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2458发布日期:2020-05-22 21:41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电器之一。市场上具有各种类型的空调器,然而其出风形式较为单一。以落地式空调为例,其通常仅在面板上开设常规出风口,使得落地式空调的送风范围有限,送风形式单一。不能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送风形式单一、送风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顶出风框及风机组件;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壳体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内形成有风道;

所述顶出风框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顶出风框的下端和前端敞口;

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风道内,用以将气流由所述进风口吹向所述顶出风框的下端口,并由所述顶出风框的前端口吹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和安装于所述外壳内的风道壳,所述安装口位于风道壳的顶面,所述风道壳内部形成所述风道,所述顶出风框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所述风道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前侧设有出风口,所述风道壳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位置开设有位于所述安装口下方的过风口,所述风机组件还用以驱动气流吹向所述过风口,并由所述出风口吹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出风框具有伸出所述安装口的第一位置,以及隐藏于所述风道壳的第二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所述风道壳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顶出风框,以驱动所述顶出风框上下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及相互啮合的齿轮和齿条结构,所述齿条结构呈上下延伸设置,且连接于所述顶出风框,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于所述齿轮,以驱动所述齿条结构带动所述顶出风框上下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出风框与所述风道壳的其中一者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结构,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结构配合的滑槽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顶出风框还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所述滑轨结构或所述滑槽结构,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所述齿条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的边缘设有轮齿,以形成所述齿条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连接于所述风道壳的内壁面,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所述滑轨结构或所述滑槽结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齿轮及所述齿条结构的数量均为两个,两所述齿条结构分别连接于所述顶出风框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每一个所述驱动电机、齿轮及齿条结构传动连接,两所述驱动电机同步驱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相互连接的空调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所述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顶出风框及风机组件;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所述壳体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所述进风口之间内形成有风道;

所述顶出风框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口处,所述顶出风框的下端和前端敞口;

风机组件安装于所述风道内,用以将气流由所述进风口吹向所述顶出风框的下端口,并由所述顶出风框的前端口吹出。

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开口向上的安装口,使得顶出风框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安装口处,且顶出风框的下端和前端敞口设置,风机组件用以将气流由进风口吹向顶出风框的下端口,并由顶出风框的前端口吹出。使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具有顶出风的模式,且顶出风框能够上下移动,则便于调节顶出风框的前端口的出风高度,或者可在不需要使用顶出风框时将其下降至壳体内。从而使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形式多样,送风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顶出风框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滑轨结构及滑槽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顶出风框200及风机组件(未图示)。壳体100具有进风口110,壳体100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口120,安装口120与进风口110之间内形成有风道130。顶出风框200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安装口120处,顶出风框200的下端和前端敞口。风机组件(未图示)安装于风道130内,用以将气流由进风口110吹向顶出风框200的下端口210,并由顶出风框200的前端口220吹出。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的整体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及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和设定。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整体通常呈上下延伸设置。其中,壳体100的横截面可以呈圆形、椭圆形、矩形、异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顶出风框20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有很多,如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异形等。进风口1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椭圆形、异形等,还可以为多个微孔。该进风口110可以为室内进风口110和\或新风进风口110。安装口120的大小应设置为能够供顶出风框200通过。为了使得防漏风效果及顶出风框200的移动效果更好,可以使得安装口120的形状和大小与顶出风框200的顶板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安装口120可以设置在壳体100的顶板上,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只需使得安装口120的开口朝上,能够供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即可。风道130内可以设置换热器,以能够吹出经过换热后的冷风或热风。

顶出风框200可以安装在壳体100上,也可以安装在壳体100内部的其他结构上,只需使得顶出风框200对应安装在安装口120处即可。可以通过手动调节的方式上下移动顶出风框200,也可以通过驱动装置300驱动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顶出风框200可以通过槽轨结构实现上下滑动,也可以通过螺丝调节结构、丝杆结构、齿轮齿条结构等实现上下移动。可以理解的是,顶出风框200为薄壁的空腔结构。需要说明的是,顶出风框200的前端指的是,在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安装到位后,面向用户的一端即为前端。下端口210指的是顶出风框200下端的敞口,前端口220指的是顶出风框200前端的敞口。通过使得顶出风框200的下端和前端呈敞口设置,则气流从顶出风框200的下端口210流入顶出风框200的腔体内,并能够从前端口220流出。

壳体100可以为单层的壳状结构,仅由单层的壳体100内形成风道130,则开口朝上的安装口120设置在该单层壳体100上,此时,顶出风框200可伸出壳体100设置。顶出风框200可以全部伸出壳体100设置,即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均使得顶出风框200伸出壳体100设置。如此,顶出风框200的前端口220始终与室内相通,上下移动顶出风框200即能够调节顶出风框200的出风高度和出风范围。还可以使得顶出风框200具有移动至伸出壳体100的位置和移动至容纳于安装口120下方的位置。如此,在需要实现顶出风的时候,通过将顶出风框200移动至伸出壳体100的位置,则能够从前端口220吹出气流。而在不需要顶出风模式时,可以通过将顶出风框200移动至容纳在安装口120下方的位置,则壳体100封堵顶出风框200的前端口220,使得气流不会从前端口220吹出。如此,使得送风模式更加多样化,同时在不需要使用顶出风模式的时候,能够将顶出风框200下降至壳体100内,进而降低整机的高度,使得整机的占用空间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及图4所示,壳体100包括外壳(未标示)和安装于外壳(未标示)内的风道壳150,安装口120位于风道壳150的顶面,风道壳150内部形成风道130,顶出风框200可上下移动的安装于风道壳150。进风口110可以设置在风道壳150上,也可以设置在外壳(未标示)上。风道130内进入的风可以为换热风、室内风、新风、或其他经过净化后的气流。也可以在该风道130内设置换热器等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外壳(未标示)与风道壳150的形状相适配。风道壳15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由两个子壳体拼接形成。外壳(未标示)的顶板与风道壳150的顶板之间可以留有足够的移动空间,也可以贴合设置,或具有较小的间隙。则当外壳(未标示)的顶板与风道壳150的顶板之间具有足够的空间的情况下,能够使得顶出风框200在外壳(未标示)内上下移动,此时,可以通过在外壳(未标示)上开设出风口141,该出风口141对应顶出风框200的前端口220设置,且该出风口141的延伸长度可以大于或等于顶出风框200的移动行程,则通过调节顶出风框200的上下移动位置即能够调节前端口220的出风高度。

当然,还可以通过在外壳(未标示)的顶板对应风道壳150的安装口120的位置设置伸出口,以供顶出风框200伸出。如此,气流能够直接从顶出风框200的前端口220吹向室内,且降低了外壳(未标示)的高度,使得整机的体积更小。此时,顶出风框200可以一直伸出外壳(未标示)设置,则通过调节顶出风框200的伸出高度,即能够调节出风的高度,进而增大了送风范围,满足用户的不同送风需求。在一实施例中,顶出风框200具有伸出安装口120的第一位置,以及隐藏于风道壳150的第二位置。如此,在不需要使用顶出风模式的时候,能够将顶出风框200隐藏隐藏至风道壳150内。从而降低整机高度,减小整机的占用空间。

风机组件(未图示)可以仅包括一个风机,该风机可以为轴流风机、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进风口110的开设位置可以根据使用的风机类型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可以包括风轮和电机,由电机驱动风轮转动,进而驱动足够的气流由进风口110进入风道130,然后吹向顶出风框200的下端口210,进入到顶出风框200的空腔内,再由顶出风框200的前端口220吹出。

本实用新型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壳体100上设置开口向上的安装口120,使得顶出风框200可上下移动地安装在安装口120处,且顶出风框200的下端和前端敞口设置,风机组件(未图示)用以将气流由进风口110吹向顶出风框200的下端口210,并由顶出风框200的前端口220吹出。使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具有顶出风的模式,且顶出风框200能够上下移动,则便于调节顶出风框200的前端口220的出风高度,或者可在不需要使用顶出风框200时将其下降至壳体100内。从而使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送风形式多样,送风范围更广。

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4,外壳(未标示)的前侧设有位于安装口120下方的出风口141,风道壳150对应出风口141的位置开设有过风口151,风机组件(未图示)还用以驱动气流吹向过风口151,并由出风口141吹出。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口14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矩形、长条形,多个微孔等。出风口141处可设置格栅,以防止灰尘进入外壳内。风机组件(未图示)能够驱动气流进入风道130,并吹向过风口151,随后从出风口141吹出。可以理解的是,顶出风框200设置在风道壳150对应过风口151的上方。通过在外壳(未标示)的前侧设置出风口141,则使得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具有常规出风模式和顶出风模式,进而使得送风形式多样化,大大增加了整机送风范围。且通过顶出风框200加外壳(未标示)的出风口141,显著增加了整机在高度上的送风范围,从而能够在整机高度较小,占用空间小的同时,实现大范围送风。在冬日需要暖足时,可以通过关闭顶出风框200的出风,或者降低顶出风框200的出风高度,尽量使得暖气流朝下吹出,进而满足暖足的使用需求。在夏日需要大范围制冷时,通过顶出风框200送风,能够使得冷风吹出的高度更高,进而送风距离更远,辐射范围更广,满足大范围制冷的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及图4,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安装于风道壳150的驱动装置300,驱动装置300连接顶出风框200,以驱动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300包括驱动件和升降结构,升降结构可以为丝杆结构、齿轮320、齿条结构330等,只需能够实现将驱动件的运动转换为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运动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驱动装置300实现顶出风框200的上下移动,实现顶出风框200的自动升降,进而用户只需遥控或者按压开关或按键即可调节顶出风框200的上下移动,使用方便快捷,提高用户体验。

具体而言,请一并参照图5,驱动装置300包括驱动电机310及相互啮合的齿轮320和齿条结构330,齿条结构330呈上下延伸设置,且连接于顶出风框200,驱动电机310的转轴连接于齿轮320,以驱动齿条结构330带动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齿条结构330可以与顶出风框200一体成型设置,即可以通过在顶出风框200上设置齿条,也可以使得齿条结构330与顶出风框200分体成型设置,则顶出风框200与齿条结构330可以为可拆卸连接。驱动电机310可以安装在风道壳150上,通过驱动电机310驱动齿轮320转动,其驱动结构简单、驱动力足、体积小。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电机310可以正转及反转,通过驱动电机310驱动齿轮320转动,以带动齿条上移或下移,进而带动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通过使得驱动电机310、齿轮320、齿条的驱动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易于实现、占用空间小。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4及图6所示,顶出风框200与风道壳150的其中一者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结构160,另一者上设有与滑轨结构160配合的滑槽结构170。具体地,滑轨结构160可以与顶出风框200或风道壳150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分体成型设置,即滑轨结构160为一个单独的结构。滑槽结构170可以为顶出风框200或风道壳150上开设的滑槽,也可以是由具有滑槽的单独结构形成,则该滑槽结构170与风道壳150或顶出风框200分体成型。顶出风框200与风道壳150体100通过滑槽和滑轨的形式实现滑动连接,一方面能够使得顶出风框200的上下移动更加顺畅,另一方面为顶出风框200的上下移动提供限位和导向的作用,进而使得顶出风框200的移动更加准确,不易发生偏摆。

在结合具有滑轨结构160及滑槽结构170的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请参照图5,顶出风框200还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安装板400,安装板400上安装有滑轨结构160或滑槽结构170,安装板400上还设有齿条结构330。

在本实施例中,顶出风框200的安装板400可以与顶出风框200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分体成型设置。为了使得安装板400与顶出风框200的连接更加稳固,可以使得两者一体成型设置。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板400整体呈条形设置,安装板400应在能够满足安装滑轨结构160及滑槽结构170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其宽度,进而减小安装板400的重量,使得驱动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的力更小。具体地,滑轨结构160和滑槽结构170呈双滑轨设置。通过在安装板400上设置齿条结构330,则使得滑动结构及上下移动结构均设置在安装板400上,如此,结构更加紧凑,能够减少多余的零部件,进而简化整机结构。在驱动电机310驱动齿轮320转动时,带动安装板400上的齿条移动,进而通过安装板400的滑轨或滑槽结构170,使得顶出风框200相对风道壳150上下滑动。此设计巧妙、上下移动方式顺畅快捷。

进一步地,安装板400的边缘设有轮齿,以形成齿条结构330。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400具有左右两边缘,可以仅在一个边缘设置轮齿,也可以在两个边缘都设置轮齿,以形成该齿条结构330。当安装板400的两个边缘都设置轮齿时,可以通过设置两个驱动件驱动安装板400上下移动,则驱动力更足,整个顶出风框200的上下移动更加稳定。通过在安装板400的边缘设置轮齿以形成齿条结构330,则充分利用安装板400,不用另外设置齿条结构330,减少了驱动装置300的零部件,使得结构更加紧凑,降低生产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固定板500,固定板500连接于风道壳150的内壁面,固定板500上安装有滑轨结构160或滑槽结构170,驱动电机310安装于固定板500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500可以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固定在风道壳150体100的内壁面,如可以通过螺钉、卡接等方式连接。通过设置固定板500,能够对风道壳150的内壁面起到加强加固的作用,防止由于风道壳150的壁面强度不够,而安装过多零件导致其损坏。

在结合上述具有驱动电机310、齿条结构330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驱动电机310、齿轮320及齿条结构33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齿条结构330分别连接于顶出风框2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每一个驱动电机310、齿轮320及齿条结构330传动连接,两驱动电机310同步驱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顶出风框200与上下方向一致的为高度方向,则顶出风框200的长度方向即为其顶板长度方向。通过使得齿条结构330分别连接在顶出风框2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也即左右两侧。则顶出风框200的左右两边均有一个驱动装置300驱动,使得整体的驱动力更足,进而保证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两驱动电机310同步驱动齿轮320转动,以带动两齿条结构330移动,进而带动整个顶出风框200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相连接的空调室外机和落地式空调室内机,该落地式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落地式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