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道输送装置、干燥罐及真空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42909发布日期:2020-12-11 15:12阅读:72来源:国知局
辊道输送装置、干燥罐及真空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道输送装置、干燥罐及真空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真空干燥设备中,为了将货物输送至其干燥罐内,通常采用电动辊道装置,例如,电动辊道装置一般由链轮、链条、电机、轴承、轴承支座等组成,这种电动辊道装置一般适用于输送重型货物,如果用于输送轻型货物,这种电动辊道装置的结构就显得相对复杂,成本较高。另外,在相关技术中,电动辊道装置不能有效地对物料车进行导向,物料车很容易在辊道上发生偏转,进而对干燥罐中的导热油管路等装置发生碰撞。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无动力地辊道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物料车碰撞罐壁的干燥罐。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无动力辊道输送装置的真空干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辊道输送装置,用于在干燥罐中输送货物。该辊道输送装置包括:无动力辊道和侧防护机构。无动力辊道设于所述干燥罐的底部,并沿所述货物的输送方向延伸。侧防护机构设于所述无动力辊道的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的两侧,所述侧防护机构包括:支撑架,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其一侧与所述无动力辊道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干燥罐的内壁连接;多个支撑轴,间隔地设于所述支撑架上;多个转动件,每个所述转动件套设于每个所述支撑轴的顶部,使所述转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转动件为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转动件为滚轮和轴套的组件,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支撑轴,所述滚轮套设于所述轴套,使所述滚轮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侧防护机构还包括:还包括第一挡圈,套设于所述支撑轴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多个支撑轴穿设于所述多个安装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架的所述另一侧间隔且平行地设有多个侧支撑部,每个所述侧支撑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且多个所述侧支撑部的自由端与所述干燥罐的内壁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述无动力辊道包括:两个安装支架,沿所述输送方向平行设置;多个滚筒,沿所述输送方向并排的设于所述两个安装支架之间,每个所述滚筒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其中,每个所述滚筒包括:滚轴,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两个安装支架;两个轴承,分别套设于所述滚轴的两端;筒体,套设于所述滚轴,且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轴承配合连接,以使所述筒体能够通过所述轴承相对于所述滚轴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辊道输送装置还包括:通道结构,设于所述无动力辊道和所述侧防护机构之间,并沿所述输送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干燥罐,所述干燥罐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辊道输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真空干燥设备,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干燥罐。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辊道输送装置,由于设置了无动力辊道,适用于输送轻型货物,无需电气装置,简化了辊道输送装置的结构以及安装,并且节约了电力资源,降低了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辊道输送装置中设置了侧防护机构,且侧防护机构中通过设置多个转动件,并且每个转动件套设于每个支撑轴,使转动件能够相对于支撑轴转动,因此,多个转动件能够对承载有货物的物料车起到导向的作用,有效防止物料车对干燥罐的内壁或者其他装置发生碰撞,并且由于转动件的灵活转动,能够尽量减小物料车与转动件接触时的摩擦,减小推力,使用便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干燥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干燥罐的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侧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侧防护机构中的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支撑轴的正面示意图;

图6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支撑轴与转动件的装配图;

图7为图6中的沿b-b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支撑轴与转动件的装配图;

图9为图8中的沿c-c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无动力辊道及通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无动力辊道及通道结构的沿输送方向的侧面示意图;

图12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无动力辊道中的滚筒沿其轴向的视图;

图13为图12中的滚筒沿d-d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干燥罐;101、导热油管路;

1、无动力辊道;11、安装支架;12、滚筒;121、滚轴;122、第二轴承;123、筒体;13、第二挡圈;2、侧防护机构;21、支撑架;211、第一支撑部;212、第二支撑部;213、侧支撑部;22、支撑轴、221、第一部分;222、第二部分;223、第三部分;23、转动件;231、第一轴承;232、滚轮;233、轴套;24、第一挡圈;4、通道结构;41、第一连接部;42、第二连接部;43、平板部;f、输送方向;x、支撑轴的轴线;y、滚筒的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道输送装置,用于在干燥罐100中输送货物。该辊道输送装置包括:无动力辊道1和侧防护机构2。其中,无动力辊道1设于干燥罐100的底部,并沿货物的输送方向f延伸。侧防护机构2设于通道结构4的沿输送方向f延伸的两侧,侧防护机构2包括:支撑架21、多个支撑轴22和多个转动件23。其中,支撑架21沿输送方向f延伸,其一侧与无动力辊道1连接,另一侧与干燥罐100的内壁连接。多个支撑轴22间隔地设于支撑架21上。在多个转动件23中,每个转动件23套设于每个支撑轴22的顶部,使转动件23能够相对于支撑轴22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辊道输送装置,由于设置了无动力辊道1,适用于输送轻型货物,无需电气装置,简化了辊道输送装置的结构以及安装,并且节约了电力资源,降低了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辊道输送装置中设置了侧防护机构2,且侧防护机构2中通过设置多个转动件23,并且每个转动件23套设于每个支撑轴22,使转动件23能够相对于支撑轴22转动,因此,多个转动件23能够对承载有货物的物料车起到导向的作用,有效防止物料车对输送装置的内壁或者其他装置发生碰撞,并且由于转动件23灵活转动,能够尽量减小物料车与转动件23接触时的摩擦,减小推力,使用便捷。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辊道输送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干燥罐100可以为圆筒罐或方罐,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辊道输送装置更加容易地理解,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圆筒状的干燥罐100为例进行说明,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辊道输送装置应用于其他的干燥罐中,此处并不是限定。

另外,货物的输送方向f即为无动力辊道1的延伸方向。

如图2所示,其为图1中的干燥罐100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以示出干燥罐100内部的辊道输送装置的布置。如图3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防护机构2的示意图,支撑架21可以为角钢,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部211和第二支撑部212,第一支撑部211与第二支撑部212垂直。多个支撑轴22沿着输送方向f间隔地设于第一支撑部211。相邻两个支撑轴22的间距可以相等,如此,使转动件23分布更加均匀,提高防撞效果,并且使支撑架21的受力均匀,有利于提高支撑架21的稳定性。

继续参考图3,在支撑架21的第一支撑部211上间隔地设有多个通孔,该多个支撑轴22一一对应地穿设于该多个通孔中。该通孔可以是具有螺纹的螺纹孔,也可以不具有螺纹。多个支撑轴22穿过螺纹孔后,通过螺母固定连接于该通孔中;或者,该多个支撑轴22也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的方式固定在该第一支撑部211,只要能够将支撑轴22固定安装在支撑架21的第一支撑部211即可,此处不做特殊限定。另外,支撑轴22所采用的型号尽量一致,并且支撑轴22穿设于通孔后,多个支撑轴22的下端到第一支撑部211的底面的距离尽量相等,以方便与干燥罐100的底部平面接触。

如图4和图5所示,其分别示出了支撑轴2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正面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在沿着该支撑轴22的轴线x的方向上,将该支撑轴22分为第一部分221、第二部分222和第三部分223。其中,第一部分221用于与转动件23装配。在第一部分221的远离第二部分222的端部,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用于安装一第一挡圈24,以防止支撑轴22发生转动。第二部分222的外径较第一部分221和第三部分223的外径大,即第二部分222相对于第一部分221和第二部分222向外周凸出,主要目的是对该支撑轴22穿设于通孔中进行限位。第三部分223穿设于支撑架21的第一支撑部211的通孔中,如图5所示,第三部分223还可以设置螺纹,其穿设于通孔后,通过螺母固定连接。

如图6和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转动件23可以为第一轴承231,该第一轴承231套设于支撑轴22顶部,即第一部分221,以能够实现第一轴承231相对于支撑轴22灵活的转动。其中,第一轴承231可以与支撑轴22的第一部分221呈过盈配合连接,或者第一轴承231通过固定件与第一轴承231固定连接。第一轴承231位于支撑轴22的第二部分222的上端面与第一挡圈24的下表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轴承231的厚度可以与第一挡圈24的下表面与支撑轴22的第二部分22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以在沿着轴线x的延伸的方向对第一轴承231进行限位,防止第一轴承231在轴线x的延伸方向上发生位移。另外,第一轴承231的外圈的外径分别大于第一挡圈24的外径和支撑轴22的第二部分222的径向最大尺寸,以避免第一挡圈24以及第二部分222对第一轴承231的转动发生干涉,以使第一轴承231的转动更加灵活。

如图8和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转动件23还可以是滚轮232和轴套233的组件。轴套233套设于支撑轴22的第一部分221,并且轴套233的高度小于第一挡圈24的下端面到支撑轴22的第二部分222的上端面之间的距离,滚轮232套设于轴套233以及第一挡圈24下端面与轴套233之间的第二部分222上,如此设置,既能够实现滚轮232的灵活转动,也能够防止滚轮232在沿x轴方向上的位移。其中,轴套233可以采用石墨轴套,以增大其润滑性能。

可以理解的是,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轴套233,将滚轮232套设于支撑轴22的第一部分221,能够实现滚轮232的转动即可。

通过设置上述转动件23,在承载有货物的物料车进入罐内的入口时,能够对物料车进行导向,有效防止了物料车对罐内的导热油管路101或者内壁的碰撞,并且由于转动件23的灵活转动,能够尽量减小物料车与转动件23接触时的摩擦,减小推力,使用更加便捷。

请继续参考图3,在支撑架21的角钢的第二支撑部212的远离第一支撑部211的一侧还设置有多个侧支撑部213,该多个侧支撑部213间隔且平行地并排设置,每个侧支撑部21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输送方向f,且多个侧支撑部213的自由端与干燥罐100的内壁连接。在输送货物的过程中,该多个侧支撑部213能够实现对负载的分担,并且当物料车撞击到转动件23时,能够对支撑架21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提高了整个辊道输送装置的强度以及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该侧支撑部213可以是两侧互相垂直的角钢,能够增大侧支撑部213的支撑强度,同时也降低了侧支撑部213的重量。可以理解的是,该侧支撑部213还可以是支撑杆,例如其横截面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以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当然,该侧支撑部213还可以是中空的支撑管,其中空部分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矩形、圆形、椭圆形等,此处不做限定,但是需保证其支撑强度,如此,能够尽量减轻辊道输送装置的重量,并且节省原材料,降低成本。

如图10至11所示,其分别示出了无动力辊道1的结构。但是请先参考图2,从整体上来看,该无动力辊道1设于干燥罐100的底部,具体地,干燥罐100的底部可以设置支撑板,无动力辊道1设置在支撑板上,或者,当干燥罐100为方罐时,可以直接设置在方罐的罐底,此处并不特殊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继续参考图10至11,无动力辊道1包括:两个安装支架11和多个滚筒12。其中,两个安装支架11沿输送方向f平行且间隔地设置。多个滚筒12沿输送方向f并排地设于两个安装支架11之间,每个滚筒1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输送方向f。安装支架11固定在罐体底部,多个滚筒12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支架上,以实现滚筒12相对于安装支架11能够转动。

具体地,进一步参考图12至13,每个滚筒12包括滚轴121、两个第二轴承122和筒体123。其中,滚轴1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安装支架11,在安装支架11垂直于罐体底部的部分设置有通孔,滚轴121的两端设置有螺纹孔,螺柱沿着滚筒的轴线y的延伸方向穿设于该通孔及该螺纹孔,再利用螺母将滚轴121的两端固定于安装支架11。两个第二轴承122分别套设于滚轴121的两端。

当然,还设有第二挡圈13,该第二挡圈13套设于滚轴121的两端,并且设于第二轴承122与螺母之间。第二挡圈13的外径大于第二轴承122的内圈的内径,如此设置,不仅能够防止滚轴121在径向上发生移动,也能够防止第二轴承122在滚筒12的轴向上发生移动,进一步保证了滚筒12转动时的稳定性。筒体123套设于滚轴121上,且筒体1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轴承122配合连接,以使筒体123能够通过第二轴承122相对于滚轴121转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无动力滚动,节省了电气设备,在实现输送货物的同时,简化了辊道输送装置的结构,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

继续参考图10至1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辊道输送装置还可以包括通道结构4,设于无动力辊道1和侧防护机构2之间,并沿输送方向f延伸。该通道结构4主要的作用是提供人行道。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辊道输送装置是无需使用电力的,需要人推动物料车将其输送至罐内适当的位置,因此,通道结构4能够方便推动者行走。

关于通道结构4的具体结构及连接关系,请继续参考图10和11,该通道结构4可以为u形钢,即其横截面的形状可以为u形。具体地,该通道结构4包括第一连接部41、第二连接部42和平板部43,其中,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互相平行设置,并且沿输送方向f延伸,平板部43垂直地连接于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之间,推车者可以踩踏在平板部43上,即平板部43为通道结构4的通道部分。

其中,第一连接部41设有通孔,在前述实施例所述的穿设于滚轴121的螺柱,同时也穿设于无动力辊道1中的安装支架11的通孔与第一连接部41的通孔,通过螺母实现固定。即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先将螺柱穿过安装支架11的通孔和滚轴121的螺纹孔,利用螺母将该螺柱固定,之后将通道结构4的第一连接部41的通孔与安装支架11的通孔对准,将螺柱的自由端穿设于该第一连接部41的通孔,用螺栓固定,实现将通道结构4的第一部分221固定连接于安装支架11。

如图10和11所示,通道结构4的第一部分221的高度与安装支架11的第二支撑部212的高度相同,且两个部件的通孔的孔径也相同,两个部件的通孔一一对应,进而实现两者稳固的连接。上述的第一部分的211的高度是指在垂直于输送方向f以及垂直于滚筒12的轴线y的高度。

请参考图2,通道结构4的一端部的平板部可以加宽设计,以使其第二连接部42能够与罐壁或者罐体的其他结构连接,以实现通道结构4稳定地连接在罐体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干燥罐100,如图1所示。该干燥罐100可以是真空干燥罐100,也可以是普通的干燥罐100。干燥罐100的罐体可以使圆筒罐,也可以是方罐,此处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2所示,该干燥罐100中设有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辊道输送装置,其具体的结构同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干燥罐100中设有导热油管路101,导热油管路101位于罐体底部,辊道输送装置位于导热油管路101的上方。为了避免辊道输送装置对导游罐产生压力,可以在导游管的上方设置支撑架21,辊道输送装置设置在支撑架21上。

另外,罐体中可以设置一个辊道输送装置,也可以平行地设置多个辊道输送装置,如图2中所示的两个,或者三个、四个或五个,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罐体的大小进行设置,此处不做特殊限定。

上述的干燥罐100,适用于干燥轻型物品,通过无动力地辊道装置进行运输,能够节省能耗,降低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真空干燥设备,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干燥罐100,关于真空干燥设备的结构和作用,与上述实施例中的干燥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