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6486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电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涉及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微电解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工业用水价格昂贵,各地区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工业废水因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毒性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其中微电解技术由于处理效果好、原料简单,来源广泛等特点而成为重要的工业废水污染控制技术。微电解是一种经济、高效方便的典型废水处理技术,其处理水种面宽,负荷适应性,而且还可以方便的用于现有的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上,投资收益十分显著,市场潜力巨大。微电解技术又称内电解法、铁炭法等近几年来,这一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电镀废水、石油化工废水、制药废水等的报道越来越多。由于该技术利用废品等为原料,消耗少电力资源, 具有“以废治废”的意义。在微电解技术中,微电解材料和反应装置的结构是该技术的核心部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和运行稳定性具有关健性的影响。目前,传统的微电解技术大多采用铁屑和碳粒等简单混合在一起作为微电解填料的,使用简单的塔式反应器作为反应装置,在实际工程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1)、微电解填料容易出现钝化现象;( 、微电解填料很容易形成沟流;(3)、填料的补充和更换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微电解填料出现钝化、板结以及形成沟流现象,且补充和更换微电解填料均比较方便的微电解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电解装置,其包括微电解反应单元,所述微电解反应单元具有承托层、位于承托层上方的微电解填料以及曝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微电解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维护,既具有流化床的优点,又保持固定床工作时的推特性,突破了原有技术反应器容积小,无法大规模推广的限制,且可有效克服内部的微电解填料经长期使用后的钝化和板结现象,从而可降低厂家的经营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被广泛就用于如染料生产废水、印染废水、制药废水、有机与石油化工废水、合成洗涤废水、含油废水、含氰废水电镀废水、制革废水和厨房废水等的预处理信深度处理。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电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级微电解反应单元串联组成微电解装置,其包括两个上下堆叠的微电解反应单元1、进水口 2、出水口 3以及排污口 4。每一所述微电解反应单元1包括框体11、承托层12、微电解填料13以及曝气装置 14。所述框体11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口 111以及填料更换口 112,且所述观察口 111以及所述填料更换口 112分别设有封盖件113。所述填料更换口 112使得更换所述微电解填料13更加方便。所述承托层12以及所述微电解填料13分别收容于所述框体11内,所述承托层12 固定于所述框体11内,所述微电解填料13放置于所述承托层12的上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承托层12为多孔支撑板中的玻璃钢格栅板,所述承托层12可以提高传质效果。所述曝气装置14具有布设在所述承托层12下方的多根曝气反吹管141,多根所述曝气反吹管141与曝气总管(未图示)连接,且多根所述曝气反吹管141与所述曝气总管 (未图示)位于同一平面,所述曝气总管(未图示)通过阀门(未图示)与供气系统连接。所述进水口 2以及所述排污口 4位于整个微电解装置的上端,所述出水口 3设置于位于整个微电解装置的下端,且所述出水口 3的位置高于所述微电解填料13,以防止所述微电解填料13暴露于空气中发生板结。在使用过程中,废水经过所述进水口 2进入微电解装置中,通过所述承托层12均勻进入所述微电解填料13中,发生微电解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所述曝气反吹管141曝气,促进反应的进行;反应过后,进入到下一级微电解单元进行反应,如此提高处理效果,反应过程中出水由出水口 3排出。在使用过程中,如需更换任意一个微电解反应单元1中堵塞的微电解填料13,只需从该微电解反应单元1中更换,无须更换全部微电解填料13 ;所述微电解反应单元1中所述微电解填料13定期通过所述曝气反吹管141空气反冲,提高了反冲效果,以防止堵塞和微电解填料13板结;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残渣可由排污口 4定期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微电解装置进行分体式设计,每级微电解反应单元1可独立更换,从而保证整个微电解装置运行维护的简便,既具有流化床的优点,又保持固定床工作时的推特性,突破了原有技术反应器容积小,无法大规模推广的限制;(2)、所述曝气反吹管141,避免所述微电解填料13经长期使用后的钝化和板结现象,同时保证了整个微电解装置的溶解氧浓度,促进微电解过程的发生,从而可降低厂家的经营成本,并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可被广泛就用于如染料生产废水、印染废水、制药废水、有机与石油化工废水、合成洗涤废水、含油废水、含氰废水电镀废水、制革废水和厨房废水等的预处理信深度处理。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电解反应单元,所述微电解反应单元具有承托层、位于承托层上方的微电解填料以及曝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为多孔支撑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支撑板为玻璃钢格栅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具有布设在所述承托层下方的多根曝气反吹管,所述曝气反吹管与供气系统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曝气反吹管分别与曝气总管连接,且多根所述曝气反吹管与所述曝气总管位于同一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总管通过阀门与供气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装置由多个所述微电解反应单元串联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反应单元还具有框体, 所述承托层以及所述微电解填料分别收容于所述框体内,所述框体的侧壁上设有观察口以及填料更换口,且所述观察口以及所述填料更换口分别设有封盖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电解装置还设置有排污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系统领域,公开了一种微电解装置,其包括微电解反应单元,所述微电解反应单元具有承托层、位于承托层上方的微电解填料以及曝气装置。本实用新型微电解装置能够避免微电解填料出现钝化、板结以及形成沟流现象,且补充和更换微电解填料均比较方便。
文档编号C02F1/461GK202046914SQ20112018700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27日
发明者林荣琪, 陈海萍 申请人:珠海德云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