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制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559阅读:520来源:国知局
动态制冰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动态制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冰块制作方法是:将水源通入到制冰模具中,通过换热管道对制冰模具进行降温,使得制冰模具中的水形成冰块。然后对制冰模具进行加热处理,以将制冰模具中的冰块与制冰模具相分离,便完成了冰块的制作,但是制冰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动态制冰装置,它能够提高制冰效率。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态制冰装置,包括:冰块成型模具,所述冰块成型模具设有多个凹槽;第一换热机构,所述第一换热机构用于将所述冰块成型模具降温处理或升温处理;水源提供机构,所述水源提供机构通过管道连接至所述冰块成型模具;及第二换热机构,所述第二换热机构用于将流经所述管道中的水进行降温处理。

上述的动态制冰装置,通过水源提供机构将水输送至冰块成型模具的凹槽的过程中,第二换热机构同步将管道中的水降温处理,并可以使管道中的水温降低为-2摄氏度,形成过冷水。过冷水进入到冰块成型模具的凹槽中时,通过第一换热机构通入制冷介质对冰块成型模具进一步降温处理后,便能使得冰块成型模具的凹槽内的水快速转化为冰块,水转为冰的效率较高,使得制冰效率较高。冰块成型模具的凹槽中形成冰块后,第一换热机构通入制热介质再对冰块成型模具升温处理,便可以使得冰块从冰块成型模具的凹槽中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道包括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二换热机构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水源提供机构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管道连接至所述冰块成型模具。水源提供机构中的水进入板式换热器中后,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形成的过冷水通常不会结冰堵住板式换热器换内部管道。其中,板式换热器优先选用浅密型板式换热器,浅密型板式换热器中的过冷水不会结冰堵住板式换热器换内部管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动态制冰装置还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气液分离器、压缩机、冷凝器、散热风机、平衡罐、第一电子膨胀阀及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及所述平衡罐依次连接,所述散热风机设置在所述冷凝器上;

所述第一换热机构的换热介质出口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第一换热机构的换热介质入口端通过第三管道与所述平衡罐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上;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端通过第四管道与所述平衡罐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上。如此,第一换热机构、第二换热机构能共用同一个制冷组件,使得装置结构简单化,成本降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通过热气旁通管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机构的换热介质入口端,所述热气旁通管设有旁通阀。如此,可以当冰块成型模具中的冰块成型后,控制旁通阀打开后,压缩机中的高温热介质便通过第一换热机构的换热介质入口端进入到第一换热机构中,从而便可以对冰块成型模具进行升温处理,使得冰块成型模具中的冰块与冰块成型模具相互脱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动态制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一换热机构的换热介质出口端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换热机构的换热介质出口端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及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换热介质温度大小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大小,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换热介质温度大小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大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冰晶防传播器,所述冰晶防传播器用于防止冰晶流入至所述第二换热机构。通过在第二管道上设置冰晶防传播器后,便能够防止冰晶流入第二换热机构中,避免第二换热机构出现堵塞现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机构包括侧板,所述冰块成型模具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冰块成型模具上的凹槽的槽口背向所述侧板,所述冰块成型模具顶部设有第五管道,所述第五管道侧壁开设有若干个走水孔,所述第五管道一端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第五管道另一端为封闭端。第五管道中的过冷水通过走水孔流入至冰块成型模具过程中,第一换热机构对冰块成型模具进行降温的作用,使得过冷水能够在冰块成型模具的凹槽中进行结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源提供机构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通过所述管道连接至所述冰块成型模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冰块成型模具下方设有接水容器,所述接水容器通过回水管道连接至所述储水箱。过冷水从冰块成型模具的顶部流入至冰块成型模具底部过程中,没有结冰的水将流入至接水容器中,接水容器将没有结冰的过冷水收集后通过回水管道送至储水箱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箱连接有加水管道,所述加水管道设有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储水箱中加水的控制开关,所述储水箱中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用于在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储水箱中液位高度低于或等于预设液位高度时开启预设时间段。如此,随着结冰量的增加,储水箱的水位不断降低,当液位传感器检测到储水箱中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液位高度时,控制开关开启动作,加水管道便自动向储水箱中补水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动态制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述的动态制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动态制冰装置中的冰块成型模具及第一换热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所述的动态制冰装置结构示意图。

10、冰块成型模具,11、凹槽,12、接水容器,13、回水管道,20、第一换热机构,31、储水箱,32、加水管道,33、控制开关,34、液位传感器,40、第二换热机构,50、管道,51、第一管道,52、第二管道,61、气液分离器,62、压缩机,621、热气旁通管,622、旁通阀,63、冷凝器,64、散热风机,65、平衡罐,66、第一电子膨胀阀,67、第二电子膨胀阀,68、第三管道,69、第四管道,71、第一温度传感器,72、第二温度传感器,80、冰晶防传播器,90、第五管道,91、走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中,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动态制冰装置,包括:冰块成型模具10、第一换热机构20、水源提供机构及第二换热机构40。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设有多个凹槽11。所述第一换热机构20用于将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降温处理或升温处理。所述水源提供机构通过管道50连接至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所述第二换热机构40用于将流经所述管道50中的水进行降温处理。

上述的动态制冰装置,通过水源提供机构将水输送至冰块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的过程中,第二换热机构40同步将管道50中的水降温处理,可以使管道50中的水温降低为0摄氏度以下,优选为-2摄氏度,以形成过冷水。过冷水进入到冰块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换热机构20通入制冷介质对冰块成型模具10进一步降温处理,便能使得冰块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内的过冷水快速转化为冰块,水转为冰的效率较高,使得制冰效率较高。过冷水在冰块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中形成冰块后,第一换热机构20通入制热介质对冰块成型模具10升温处理,便可以使得冰块从冰块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中脱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50包括第一管道51与第二管道52。所述第二换热机构40包括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水端通过所述第一管道51与所述水源提供机构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所述第二管道52连接至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水源提供机构中的水进入板式换热器中,通过板式换热器换热处理,换热形成过冷水,形成的过冷水通常不会结冰堵住板式换热器换内部管道。其中,板式换热器优先选用浅密型板式换热器。浅密型板式换热器能够换热形成温度为-2摄氏度的过冷水,且由于其为浅密板式结构,能够快速将水源温度降低,且能使得所形成的过冷水不会在浅密型板式换热器中结冰而堵住板式换热器换内部管道,而是直接经管道50快速输出至冰块成型模具10中。

此外,所述的动态制冰装置还包括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气液分离器61、压缩机62、冷凝器63、散热风机64、平衡罐65、第一电子膨胀阀66及第二电子膨胀阀67。所述气液分离器61、所述压缩机62、所述冷凝器63及所述平衡罐65依次连接。所述散热风机64设置在所述冷凝器63上。所述第一换热机构20的换热介质出口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1相连,所述第一换热机构20的换热介质入口端通过第三管道68与所述平衡罐65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66设置在所述第三管道68上。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1相连,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端通过第四管道69与所述平衡罐65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67设置在所述第四管道69上。如此,第一换热机构20、第二换热机构40能共用同一个制冷组件,使得装置结构简单化,成本降低。

另外,所述压缩机62通过热气旁通管621连接至所述第一换热机构20的换热介质入口端,所述热气旁通管621设有旁通阀622。如此,可以当冰块成型模具10中的冰块成型后,控制旁通阀622打开,压缩机62中的高温热介质便通过第一换热机构20的换热介质入口端进入到第一换热机构20中,从而便可以对冰块成型模具10进行升温处理,使得冰块成型模具10中的冰块与冰块成型模具10相互脱离。冰块与冰块成型模具10相互脱离后,再控制旁通阀622关闭,压缩机62中压缩热介质便不会经过热气旁通管621进入到第一换热机构20中,第一换热机构20继续对冰块成型模具10进行降温处理。

进一步,所述的动态制冰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气液分离器61与所述第一换热机构20的换热介质出口端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71,所述气液分离器61与所述第二换热机构40的换热介质出口端相连接的管道上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72。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1、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2、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66及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6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71感应的换热介质温度大小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66的开度大小,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72感应的换热介质温度大小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67的开度大小。

此外,请参阅图2,所述第二管道52上设有冰晶防传播器80。所述冰晶防传播器80用于防止冰晶流入至所述第二换热机构40。通过在第二管道52上设置冰晶防传播器80后,便能够防止冰晶流入第二换热机构40中,避免第二换热机构40出现堵塞现象。

请参阅图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换热机构20包括侧板。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上的凹槽11的槽口背向所述侧板,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顶部设有第五管道90。所述第五管道90侧壁开设有若干个走水孔91,所述第五管道90一端与所述管道50连通,所述第五管道90另一端为封闭端。第五管道90中的过冷水通过走水孔91流入至冰块成型模具10过程中,第一换热机构20对冰块成型模具10进行降温的作用,使得过冷水能够在冰块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中进行结冰。而没有在冰块成型模具10上的凹槽11中结冰的过冷水,直接从冰块成型模具10底部顺势流出,进行下一次制冰循环,以形成动态制冰的效果。其中,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与所述侧板可以为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所述水源提供机构包括储水箱31。所述储水箱31通过所述管道50连接至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所述冰块成型模具10下方设有接水容器12。所述接水容器12通过回水管道13连接至所述储水箱31。过冷水从冰块成型模具10的顶部流入至冰块成型模具10底部过程中,没有结冰的过冷水将流入至接水容器12中,接水容器12将没有结冰的过冷水收集后通过回水管道13送至储水箱31中,以用于下一次制冰。

具体的,所述储水箱31连接有加水管道32。所述加水管道32设有用于控制是否向所述储水箱31中加水的控制开关33。所述储水箱31中设有液位传感器34,所述液位传感器34与所述控制开关33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33用于在所述液位传感器34检测到所述储水箱31中液位高度低于或等于预设液位高度时开启预设时间段。如此,随着结冰量的增加,储水箱31的水位不断降低,当液位传感器34检测到储水箱31中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液位高度时,控制开关33开启动作,加水管道32便自动向储水箱31中补水操作,这样便可以取代人工向储水箱31中进行加水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储水箱31中补水操作较为及时,不影响制冰操作。

此外,根据液位传感器34对储水箱31中液位的检测结果,能够得知用水量。根据用水量及冰块成型模具制冰量进行计算,判断用水量是否与制冰量相适应,如果相适应,便能判断出冰块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中完全结冰。当判断出冰块成型模具10的凹槽11完全结冰时,便可以开启旁通阀622,使压缩机62中的高温热介质进入到第一换热机构20中升温处理,从而便能完成脱冰。当完成脱冰操作后,关闭旁通阀622,第一换热机构20继续起到制冷作用,使第五管道90中的过冷水继续流入至冰块成型模具10中进行降温结冰。如此循环反复结冰与脱冰操作,能实现较高的制冰效率,且制冰自动化程度较高,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