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972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
[002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因此该空调室内机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全部有益效果。
[00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002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具有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因此该空调器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的全部有益效果。
[0028]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30]图1是现有技术的换热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现有技术的前部换热器与前板以及后部换热器与后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本体与固定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是图3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本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是图7在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8]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是图9在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40]其中,图3至图10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41]I换热器本体,11前部换热器,12后部换热器,13第一面,14第二面,2固定板,21前板,22后板,23第三面,24第四面,25第五面,26第六面,27平面结构,28圆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4]下面参照图3至图10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
[004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如图3至图5所示,提出了一种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I,所述换热器本体I设置有切口结构,所述切口结构将所述换热器本体I分为前部换热器11和后部换热器12,其中,所述切口结构包括第一面13和与所述第一面13相连的第二面14,所述第一面13和所述第二面14的连接处的角度为第一预设角度;固定板2,安装在所述换热器本体I的侧部,且所述固定板2上设置有第一缺口结构,所述第一缺口结构与所述切口结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缺口结构将所述固定板2分为前板21和后板22,其中,所述第一缺口结构包括第三面23和与所述第三面23相连的第四面24,所述第三面23和所述第四面24的连接处的角度为第二预设角度;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004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换热器本体I上设置有切口结构,切口结构将换热器本体I分为前部换热器11和后部换热器12,固定板2上设置有第一缺口结构,第一缺口结构将固定板2分为前板21和后板22,固定板2安装在换热器本体I的侧部,且切口结构与第一缺口结构的位置相对应,即前部换热器11与前板21的位置相对应,后部换热器12的位置与后板22的位置相对应,从而可以实现换热器本体I与固定板2的整体加工。其中,切口结构包括第一面13和与第一面13相连的第二面14,第一面13和第二面14的连接处的角度为第一预设角度,第一缺口结构包括第三面23和与第三面23相连的第四面24,第三面23和第四面24的连接处的角度为第二预设角度,第一预设角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角度,可以使固定板2与换热器本体I更方便地装配,具体地,第一预设角度为114度,第二预设角度为121度。具体生产时,先对换热器本体I与固定板2整体式冲片,再进行整体式胀管,胀管之后再进行整体式切割,切割后对换热器进行折弯组装,通过该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换热器本体I与固定板2的整体加工,减少了生产线上人员的使用,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使前部换热器11与后部换热器12以及前板21与后板22呈预设的角度进行折弯组装,保证了前部换热器11与后部换热器12以及前板21与后板22连接处的密封效果。
[004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前部换热器11和所述后部换热器1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前板21和所述后板22为一体式结构。
[004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由于一体式结构的力学性能好,前部换热器11和后部换热器12为一体式结构,以及前板21与后板22为一体式结构,一方面,可以提高了前部换热器11与后部换热器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前板21与后板22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了换热器本体I整体的强度以及固定板2整体的强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前部换热器11与后部换热器12的整体式加工,以及前板21与后板22的整体式加工,有效缩短了换热器本体I与固定板2的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005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缺口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的靠近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风轮的一侧,所述切口结构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本体I的靠近所述空调室内机的风轮的一侧。
[005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第一缺口结构与切口结构设置在靠近空调室内机风轮的一侧,可以在固定板2与换热器本体I折弯组装后,使换热器本体I与固定板2包裹在风轮的上方,形成一个热交换腔,实现了换热器的换热功能和密封效果。
[005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5至图10所示,所述前板21和所述后板22的连接处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缺口结构,所述前板21和所述后板22的连接处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缺口结构,且所述前板21和所述后板22的连接处的长度在I毫米至2毫米的范围内。
[005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前板21与后板22的连接处的长度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具体地,前板21与后板22连接处的长度大于I毫米,可以保证前板21与后板22的连接强度,防止固定板2整体在送料过程中前板21与后板22连接处发生弯曲或断裂,从而提高固定板2在送料过程中的稳定性;前板21与后板22连接处的长度小于一定数值,可以便于第一缺口结构的形成,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节约了成本,所以优选地,前板21与后板22连接处的长度在I毫米至2毫米的数值范围内,具体地,前板21与后板22连接处的长度为1.8晕米。
[005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缺口结构包括第五面25和第六面26,所述第五面25和所述第六面26呈V字型直接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