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68029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机械式双金属复合管是由基管和衬管通过机械结合而成的一种功能性钢管,根据标准要求基管在复合前内壁表面须达到Sa2_2.5级,因此在基管与衬管装配前必须对基管内表面进行喷砂除锈处理。
[0003]由于基管基本在室外堆放,遇到雨雪天气,基管内表面潮湿,部分内部甚至进水,喷砂处理时会造成钢砂与铁锈、粉尘粘接在一起,无法进行正常生产。传统方法是采取燃气或中频感应在基管外壁加热,以达到除去基管内表面湿气的目的,但是,基管一般为水平放置,燃气加热器或中频感应加热线圈在基管外壁加热时,即使有较高的温度,但由于基管内湿气很难及时排出基管外,因此除湿效果较差,而且粉尘很难去除,另外,传统方法会出现能耗高、污染环境、效率低的现象,而且基管内潮气也难以排出,影响了除湿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便捷,有效地提高了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的效率,节能环保,除湿除尘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循环机、粉尘分离器、冷凝器和除湿除尘控制器,以及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金属管两端外侧的第一进排风连接器和第二进排风连接器,所述热风循环机的排风端通过第一热风传输管与第一进排风连接器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排风连接器的排风端连接有用于与金属管的一端连接的第一热风连接软管,所述第二进排风连接器的进风端连接有用于与金属管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热风连接软管,所述第二进排风连接器的排风端通过第二热风传输管与粉尘分离器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粉尘分离器的排风端通过第三热风传输管与冷凝器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排风端通过第四热风传输管与热风循环机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进风端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冷凝器中的热风的湿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湿度传感器和用于对进入冷凝器中的热风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粉尘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均与除湿除尘控制器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热风循环机、粉尘分离器和冷凝器均与除湿除尘控制器的输出端相接。
[0006]上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除尘控制器包括PLC模块和与PLC模块相接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所述湿度传感器和粉尘传感器均与PLC模块的输入端相接,所述PLC模块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热风循环机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第一继电器、用于对粉尘分离器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第二继电器和用于对冷凝器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一继电器串联在热风循环机的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二继电器串联在粉尘分离器的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三继电器串联在冷凝器的供电回路中。
[0007]上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排风连接器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连接器壳体,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的底端为进风端且设置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热风传输管与第一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的一侧为排风端且设置有第一排风口,所述第一热风连接软管与第一排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排风连接器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二连接器壳体,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的一侧为进风端且设置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热风连接软管与第二进风口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的底端为排风端且设置有第二排风口,所述第二热风传输管与第二排风口连接。
[0008]上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第一排风口的数量均为一个,所述第二进风口和第二排风口的数量均为一个。
[0009]上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连接软管的形状和第二热风连接软管的形状均为喇叭形,所述第一热风连接软管与金属管连接的一端为大端且套接在金属管上,所述第一热风连接软管套接在金属管上的长度为50mm?100mm,所述第二热风连接软管与金属管连接的一端为大端且套接在金属管上,所述第二热风连接软管套接在金属管上的长度为50mm?100mm。
[0010]上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排风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排风口的数量为一个。
[0011]上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风连接软管的形状和第二热风连接软管的形状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一热风连接软管的一端套接在金属管上且套接在金属管上的长度为50mm?100mm,所述第二热风连接软管的一端套接在金属管上且套接在金属管上的长度为50mm?100mm。
[0012]上述的一种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为机械式双金属复合管的基管。
[00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4]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
[0015]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操作便捷。
[0016]3、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功率为50KW,而现有技术中采用中频感应加热时的功率为175KW,能够有效地节约能源。
[0017]4、本实用新型对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时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燃气加热方式,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
[0018]5、本实用新型进行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需要时间约为5分钟左右,而现有技术中的方法需要10分钟左右,本实用新型有效地提高了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的效率。
[0019]6、本实用新型能够满足不同规格、不同状况的多种金属管的除湿除尘需求,适用范围广,除湿除尘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2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现方便且成本低,使用操作便捷,有效地提高了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的效率,节能环保,除湿除尘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0021]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除控制器外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一进排风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第二进排风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金属管内壁除湿除尘装置除控制器外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一进排风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二进排风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湿除尘控制器与其他各部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I一热风循环机;2—第一热风传输管; 3—第一进排风连接器;
[0031]3-1一第一连接器壳体; 3-2—第一进风口 ;3-3—第一排风口 ;
[0032]4一第一热风连接软管; 5—金属管;6—粉尘分离器;
[0033]7—冷凝器;8—除湿除尘控制器; 8-1—PLC模块;
[0034]8-2—触摸式液晶显示屏;8-3—第一继电器;
[0035]8-4—第二继电器;8-5—第三继电器;9一第二进排风连接器;
[0036]9-1 一第二连接器壳体; 9-2—第二进风口 ;9-3—第二排风口 ;
[0037]10—第二热风连接软管;11一第二热风传输管;
[0038]12—第三热风传输管; 13—第四热风传输管; 14 一湿度传感器;
[0039]15—粉尘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实施例1
[0041]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热风循环机1、粉尘分离器6、冷凝器7和除湿除尘控制器8,以及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金属管5两端外侧的第一进排风连接器3和第二进排风连接器9,所述热风循环机I的排风端通过第一热风传输管2与第一进排风连接器3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第一进排风连接器3的排风端连接有用于与金属管5的一端连接的第一热风连接软管4,所述第二进排风连接器9的进风端连接有用于与金属管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热风连接软管10,所述第二进排风连接器9的排风端通过第二热风传输管11与粉尘分离器6的进风端连接,所述粉尘分离器6的排风端通过第三热风传输管12与冷凝器7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冷凝器7的排风端通过第四热风传输管13与热风循环机I的进风端连接;所述冷凝器7的进风端设置有用于对进入冷凝器7中的热风的湿度进行实时检测的湿度传感器14和用于对进入冷凝器7中的热风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检测的粉尘传感器15,所述湿度传感器14和粉尘传感器15均与除湿除尘控制器8的输入端相接,所述热风循环机1、粉尘分离器6和冷凝器7均与除湿除尘控制器8的输出端相接。
[0042]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除湿除尘控制器8包括PLC模块8_1和与PLC模块8-1相接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8-2,所述湿度传感器14和粉尘传感器15均与PLC模块8_1的输入端相接,所述PLC模块8-1的输出端接有用于对热风循环机I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第一继电器8-3、用于对粉尘分离器6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第二继电器8-4和用于对冷凝器7的通断电进行控制的第三继电器8-5,所述第一继电器8-3串联在热风循环机I的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二继电器8-4串联在粉尘分离器6的供电回路中,所述第三继电器8-5串联在冷凝器7的供电回路中。
[0043]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进排风连接器3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一连接器壳体3-1,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3-1的底端为进风端且设置有第一进风口 3-2,所述第一热风传输管2与第一进风口 3-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壳体3-1的一侧为排风端且设置有第一排风口 3-3,所述第一热风连接软管4与第一排风口 3-3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进排风连接器9包括长方体形状的第二连接器壳体9-1,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9-1的一侧为进风端且设置有第二进风口 9-2,所述第二热风连接软管10与第二进风口 9-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壳体9-1的底端为排风端且设置有第二排风口 9-3,所述第二热风传输管11与第二排风口 9-3连接。
[0044]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