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换热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6523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的第二出液集管5与第二换热板200的第二出液集管5通过一个第四连接管8相连接,进液集管2的一个进液支管21与第一换热板100的右下连接管14通过第三连接管3相连通,第一换热板100的左下连接管12和第二换热板200的左上连接管11通过第三连接管3相连通,第二换热板200的右上连接管13与第二出液集管5的一个出液支管45相连通,其余没有被连通的连接接口都使用盲板7相连,整个温度较低的介质(本实施例2中使用的介质为水,二次利用的为具有一定温度的污水)的换热过程如下,冷水从进液集管2通过右下连接管14进入第一换热版100的中空腔体,与第一换热版100外部的污水进行换热之后变成温度较高的温水,进入第一换热版100的左上连接管11、第二换热板200的左下连接管12,然后进入第二换热板200的中空腔体的内部,通过与第二换热板200外面的污水进行再次换热之后,温度继续升高变成热水从第二换热板200的右上连接管13进入第二出液集管5,这样既可以实现污水的二次利用,又避免了污水中含有较多杂质对换热器造成的损坏,也无需在污水换热前进行除杂处理,减少了污水前处理的工艺与投资,降低了初次投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前处理工艺的场地要求,拓宽了污水余热回收节能方案的应用。
[0024]实施例3
[0025]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中两个模块单元是串联模式,而本实施例3中,两个模块单元是并联模式,本实施例3所述的模块式换热器安装于现有污水管道9中,如图3所示,两个换热板分别为第三换热板300和第四换热板400,与实施例二相同的,第三换热板300的进液集管2与第四换热板400的进液集管2通过一个第四连接管8相连接,第三换热板300的第一出液集管4与第四换热板400的第一出液集管4通过一个第四连接管8相连接,第三换热板300的第二出液集管5与第四换热板400的第二出液集管5通过一个第四连接管8相连接,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进液集管2的一个进液支管21与第三换热板300的右下连接管14通过第三连接管3相连通,同时,进液集管2的一个进液支管21与第四换热板400的右下连接管14也通过第三连接管3相连通,第三换热板300的左上连接管11通过第三连接管3与第一出液集管4相连通,第四换热板400的左上连接管11也通过第三连接管3与第一出液集管4相连通,除上述进出液接口外,其它接口均用盲板7连接,这样第三换热板300和第四换热板400内部的中空腔体便是并联组合方式,冷流体通过进液集管2分别进入第三换热板300和第四换热板400的中空腔体中,与污水管道9中流动的原生污水进行换热后进入第一出液集管4中,最后从与第一出液集管4连接的第二出液集管5中流出。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因各地污水温差各异,为满足换热要求,本模块既可以并联作为单流程使用,同时换热板片也可以串联为双流程或多流程使用,极大的满足了不同工况中应用。
[0026]本换热模块应用中,污水进水温度35 °C,冷流体进水温度15 °C,污水经过换热后温度25°C,冷流体出水温度22°C,如果污水流量100吨/小时,可回收热量约llOOKw。
[0027]当然,换热器也可安装于现有污水管道中,同时也可以与混凝土污水管道做成一体应用于新建污水管道中,弧形换热板安装于污水管道底部,污水从弧形换热板表面流过进行换热,因换热板表面为枕形结构,不会因杂质堵塞引起换热器无法正常工作问题,又因其利用现有的污水管道,无需新建任何设施来满足换热要求,极大的提高了污水余热回收的可行性,既可以实现污水的二次利用,又避免了污水中含有较多杂质对换热器造成的损坏,也无需在污水换热前进行除杂处理,减少了污水前处理的工艺与投资,降低了初次投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前处理工艺的场地要求,拓宽了污水余热回收节能方案的应用。
[0028]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模块式换热器将换热板做成标准模块单元,针对不同的污水温度,只需现场对换热板模块进行合理的串、并联组合,即可满足现场要求,换热器使用更加方便,无需对换热器进行特制,极大的缩短了供货周期,提高项目可行性,极大的满足了不同工况中的应用,拓宽了污水余热回收节能方案的应用,应用范围更广。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模块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包括换热板、一个进液集管、两个出液集管和多个第三连接管,所述换热板的内部设有中空腔体,所述换热板上还设有四个第一连接管,所述两个出液集管分别为第一出液集管和第二出液集管,所述第一出液集管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进液集管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液支管,所述出液集管上设有至少两个出液支管,所述进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出液支管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管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相连,所述进液集管、所述中空腔体、所述第一出液集管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单元和多个第四连接管,其中两个模块单元之间为相互串联模式,所述第四连接管用于两个模块单元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模块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两个模块单元和多个第四连接管,其中两个模块单元之间为相互并联模式,所述第四连接管用于两个模块单元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盲板,所述盲板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管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管包括第二连接弯管和第二连接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进液支管、出液支管、第三连接管和盲板皆设有端部,且其端部皆设有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为弧形的枕板式换热器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块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模块单元,所述模块单元包括换热板、一个进液集管、两个出液集管和多个第三连接管,所述换热板的内部设有中空腔体,所述换热板上还设有四个第一连接管,所述两个出液集管分别为第一出液集管和第二出液集管,所述第一出液集管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管相连,所述进液集管、所述中空腔体、所述第一出液集管和所述第二出液集管相通。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模块式换热器将换热板做成标准模块单元,针对不同的污水温度,只需现场对换热板模块进行合理的串、并联组合,即可满足现场要求,换热器使用更加方便,极大的满足了不同工况中的应用。
【IPC分类】F28F9-26, F28D9-00
【公开号】CN204373469
【申请号】CN201420795755
【发明人】蒋正坤, 田奎
【申请人】苏州协宏泰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