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绝热体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267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真空绝热体及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真空绝热体和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体是用于通过对其体内抽真空来抑制热传递(传热,heattransfer)的产品。真空绝热体可以减少通过对流和传导进行的热传递,因此被应用于加热装置和制冷装置。在应用于冰箱的常规绝热方法中,通常设置具有约30cm或更大厚度的泡沫聚氨酯绝热壁(尽管其以不同方式应用于冷藏和冷冻中)。但是,冰箱的内部容积因而减小。

为了增大冰箱的内部容积,尝试将真空绝热体应用于冰箱。

首先,本申请人的韩国专利第10-0343719号(参考文献1)已经公开。根据参考文献1,公开了一种方法,其中制备真空绝热板,然后将其装入冰箱的壁内,真空绝热板的外部用如泡沫聚苯乙烯(聚苯乙烯)的单独模制件完成(整饰)。根据该方法,不需要额外发泡,并且提高了冰箱的绝热性能。但是,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制造方法复杂。作为另一个示例,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5-0012712号(参考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真空绝热材料设置壁并使用泡沫填充材料附加地设置绝热壁的技术(technique,方法)。根据参考文献2,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制造方法复杂。

作为另一个示例,尝试使用单个产品的真空绝热体来制造冰箱的所有壁。例如,美国专利公开公报第us2040226956a1号(参考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提供处于真空状态的冰箱的绝热结构的技术。然而,通过提供处于充分真空状态的冰箱的壁难以获得实用化水平的绝热效果。特别地,难以防止在具有不同温度的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接触部处发生热传递。此外,难以保持稳定的真空状态。而且,难以防止真空状态下声压导致的壳体变形。由于这些问题,参考文献3的技术被局限于低温制冷装置,而不适用于一般家庭使用的制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实施例提供一种真空绝热体和一种冰箱,其能够在真空状态下获得足够的绝热效果并在商业上应用。

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提升设置在真空绝热体中的板构件的支撑能力的结构。

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其至少一部分形成弯曲表面的真空绝热体以及一种包括该真空绝热体的冰箱。

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空间具有与第一空间不同的温度;密封部,密封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提供具有在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且处于真空状态的第三空间;支撑单元,保持第三空间;抗热单元(heatresistanceunit),用于减少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排出,其中,向第三空间延伸以联接到支撑单元的延伸部被设置到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以及延伸部被形成为从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的边缘部向下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空间具有与第一空间不同的温度;密封部,密封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提供具有在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且处于真空状态的第三空间;支撑单元,保持第三空间;抗热单元,用于减少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排出,其中,支撑单元包括分别接触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的支撑板,以及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及支撑板中的每个被设置为弯曲表面,并形成为使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及支撑板中的每个的曲率随着其远离曲率中心而增加。

在又一实施例中,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空间具有与第一空间不同的温度;密封部,密封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提供具有在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且处于真空状态的第三空间;支撑单元,保持第三空间;抗热单元,包括设置在第三空间内的呈板状的至少一个抗辐射片,以减少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第三空间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排出,其中,抗辐射片设有具有小直径的至少一个第一孔和具有大直径的至少一个第二孔,从而使支撑单元的杆被插入第一孔和第二孔中,而且第一孔的数量小于第二孔的数量。

在又一实施例中,冰箱包括:主体,设有内部空间,储备物品被储存在内部空间中;以及门,设置为从外部空间打开/关闭主体,其中,为了将制冷剂供应到主体,冰箱包括:压缩机,用于压缩制冷剂;冷凝器,用于冷凝被压缩的制冷剂;膨胀器,用于膨胀被冷凝的制冷剂;以及蒸发器,用于蒸发被膨胀的制冷剂以带走热量,其中主体和门的至少一个包括真空绝热体,其中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限定用于内部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限定用于外部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密封部,密封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以提供具有在内部空间的温度与外部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且处于真空状态的真空空间部;支撑单元,保持真空空间部;抗热单元,连接到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件中的至少一个,该抗热单元减少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传热量;以及排气端口,真空空间部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端口排出,其中,第一板构件和第二板构中的至少一个向真空空间部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被联接到支撑单元。

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具有真空绝热效果的真空绝热体以及包括真空绝热体的冰箱。

而且,本公开的真空绝热体可以有效地克服真空空间部的辐射传热。根据本公开,能够充分地阻止经过用于阻止辐射传热的结构的热传递。

而且,能够使用支撑单元提升板构件的支撑能力。

而且,构成真空绝热体的部件不被形成为通过注塑成型而具有弯曲表面,而是通过仅改变装配过程来形成,从而能够制造形成为弯曲形状的真空绝热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和冰箱的主体的视图。

图3是示出真空空间部的内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4是示出抗传导片及其周边部分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5是详细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

图6是示出抗辐射片被紧固到图5的支撑单元的状态的视图。

图7是沿图6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

图8是沿图6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9是图5的抗辐射片的一个顶点部(vertexportion)的平面图。

图10示出了通过采用模拟方式来表示相对于真空压力的绝热性能的变化和气体传导率的变化的图形。

图11示出了通过观察得到的、当使用支撑单元时真空绝热体的内部进行排气的过程随时间和压力而变化的图形。

图12示出了通过比较真空压力和气体传导率得到的图形。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支撑单元与第一板构件之间的关联(correlation)的视图,其示出任一个边缘部。

图14是图13的放大图。

图15是图13的纵向剖视图。

图16是示出图13的支撑单元和抗辐射片的视图。

图17是图16的平面图。

图1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

图19是示出图18的第一板构件的视图。

图20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

图21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

图22是图21的纵向剖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

图24是示出图23的支撑单元的视图。

图25是图23的支撑单元的分解图。

图26是示出多个抗辐射片被设置在图23的支撑单元中的情况的视图。

图27是从上方观察的示出图23的支撑单元的视图。

图28是示出图23的支撑单元的一侧的视图。

图29是示出图23的支撑板的边缘部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具体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例的示例。

在优选实施例的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了构成描述的一部分的附图,且其中借助示例示出可实施本公开的特定优选实施例。这些实施例被足够详细地描述,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公开,并且应该理解的是,可运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逻辑结构、机械、电气和化学方面的改变。为了避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实施本公开不必要的细节,该描述可省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某些信息。因此,下文的具体描述不应被认为是限制性的。

在下文的描述中,术语“真空压力”是指低于大气压力的一定压力状态。此外,a的真空度大于b的真空度这样的表达是指a的真空压力小于b的真空压力。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冰箱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和冰箱的主体的视图。在图2中,主体侧真空绝热体处于顶壁和侧壁被移除的状态,以及门侧真空绝热体处于前壁的一部分被移除的状态。此外,为了方便理解,示意性地示出了设置抗传导片处的部分的截面。

参考图1和图2,冰箱1包括主体2和门3,主体2设有能够储存储备物品的空腔9,门3被设置为用于打开/关闭主体2。门3可以可旋转地或可移动地被设置为打开/关闭空腔9。空腔9可以提供冷藏室和冷冻室中的至少一个。

提供构成将冷空气供应到空腔9中的冷冻循环的部件。特别地,这些部件包括用于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4、用于冷凝被压缩的制冷剂的冷凝器5、用于膨胀被冷凝的制冷剂的膨胀器6、以及用于蒸发被膨胀的制冷剂以带走热量的蒸发器7。作为典型结构,风扇可以被安装在邻近蒸发器7的位置处,并且从风扇吹出的流体可以穿过蒸发器7并接着被吹入空腔9中。通过调节风扇的吹出量和吹出方向、调节循环的制冷剂的量、或调节压缩机的压缩率来控制冷冻负荷,从而能够控制冷藏空间或冷冻空间。

真空绝热体包括用于提供低温空间的壁的第一板构件10、用于提供高温空间的壁的第二板构件20、被限定为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的间隙部分的真空空间部50。另外,真空绝热体包括用于防止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的热传导的抗传导片60和62。设置用于密封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的密封部61,从而使真空空间部50处于密封状态。当真空绝热体被应用于制冷柜或加热柜时,第一板构件10可以被称为内壳体,第二板构件20可以被称为外壳体。容纳提供冷冻循环的部件的机器室8被放置在主体侧真空绝热体的下部后侧处,用于通过排出真空空间部50中的空气而形成真空状态的排气端口40被设置在真空绝热体的任一侧处。此外,还可以安装穿过真空空间部50的管路64,以便安装除霜水管线和电线。

第一板构件10可以限定用于设置于其上的第一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板构件20可以限定用于设置于其上的第二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可以被限定为具有不同温度的空间。这里,每个空间的壁不仅可以用作直接接触空间的壁,而且还可以用作不接触空间的壁。例如,该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还可以被应用于还具有接触每个空间的单独的壁的产品。

导致真空绝热体的绝热效果损失的热传递因素是: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的热传导、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的热辐射、以及真空空间部50的气体传导。

在下文中,将提供被设置为减少与热传递因素相关的绝热损失的抗热单元。同时,该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和冰箱不排除在真空绝热体的至少一侧处还设置有另一个绝热装置。因此,使用发泡加工等的绝热装置还可以被设置到真空绝热体的另一侧。

图3是示出真空空间部的内部结构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

首先,参考图3a,真空空间部50被设置在具有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不同的压力的第三空间中,优选地为真空状态,从而减少绝热损失。第三空间可以被设置为介于第一空间的温度与第二空间的温度之间的温度。由于第三空间被设置为处于真空状态的空间,因此由于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压力差对应的力,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接收在使它们彼此靠近的方向上收缩的力。因此,真空空间部50可以沿该真空空间部被减小的方向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真空空间部50的收缩导致的热辐射量的增加、以及板构件10与20之间的接触导致的热传导量的增加,可能导致绝热损失。

可设置支撑单元30以减小真空空间部50的变形。支撑单元30包括杆31。杆31可以沿大致垂直于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的方向延伸,以便支撑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的距离。支撑板35可以附加地被设置到杆31的至少一个端部。支撑板35使至少两个杆31彼此连接,并且可以沿与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水平的方向延伸。支撑板35可以被设置为板状,或者可以被设置为格子状,使得其与第一板构件10或第二板构件20接触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少热传递。杆31和支撑板35在至少一个部分处彼此固定,以一起被插在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支撑板35接触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中的至少一个,从而防止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的变形。此外,基于杆31的延伸方向,支撑板35的总截面面积被设置为大于杆31的总截面面积,使得通过杆31传递的热量可以通过支撑板35扩散。

支撑单元30的材料可以包括从由pc、玻璃纤维pc、低释气pc、pps和lcp组成的组中选择的树脂,以便获得高压缩强度、低释气和吸水性、低导热性、高温下的高压缩强度、以及优异的机械加工性。

将描述用于减少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通过真空空间部50的热辐射的抗辐射片32。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可以由能够防止腐蚀和提供足够强度的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材料具有0.16的相对高的辐射率,因此可传递大量的辐射热。此外,由树脂制成的支撑单元30具有比板构件低的辐射率,并且不完全被设置到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的内表面。因此,支撑单元30对辐射热没有很大影响。因此,抗辐射片32可以在真空空间部50的大部分区域上被设置为板状,以便集中于降低在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传递的辐射热。具有低辐射率的产品可以优选地被用作抗辐射片32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具有0.02的辐射率的铝箔可以被用作抗辐射片32。由于使用一个抗辐射片不能充分地阻止辐射热的传递,因此至少两个抗辐射片32可以以一定距离设置,以便不互相接触。此外,至少一个抗辐射片可以被设置为其接触第一板构件10或第二板构件20的内表面的状态。

参考图3b,通过支撑单元30保持板构件之间的距离,以及可在真空空间部50中填充多孔材料33。多孔材料33可以具有比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的不锈钢材料高的辐射率。但是,由于多孔材料33被填充在真空空间部50中,因此多孔材料33具有阻止辐射传热的高效率。

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在不使用抗辐射片32的情况下制造真空绝热体。

参考图3c,没有设置保持真空空间部50的支撑单元30。代替支撑单元30,多孔材料33被设置为由膜34环绕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多孔材料33可以被设置为被压缩的状态,以保持真空空间部50的间隙。膜34由例如pe材料制成,并且可以被设置为其中形成多个孔的状态。

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在不使用支撑单元30的情况下制造真空绝热体。换言之,多孔材料33可以一起用作抗辐射片32和支撑单元30。

图4是示出抗传导片及其周边部分的多个实施例的视图。图2中简要地示出了抗传导片的结构,但应该参考图4详细理解。

首先,图4a中提出的抗传导片可以优选地被应用于主体侧真空绝热体。特别地,将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密封,以便使真空绝热体的内部真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两个板构件具有彼此不同的温度,因此热传递可以发生在两个板构件之间。抗传导片60被设置为防止两种不同类型的板构件之间的热传导。

抗传导片60可以设置有密封部61,抗传导片60的两端被密封于该密封部61处以限定用于第三空间的壁的至少一部分并保持真空状态。抗传导片60可以被设置为以微米为单位的薄箔,以便减少沿着用于第三空间的壁传导的热量。密封部61可以被设置为焊接部。就是说,抗传导片60以及板构件10和20可以彼此熔合。为了在抗传导片60与板构件10和20之间引起熔合作用,抗传导片60以及板构件10和20可以由相同的材料制成,并且不锈钢材料可以被用作该材料。密封部61不限于焊接部,并且可以通过诸如翘起(cocking)的工艺来提供。抗传导片60可以被设置为弯曲形状。因此,抗传导片60的热传导距离被设置成比各个板构件的直线距离长,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热传导量。

沿着抗传导片60发生温度变化。因此,为了阻止热量传导到抗传导片60的外部,在抗传导片60的外部处可以设置屏蔽部62,使得绝热作用发生。换言之,在冰箱中,第二板构件20具有高温,第一板构件10具有低温。此外,从高温到低温的热传导在抗传导片60中发生,因而抗传导片60的温度被突然改变。因此,当抗传导片60向其外部打开时,可极大地发生经过打开位置的热传递。为了减少热损失,屏蔽部62被设置在抗传导片60的外部。例如,当抗传导片60被暴露于低温空间和高温空间中的任一空间时,抗传导片60不会用作抗传导件(conductiveresistor)及其暴露部分(这并非优选的)。

屏蔽部62可以被设置为与抗传导片60的外表面接触的多孔材料。屏蔽部62可以被设置为绝热结构,例如单独的衬垫,该屏蔽部被放置在抗传导片60的外部。屏蔽部62可以被设置为真空绝热体的一部分,该屏蔽部被设置在当主体侧真空绝热体相对于门侧真空绝热体关闭时面向相应的抗传导片60的位置处。为了减少甚至是在主体和门被打开时的热损失,屏蔽部62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多孔材料或单独的绝热结构。

图4b中提出的抗传导片可以优选地被应用于门侧真空绝热体。在图4b中,详细描述了与图4a所示不同的部分,并且相同的描述被应用于与图4a所示相同的部分。在抗传导片60的外侧还设置侧框架70。在侧框架70上可放置用于在门与主体之间进行密封的部件、排气过程所需的排气端口、用于真空维护的吸气端口等。这是因为这些部件便于安装在主体侧真空绝热体中,但这些部件的安装位置在门侧真空绝热体中是有限的。

在门侧真空绝热体中,难以将抗传导片60放置在真空空间部的前端部处,即真空空间部的拐角侧部处。这是因为,与主体不同,门的拐角边缘部被暴露在外。更特别地,如果抗传导片60被放置在真空空间部的前端部处,则门的拐角边缘部暴露在外,因此存在要构造单独的绝热部以使抗传导片60隔热的缺点。

图4c中提出的抗传导片可以优选地被安装在穿过真空空间部的管路中。在图4c中,详细描述了与图4a和图4b所示不同的部分,并且相同的描述被应用于与图4a和图4b所示相同的部分。具有与图4a所示相同的形状的抗传导片、优选地有褶皱的抗传导片63可以被设置在管路64的周边部分处。相应地,可以延长传热路径(heattransferpath),并且可以防止由压力差导致的变形。此外,可设置单独的屏蔽部,以提高抗传导片的绝热性能。

将再次参考图4a描述第一板构件1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的传热路径。穿过真空绝热体的热量可以被分为:沿着真空绝热体(更特别地,抗传导片60)的表面传导的表面传导热①、沿着设置在真空绝热体内的支撑单元30传导的支撑件传导热②、通过真空空间部中的内部气体传导的气体传导热③、以及通过真空空间部传递的辐射传递热④。

可根据多种设计尺寸而改变传递热。例如,可改变支撑单元而使第一板构件10和第二板构件20可以在没有变形的情况下承受真空压力,可改变真空压力,可改变板构件之间的距离,以及可改变抗传导片的长度。可根据分别由板构件提供的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温度差而改变传递热。在一个实施例中,考虑到真空绝热体的总传热量小于由发泡聚氨酯构成的典型绝热结构的总传热量,已经发现真空绝热体的优选构造。在包括通过聚氨酯发泡形成的绝热结构的典型冰箱中,可提出19.6mw/mk的有效传热系数。

通过对该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传热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使气体传导热③的传热量最小。例如,气体传导热③的传热量可被控制为等于或小于总传热量的4%。被限定为表面传导热①和支撑件传导热②的总和的固体传导热的传热量最大。例如,固体传导热的传热量可以到达总传热量的75%。辐射传递热④的传热量小于固体传导热的传热量,但大于气体传导热③的传热量。例如,辐射传递热④的传热量可以占总传热量的约20%。

根据这样的传热分布,表面传导热①、支撑件传导热②、气体传导热③和辐射传递热④的有效传热系数(ek:有效k)(w/mk)可以具有公式1的顺序。

【公式1】

ek固体传导热>ek辐射传递热>ek气体传导热

这里,有效传热系数(ek)是可以使用目标产品的形状和温度差测量的值。有效传热系数(ek)是可以通过测量热所传递到的至少一部分的总传热量和温度而获得的值。例如,使用可以在冰箱中定量测量的热源来测量热值(w),使用分别通过冰箱的门的边缘和主体传递的热来测量门的温度分布(k),以及传递热所通过的路径作为换算值(m)进行计算,从而评估有效传热系数。

整个真空绝热体的有效传热系数(ek)是通过k=ql/a△t给出的值。这里,q表示热值(w)且可使用加热器的热值得到。a表示真空绝热体的截面面积(m2),l表示真空绝热体的厚度(m),以及△t表示温度差。

对于表面传导热,传导热值(conductivecalorificvalue)可以通过抗传导片60或63的进口与出口之间的温度差(△t)、抗传导片的截面面积(a)、抗传导片的长度(l)和抗传导片的热导率(k,抗传导片的热导率是材料的材料性质且可提前获得)获得。对于支撑件传导热,传导热值可以通过支撑单元30的进口与出口之间的温度差(△t)、支撑单元的截面面积(a)、支撑单元的长度(l)和支撑单元的热导率(k)获得。这里,支撑单元的热导率是材料的材料性质且可提前获得。通过从整个真空绝热体的传热量减去表面传导热和支撑件传导热可以得到气体传导热③和辐射传递热④的总和。通过显著降低真空空间部50的真空度,当不存在气体传导热时,通过评估辐射传递热可以获得气体传导热③与辐射传递热④的比率。

当真空空间部50内设有多孔材料时,多孔材料传导热⑤可以是支撑件传导热②和辐射传递热④的总和。多孔材料传导热⑤可以根据多个变量(包括多孔材料的种类、数量等)而变化。

根据一个实施例,由相邻杆31形成的几何中心与每个杆31所位于的点之间的温度差△t1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小于0.5℃。此外,由相邻杆31形成的几何中心与真空绝热体的边缘部之间的温度差△t2可以优选地被设置为小于0.5℃。在第二板构件20中,第二板的平均温度与经过抗传导片60或63的传热路径与第二板相遇的点处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可以是最大的。例如,当第二空间是比第一空间热的区域时,经过抗传导片的传热路径与第二板构件相遇的点处的温度变得最低。同样,当第二空间是比第一空间冷的区域时,经过抗传导片的传热路径与第二板构件相遇的点处的温度变得最高。

这意味着,通过其他点传递的热量(除经过抗传导片的表面传导热之外)应该被控制,并且只有在表面传导热占最大传热量时才能实现满足真空绝热体的全部传热量。为此,抗传导片的温度变化可以被控制为大于板构件的温度变化。

将描述构成真空绝热体的部件的物理特性。在真空绝热体中,通过真空压力将力施加于所有部件。因此,可优选地使用具有一定水平的强度(n/m2)的材料。

在这样的情况下,板构件10和20以及侧框架70可以优选地由具有足够强度的材料制成,借助该材料使板构件10和20以及侧框架70不会受到均匀真空压力的损害。例如,当减少杆31的数量以限制支撑件传导热时,由于真空压力而发生板构件的变形,这可能对冰箱的外观有不良的影响。抗辐射片32可以优选地由具有低辐射率且可易于进行薄膜加工的材料制成。而且,抗辐射片32确保足够的强度,以避免因外部冲击而变形。支撑单元30被设置成具有足以支撑由真空压力产生的力并承受外部冲击的强度,并且具有机械加工性。抗传导片60可以优选地由具有薄板形状且可以承受真空压力的材料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板构件、侧框架和抗传导片可以由具有相同强度的不锈钢材料制成。抗辐射片可以由具有与不锈钢材料相比较弱强度的铝制成。支撑单元可以由具有与铝相比较弱强度的树脂制成。

不同于从材料的角度来看强度的情况,需要从刚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刚度(n/m)是不会轻易变形的性质。虽然使用相同的材料,但其刚度可以根据其形状而变化。抗传导片60或63可以由具有一强度的材料制成,但材料的刚度优选地为低刚度以增加耐热性并使辐射热最小化,因为在施加真空压力时抗传导片均匀伸展而没有任何不平之处。抗辐射片32需要一定水平的刚度,以免由于变形而接触另一个部件。特别地,抗辐射片的边缘部可能由于抗辐射片的自身负荷导致的下垂而产生传导热。因此,需要一定水平的刚度。支撑单元30需要足以承受来自板构件的压缩应力和外部冲击的刚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板构件和侧框架可以优选地具有最高的刚度,以便防止由真空压力导致的变形。支撑单元(特别是杆)可以优选地具有第二高的刚度。抗辐射片可以优选地具有比支撑单元低但比抗传导片高的刚度。抗传导片可以优选地由易于因真空压力而变形且具有最低刚度的材料制成。

即使是在真空空间部50中填充多孔材料33时,抗传导片也可以优选地具有最低刚度,并且板构件和侧框架可以优选地具有最高的刚度。

图5是详细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可以优选地被应用于门侧真空绝热体,图4所示的真空绝热体中的图4b所示的真空绝热体的描述可以被应用于未具体描述的部分。

参考图5,真空绝热体可以包括第一板构件10、第二板构件20、抗传导片60和侧框架70,这些是能够使真空绝热部50与外界大气空间分开的部件。

侧框架70被形成为弯曲的形状,并可以被设置成使得外部降低,即当从真空绝热体的整体形状观察时的边缘部降低。侧框架70可以被设置为将侧框架70与第二板构件20之间的间隙部分为具有高的高度h1的部分和具有低的高度h2的部分的形状。根据上述形状,侧框架70的高度低的部分可以保证相较于真空绝热体的外部处的另一部分的预定空间。安装有诸如排气端口或门铰接件等附件的附加安装部80可以根据侧框架70的高度差来设置。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诸如由真空绝热体提供的冰箱等产品的内部容积,由此提升绝热效果,并且由此充足地保证产品的功能。

侧框架70的一端通过密封部61被紧固到抗传导片60,以及侧框架70的另一端通过边缘部611被紧固到第二板构件20。边缘部611可以被设置为焊接部。真空空间部50延伸到边缘部611,从而提升绝热效果。

侧框架70提供了经过抗传导片60的固体传导热所经过的路径。在冰箱中,经过抗传导片60的冷空气可以被传递到边缘部611,该边缘部611是侧框架70与第二板构件20的侧部202之间的接触点。然而,冷空气在沿侧框架70流动的同时,不仅可以被抗传导片60减小,而且被充分地阻止。第二板构件20包括前部201和从前部201弯曲的侧部202,并且侧部202并未暴露在外。因此,虽然在侧部202上形成露水,但不会使用户看到露水,从而提升用户的观感。此外,当边缘部611被设置为焊接部时,从外部不会观察到因加热而必然生成的焊接线,从而提升用户感受到的美感。可以容易地想到,侧部202形成真空空间部50的外壁。

边缘部611不仅可以被设置到侧部202,还可以被设置到相邻侧部202的前部201的拐角部,不容易被用户观察到。作为另一个示例,边缘部611可以被设置到第二板构件20的边缘部,由此增强制造的便利性且边缘部611不能用裸眼观察到。

在冰箱中,经过抗传导片60的冷空气被传递到侧框架70,因此侧框架70相较于第一板构件10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接触第二杆313的侧框架70的温度可以保持得比接触第一杆311的位置的温度较高。相应地,虽然第一杆311和第二杆313的长度彼此不同,经过第一杆311的热传导可以保持等于经过第二杆313的热传导。根据实验,可以发现,具有1至2mm的高度的第二真空空间部502可以得到充足的绝热效果,这等于具有10至20mm的高度的第一真空空间部的绝热效果。

真空空间部50包括高度为h1的第一真空空间部501以及高度为小于h1的h2的第二真空空间部502。第一真空空间部501和第二真空空间部502可以采取真空状态彼此连通。相应地,能够降低单独形成真空空间部的制造过程的不便。

第二支撑板352可以被设置为在第二真空空间部502内延伸。此外,比第一杆311具有较小高度的第二杆313可以被设置到第二支撑板352。因此,第二真空空间部502的间隙可以通过第二杆313保持。第二杆313可以被设置为连同第二支撑板352的单体。由于第一真空空间部501和第二真空空间部502的高度彼此不同,所以第一支撑板351不会延伸到第二真空空间部502。虽然第一支撑板351没有延伸到第二真空空间部502,但通过抗传导片60来阻止从第一板构件10传导到侧框架70的热的流动,因而经过第二杆313的传导热可以得到与经过第一杆313的热传导相同的耐热效果。

如上所述,抗传导片60具有一个目的:阻止来自第一板构件10的热传递。因此,沿热传递的方向在抗传导片60中发生温度的迅速变化。已描述的是,屏蔽部62被设置为阻挡热被传递到真空绝热体的外侧,从而对应温度的迅速变化。同样,传递到真空绝热体的内侧的热由真空空间部来提供。该热可以得到相对于对流和固体传导热的绝热效果,但在阻止由辐射和气体传导造成的热传递方面较弱。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可放置抗辐射片32,即使是放置在抗传导片60的下侧下方。

特别地,抗辐射片32可以包括沿从第一支撑板351朝向第二支撑板352的方向顺序设置的第一抗辐射片321、第二抗辐射片322和第三抗辐射片323。第一抗辐射片321可以穿过第一支撑板351的端部而延伸到抗传导片60的下侧。第二抗辐射片322相较于第一抗辐射片321可以向外延伸w2。第三抗辐射片323相较于第二抗辐射片322可以向外延伸w1。

根据这样的构型,设置为薄板的抗辐射片32可以因外部冲击和负载而变形。这是因为,如果任何变形的抗辐射片接触另一个相邻的抗辐射片或抗传导片60,则发生直接的热传导,因而发生热绝缘的损失。因此,第一抗辐射片321可以不延伸到抗传导片60的中心,即使是在第一抗辐射片321中发生预定变形时。由于第二抗辐射片322不太可能会接触抗传导片60,因此第二抗辐射片322可以穿过抗传导片60而进一步向外延伸。然而,由于第二抗辐射片322可能会接触另一个相邻的抗辐射片,因此当抗辐射片是具有0.3至0.4mm的厚度的铝片时,从第一杆311延伸的第二抗辐射片322的长度优选地被限制在10到15mm。第三抗辐射片323相较于第二抗辐射片322可以向外延伸w1。这是因为,第三抗辐射片323由第二支撑板352支撑。

在图5中示出,抗辐射片32没有在第二真空空间部502内延伸。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而且第三抗辐射片323可以延伸到第二真空空间部502的内侧且该第三抗辐射片323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为接触第二支撑板352,从而减小辐射传导热。

安装端部101被设置在第一板构件10的拐角处,肋102被设置在支撑单元30中。随着安装端部101由肋102引导,第一板构件10和支撑单元30可以分别被放置在精确位置处。因此,能够提升部件之间的紧固精确度。

由于抗辐射片32被设置为薄板,所以在抗辐射片32中可能容易发生由于外部冲击导致的变形。而且,当没有以预定距离支撑抗辐射片32时,在抗辐射片32中可能发生由于外部冲击和自身负载导致的变形。如果抗辐射片32变形,则另一个部件接触抗辐射片32,因此,可以降低绝热效果。因此,当设置抗辐射片时,据充分估计,不仅抗辐射片可以充分地阻止辐射热,而且也不会发生上述变形。

图6是示出抗辐射片被紧固到图5的支撑单元的状态的视图。

参考图6,随着杆31分别被插入设置在抗辐射片32中的孔38中,抗辐射片32可以被放置在真空空间部50内。孔38和杆31以预定距离设置。其中一些杆31被设置为执行准确固定抗辐射片32的功能,同时,保持真空空间部50的间隙。换言之,当杆31延伸以保持板构件之间的距离时,杆31穿过抗辐射片32。此时,孔38还被设置为允许杆31不与抗辐射片32发生干涉。这里,杆31可以整体地被设置到支撑板35。

抗辐射片32可以被设置为至少两个,优选地为三个或更多,以便充分地执行抗辐射行为。为了使用多个抗辐射片321、322和323充足地得到抗辐射效果,抗辐射片优选地被定位成使真空空间部的内部间隙能够等分。换言之,抗辐射片优选地被定位成能够充分保持抗辐射片之间的间隙。为此,间隙块(gapblock)36(见图7)可以被设置为保持板构件10和20与抗辐射片之间的间隙以及抗辐射片之间的间隙。

安装肋384可以被设置为执行支撑板之间的联接、或者支撑单元与第一板构件10之间的联接。此外,插入凹槽383被设置在抗辐射片的边缘部处,使得安装肋384不会与抗辐射片32发生干涉。由于安装肋384被插入并穿过插入凹槽383,因此抗辐射片32可以进一步向外延伸,并可以更稳定地阻止辐射传热。

图7是沿图6的线i-i’截取的剖视图。图8是沿图6的线ii-ii’截取的剖视图。这里,图7是示出第一孔382及第一孔382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杆31穿过第一孔以支撑抗辐射片32,以及图8是示出第二孔381及第二孔382的周围部分的剖视图,杆31穿过第二孔而不会支撑抗辐射片32。

参考图7,示出了设置在第一孔382中的多个抗辐射片321、322、323以及穿过第一孔382的杆31。此外,间隙块361、362和363被设置为保持抗辐射片之间的间隙以及抗辐射片与支撑板35之间的间隙。第一孔382可以被设置为具有达到在杆31的直径中仅包括预定装配公差而能够相对于杆31引导抗辐射片的位置的程度的直径。当第一孔382极小时,难以将抗辐射片32放到杆31中,因而使得薄的抗辐射片经常被损坏。因此,通过进一步反映比装配公差更大的长度来设置第一孔382的直径。另一方面,当第一孔382极大时,即使在抗辐射片32被杆31支撑的情况下也产生振动,因而抗辐射片32可能变形。因此,优选地通过进一步反映仅装配公差的长度来设置第一孔382的直径。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现,装配公差优选地被设置为0.1至0.5mm。在图7中,可以认为关于杆31的两侧处的两个w3相加得到的值是装配公差。

同时,第一孔382优选地被配置成抗辐射片的任何部分不会与杆31接触。这是因为,如果抗辐射片32接触杆31,则发生热传导,并因此降低绝热效果。

参考图8,示出了设置在第二孔381中的多个抗辐射片321、322和323以及穿过第二孔381的杆31。

当第二孔381极小时,抗辐射片32接触杆31,因此可能导致绝热损失。当第二孔381极大时,通过杆31与第二孔381之间的间隙部时可能发生辐射热的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发明人已经发现,第二孔381与杆31之间的两个间隙的总和优选地被设置为0.3至1.5mm。在图8中,关于杆31的两侧处的两个w4相加得到的值可以等于0.3至1.5mm。

同时,间隙块36被设置成大于孔381和382两者,从而能够执行抗辐射片的间隙保持行为而不存在任何问题。

图9是图5的抗辐射片的一个顶点部的平面图。

参考图9,在抗辐射片43中机械加工出具有小直径的第一孔382和直径比第一孔382的直径大的第二孔381。上文已经描述,孔381和382具有允许杆31从孔穿过的功能以及支撑抗辐射片的功能。

第一孔382优选地被设置得尽可能密集,以便防止抗辐射片32的振动。然而,随着第一孔382的数量增加,杆31与抗辐射片32彼此接触或彼此接近的部分增加,因而可能使绝热性能退化。考虑到上述两个条件,当抗辐射片32是具有0.3mm的厚度的铝箔时,第一孔382之间的距离优选地不超过200mm的最大值。当门3的截面被设置为弯曲形状时,抗辐射片32也被设置为弯曲形状。因此,需要进一步保持第一孔382之间的距离,由此避免抗辐射片之间的接触。

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一孔382之间的距离(用w5表示)优选地不超过200mm的最大值。此外,第一孔382优选地被设置在相距抗辐射片32的中心的最远部处和抗辐射片32的顶点部。这是为了防止因抗辐射片32与杆31之间接触而导致的绝热性能的退化,以及通过允许抗辐射片32尽可能向外延伸来防止绝热性能的退化。此外,三个第二孔381可以被设置在彼此相邻的一对第一孔382之间。在任一个抗辐射片中,第一孔382的数量更优选地小于第二孔381的数量,以便防止绝热性能的退化。

在下文中,真空压力优选地根据真空绝热体的内部状态来确定。如上所述,在真空绝热体内保持真空压力,以减少热传递。此时,容易预期到的是,真空压力优选地被保持得尽可能低,以便减少热传递。

真空空间部可以通过仅应用支撑单元30来阻止热传递。替代地,多孔材料33可以与支撑单元一起填充在真空空间部50中以阻止热传递。替代地,真空空间部可以不通过应用支撑单元而是通过应用多孔材料33来阻止热传递。

下面将描述仅应用支撑单元的情况。

图10示出通过采用模拟表示相对于真空压力的绝热性能的变化及气体传导率的变化的图形。

参考图10,可以看出,随着真空压力的减小,即随着真空度的增加,在仅主体的情况(图形1)下或在主体和门连接在一起的情况(图形2)下的热负荷相较于通过发泡聚氨酯形成的典型产品的情况来说有所减小,从而提升绝热性能。但是,可以看出,绝热性能的提升程度逐渐降低。而且,可以看出,随着真空压力的减小,气体传导率(图形3)降低。但是,可以看出,虽然真空压力减小,但绝热性能与气体传导率所提升的比率逐渐降低。因此,优选地使真空压力减小为尽可能低。但是,获得过度的真空压力需要很长时间,并且由于过度使用吸气剂而消耗大量成本。在实施例中,从上述观点出发提出了最佳的真空压力。

图11示出通过观察得到的在使用支撑单元时真空绝热体的内部进行排气的过程随时间和压力变化的图形。

参考图11,为了使真空空间部50处于真空状态,通过真空泵将真空空间部50中的气体排出,同时通过烘烤蒸发残留在真空空间部50的部件中的潜在气体。但是,如果真空压力到达一定水平或更高水平,则存在真空压力的水平不再增加的点(△t1)。此后,通过将真空空间部50与真空泵断开并将热量施加于真空空间部50来激活吸气剂(△t2)。如果吸气剂被激活,则真空空间部50中的压力在一段时间内减小,但随后归一化以保持一定水平的真空压力。在激活吸气剂之后保持在一定水平的真空压力大致为1.8×10^(-6)托。

在实施例中,即使通过操作真空泵排出气体也基本不再减小真空压力的点被设定为真空绝热体中使用的真空压力的最低极限,从而将真空空间部50的最小内部压力设定为1.8×10^(-6)托。

图12示出通过比较真空压力与气体传导率得到的图形。

参考图12,根据真空空间部50中的间隙的尺寸的关于真空压力的气体传导率被表示为有效传热系数(ek)的图形。当真空空间部50中的间隙具有2.76mm、6.5mm和12.5mm的三个尺寸时,测量有效传热系数(ek)。真空空间部50中的间隙被限定如下。当真空空间部50内存在抗辐射片32时,间隙是抗辐射片32与附接到其上的板构件之间的距离。当真空空间部50内不存在抗辐射片32时,间隙是第一板构件与第二板构件之间的距离。

可以看出,由于间隙的尺寸在对应于0.0196w/mk的典型有效传热系数的点(设置为用于由发泡聚氨酯形成的绝热材料)处较小,因此真空压力为2.65×10^(-1)托,即使是在间隙的尺寸为2.76mm时。同时,可以看出,即使真空压力减小,由气体传导热导致绝热效果降低的饱和的点是真空压力大致为4.5×10^(-3)托的点。4.5×10^(-3)托的真空压力可以被限定为由气体传导热导致绝热效果降低的饱和的点。而且,当有效传热系数为0.1w/mk时,真空压力为1.2×10^(-2)托。

当真空空间部50未设有支撑单元但设有多孔材料时,间隙的尺寸在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范围内。在这种情况下,辐射传热的量由于多孔材料而较小,即使是真空压力相对较高时,即当真空度低时。因此,适当的真空泵被用于调节真空压力。适用于相应的真空泵的真空压力大致为2.0×10^(-4)托。而且,真空压力在由气体传导热导致绝热效果降低的饱和的点处大致为4.7×10^(-2)托。而且,由气体传导热导致绝热效果降低达到0.0196w/mk的典型有效传热系数的压力为730托。

当支撑单元和多孔材料被一起设置在真空空间部中时,可以产生并使用真空压力,该真空压力是仅使用支撑单元时的真空压力与仅使用多孔材料时的真空压力之间的中间值。

本公开提出的真空绝热体可以优选地被应用于冰箱。但是,真空绝热体的应用并不局限于冰箱,还可以被应用于诸如低温制冷装置、加热装置和通风装置等多种装置中。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绝热体。

图13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支撑单元与第一板构件之间的关联的视图,其示出任一个边缘部。图14是图13的放大图。图15是图13的纵向剖视图。

参考图13至图15,根据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包括提供用于低温空间的壁的第一板构件110、提供用于高温空间的壁的第二板构件120、限定为第一板构件110与第二板构件120之间的间隙部的真空空间部150、以及用于减小真空空间部150的变形的支撑单元130。

支撑单元130可以包括置于第一板构件110与第二板构件120之间的多个杆131、设置在多个杆131的一端处的第一支撑板135、以及设置在多个杆131的另一端处的第二支撑板136。

对于多个杆131之间的间距,邻近第一板构件110的边缘部或第二板构件120的边缘部的部分处的间距可以被形成得比其他部分的间距更窄。这是因为,第一板构件110和第二板构件120中的每个的边缘部的支撑能力相对于其他部分较弱。

第一支撑板135可以被配置为接触第一板构件110,以及第二支撑板136可以被配置为接触第二板构件120。

第一支撑板135和第二支撑板136中的每个可以被设置为格栅状。相应地,分别接触第一板构件110和第二板构件120的第一支撑板135和第二支撑板136中的每个的面积减小,从而减小传热量。

与支撑单元130一起用于加固第一板构件110的支撑能力的延伸部112可以被形成在第一板构件110处。延伸部112可以被形成为从第一板构件110的端部向下延伸。

固定部137和138可以被形成在第二支撑板136处。

固定部137和138中的每个的至少一部分可以接触延伸部112。

延伸部112可以被设置为多个,以及固定部137和138可以被形成为对应相应的延伸部112。

固定部137和138可以包括接触延伸部112的一个表面的第一固定部137。

第一固定部137可以被形成为从第二支撑板136向上延伸。同时,在这些附图中,第一固定部137被配置在延伸部112的外侧处。替代性地,第一固定部137可以被设置在延伸部112的内侧处。

固定部137和138可以包括环绕延伸部112的第二固定部138。

第二固定部138可以被形成为从第二支撑板136向上延伸。其中插入延伸部112的凹槽可以被形成在第二支撑板136中。相应地,延伸部112可以被联接到第二固定部138。

如图13所示,第一固定部137可以在第二支撑板136的一侧处被安排成一排,以及第二固定部138可以在第二支撑板136的另一侧处被安排成一排。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安排。

真空绝热体还包括用于防止第一板构件110与第二板构件120之间的热传导的抗传导片160。

抗传导片160可以包括密封部161,抗传导片160的两端在该密封部161处被密封,以便限定用于真空空间部150的壁的至少一部分,并保持真空状态。抗传导片160可以被设置为以微米为单位的薄箔,以便减小沿用于真空空间部150的壁流动的热传导量。

侧框架170可以被设置在抗传导片160的外侧。

抗传导片160的一侧可以被紧固到第一板构件110,以及抗传导片160的另一侧可以被紧固到侧框架170。

用于保持侧框架170与第二板构件120之间的距离的多个杆131可以被置于侧框架170与第二板构件120之间。

在夹设于第一板构件110与第二板构件120之间的多个杆131中,配置在最外部处的杆与置于侧框架170与第二板构件120之间的多个杆之间的最短距离小于夹设于第一板构件110与第二板构件120之间的多个杆131之间的间距。这是为了防止侧框架170的变形。

作为密封部161的焊接部可以被形成在抗传导片160处。特别地,抗传导片160的两侧可以分别被安装在第一板构件110和侧框架170上,然后被焊接。

图16是示出图13的支撑单元和抗辐射片的视图。图17是图16的平面图。

参考图16和图17,支撑单元130可以被安装在第二板构件120上。支撑单元130可以包括多个抗辐射片132、133和134。

多个抗辐射片132、133和134可以被多个杆131贯穿。多个抗辐射片132、133和134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单独的间隔构件彼此间隔。

向上突出的第一固定部137和第二固定部138被设置到第二支撑板136。

多个抗辐射片132、133和134被配置在真空空间部150内的尽量宽的范围,这有益于绝热性能。然而,如果第一固定部137和第二固定部138接触多个抗辐射片132、133和134,则绝热性能可能因热传递而退化。

因此,第一固定部137和第二固定部139被配置成不接触多个抗辐射片132、133和134。

因此,可容纳第一固定部13的凹陷部132a被形成在第一抗辐射片132中。可容纳第二固定部138的凹陷部132b被形成在第一抗辐射片132中。相应地,第一固定部137和第二固定部138不能接触第一抗辐射片。

容纳第一固定部137和第二固定部138的凹陷部还可以被形成在第二抗辐射片133和第三抗辐射片134中。

图18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图19是示出图18的第一板构件的视图。

参考图18和图19,与上述实施例不同,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未设有任何固定部,并且包括具有不同形状的延伸部。

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210和第二板构件220。第一支撑板235接触第一板构件210,以及第二支撑板236接触第二板构件220。至少一个杆231可以被置于第一支撑板235与第二支撑板236之间。

至少一个抗辐射片232可以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235与第二支撑板236之间。抗辐射片232可以被至少一个杆231贯穿。

向下延伸的延伸部212可以被设置到第一板构件210。延伸部212可以被设置为多个。

延伸部212可以接触第一支撑板235的一侧。随着延伸部212被设置为多个,第一板构件210可以被固定到第一支撑板235。在这些附图中,可以看出,第一支撑板235通过延伸部212被插入第一板构件210。

延伸部212的下端部可以位于抗辐射片232上方,使得延伸部212不接触抗辐射片232。

延伸部212可以与第一板构件210整体地形成。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以及延伸部212和第一板构件210可以被设置为彼此分开的单独部件。

图20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

参考图20,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与上述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不同仅在于延伸部的形状。

特别地,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包括从第一板构件310的边缘部向下延伸的延伸部312。第一支撑板335接触第一板构件310的下端,以及延伸部312可以被设置为接触第一支撑板335。

延伸部312可以被设置为从第一板构件310的整个边缘部向下延伸。就是说,延伸部312可以被形成得比上述实施例的延伸部212更长。在这种情况下,仅一个延伸部312被设置在第一板构件310的一个拐角处。

延伸部312可以与第一板构件310整体地形成。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以及延伸部312和第一板构件310可以被设置为彼此分开的单独部件。

延伸部312可以在不接触抗辐射片的长度范围内向下延伸。

相应地,第一板构件310可以通过固定到第一支撑板335来支撑。

图21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图22是图21的纵向剖视图。

参考图21和图22,在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中,延伸部可以被形成为从板构件的表面而非板构件的边缘部向下突出。

本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410、接触第一板构件410的下部的第一支撑板435、以及支撑第一支撑板435的至少一个杆431。至少一个杆431可以在第一支撑板435与第二支撑板436之间。

朝向第一支撑板435突出的延伸部412可以被形成在第一板构件410中。

与上述实施例的延伸部不同,延伸部412被形成为从第一板构件410的任一位置而非第一板构件410的边缘部向下突出。

延伸部412可以使用成型模具被形成在平面的第一板构件410中。

延伸部412可以被形成为对应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35中的凹槽的形状。因此,延伸部412可以被插入设置在第一支撑板435中的凹槽中。

相应地,第一支撑板435可以通过固定到第一支撑板435来支撑。

同时,在本公开中,已经描述了第一板构件被固定到支撑单元。然而,作为第一板构件的替代,第二板构件可以被固定到支撑单元。

图23是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的视图。

参考图23,根据第七实施例的真空绝热体包括第一板构件1110、第二板构件1120和支撑单元1130。支撑单元1130包括第一支撑板1135、第二支撑板1136、至少一个杆1131、以及抗辐射片1132。

第一支撑板1135可以接触第一板构件1110,以及第二支撑板1136可以接触第二板构件1120。

这里,第一板构件1110、第二板构件1120、第一支撑板1135、第二支撑板1136和抗辐射片1132中的每个被形成为曲面,并且随着其越来越远离曲率中心而具有更大的曲率。

图24是示出图23的支撑单元的视图。图25是图23的支撑单元的分解图。

参考图24和图25,支撑单元1130包括第一支撑板1135、第二支撑板1136和多个杆1131。

支撑单元1130可以被形成为多个杆1131被固定到第二支撑板1136的结构,以及第二支撑板1135可附接到多个杆1131的另一端/可从多个杆1131的另一端拆卸。因此,第二支撑板1136和多个杆1131的组件可以被称为“基部”,而第一支撑板1135可以被称为“盖部”。

第一支撑板1135可以设有多个插入部1137,相应的杆1131被插入所述多个插入部1137中。相较于附接到第二支撑板1136的多个杆1131之间的间距,多个插入部1137之间的间距具有较小的值。

从曲率中心到第一支撑板1135的距离r1、从曲率中心到抗辐射片1132的距离r2、以及从曲率中心到第二支撑板1136的距离r3顺序增加。

多个杆1131之间的间距p1、p2和p3随着它们远离曲率中心而顺序增加。这里,p1是指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35中的多个插入部1137之间的间距,p2是指设置在抗辐射片1132中的通孔之间的间距,以及p3是指第二支撑板1136和多个杆1131彼此连接处的点之间的间距。

图26是示出多个抗辐射片被设置在图23的支撑单元中的情况的视图。

参考图26,多个抗辐射片1132、1133和1134可以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35与第二支撑板1136之间。第一抗辐射片1132、第二抗辐射片1133和第三抗辐射片1134沿远离曲率中心的方向顺序配置。

由杆1131贯穿的多个通孔1132a、1133a和1134a可以分别被形成在抗辐射片1132、1133和1134中。

多个通孔1132a、1133a和1134a之间的间距可以随着它们远离曲率中心而顺序增加。

多个抗辐射片1132、1133和1134的端部随着它们远离曲率中心而可以被延长。这可以在与多个通孔1132a、1133a和1134a之间的间距增加相同的情况下考虑。

图27是从上方观察的示出图23的支撑单元的视图。图28是示出图23的支撑单元的一侧的视图。图29是示出图23的支撑板的边缘部的视图。

参考图27至图29,第二支撑板1136包括形成格栅状的多个连接肋1136a和1136b。

在图27,多个连接肋1136a和1136b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一连接肋1136a以及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多个第二连接肋1136b。

多个第一连接肋1136a可以被形成为沿形成曲面的第二支撑板1136的周向延伸,以及多个第二连接肋1136b被形成为沿第二支撑板1136的曲率中心的方向延伸。

就是说,多个第一连接肋1136a弯曲,使得多个第一连接肋1136a中的每个形成曲线,以及多个第二连接肋1136b中的每个形成直线。

多个第一连接肋1136a中的每个可以被形成得比多个第二连接肋1136b中的每个更薄。这是为了多个第一连接肋1136a中的每个很好地弯曲而形成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多个第二连接肋1136b中的每个可以被形成得比多个第一连接肋1136a中的每个更厚,从而加固其强度。

例如,多个第一连接肋1136a中的每个的厚度可以被形成为等于或大于1mm且等于或小于3mm(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3mm)。

类似于第二支撑板1136,多个第一连接肋和多个第二连接肋还可以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135中。

杆1131可以分别被设置在第一连接肋1136a和第二连接肋1136b所处的点处。

多个连接部1138可以被形成在相应的杆1131和第二支撑板1136所处的部分处。多个连接部1138之间的间距可以被形成得大于多个插入部1137之间的间距。就是因为,多个连接部1138被配置成比多个插入部1137更远离曲率中心。

然而,多个连接部1138被设置到第一支撑板1135,以及多个插入部1137被设置在第二支撑板1136中,多个连接部1138之间的间距可以被形成为小于多个插入部1137之间的间距。这是因为多个连接部1138被配置成比多个插入部1137更靠近曲率中心。

多个连接部1138中的每个可以被形成为圆形。相应地,能够减小在机械加工或装配第二支撑板1136时由前端导致的损坏。圆形尺寸r可以大致为0.05mm至1mm。

形成在第二支撑板1136的边缘部处的第三连接肋1139被形成为比第一连接肋1136a和第二连接肋1136b更厚。例如,第三连接肋1139可以被形成为比第一连接肋1136a和第二连接肋1136b厚大约0.2mm。

而且,第三连接肋1139可以由具有比第一连接肋1136a和第二连接肋1136b大的密度的材料制成。这是为了补足强度,因为第二支撑板1136的边缘部在强度方面可能较弱。相应地,能够防止第二支撑板1136的损坏。

根据本公开,真空绝热体可以在工业上应用于多种绝热装置。绝热效果可以被提高,从而能够提升能量使用效率并增加装置的有效容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