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584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净化水反滲透装置,涉及ー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滲透装置。
背景技术
2010年10月13日,智利圣何塞铜矿被困的33名矿エ被成功获救。自2010年8月5日矿难发生以来,33名矿エ创造了被困地下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纪录。智利被困矿エ成功获救,除了政府积极营救之外,另ー个重要原因就是“井下应急避难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于目前仍处于矿难高发期的中国来说,给我们的安全生产与救援机制带来许
多启示和借鉴。设施齐全的应急避难场所无疑大大提高了被困矿エ的生存几率。其既是ー个相对安全的场所,同时水和食物等储备物品有利于矿エ延续生命,也给救援提供了时间。由于煤矿突发事件的类型、危害方式以及井下活动空间的因素,决定了煤矿应急避难硐室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有一定的差别首先,它是个密闭的避难场所,煤矿事故如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突水等,要求煤矿应急避难硐室完全封闭,否则就起不到避难的作用;第ニ,要能够抵抗高温的灼烧和高压气体的冲击,即硐室本身要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第三,要有专门的通讯系统,当矿エ应急避难时能及时与井上取得联系,同时也方便救援人员及时了解井下的具体情況。除了上述之外,硐室要储备一定量的食物和饮用水,同时也要储备ー些小型的工具设备等。“避难场所”本身并不能避免矿难的发生,但矿难发生后,却是最管用的“临时避灾所”。一般来说,这些井下应急避难所应设置在岩石坚硬稳固的地方,能有效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和井下涌水进入,并配备当班作业人员和一周所需要的饮水、食品,同时还配备急救和照明设备,以及通讯监测设备,方便引导外界救援。建立井下避难所已是世界上主要采煤国家的硬性法律规定和行政做法,并从矿井建设之初就整体考虑避难所的布局、建设和管理。比如美国,要求煤矿避难所配有食物、饮用水、通信设备和厕所等,每个避难所最多可为15人提供4天生存所需。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在短时间内可以没有食物,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水,食物相对来说可以长期储存,但是水是无法长时间储存的,在建设井下应急避难所的同时一定要优先考虑好饮用水的供给,当发生灾难时,井上可以输送浄水到井下,但是经过长距离的输送,即使能到达避难所内,水也被污染了,要想解决应急避难所纯净的饮用水问题,必须在井下建设ー套完整的浄化水系统,而煤矿矿井水是最接近传统地下生活用水的ー种地下水源,涌水量大、成分较为简单,几乎没有受到エ业生产和其他环境污染,是最容易被浄化利用的行业废水,因此对矿井水进行净化后直接饮用是最好的选择。由于避难所的特殊环境,不可能需要复杂的浄化系统,而传统的净化系统占地面积很大,而且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把矿井水浄化成饮用水。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滲透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滲透装置,它是矿井水进水口(I)、预处装置(2)、由反滲透装置(3)、直饮水口(4)、矿井水出水ロ(5)组成,其特征在于矿井水进水口(I)设在预处装置(2)上,预处装置(2)与反滲透装置(3)连接,直饮水口(4)设在反滲透装置(3)中部,反滲透装置(3)上部连接矿井水出水口(5);预处装置(2)内设置保安滤器作为预处理手段,保安滤器内装5UM的聚丙稀微孔滤器作为保险措施。反滲透装置(3)是采用反滲透膜的反滲透原理对矿井水进行净化处理。本实用新型优点(I)、传统的矿井水净化工艺需要建造大量的沉底池,占地面积很大,而反渗透膜净化工艺采用集成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2)、传统的矿井水净化工艺需要添加大量的絮凝剂才能有效促进悬浮物的絮凝和沉淀。而反渗透膜净化工艺采用的是纯物理过滤方式,无需添加任何化学药剂。 (3)、传统的净化工艺需要动カ电源,这样就给井下安全带来隐患,而采用膜浄化设备无需任何电源,只需利用管网自身的水压就可实现净化饮用。(4)、传统的矿井水净化工艺净化周期比较长,而采用膜净化工艺,可实现瞬间净化。(5)、传统的矿井水净化工艺净化后的水只能达标排放或作别的用途,根本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而经反滲透膜净化工艺净化过的水能达到纯净水标准。

图I为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滲透装置,它是矿井水进水口(I)、预处装置(2)、由反渗透装置(3)、直饮水口(4)、矿井水出水ロ(5)组成,其特征在于矿井水进水口(I)设在预处装置(2)上,预处装置(2)与反滲透装置(3)连接,直饮水口(4)设在反滲透装置
(3)中部,反滲透装置(3)上部连接矿井水出水ロ(5);预处装置(2)内设置保安滤器作为预处理手段,保安滤器内装5UM的聚丙稀微孔滤器作为保险措施。反滲透装置(3)是采用反滲透膜的反滲透原理对矿井水进行净化处理。在井下水仓预处理后的矿井水,由井下水仓抽上地面后,首先进入ー个沉淀池,其作用是调节水量和水质,使系统达到连续稳定运行。矿井水再通过井下供水管网输送到井下,一部分用于井下降尘洒水和机械循环冷却用水,一部分送往反渗透浄化设备,首先矿井水由矿井水进水口进入预处装置,为防止水中及管道中的微粒进入膜组件,设置保安滤器作为预处理手段,保安滤器内装5um的聚丙稀微孔滤器作为保险措施,即使矿井水水质很差,也能够保证膜设备不会受到严重污染。经过预处装置处理的水然后进入反滲透装置,经过反渗透膜的作用,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有机物、细菌、微生物等杂质,经净化后的浄水可直接作为饮用水,未透过膜的部分被浓缩称为浓缩液,由出水管路排走。
权利要求1.一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滲透装置,它是矿井水进水口(I)、预处装置(2)、由反渗透装置(3)、直饮水口(4)、矿井水出水ロ(5)组成,其特征在于矿井水进水口(I)设在预处装置(2)上,预处装置(2)与反滲透装置(3)连接,直饮水口(4)设在反滲透装置(3)中部,反渗透装置(3)上部连接矿井水出水ロ(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滲透装置,其特征在于预处装置(2)内设置保安滤器作为预处理手段,保安滤器内装5um的聚丙稀微孔滤器作为保险措施。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滲透装置,其特征在于反滲透装置(3)是采用反滲透膜的反滲透原理对矿井水进行净化处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应急避难净化水反渗透装置,它是矿井水进水口(1)、预处装置(2)、由反渗透装置(3)、直饮水口(4)、矿井水出水口(5)组成,其特征在于矿井水进水口(1)设在预处装置(2)上,预处装置(2)与反渗透装置(3)连接,直饮水口(4)设在反渗透装置(3)中部,反渗透装置(3)上部连接矿井水出水口(5);预处装置(2)内设置保安滤器作为预处理手段,保安滤器内装5UM的聚丙稀微孔滤器作为保险措施,反渗透装置(3)是采用反渗透膜的反渗透原理对矿井水进行净化处理本实用新型渗透膜净化工艺采用集成模块化设计,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的优点。
文档编号C02F9/02GK202449934SQ20122008013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6日
发明者唐永召, 田海军, 龚春阳 申请人:田海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