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655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包括上下两个叠加的UASB厌氧反应池及进料管、布料管、排渣管、污泥回流管、球冠形三相分离器及倾斜连接管、上升回流管、可调速循环泵、气液分离室、沼气管,叠加的两个反应池高度与直径均不同于TAIC厌氧反应器,上下两个池的直径比为5:4,上下两个池的高度比为1:4,整个反应器的高度为12-30米,高径比为3-6;可调速循环泵设置在污泥回流管上;在进料管上设置有自动牵引回流循环器;在进料管口设有防护罩;沼液和沼渣溢流管比回流管高;进料管设有反冲洗开关。本实用新型具有较高的容积产气率,可高出TAIC反应器的发酵率达1倍,且占地面积少于TAIC反应器,基建投资大幅度降低,适应性增广,由于能自动牵引回流池内料液,有较防止了料液在管道中的堵塞,提高使用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池体的抗冲出负荷。
【专利说明】—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厌氧反应器,具体是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厌氧反应率较高的厌氧反应器为TAIC厌氧反应器(注:TAIC厌氧反应器本人是实用新型人之一),这种反应器把两个UASB反应器叠加在一起而形成横切面上大下小的塔形,其内部容纳发酵料液进行厌氧反应发酵,在两个UASB叠加的内部设有上行回流管、三相分离器、布料管,上部还设有气液分离器、主动循环泵,在此情形下与IC相比较,TAIC厌氧反应器有效提高了进料的有机负荷率,使其易于实现料液的内动循环,及增强了厌氧反应器的抗冲能力。
[0003]然而TAIC厌氧反应器在多年的应用中,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出现:(I)不适应含固体悬浮物高的料液进行初期的内循环起动。(2)料液不易在容器内自动或自然流动进行运行调节。(3)无法准确控制厌氧反应器的起动运行时间,导致起动时间较长。(4)厌氧反应器的出水水位高,容器内部压力增大,则要求池体必须增大抗压系数,导致厌氧反应器建筑成本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包括上下两个叠加的UASB厌氧反应池及进料管、布料管、排渣管、污泥回流管、球冠形三相分离器及倾斜连接管、上升回流管、可调速循环泵、气液分离室、沼气管,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
[0007]叠加的两个反应池高度与直径均不同于TAIC厌氧反应器,上下两个池的直径比为5:4,上下两个池的高度比为1:4,整个反应器的高度为12-30米,高径比为3-6 ;
[0008]可调速循环泵设置在污泥回流管上;
[0009]在进料管上设置有自动牵引回流循环器;
[0010]在进料管口设有防护罩;
[0011]沼液和沼渣溢流管比回流管高;
[0012]进料管设有反冲洗开关。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容积产气率,可高出TAIC反应器的发酵率达I倍,且占地面积少于TAIC反应器,基建投资大幅度降低,适应性增广,由于能自动牵引回流管内料液,有较防止了料液在管道中的堵塞,提高使用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池体的抗冲出负荷。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STAIC闻效厌氧反应器结构不意图。
[0015]图中:1.自动调节进料池 2.防护罩 3.自动牵引回流循环器 4.进料管
5.上行回流管6.布料系统7.可调速循环泵8.下反应池9.排渣管10.下反应池气液分离器11.上反应池气液分离器12.上反应池13.倾斜连接管14.输气管15.液渣溢流管16.回流管17.三相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由自动调压进料池I,防护罩2,自动牵引回流循环器3,进料管4,上行回流管5,布料系统6,可调速循环泵7,下反应池8,排渣管9,下反应池气液分离器10,上反应池气液分离器11,上反应池12,倾斜连接管13,输气管14,液渣溢流管15,回流管16,三相分离器17组成。上反应池12叠加在下反应池8上面,三相分离器与倾斜连接管设置在下反应池8的顶部两侧边,可调速循环泵7设置在回流管16上,下反应池8分别与上行回流管5、下反应池气液分离器10、回流管16、进料管4相连接,自动调节进料池I则分别与自动牵引回流循环器3、进料管4相连接,防护罩2设置在自动牵引回流循环器3的顶部,进料管4与布料系统6相连接,排渣管9斜置在下反应池8与上反应池12中,排底渣管9的底端插在下反应池8底部,管口上端开口在上反应池12的外部,上反应气液分离器11与下反应气液分离器10和输气管14相连接,液渣溢流管15与上反应池12相通。
[0017]STAIC反应器运行时,料液从自动调节进料池I通过防护罩2进入自动牵弓I回流循环器3,压入进料管4并形成引力下冲,把下反应池8内部带有活性颗粒的混合料通过上行回流管5、回流管16吸入到进料管4中充分混合均匀,之后再由布料系统6均匀分布到下反应池8内,由于具有极强的下行冲击力,使之进入到下反应池8的料液能与下反应池8中的料液产生搅拌混合的作用,因此,无论上反应池12或下反应池8中的料液都已充分混合,并开始发生有效反应,产出的沼气上升经由三相分离器17收集,再转而进入到上行回流管5内与上行回流管5内的气液混合后形成气动上行,上行回流管5内、外的料液具有密度差,于是造成一个气动上升的提升力,可自动把料液提升经回流管16、进料管4、布料系统6回流进下反应池8内,所产沼气由下反应池气液分离器10收集进入到输气管14。在下反应池8内经过初步降解的料液经倾斜连接管13进入到上反就池12内,再进一步进行反应降解,混合沼液经液渣溢流管15排出,所产沼气由上反应池气液分离器11收集,进入到输气管14中。又因为STAIC反应器内部当中的自动牵引回流循环器3的料液具有下行冲击力,与上行回流管5的气体具有气动上行力,从而能促使下反应池8内的料液自动高效、高速循环,大大缩短了 STAIC反应器的起动与运行时间,从而达到提高有机物的降解速度,提高产气率。
【权利要求】
1.一种STAIC高效厌氧反应器,包括上下两个叠加的UASB厌氧反应池及进料管、布料管、排渣管、污泥回流管、球冠形三相分离器及倾斜连接管、上升回流管、可调速循环泵、气液分离室、沼气管,其特征是: 叠加的两个反应池高度与直径均不同于TAIC厌氧反应器,上下两个池的直径比为5:4,上下两个池的高度比为1:4,整个反应器的高度为12-30米,高径比为3-6 ; 可调速循环泵设置在污泥回流管上; 在进料管上设置有自动牵引回流循环器; 在进料管口设有防护罩; 沼液和沼渣溢流管比回流管高; 进料管设有反冲洗开关。
【文档编号】C02F3/28GK203474528SQ201320462334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秦家运, 黄熙瑜 申请人:秦家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