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994168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23。上侧流出部122的与Z方向平行的剖面观察的形状为矩形。上侧流出部122的一端,以相对于分支部23正交的方式,连接于分支部23中的上侧侧面部。其中,在本实施方式I中,上侧侧面部是指分支部23的横侧面中的上侧(例如,上端)。另外,上侧流出部122的另一端连接于导热管7。
[0081]下侧流出部222
[0082]下侧流出部222也具有与上侧流出部122相同的形状。即,下侧流出部222是直线状的筒状部件。另外,下侧流出部222在连接于导热管7的状态下,以与X方向平行的方式连接于分支部23。此外,下侧流出部222的与Z方向平行的剖面观察的形状为矩形。下侧流出部222的一端,以相对于分支部23正交的方式,连接于分支部23中的下侧侧面部。其中,在本实施方式I中,下侧侧面部是指分支部23的横侧面中的下侧(例如,下端)。另夕卜,下侧流出部222的另一端连接于导热管7。
[0083]工作流体(制冷剂)的流动
[0084]接下来,参照上述的图1、图2、图3A以及图3B对工作流体的流动进行说明。由压缩机101排出的高温、高压的制冷剂,被供给至热交换器102进行冷凝液化而成为气液二相制冷剂。如图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11所示,从热交换器10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至分配器3。流入至分配器3且被分配的制冷剂,流入至各毛细管4。流入到毛细管4的制冷剂被减压。
[0085]从毛细管4流出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流入至分支管2。更详细而言,经由制冷剂流入部21流入到分支部23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碰撞到形成于分支部23的碰撞部23a,从而在分支部23内被搅拌。另外,由于以抑制制冷剂流入部21的内径的方式进行设定,因此流入分支部23内的制冷剂的趋势增强,从而气液二相制冷剂更切实地在碰撞部23a碰撞而被搅拌。
[0086]在分支部23被搅拌后的气液二相制冷剂的一方,流入至上侧流出部122,另一方流入至下侧流出部222。然后,流入到上侧流出部122的制冷剂,流进上侧的导热管7,流入到下侧流出部222的制冷剂,流进下侧的导热管7。流进导热管7后的制冷剂,经由翅片8等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然后,如图2的制冷剂流动方向12所示,蒸发的制冷剂在集管6合流,并从热交换器I流出。从热交换器I流出的制冷剂,被吸引到压缩机101的吸入侧。
[0087]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等具有的效果
[0088]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具有:连接于分别配置于上下位置的导热管7的分支管2,该分支管2具有碰撞部23a。因此包括从制冷剂流入部21排出至分支部23的液态制冷剂在内的制冷剂,与碰撞部23a碰撞。若包括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与碰撞部23a碰撞,则由于其冲击,而使包括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上下均匀地分散。因此能够使从制冷剂流入部21向分支部23排出的制冷剂,均匀地流入至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由此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能够将制冷剂均匀地向各导热管7供给。
[0089]另外,假如若未设置碰撞部23a,则从制冷剂流入部21排出至分支部23的液态制冷剂的多数,由于重力作用而向分支部23的下侧流动,并保持这种状态而容易地流动到下侧流出部222。这样,在未设置有碰撞部23a的实施方式中,制冷剂难以流进上侧流出部122,并且流向上侧流出部122的制冷剂与流向下侧流出部222的制冷剂易产生偏差。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1,由于具有形成有碰撞部23a的分支管2,因此在分支部23内发挥液态制冷剂的搅拌作用,能够抑制流向上侧流出部122的制冷剂与流向下侧流出部222的制冷剂产生偏差。即,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1,由于能够抑制流向上侧流出部122的制冷剂与流向下侧流出部222的制冷剂产生偏差,因此能够将制冷剂均匀地向各导热管7供给。
[0090]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的分支管2配置为:与最端部的翅片8的平面对置。其中,分支管2具有以直线状与X方向平行地延伸的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即,分支管2形成为不仅具有制冷剂流入部21以及分支部23,还具有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的形状。因此在将导热管7与分支管2连接时,也可以弯曲形成导热管7、不另外连接用于将导热管7与分支管2连接的配管。由此能够抑制导热管7与分支管2的连接部分成为复杂的结构,因此能够将热交换器I小型化。
[0091]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1,虽然对分支管2的制冷剂流入部21、分支部23、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 —体地形成的热交换器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分别分体地形成。
[0092]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虽然对分支管2连接于上下相邻的导热管7的热交换器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如果双方的导热管7具有上下关系,则无需相邻。例如热交换器I具有:上部导热管、与上部导热管相邻且配置在上部导热管的下侧的中间部导热管、以及与中间部导热管相邻且配置在中间部导热管的下侧的下部导热管。在该情况下,分支管2也可以连接于上部导热管与下部导热管。
[0093]具备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由于具有热交换器1,因此具有与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同样的效果。
[0094]S卩,能够提高热交换器I的分配特性,能够得到高效的制冷循环装置100。另外,由于能够将热交换器I小型化,因而能够实现单元内部的空间高效化,因此能够增加热交换器I的导热面积、拓宽空间设计的自由度,从而易于取得单元结构。
[0095]虽然对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的分支管2,与分别配置于上下位置的导热管7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即使是将热交换器I配置为相对于水平而倾斜,且相邻的导热管7配置于斜上方(或者下方)的方式,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同样的效果。另外,即使在分支管2与分别配置于左右位置的导热管7连接的情况下,由于制冷剂与碰撞部23a碰撞而被搅拌,因此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同样的效果。
[0096]变形例I
[0097]图4A是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的分支管2的变形例I (分支管2T1)。图4A与图3A同样,是分支管2的纵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I中,虽然对制冷剂流入部21、与分支部23中分支部23的高度方向的宽度的中央部分连接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
[0098]虽然能够利用碰撞部23a,使液态制冷剂向上下分散,但重力作用发挥作用的事实并未改变。因此即使利用碰撞部23a使液态制冷剂分散,也能够设想流进下侧流出部222的制冷剂量,略多于流进上侧流出部122的制冷剂量,从而导致不均匀的情况。
[0099]因此,如图4A所示,也可以将制冷剂流入部21与分支部23的连接位置,形成在比高度方向的中央部分靠上侧、且从分支部23的中心偏心的位置。即,在分支管2T1的分支部23,在比下侧流出部222靠近上侧流出部122侧的位置,连接有制冷剂流入部21。更详细而言,如图4A所示,在将从制冷剂流入部21的内侧面的顶部到上侧流出部122的内侧面的顶部的高度方向的距离设为Z1,将从制冷剂流入部21的内侧面的底部到下侧流出部222的内侧面的底部的高度方向的距离设为Z2时,分支管2T1也可以构成为Zl小于Z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向上侧流出部122的制冷剂量,少于流向下侧流出部222的制冷剂量的情况下,能够使流向上侧流出部122的制冷剂量增加,从而能够使两者的制冷剂量均匀。另外,即使是本方式,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同样的效果。
[0100]变形例2
[0101]图4B是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的分支管2的变形例2 (分支管2T2)。图4B是Y-Z平面的剖视图、且是与图3A的A-A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I中,虽然对制冷剂流入部21连接于分支部23中与Y方向平行的宽度的中央部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4B所示,制冷剂流入部21相对于分支部23的连接位置,也可以相对于与Y方向平行的宽度而错开。即使是该方式,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同样的效果。
[0102]变形例3
[0103]图4C是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的分支管2的变形例3 (分支管2T3)。图4C是Y-Z平面的剖视图、且与图3A的A-A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I中,虽然对制冷剂流入部21、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处于平行的位置关系的分支管2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如图4C所示,例如制冷剂流入部21、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的位置关系,也可以处于扭转的位置。即,也可以以与制冷剂流入部21平行的方向、与上侧流出部122和下侧流出部222平行的方向正交的方式,将制冷剂流入部21、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连接于分支部23。
[0104]变形例4
[0105]图4D是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的分支管2的变形例4 (分支管2T4)。图4D是X-Y平面的剖视图、且与图3A的B-B对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