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压缩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95016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并联压缩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联压缩机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产品所使用的涡旋压缩机容量小到三匹,大到几十匹,而价格却不是按照容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例如超过6匹的涡旋压缩机由于用量小成本很高。为此,涡旋压缩机生产厂家相继推出了成本低的小容量并联压缩机,通过将几台小容量的压缩机进行并联,以替代一台大容量的压缩机,其不但使压缩机成本大幅下降,而且还能进行容量调节。变频多联机产品也是采用多台涡旋压缩机进行并联,使得机组的容量能够达到几十匹。然而在同一个系统中压缩机并联以后容易出现有的压缩机回油量多,有的压缩机回油量少,从而出现油分配不均匀,甚至因润滑油被冷媒带走而使部分压缩机 缺少油,最终导致压缩机烧毁的不良后果。目前市场上并联压缩机的润滑油控制一般采用定时进行回油的控制方式,但是其回油周期较短,也无法保证在压缩机真正缺油时进入回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并联压缩机系统,g在避免并联压缩机系统中并联压缩机缺油或分油不均的问题,提高并联压缩机系统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低压储液罐、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第一压缩机的排气ロ连接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第二压缩机的排气ロ连接所述第二油分离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分别通过单向阀共同连接到所述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还连接低压储液罐、室内机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低压储液罐连接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回气ロ,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排油ロ通过ー个第一毛细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的回气ロ,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排油ロ通过ー个第二毛细管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回气ロ。优选地,所述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第一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及输送至第二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ロ处及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回气ロ处;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回油,并在需要回油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ロ与第一油分离器的管道上;用于检测从第一油分离器输送至第二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毛细管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回气ロ之间的管道上。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所述差值达到第一预置的阈值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优选地,还包括储油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油罐的进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二油分离器的排油口连接,所述储油罐的出口经第二电磁阀和第三毛细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用于检测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连接到所述四通阀的公共管道上;用于检测由储油罐输送至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管与第一压缩机及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所述差值达到第二预置的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同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至少两并联连接的压缩机及压缩机共用的一油分离器、及第一电磁阀;所述压缩机包括排气口、回气口及排油口,所述油分离器包括设置在其上部的进气口、进油口、第一排油口及第二排油口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油分离器的第一排油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油口均与油分离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第二排油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以及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油分离器的第一排油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压缩机输送至油分离器的润滑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油口与所述油分离器进油口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回油,并在需要回油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所述差值达到第一预置的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控制模块。优选地,所述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的同时,检测油分离器通过电磁阀输送至并联压缩机的润滑油的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分离器经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的管道上。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所述差值达到第二预置的阈值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检测并联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温度及输送至并联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从而根据所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判断并联压缩机内是否缺油或分油不均,并在并联压缩机缺油或分油不均时进行回油,从而实现了智能回油,而且还提高了并联压缩机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还通过检测并联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温度及并联压缩机输送至油分离器的润滑油温度,从而根据所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判断并联压缩机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是否为最佳油面高度,并在不是最佳油面高度吋,控制将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回流至并联压缩机,从而可以保持并联压缩机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保持为最佳的油面高度。同吋,还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油分离器输送至并联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从而判断油分离器内是否缺油,并在缺油吋,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进ー步保证了回油的最佳时机。

图I是本实用新型并联压缩机系统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并联压缩机系统中并联压缩机缺油时的油量示意图;图3是对图2所示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油路控制时各并联压缩机的油量示意图;·[0032]图4是本实用新型并联压缩机系统另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并联压缩机系统在并联压缩机缺油时各并联压缩机的油量示意图;图6是对图5所示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油路控制时各并联压缩机的油量示意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并联压缩机系统又ー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并联压缩机系统在并联压缩机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低于最佳的油面高度时各并联压缩机的油量示意图;图9是对图8所示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一实施例的油路控制时各并联压缩机的油量示意图;图10是对图8所示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另ー实施例的油路控制时各并联压缩机的油量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參照附图做进ー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ー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一般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并联的压缩机,其中压缩机的排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变频多联机包括一个变频压缩机及至少ー个定频压缩机。定频压缩机是指其电动机的转速是固定的,因此定频空调机中的冷媒的循环也是恒量的,定频压缩机的回气量也是恒定的。变频压缩机是指相对转速固定的定频压缩机,通过控制使得其电动机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连续调节,从而改变其输出能量。因此,变频空调机中的冷媒的循环是变化的,而且其回气量也会随着变频压缩机的运行状态而变化。例如,变频压缩机运行在高频时,其回气量增多;变频压缩机运行在低频状态时,其回气量減少。如此在并联多联机运行时,变频压缩机与定频压缩机将因回气量不同而出现压缩机缺油或者分油不均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ー种并联压缩机系统,使得其运行过程中,可以控制合适的回油进入点,从而保证各压缩机之间的润滑油均衡,避免压缩机因缺油或分油不均的问题。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下面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及第二压缩机,而且第一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第二压缩机为定频压缩机。同理,包括两个以上并联压缩机的并联压缩机系统的油路控制均可以参照其实施,同时并联连接的压缩机可以均为定频压缩机或者变频压缩机。参照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压缩机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101、定频压缩机102、变频油分离器103、定频油分离器104、低压储液罐105、四通阀106、第一单向阀107、第二单向阀108、排气管道109、总回气管道110、电磁阀111、第一毛细管112和第二毛细管113。具体地,变频压缩机101的排气口通过变频油分离器103、第一单向阀107与排气管道109连接,定频压缩机102的排气口通过定频油分离器104、第二单向阀108与排气管道109连接。排气管道109的另一端与四通阀106的一端连接,该四通阀106的另外三端分别与室内机、室外机换热器及低压储液罐105连接。由于变频压缩机101在排出冷媒的同时,可能将变频压缩机101内部的润滑油排出,所以变频油分离器103可以将变频压缩机·101所排出的冷媒进行油分离,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将存留在变频油分离器103内,而冷媒将通过第一单向阀107、排气管道109流向室内机、室外换热器或者低压储液罐105。同理,定频油分离器104将定频压缩机102所排出的冷媒进行油分离,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将存留在定频油分离器104内,而冷媒将通过第二单向阀108、排气管道109流向室内机、室外换热器或者低压储液罐105。低压储液罐105的进口与四通阀106连接,低压储液罐105的出口通过总回气管道110分别与变频压缩机101、定频压缩机102的回气口连接,低压储液罐105的底部排油口通过电磁阀111与总回气管道110连接。上述变频油分离器103的底部排油口通过第一毛细管112与定频压缩机102的回气口连接,从而使得变频油分离器103内的润滑油,在高低压力差的条件下,通过第一毛细管112流回定频压缩机102 ;定频油分离器104的底部排油口通过第二毛细管113与变频压缩机101的回气口连接,从而使得定频油分离器104内的润滑油,在高低压力差的条件下,通过第二毛细管113流回变频压缩机101。因此,变频油分离器103、定频油分离器104的底部排油口与变频压缩机101、定频压缩机102之间形成交叉回油结构。上述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其中该温度检测模块又可以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1a,设置在其中一个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用于检测该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2a,设置在另一个压缩机的回气口处,用于检测输送至该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具体地,第一温度传感器Ila可以设置在变频压缩机101与变频油分离器103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变频压缩机101排出的冷媒的温度TlA ;第二温度传感器12a可以设置在变频油分离器103与定频压缩机10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变频油分离器103输送至定频压缩机102的润滑油的温度T2A。并联压缩机系统运行后,若变频油分离器103内有润滑油,T1A-T2A的差值则是一个基本固定的常数a,该常数a的值取决于并联压缩机系统中变频压缩机101内的润滑油量和回油毛细管(即第一毛细管112)的长度,对于常规的并联压缩机系统,一般在15°C至20°C之间;若变频油分离器103内没有润滑油,T1A-T2A的差值则是另一个基本固定的常数b,该常数b的值与回油毛细管(即第一毛细管112)的长度有关,一般在5°C至10°C之间。因此,上述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其具体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Ila所检测的温度TlA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2a所检测的温度T2A之间的差值,当T1A-T2A的差值达到第一预置的阈值(b)时,表示变频油分离器103内没有润滑油,如图2所示,变频压缩机101内润滑油的油面也将下降。此时,控制模块将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如图3所示。在回油过程中,通过冷媒的循环将系统室内机的管道中存留的润滑油经四通阀106、低压储液罐105、总回气管道110流回变频压缩机101及定频压缩机102,从而使变频压缩机101内润滑油的油面上升,进而使得变频压缩机101及定频压缩机102中的油面达到均衡。该控制模块可以为控制电路,其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值,而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的回油系统的启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温度检测模块的第一温度传感器Ila也可以设置在定频压缩机102与定频油分离器104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定频压缩机102排出的冷媒的温 度TlA ;第二温度传感器12a则对应设置在定频油分离器104与变频压缩机101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定频油分离器104输送至变频压缩机101的润滑油的温度T2A。从而根据T1A-T2A的差值判断定频油分离器104内是否有润滑油。当T1A-T2A的差值达到第一预置的阈值(b)时,表示定频油分离器104内没有润滑油,控制模块则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同理,上述温度检测模块可以设置两组温度传感器,即两个第一温度传感器Ila和两个第二温度传感器12a,该第一温度传感器I Ia与第二温度传感器12a的放置位置可参照上面所述,其可以同时判断变频油分离器103及定频油分离器104内是否有润滑油。若判断其中任意一个油分离器内没有润滑油时,控制模块则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相应的回油操作,具体的操作细节可以参照上面对单组温度传感器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参照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压缩机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201、定频压缩机202、变频油分离器203、定频油分离器204、低压储液罐205、四通阀206、第一单向阀207、第二单向阀208、第三单向阀209、第一排气管道210、第二排气管道211、总回气管道212、第一电磁阀213、第二电磁阀214、第三电磁阀215、第四电磁阀216、第一毛细管217、第二毛细管218、第三毛细管219、储油罐220。具体地,变频压缩机201的排气口通过变频油分离器203、第一单向阀207与第一排气管道210连接,定频压缩机202的排气口通过定频油分离器204、第二单向阀208与第一排气管道210连接。第一排气管道210的另一端与四通阀206的一端连接,该四通阀206的另外三端分别与室内机、室外机换热器及低压储液罐205连接。所述变频油分离器203可以将变频压缩机201所排出的冷媒进行油分离,使得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存留在变频油分离器203内,而冷媒通过第一单向阀207、第一排气管道210流向室内机、室外换热器或者低压储液罐205。同理,定频油分离器204也可以将定频压缩机202所排出的冷媒进行油分离,使得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存留在定频油分离器204内,而冷媒通过第二单向阀208、第一排气管道210流向室内机、室外换热器或者低压储液罐205。低压储液罐205的进口与四通阀206连接,低压储液罐205的出ロ通过总回气管道212分别与变频压缩机201、定频压缩机202的回气ロ连接,低压储液罐205的底部排油ロ还通过第三电磁阀215与总回气管道212连接。上述变频油分离器203的底部排油ロ通过第一毛细管217与定频压缩机202的回气ロ连接,使得变频油分离器203内的润滑油,在高低压カ差的条件下,通过第一毛细管217流回定频压缩机202 ;定频油分离器204的底部排油ロ通过第二毛细管218与变频压缩机201的回气ロ连接,使得定频油分离器204内的润滑油,在高低压カ差的条件下,通过第ニ毛细管218流回变频压缩机201。因此,变频油分离器203、定频油分离器204的底部排油ロ与变频压缩机201、定频压缩机202之间形成交叉回油结构。另外,定频油分离器204的底部排油ロ还通过第一电磁阀213与储油罐220连接,因此控制第一电磁阀213的闭合可以使得定频油分离器204内的润滑油在高低压カ差的条件下流回储油罐220。储油罐220的与第一电磁阀213连接的一端还通过第二排气管道211与第一排气管道210连接,而第一排气管道210还通过第四电磁阀216与总回气管道212连接,而储油罐220的上部出ロ 通过第三单向阀209与第三毛细管219连接,以使得低压储液罐6中的冷媒可以通过第四电磁阀216、第二排气管道211进入储油罐220,进而通过第三单向阀209、第三毛细管219输送至变频压缩机201及定频压缩机202内。储油罐220的下部出ロ通过第二电磁阀214与第三毛细管219连接,第三毛细管219的另一端分别与总回气管道212、变频压缩机201的回气ロ及定频压缩机202的回气ロ连接,因此通过并联压缩机系统控制打开第二电磁阀214可以使得储油罐220内的润滑油回流至变频压缩机201及定频压缩机202。该实施例的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其中该温度检测模块又可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1b,设置在所有油分离器的排气管道上,用于检测所有并联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12b,设置在第三毛细管219与两个压缩机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由储油罐输送至并联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具体地,第一温度传感器Ilb可以设置在变频油分离器203、定频油分离器204的共同的排气管道上,用于检测所有并联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温度TlB ;第二温度传感器12b可以设置在储油罐220与变频压缩机201、定频压缩机202之间的管道上,具体是可以设置在连接第三毛细管219与两个压缩机的管道上靠近第三毛细管219的位置处,用于检测储油罐220内的润滑油经第三毛细管219的温度T2B。并联压缩机系统运行时,若储油罐220内有润滑油,T1B-T2B的差值则是ー个基本固定的常数C,该常数c的值可以根据并联压缩机系统中所有并联压缩机的润滑油量和回油毛细管(即第一毛细管217、第二毛细管218、第三毛细管219)的长度来确定,一般控制在15°C至20°C之间;若储油罐220内没有润滑油,T1B-T2B的差值则是另ー个基本固定的常数山该常数d的值与回油毛细管(即第一毛细管217、第二毛细管218、第三毛细管219)的长度有关,一般控制在5°C至10°C之间。因此,上述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其具体用干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Ilb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2b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当T1B-T2B的差值达到第二预置的阈值(d)时,表示储油罐220内没有润滑油,此时变频压缩机201及定频压缩机202内润滑油的油面将下降,同时变频油分离器203及定频油分离器204内润滑油的油面也将下降,如图5所示。因此,控制模块开启第一电磁阀213,同时启动回油,如图6所示。在回油过程中,通过冷媒的循环将系统室内机的管道中存留的润滑油经四通阀206、低压储液罐205、总回气管道212流回变频压缩机201及定频压缩机202,从而使变频压缩机201及定频压缩机202内润滑油的油面上升,进而使得变频压缩机201及定频压缩机202中的油面达到均衡。此时,定频油分离器204内的润滑油在第一电磁阀213开启的同时,将流入储油罐220内,从而使得储油罐220内润滑油的油面也上升。该控制模块可以为控制电路,其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并根据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值,而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的回油系统的启动。参照图7,其为本实用新型并联压缩机系统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该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变频压缩机301、定频压缩机302、油分离器303、低压储液罐304、四通阀305、第一单向阀306、第二单向阀307、第三单向阀308、第四单向阀309、第一排气管道310、总回气管道311、第一电磁阀312、第二电磁阀313、第一毛细管314、第二毛细管315、第三毛细管 316、第四毛细管317和第五毛细管318。具体地,变频压缩机301的排气口通过第一单向阀306、油分离器303与第一排气管道310连接,定频压缩机302的排气口通过第二单向阀307、油分离器303与第一排气管道310连接。第一排气管道310的另一端与四通阀305的一端连接,该四通阀305的另外三端分别与室内机、室外机换热器及低压储液罐304连接。所述油分离器303分别将变频压缩机301及定频压缩机302排出的冷媒进行油分离,分离出来的润滑油存留在油分离器303内,而冷媒则通过第一排气管道310流向室内机、室外换热器或者低压储液罐304。低压储液罐304的进口与四通阀305连接,低压储液罐304的出口通过总回气管道311分别与变频压缩机301、定频压缩机302的回气口连接,低压储液罐304的底部排油口通过第二电磁阀313与总回气管道311连接。上述变频压缩机301及定频压缩机302均为自带排油功能的高压腔压缩机。上述油分离器303包括设置在其上部的进气口及进油口、设置在其下部的第一排油口及第二排油口。油分离器303的进气口分别与变频压缩机301及定频压缩机302的排气口连接。油分离器303的进油口通过第一毛细管314、第三单向阀308与变频压缩机301的排油口连接;该进油口还通过第二毛细管315、第四单向阀309与定频压缩机302的排气口连接。因此,变频压缩机301及定频压缩机302可以分别将内部的润滑油通过对应的毛细管(314、315)、单向阀(308、309)输送至油分离器303内。油分离器303第一排油口通过第三毛细管316与变频压缩机301的回气口连接,以及通过第四毛细管317与定频压缩及302的回气口连接,从而使得油分离器303内的润滑油,可以在高低压力差的条件下,通过对应的毛细管(316、317)流回变频压缩机301及定频压缩机302。油分离器303的第二排油口通过第一电磁阀312、第五毛细管318分别与总回气管道311、变频压缩机301的回气口及定频压缩机302的回气口连接。上述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其中该温度检测模块又可以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1c,设置在其中一个压缩机与油分离器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该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0071]第二温度传感器12c,设置在前述压缩机的排油ロ与油分离器303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该压缩机输送至油分离器303的润滑油的温度。具体地,第一温度传感器Ilc可以设置在变频压缩机301与油分离器303之间的排气管道上,用于检测变频压缩机301排出的冷媒的温度TlC ;第二温度传感器12c可以设置在第一毛细管314与油分离器303之间的管道上,用于检测变频压缩机301内的润滑油经过第一毛细管314后的温度T2C。并联压缩机系统运行后,压缩机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毛细管排入油分离器303来維持并联压缩机最佳的油面高度。当压缩机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为最佳的油面高度吋,对于本发明的并联压缩机系统,T1C-T2C的差值通常維持在ー个固定的数值附近,此处定义该数值为常数e,该常数e的值取决于变频压缩机301的润滑油量和第一毛细管314的长度,一般在15°C至20°C之间;而当变频压缩机内润滑油油面高度低于最佳的油面高度吋,则T1C-T2C的差值通常維持在另ー个固定的数值附近,此处定义该数值为常数f,该常数f的值与第一毛细管314的长度有关,一般在5°C至10°C之间。 因此,上述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其具体用干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Ilc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2c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当T1C-T2C的差值达到第一预置的阈值(f)时,表示变频压缩机301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低于最佳的油面高度,控制模块则启动第一电磁阀312以使油分离器303内的润滑油在高低压カ差的条件下,回流至变频压缩机301,使得变频压缩机301内润滑油的油面上升,进而使其油面的高度达到最佳的油面高度,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温度检测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三温度传感器13c,可以设置在油分离器303经第一电磁阀312与两个压缩机的回气ロ连接的管道上,具体是设置在第五毛细管318与两个压缩机的回气ロ连接的管道上,且靠近第五毛细管318,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312开启的同时,检测油分离器303通过第一电磁阀312输送至并联压缩机的润滑油的温度T3C。当第一电磁阀312开启时,若油分离器303内有润滑油,T1C-T3C的差值则是ー个基本固定的常数g,该g的值取决于并联压缩机系统的润滑油量和所有毛细管的长度,一般在15°C至20°C之间;若油分离器303内没有润滑油,T1C-T3C的差值是ー个基本固定的常数h,该h的值与回油毛细管(第三毛细管316、第四毛细管317、第五毛细管318)的长度有关,一般在5°C至10°C之间。因此,控制模块具体还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Ilc所检测的温度TlC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13c所检测的温度T3C之间的差值,当T1C-T3C的差值达到第二预置的阈值(h)时,表示变频压缩机301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低于最佳的油面高度,此时变频压缩机301无法将润滑油排入油分离器303内,如图9所示。因此,控制模块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如图10所示。在回油过程中,通过冷媒的循环将系统室内机的管道中存留的润滑油经四通阀305、低压储液罐304、总回气管道311流回变频压缩机301及定频压缩机302,从而使变频压缩机301润滑油的油面上升,油分离器303内的润滑油的油面也将上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并联压缩机排出的冷媒温度及并联压缩机输送至油分离器的润滑油温度,从而根据所检测到的温度进行判断并联压缩机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是否为最佳油面高度,并在不是最佳油面高度吋,控制将油分离器内的润滑油回流至并联压缩机,从而可以保持并联压缩机内润滑油的油面高度保持为最佳的油面高度。同时,还通过温度检测模块检测油分离器输送至并联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从而判断油分离器内是否缺油,并在缺油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进一步保证了回油的最佳时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 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低压储液罐、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油分离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分别通过单向阀共同连接到所述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还连接低压储液罐、室内机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低压储液罐连接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排油口通过一个第一毛细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排油口通过一个第二毛细管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压缩机系统还包括 用于检测第一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及输送至第二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的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处及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处; 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模块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回油,并在需要回油时控制 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 用于检测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与第一油分离器的管道上; 用于检测从第一油分离器输送至第二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毛细管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所述差值达到第一预置的阈值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油罐、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所述储油罐的进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第二油分离器的排油口连接,所述储油罐的出口经第二电磁阀和第三毛细管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 ; 所述温度检测模块包括 用于检测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连接到所述四通阀的公共管道上; 用于检测由储油罐输送至第一压缩机和/或第二压缩机的润滑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三毛细管与第一压缩机及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之间的管道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所述差值达到第二预置的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同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吴块。
7.一种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至少两并联连接的压缩机及压缩机共用的一油分离器、及第一电磁阀;所述压缩机包括排气口、回气口及排油口,所述油分离器包括设置在其上部的进气口、进油口、第一排油口及第二排油口 ;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油分离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油分离器的第一排油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排油口均与油分离器的进油口连接,所述油分离器的第二排油口通过第一电磁阀与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所排出的冷媒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与油分离器的第一排油口之间的管道上; 用于检测压缩机输送至油分离器的润滑油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排油口与所述油分离器进油口之间的管道上; 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判断是否需要回油,并在需要回油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及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所述差值达到第一预置的阈值时开启所述第一电磁阀的控制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用于在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的同时,检测所述油分离器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输送至所述压缩机的润滑油的温度的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油分离器经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压缩机的回气口连接的管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并联压缩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具体为计算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与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之间的差值,并在所述差值达到第二预置的阈值时,控制并联压缩机系统进行回油的控制模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并联压缩机系统,包括低压储液罐、四通阀、室内机、室外机换热器、第一压缩机、第二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第一油分离器,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二油分离器,所述第一油分离器和第二油分离器分别通过单向阀共同连接到所述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还连接低压储液罐、室内机和室外机换热器,所述低压储液罐连接第一压缩机和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排油口通过一个第一毛细管连接第二压缩机的回气口,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排油口通过一个第二毛细管连接第一压缩机的回气口。本实用新型并联压缩机系统实现了智能回油,而且还提高了并联压缩机系统的稳定性,延长了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F25B49/02GK202581938SQ20122016743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8日
发明者刘三奎, 陈卫东, 陈少锋 申请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