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806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方法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应用于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大部分采用活性污泥处理法,而格栅除污机一般都只安装于沉砂池前,主要用于拦截进水中尺寸较大的漂浮物,而细小柔软的纤维状的渣物,比如毛发、毛线、动植物残渣等,则可能顺利通过预处理工段的粗格栅甚至细格栅,尺寸很小或者很薄的渣物,在水流冲击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为“漏网之鱼”而进入后续处理工段。另外,活性污泥生长代谢过程的絮团网集作用,系统中也会形成纤维状的悬浮物,部分丝状藻类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繁衍也会形成纤维状的悬浮物。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除了小部分经过沉淀浓缩和脱水去除外,大部分留在 系统中循环流动,这样,活性污泥中的渣物可能日积月累,含量逐渐增多,对工艺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不利影响。纤维状渣物会缠绕在系统中的搅拌器、推进器和污泥泵叶轮上,增加其运行阻力,严重时甚至导致设备运行过热或过扭而发生故障。另外,渣物还会缠绕在水中导杆、钢绳或电缆上,并越积越多,加上水力推流作用,最终可能导致钢绳或电缆被扯断。而由于水下设备及其构件的运行不易被观察到,运行人员只能清除水面能看到的浮渣和缠绕物,缠绕在水下设备安装基座上的纤维物有时会影响水下设备的检修安装,使设备在水下无法吊装就位。综上所述,活性污泥系统中的渣物一方面会增加水中设备的故障,另一方面会增加管理人员在维护过程中清渣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从而进一步减少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含渣量,该装置在由二沉池、污泥泵房及生物池组成的回流系统中,安装格栅进行除渣操作。较佳地,所述格栅安装于所述污泥泵房与所述生物池之间的回流管路中。较佳地,所述格栅安装于所述二沉池与所述污泥泵房的回流前段中。更佳地,在所述污泥泵房与所述生物池之间及所述二沉池与所述污泥泵房的回流前段均安装有格栅。更佳地,所述格栅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直棒式、弧形式、辐射式、转筒式或活动式,格栅间隙范围3-40mm。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实施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减少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含渣量,维持水下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因渣物缠绕而造成的设备故障,操作运行简便,能实现自动化控制,且能有效减少运行人员日常清洁工作量。
图I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厂进水由进水管8通过粗格栅I和细格栅21除渣后通过沉砂池3再流入生物池4。所述生物池4的活性污泥流入二沉池5进行沉淀,上清液由出水管6溢流排出,底泥进入回流系统。所述二沉池5经沉淀的底泥回流至污泥泵房7的过程中经过格栅22拦渣。所述污泥泵房7将回流污泥泵送至所述生物池4。该厂日处理26万吨污水,日均回流拦渣量为300千克(栅渣含水率90%),水泵没有出现因渣物缠绕导致的故障发生,其他水下设备如推进器、搅拌器等缠绕物大大减少。实施例2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污水处理厂进水由进水管8通过粗格栅I和细格栅21除渣后通过沉砂池3再流入生物池4。所述生物池4的活性污泥流入二沉池5进行沉淀,上清液由出水管6溢流排出,底泥进入回流系统。所述二沉池5经沉淀的底泥回流至污泥泵房7。所述污泥泵房7将回流污泥泵送至所述生物池4的过程中经过所述格栅22拦渣后再流入所述生物池4。本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5万吨污水,日均回流拦渣量为200千克(栅渣含水率70%)。水下设备没有因渣物缠绕导致的故障发生。上述实施例中的关键步骤在于活性污泥从二沉池回流至所述生物池4的过程中需经过所述细格栅21或者所述格栅22后再进入所述生物池4,可将活性污泥中的渣物拦截后去除。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没有安装格栅22。污泥回流系统格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直棒式、弧形式、辐射式、转筒式或活动式等类型,格栅间隙范围3-40_,应根据欲截留渣物的大小选取合适的格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格栅可以同时安装在所述污泥泵房与所述生物池之间及所述二沉池与所述污泥泵房的回流前段。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二沉池、污泥泵房及生物池组成的回流系统中,安装格栅进行除渣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安装于所述污泥泵房与所述生物池之间的回流管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安装于所述二沉池与所述污泥泵房的回流前段中。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污泥泵房与所述生物池之间及所述二沉池与所述污泥泵房的回流前段均安装有格栅。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直棒式、弧形式、辐射式、转筒式或活动式,格栅间隙范围3-40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活性污泥回流系统除渣装置,在由二沉池、污泥泵房及生物池组成的回流系统中,安装格栅进行除渣操作。实施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减少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含渣量,维持水下设备的稳定运行,减少因渣物缠绕而造成的设备故障,操作运行简便,能实现自动化控制,且能有效减少运行人员日常清洁工作量。
文档编号C02F9/14GK202766392SQ20122032584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陈乐荣, 余朝蓬, 康乐, 郭海鹏, 林珲, 纪泽霞 申请人:广东联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