管;144、清理盘;145、连接杆;146、热气出网;147、清理刷毛;15、可伸缩调节移动固定轮结构;151、开口环;152、调节杆;153、固定套管;154、轮座;155、移动轮;156、翼形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新型可移动的耐高温换热装置,包括悬挂环1,悬挂架2,连接架3,换热壳4,透明片5,固定框6,提手7,拆卸螺栓8,内换热壳9,耐高温蓄热体10,清理底板11,清理螺栓12,可观察式滤杂处理吸附芯结构13,可防堵塞清理排放管结构14和可伸缩调节移动固定轮结构15,所述的悬挂环1分别螺栓连接在悬挂架2的上部后侧左右两端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架3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换热壳4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另一端分别螺栓连接在悬挂架2的下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透明片5横向镶嵌在固定框6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框6的上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螺栓连接有提手7;所述的固定框6横向通过拆卸螺栓8安装在换热壳4的上部中间位置出口端;所述的内换热壳9螺栓安装在换热壳4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内换热壳9的内部螺栓连接有耐高温蓄热体10;所述的清理底板11横向通过清理螺栓12安装在换热壳4的底部中间位置出口处;所述的可观察式滤杂处理吸附芯结构13和换热壳4相连接;所述的可防堵塞清理排放管结构14和换热壳4相连接;所述的可伸缩调节移动固定轮结构15和换热壳4相连接;所述的可观察式滤杂处理吸附芯结构13包括观察窗131,进气管132,滤杂吸附芯133,镂空盘134,拆卸螺钉135和连接管头136,所述的观察窗131横向螺钉连接在进气管132的上部中间位置出口端;所述的滤杂吸附芯133横向螺钉连接在镂空盘134之间的内侧中间位置;所述的镂空盘134分别通过拆卸螺钉135安装在进气管132的内部左右两侧;所述的连接管头136横向左端螺纹连接在进气管132的内部右端,将换热管路连接连接管头136,使得气体不断进入进气管132内部,并通过滤杂吸附芯133和镂空盘134进行吸附处理工作,以保证气体干净的进入内换热壳9内部的耐高温蓄热体10中,可进行换热工作,可实时通过透明片5进行观察换热情况。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可防堵塞清理排放管结构14包括双排管141,清理盖142,排管143,清理盘144,连接杆145,热气出网146和清理刷毛147,所述的双排管141分别横向右端螺纹连接在清理盖142的左侧上下两部中间位置出口端;所述的清理盖142螺纹连接在排管143的左端;所述的排管143的内部右侧设置有清理盘144;所述的连接杆145横向一端螺栓连接清理盖142的右侧中间位置,另一端螺栓连接清理盘144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热气出网146分别镶嵌在清理盘144的内部上下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清理刷毛147螺钉连接在清理盘144的外表面四周,换热中,气体不断经由排管143导出,并通过热气出网146进行过滤处理工作,最终经由双排管141排出,通过卸下清理盖142,可使得连接杆145拖动清理盘144在排管143内部动作,可经由清理刷毛147进行清理,以保证清理工作顺利进行,并可避免出现堵塞问题。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伸缩调节移动固定轮结构15包括开口环151,调节杆152,固定套管153,轮座154,移动轮155和翼形螺钉156,所述的开口环151套接在调节杆152的上端外壁开设的环形凹槽内部;所述的调节杆152纵向插接在固定套管15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轮座154横向中间位置螺栓连接在调节杆152的下端;所述的轮座154的下表面螺栓连接有移动轮155;所述的翼形螺钉156螺纹连接在调节杆152和固定套管153的连接处,根据换热需求可通过移动轮155进行位置移动操作,通过放松翼形螺钉156,可以伸缩调节调节杆152在固定套管153内部的移动位置,确定装置的位置后,即可锁紧翼形螺钉156,以满足使用操作需求。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进气管132横向左端螺栓连接在换热壳4的右上侧中间位置进口端,并与内换热壳9连通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窗131具体采用透明玻璃观察窗。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滤杂吸附芯133具体采用圆柱状活性炭滤芯。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观察窗131和进气管132的连接处设置有橡胶条。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热气出网146具体采用扇形不锈钢滤网。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清理刷毛147具体采用钢丝刷毛。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排管143横向右端螺栓连接在换热壳4的左上侧中间位置出口端,并与内换热壳9连通设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移动轮155采用多个带刹车片万向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套管153分别纵向螺栓连接在换热壳4的下部四角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耐高温蓄热体10具体采用陶瓷蜂窝蓄热体。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透明片5具体采用透明钢化玻璃片。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将换热管路连接连接管头136,使得气体不断进入进气管132内部,并通过滤杂吸附芯133和镂空盘134进行吸附处理工作,以保证气体干净的进入内换热壳9内部的耐高温蓄热体10中,可进行换热工作,可实时通过透明片5进行观察换热情况,换热中,气体不断经由排管143导出,并通过热气出网146进行过滤处理工作,最终经由双排管141排出,通过卸下清理盖142,可使得连接杆145拖动清理盘144在排管143内部动作,可经由清理刷毛147进行清理,以保证清理工作顺利进行,并可避免出现堵塞问题,根据换热需求可通过移动轮155进行位置移动操作,通过放松翼形螺钉156,可以伸缩调节调节杆152在固定套管153内部的移动位置,确定装置的位置后,即可锁紧翼形螺钉156,以满足使用操作需求。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