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8934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式油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分离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压缩制冷系统中的油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分离器是制冷系统中的辅助设备,通常安装在压缩制冷机组的压缩机排出口与冷凝器之间,用来分离从压缩机中排出的高压气体中的润滑油。现有油分离器分离气和润滑油采用不锈钢滤网,压缩机中排出的高压气体中的润滑油直接从不锈钢滤网上分离,分油率为70%左右,分油率低,影响制冷效率和压缩机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螺旋式油分离器,其分油率可达到99%以上,分油率高,提高了制冷效率,降低了压缩机的能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螺旋式油分离器,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体,壳体内设有与壳体内壁相配合的螺旋导向板,壳体的下端侧壁开设有回油口,上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壳体的下端口连接有下封头,上端口连接有上封头,所述上封头上开设有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内筒,内筒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上筒体的直径沿轴线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收缩,下筒体的直径沿轴线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扩张,上筒体的下端口与下筒体的上端口匹配连接;所述螺旋导向板盘绕于上筒体外周壁上。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包含有悬浮油滴的冷却剂气体由进气口进入壳体内,经螺旋导向板导向由上至下做离心运动,混合气体旋转至壳体内壁周边,由于上筒体的直径由上至下逐渐收缩,所以随着混合气体向下运动,气压逐渐降低,气体流速降低,从而导致离心力降低,油滴得以分离,几乎无油的冷却剂气体经内筒由出气口排出,而被分离出来的油滴则沿壳体内壁向下流动,至壳体下部的集油区经回油管回油,完成油分离。与现有技术相t匕,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内筒的特殊设计结构,通过改变混合气体做螺旋运动的时所受的离心力,实现油气分离,不仅简化了传统技术中滤网分离器的复杂结构,且提高了油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使得分油率高达99. 9%;被分离的气体沿内筒体逐渐上升,气压逐渐降低,下筒体直径由上至下逐渐扩张的设计结构可有效阻止混合气体被吸入内筒体,使分油效果更为彻底。为提高分油器分离出的油的纯净度,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还开设有排污口,油滴沿壳体内壁向下流至壳体下部的集油区,静置后,将会出现水油分离,上部油层经回油口回油,下部的水或其余比重较大的杂质将从下部排污口排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出气口 ;2上封头;3进气口 ;4上筒体;5下筒体;6壳体;7螺旋导向板;8回油口 ;9排污口 ; 10下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不,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体6,壳体6内设有与壳体6内壁相配合的螺旋导向板7,壳体6的下端侧壁开设有回油口 8,上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 3,壳体6的下端口连接有下封头10,上端口连接有上封头2,上封头2上开设有与壳体6内腔相连通的出气口 I,壳体6内还设有内筒,内筒由上筒体4和下筒体5组成,上筒体4的直径沿轴线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收缩,下筒体5的直径沿轴线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扩张,上筒体4的下端口与下筒体5的上端口匹配连接;螺旋导向板7盘绕于上筒体4外周壁上,下封头10的底部还开设有排污口 9。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螺旋式油分离器,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体,壳体内设有与壳体内壁相配合的螺旋导向板,壳体的下端侧壁开设有回油口,上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壳体的下端口连接有下封头,上端口连接有上封头,所述上封头上开设有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内筒,内筒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上筒体的直径沿轴线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收缩,下筒体的直径沿轴线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扩张,上筒体的下端口与下筒体的上端口匹配连接;所述螺旋导向板盘绕于上筒体外周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油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封头的底部还开设有排污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油分离器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螺旋式油分离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油分离器结构复杂,分油率低的问题。它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体,壳体内设有与壳体内壁相配合的螺旋导向板,壳体的下端侧壁开设有回油口,上端侧壁开设有进气口,壳体的下端口连接有下封头,上端口连接有上封头,上封头上开设有与壳体内腔相连通的出气口,壳体内还设有内筒,内筒由上筒体和下筒体组成,上筒体的直径沿轴线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收缩,下筒体的直径沿轴线方向由上至下逐渐扩张,上筒体的下端口与下筒体的上端口匹配连接;螺旋导向板盘绕于上筒体外周壁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分油效率高,适用于压缩制冷系统中。
文档编号F25B43/02GK202885380SQ20122053037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7日
发明者顾有三, 洪忠 申请人:江苏扬安集团扬州一万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