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994168阅读:来源:国知局
应的位置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I中,如图3C所示,虽然以分支部23的水平剖面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作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分支管2T3的形状也可以为圆筒状。即,如图4D所示,分支管2T3的水平剖面形状也可以为圆形。
[0106]在该方式中,碰撞部23aT4形成为圆弧状,并且与碰撞部23aT4连续的内表面,也形成为圆弧状。即,分支管2T4具有:形成为圆弧状的碰撞部23aT4、以及与碰撞部23aT4连续的内表面即连接有制冷剂流入部21的圆弧状部23T4A。
[0107]因此在本变形例4中,除了与本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同样的效果以外,还能够得到以下效果。即,流入到分支部23T4内的制冷剂,在碰撞到碰撞部23aT4之后,顺畅地向Y方向分支。然后,碰撞到碰撞部23aT4后的制冷剂,沿着分支部23T4的圆弧状部23T4A顺畅地对流。因此流进分支部23T4内的制冷剂,变得更易被搅拌。
[0108]另外,在本变形例4中,虽然对碰撞部23aT4以及圆弧状部23T4A位于同心圆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构成碰撞部23aT4的圆弧的中心也可以与构成圆弧状部23T4A的圆弧的中心不同。
[0109]变形例5
[0110]图4E是实施方式I的热交换器I的分支管2的变形例5 (分支管2T5)。图4E是X-Y平面的剖视图、且与图3A的B-B对应的位置的剖视图。在变形例5中,与变形例4的不同点在于未将碰撞部23T5形成为圆弧状,但在其他方面与变形例4相同。S卩,分支管2T5具有:平面状的碰撞部23a、以及圆弧状的圆弧状部23T5A。另外,在本变形例5中,虽然以圆弧状部23T5A的剖面为半圆(中心角为180度)的情况为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即使是变形例5也能够得到与变形例4同样的效果。
[0111]实施方式2
[0112]图5是本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所具有的分支管2B的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与实施方式I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中,制冷剂流入部21B、与分支部23B、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形成为分体。而且,制冷剂流入部21B以向分支部23B内突出的方式连接于分支部23B。
[0113]在分支部23B处形成有开口部21a,该开口部21a成为供制冷剂流入部21插入的插入部。
[0114]制冷剂流入部21B具有向分支部23B内突出的突出部21B1。制冷剂流入部21B例如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分支部23B。其中,对制冷剂流入部21B向分支部23B内突出的突出量,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
[0115]通过调整该突出量,能够增大分支部23B内的流路阻力,从而能够更均匀地向上侧流出部122与下侧流出部222供给制冷剂。即,由于制冷剂流入部21B向分支部23B内突出,因此能够缩小制冷剂流入部21B的前端与碰撞部23a的距离,从而更增大流路阻力。因此能够更切实地使制冷剂与碰撞部23a碰撞,从而使包括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向上下均匀地分散。
[0116]实施方式2的效果
[0117]在本实施方式2中,除了具有与实施方式I同样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即,由于制冷剂流入部21B具有突出部21B1,因此能够缩小突出部21B1的前端与碰撞部23a的距离。由此能够更切实地使制冷剂与碰撞部23a碰撞,从而使包括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向上下均匀地分散。
[0118]在本实施方式2中,制冷剂流入部21B、与分支部23B、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形成为分体。因此在适当地改变制冷剂流入部21B的形状,来实现制冷剂流入部21B的高性能化的情况下,制冷剂流入部21B与其剩余的部分形成为分体,因此提高制造性。
[0119]实施方式3
[0120]图6是本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所具有的分支管2C的说明图。在本实施方式3中,对与实施方式1、2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3中,制冷剂流入部21B、分支部23C、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分别形成为分体。而且不仅是制冷剂流入部21B,对于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也以向分支部23C内突出的方式连接于分支部23C。
[0121]在分支部23C形成有开口部21a,该开口部21a成为供制冷剂流入部21插入的插入部,并且分别形成有成为供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插入的插入部的开口部 22a。
[0122]上侧流出部122C具有向分支部23C内突出的突出部122C1。另外,下侧流出部222C具有向分支部23C内突出的突出部222C1。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例如通过焊接等固定于分支部23C。其中,对于突出部122C1以及突出部222C1向分支部23C内的突出量,能够适当地进行设定。
[0123]通过调整该突出量,能够增大分支部23C内的流路阻力,从而能够更均匀地向上侧流出部122和下侧流出部222供给制冷剂。即,通过使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向分支部23C内突出,从而分支部23C内的制冷剂,变得难以进入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因此在制冷剂(液态制冷剂)存积于分支部23C内之后,流入至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
[0124]实施方式3的效果
[0125]在本实施方式3中,除了具有与实施方式1、2同样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效果。艮P,由于上侧流出部122C具有突出部122C1,下侧流出部222C具有突出部222C1,因此从制冷剂流入部21B排出至分支部23C内的制冷剂,以存积在分支部23C内的方式发挥作用。因此在分支部23C内,从下侧到上侧容易被包括液态制冷剂在内的制冷剂填满,从而能够使包括液态制冷剂的制冷剂向上下均匀地分散。
[0126]在本实施方式3中,虽然对在分支管2C设置有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能够用热交换器I的导热管7,代替上侧流出部122C以及下侧流出部222C。在用导热管7代替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分支部23C,向上下形成用于插入导热管7的开口部22a,例如通过焊接等将导热管7与分支部23C固定。
[0127]实施方式4
[0128]图7A是本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所具有的分支管2D的纵剖视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A-A处的分支管2D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与实施方式I?3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4中,除了实施方式3的结构以外,将上侧流出部122D以及下侧流出部222D做成形成为扁平状的扁平管。另外作为扁平管,可以采用以划分多个制冷剂流路的方式形成的扁平多孔管、也可以采用形成有一个制冷剂流路的扁平管。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扁平多孔管进行说明。
[0129]在上侧流出部122D形成有多个制冷剂流路Q。同样,在下侧流出部222D也形成有多个制冷剂流路Q。其中,制冷剂流入部21形成为:其流路面积小于下述任一流路面积的总和的面积,即:上侧流出部122D的制冷剂流路Q的流路面积的总和的面积、以及下侧流出部222D的制冷剂流路Q的流路面积的总和的面积。这样,通过将制冷剂流入部21的内径抑制得较小,从而该部分相应地使从制冷剂流入部21向分支部23排出的制冷剂的趋势增强,从而能够使分支部23内的制冷剂,均匀地流入至上侧流出部122D以及下侧流出部222D。
[0130]实施方式4的效果
[0131]在本实施方式4中,除了具有与实施方式I?3同样的效果以外,还具有以下效果。即,即使在热交换器I的导热管7为扁平管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分支管2D与导热管7连接。
[0132]实施方式5
[0133]图8A是本实施方式5的热交换器所具有的分支管2E的纵剖视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A-A处的分支管2E的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5中,对与实施方式I?4共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在实施方式I等中,是将上侧流出部122以及下侧流出部222插入于分支部23的与成为长边方向的Z方向平行的面的实施方式,但在本实施方式5中,成为将上侧流出部122E以及下侧流出部222E插入于与短边方向(X方向)平行的面的实施方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5中,能够抑制分支部23E的高度方向的宽度。
[0134]在分支部23E的上表面部,形成有用于将上侧流出部122E插入的开口部22Ea,在下表面部形成有用于将下侧流出部222E插入的开口部22Ea。这样,由于将插入用的开口部形成于与短边方向(X方向)平行的面,因此该部分相应地能够抑制分支部23E的高度方向的宽度。
[0135]上侧流出部122E以及下侧流出部222E是扁平管。而且上侧流出部122E在从与分支部23E连接的一侧向上侧延伸之后,弯曲形成,并在水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