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方舱式冷液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8074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整体方舱式冷液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包括有方舱以及设置于方舱内的四组压缩机模块、补液箱模块、控制柜、补液泵组、卷盘、一组主水箱、维修通道、二组主水泵、四组换热器组和四组风机组,方舱包括有前舱壁、右舱壁、五组进风百叶窗门、后舱壁、维修门、左舱壁、风机门、底舱壁和顶舱壁。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可靠,整体布置非常简洁,预留出足够大的维修通道和维修空间,满足了产品的需求。
【专利说明】整体方舱式冷液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液机领域,具体是一种整体方舱式冷液机。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各型冷液机广泛用于电力电子、军事和航空、发电站、激光设备、柜机冷却、半导体设备和超级计算机等行业,其中10kW以上的冷液机也正在快速增长,特别为解决大功率雷达、激光武器、电磁武器和冷液环控等领域内的散热,通常以移动式方舱或固定式方舱为载体而研发出不同需求的大型冷液机。这种整体方舱式冷液机,相对民用产品而言,其技术指标和产品保证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简单地说,要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除发挥应有的技术指标外,产品的保证要求必须得到保证,如可靠性、维修性、可达性、可操作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等。
[0003]目前,国内整体方舱式冷液机通常以4米、6米、8米和10米等标准方舱为主,单舱高温制冷量约在100 kff?600 kW之间。例如,用标准6米方舱来做冷液机,通常高温制冷量约在300 kW左右,同时具有外接载冷剂软管收放功能的卷盘还需要另置于舱外。在总体设计时不免会遇到如下情况:①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往往没有维修通道或维修空间,设备的维修可达性差,维修或维护时费时费力若内置卷盘,内部空间更狭小,在大风量风机组工作时,内部风阻增大;③负载的热量最终通过压缩机制冷或强制风冷模式散热到在大气热沉中,其中常用的设计是将风机组置于舱顶,向上排风,但遇到雨、雪天气,舱内不免残存雨水引起锈蚀等问题;④冷液机的零组件众多,易引起整体质心严重偏移,影响整车行车安全或整舱吊装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方舱式冷液机,整体布置非常简洁,预留出足够大的维修通道和维修空间,满足产品的需求。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包括有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内部的前侧分别设置有四组压缩机模块,方舱内部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四组换热器组和四组风机组,方舱内部的右侧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补液箱模块、控制柜、补液泵组和卷盘,方舱内部的后侧分别设置有二组主水泵和一组主水箱,方舱内部的中部设有第一通道,方舱的内部在所述补液箱模块与控制柜之间设有第二通道,方舱后舱壁的中部设有对着所述第一通道的维修门,方舱的右舱壁分别设有五组进风百叶窗门,其中从前向后的第二组进风百叶窗门作为对着所述第二通道的操作门。
[0007]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可为标准舱体,长可为4m、6m、8m或10m,方舱的左舱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四组风机组一一对应的四个风机门。
[0008]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组进风百叶窗门对应着所述四组换热器组正侧向投影,且五组进风百叶窗门的面积大于其投影面积。
[0009]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箱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前方,所述控制柜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后方。
[0010]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换热器组分别由对称的二个直段换热器A和换热器B组成。
[0011]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组风机组与四组换热器组一一对应,每组风机组分别由二台或三台风机组成。
[0012]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组压缩机模块分别由压缩机组和板式换热器组上、下叠加组合而成。
[0013]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组进风百叶窗门的内侧可分别设置滤网。
[0014]本实用新型在整体布置上并非完全对称型设计,但整体质心可保持在舱体中部。例如:标准6米方舱中,将重量最重的四组压缩机模块(每组约400kg,四组约1600 kg)、一组主水箱(约800kg)和二组主水泵(每组约400kg,二组约800 kg)均置于方舱两端。方舱左侧的四组换热器组和四组风机组的重量(约1200 kg)也可与方舱右侧的液箱模块、控制柜、补液泵组和卷盘的重量(约1200 kg)相持相当,从而使整体质心保持在舱体中部。
[0015]四组换热器组分别由对称的二个直段换热器A和换热器B组成,交汇处自然形成的连接面,风不能流过,而风只能从换热器A和换热器B直段面(迎风面)流过,确保散热需求。
[00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1、本实用新型通过维修门、维修通道和操作门可方便人员进、出,便于进行各种维修、维护和操作,没有维修死角可全面满足可达性要求。
[0018]2、本实用新型的五组进风百叶窗门与四组换热器组对应,中间几乎无大型结构件遮挡风路,风场均匀,风阻小。
[0019]3、本实用新型内置卷盘,便于外接软管的收放。
[0020]4、本实用新型的舱体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避免了雨、雪的影响,且运输或长期存放时可关闭所有舱门,确保了整舱有一个良好的运输和存放条件。
[0021]5、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质心在舱体中部,运输安全。
[0022]6、本实用新型的最重的组件分设在方舱的两端,使舱体强度设计更为有利。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00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左视图,图中1.8为方舱的底舱壁,1.9为方舱的顶舱壁。
[00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右视图,图中1.8为方舱的底舱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见附图,一种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包括有方舱1,方舱I内部的前侧在靠近前舱壁1.1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四组压缩机模块2,方舱I内部的左侧在靠近左舱壁1.6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四组换热器组10和四组风机组11,方舱I内部的右侧在靠近右舱壁1.2的位置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补液箱模块3、控制柜4、补液泵组5和卷盘6,方舱I内部的后侧在靠近后舱壁1.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二组主水泵9 (偏左)和一组主水箱7 (偏右),方舱I内部的中部设有第一通道8.1,方舱I的内部在补液箱模块3与控制柜4之间设有第二通道8.2,第一通道8.1和第二通道8.2组成维修通道8,方舱I后舱壁1.4的中部设有对着第一通道8.1的维修门1.5,方舱I的右舱壁1.2分别设有五组进风百叶窗门1.3,其中从前向后的第二组进风百叶窗门作为对着第二通道的操作门,四组风机组11工作时舱外空气从方舱I右侧吸入,经方舱I内再从方舱I左侧吹出。
[0027]方舱I可为标准舱体,长可为4m、6m、8m或10m,方舱I的左舱壁1.6上分别设有与四组风机组11 一一对应的四个风机门1.7,工作期间开启,非工作期间关闭,方舱I的舱壁上不排除设置其它维修口等。
[0028]五组进风百叶窗门1.3对应着四组换热器组10正侧向投影,且五组进风百叶窗门1.3的面积大于其投影面积,以减小风阻。
[0029]补液箱模块3位于第二通道8.2的前方,控制柜4位于第二通道8.2的后方,打开操作门可满足人员进入方舱I内对控制柜4进行操作,补液箱模块3和控制柜4位置需要时可互换。
[0030]四组换热器组10分别由对称的二个直段换热器A10.1和换热器B10.2组成,压缩机工作时用于冷凝放热,不排除增加强制风冷散热器,用于冷却液强迫风冷散热。
[0031]四组风机组11与四组换热器组10 —一对应,满足换热风量要求,每组风机组分别由二台或三台风机组成,从方舱I右侧装入,以便更换。
[0032]四组压缩机模块2分别由压缩机组2.1和板式换热器组2.2上、下叠加组合而成,若压缩机组2.1在上部,则板式换热器组2.2在下部,反之亦然。
[0033]五组进风百叶窗门1.3能够防雨水,其具体结构应需求而定,如固定式或电动风门式等,且五组进风百叶窗门1.3的内侧可分别设置滤网。
[0034]第一通道8.1和第二通道8.2可设于方舱的内底面,当方舱I内的底部有管路布置时,第一通道8.1和第二通道8.2的位置可适当抬高(如加高hi至10mm?300mm),以应尽量以不影响人员进出和换热需为前提条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包括有方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内部的前侧分别设置有四组压缩机模块,方舱内部的左侧分别设置有四组换热器组和四组风机组,方舱内部的右侧前到后依次设置有补液箱模块、控制柜、补液泵组和卷盘,方舱内部的后侧分别设置有二组主水泵和一组主水箱,方舱内部的中部设有第一通道,方舱的内部在所述补液箱模块与控制柜之间设有第二通道,方舱后舱壁的中部设有对着所述第一通道的维修门,方舱的右舱壁分别设有五组进风百叶窗门,其中从前向后的第二组进风百叶窗门作为对着所述第二通道的操作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方舱可为标准舱体,长可为4m、6m、8m或10m,方舱的左舱壁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四组风机组一一对应的四个风机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组进风百叶窗门对应着所述四组换热器组正侧向投影,且五组进风百叶窗门的面积大于其投影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箱模块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前方,所述控制柜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后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四组换热器组分别由对称的二个直段换热器A和换热器B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组风机组与四组换热器组一一对应,每组风机组分别由二台或三台风机组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组压缩机模块分别由压缩机组和板式换热器组上、下叠加组合而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方舱式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组进风百叶窗门的内侧可分别设置滤网。
【文档编号】F25B1-00GK204285878SQ201420711901
【发明者】王伟, 杨启超, 汪长江, 赵贝 [申请人]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